第六回 昙花一現

關燈
上去!”“沖啊!”九十多個賊寇,各舉兵刃,怪叫着往上一闖,把常茂圍在中問。

     俗話說雙拳難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猛虎鬥不過群狼。

    時間不大,常茂就有點招架不住了,肩頭和左腿都挂了花。

     羅镖大喜,在一旁高聲喊道:“各位弟兄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決不能讓常茂跑了,抓住他向懷王領賞啊!”“殺呀!”這些人都像野獸一般,猛一沖過去,刀槍棍棒,一齊打下,常茂力敵群寇,登時險象環生。

     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從一座民房上站起來兩個人,嗓音又尖又亮,刺人耳鼓:“常茂兄弟,不必擔驚,少要害怕,為兄到了!”另一個扯開嘶啞的嗓子,高叫道:“常二叔,别怕他們,殺人的祖宗到了!”二人說罷,揭起房上的瓦當暗器,沖着那幫賊人就砸開了。

    這二位動作敏捷,四臂掄圓,磚頭瓦塊就像下雨似的,打在叛賊的頭上、臉上、肩上和腳上,眨眼之間就砸倒砸傷五六十位,這些賊人一個個頭破血流,肩腫腳青,呼爹叫一娘一,往下直退。

     這兒的街面本來就不寬,容不下幾千人交鋒,兩千多叛軍都擠在這條街上,前邊的綠林人物往後一退,後邊的軍兵磨頭就跑,騎兵踩步兵,步兵擁騎兵,就亂了套了。

    常茂趁勢追殺,一下子就把叛軍打散了。

    羅镖把嗓了都喊破了,也無濟于事,萬般無奈,隻好逃回了箭樓。

     常茂勒住戰馬,一邊擦汗,一邊招呼房上那二位快下來。

    二位英雄将身一縱,飄落塵埃。

    常茂急忙滾鞍下馬,拉着二位的手說:“徐方大哥,徐輪賢侄,你們來的真是時候,太感謝你們了!” 徐方和徐輪這是從哪兒來呀?他們是專為幫助常茂來的。

    這兩個人都是當時有名的将官。

    徐方幫助過朱元璋打天下,也幫過朱棣取得皇位;徐輪在燕王興兵靖難時也曾立下汗馬功勞,論功行賞兩人都被封為侯爵。

    不過他們倆看透了人間的冷暖,厭惡官一場的勾心鬥角,視功名利祿如浮雲糞土,因而辭官不做,回鄉隐居。

    誰知道安穩日子沒過多久,被出家修道的劉伯溫找上門了,說是京都可能要發生變故,要他們倆火速進京,相機助常茂一臂之力。

    劉道爺說罷飄然而去。

     徐方和徐輪雖然退歸林下,過着悠閑自得的農家生活,可這個江山是他們打下來的,一聽說朝廷可能發生變故,哪兒還能閑得下去啊,這才連夜收拾一番,帶齊應用之物,告别父老鄉親,直奔京都,二月初十晚上趕到了南京正陽門外。

     徐方見天色已晚,城門已經關閉,就想在城外找家店房住下,明早再進城也不晚。

    徐輪不同意,他說進了城就踏實了,往勇安王府一住有多自在。

    徐方拗不過他,也就同意了。

    這時三更已過,爺倆叫了半天也無人理睬。

     徐輪望着城牆說道:“叔,别叫了,這小小城牆豈能擋住咱們爺倆,幹脆翻城進去算了。

    ”徐方本來就是個好動不好靜的人,聽徐輪這麼一說,也來了興勁兒。

    他們先找來一塊木頭,踩着渡過了護城河。

    徐方從懷裡取出爬城索,徐輪取出蜈蚣梯,兩人沒費吹灰之力,就登上了南京城頭。

    他們剛把爬城索和蜈蚣梯收好,就被城上的哨兵發現了:“站住!什麼人?”說着話有七八個人就圍了過來。

    徐方為了避免麻煩,犯不上跟他們費話,用手一拉徐輪,使了個就地十八滾,順馬道輕飄飄滾在塵埃,身形一晃,鑽進胡同就不見了。

     哨兵又急又怕,本想禀告薛長策,轉念一想,薛長策心黑手狠,翻臉無情,弄不好把咱們給殺了,就不合算了。

    幹脆,我們假裝不知道,誰也别說得了。

     徐方和徐輪本想去勇安王府找常茂,忽然他們發現正陽門一帶的情況有些異常,城門洞裡全是密密麻麻的軍兵,大街小巷也藏着不少軍隊,鬼鬼祟祟,偷偷摸一摸,不知搞啥名堂。

    徐方飽經世故,經驗豐富,一看就知道要發生不尋常的事件,心說劉伯溫說的真準啊,這事正好讓我們給趕上了,在這兒看看吧。

    因此,他們沒有忙着去找常茂,而是躲在民房後面,仔細觀察。

     徐方發現有許多人從箭樓那兒出出進進,他就斷定這兒是個指揮機關,因此拉着徐輪一直呆在這兒,哪兒也沒去。

    時候不大,信炮一響,城裡到處火起,喊殺連天,大街小巷都變成了戰場,是誰在叛亂,一時還不清楚。

    後來又發現羅镖帶傷跑進箭樓,薛長策領人馬直撲皇城,便猜出他們是叛兵無疑,箭樓上一定還有更大的頭目。

    他正想去箭樓上看個究竟,又見常茂須兵殺到了,在那兒大戰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