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顧此失彼

關燈
拿獲!” 衆人聞聽一陣騷動,有幾個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羅镖道:“靜一靜,諸位安靜些。

    俗話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常茂既是咱們的勁敵,也是新主登極的最大障礙,此人不除,我們都休想安甯。

    這就靠你們各位了,無論哪一位英雄,能把常茂除掉,就是立下首功一件,新主決不會虧待你們。

    ” 懷王馬上插話說:“有除掉常茂者,封大将軍,加萬戶侯,賞黃金萬兩,美一女十名!” 人群又是一陣騷動,一個個面有喜色,手舞足蹈。

    有一個叫孫長久的悍匪,挺身說道:“王一爺如此慷慨,使人無不感恩圖報。

    常茂也是肉長的,沒什麼特殊,隻要咱們布置得當,他就休想活着回去!”“說得對,說得好。

    ”懷王不住地給他們撐腰打氣。

     “報!”探馬跑進來說,“常茂來勢甚猛,被我軍用弓箭射退,現在他又攻了上來,堵着城門罵陣,言語十分難聽。

    ” 羅镖道:“王一爺,臣這就去出戰,非叫他嘗嘗厲害不可。

    ”“好,孤在城上為你助戰。

    ”羅镖朝綠林人物一揮手:“各位,随我來。

    ” 常茂為啥這時候才到呢?他本想直搗正陽門,一鼓作氣把叛軍的老巢給端了,可是事不由人,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叛軍,頭一股是丘殿坤手下的軍隊,正攻打武定王府。

     武定王郭英本是朱元璋結拜的七弟,大明的開國元勳,不幸命喪慶功樓。

    朱棣稱帝後,封其子郭彥威子襲父職,仍為武定王。

    二月初二郭彥威奉旨保駕北巡,留下長子郭繼民看家。

     郭繼民十五歲,去年考中了武舉人。

    他槍馬純一熟,頗有他祖父玉一面霸王郭英之風。

    郭繼民還喜交遊,跟各府的少爺均有往來。

    出事的這天晚上,他正在府中宴請好朋友,應邀前來的有湯瓊之子湯文寶,鄧愈之孫鄧魁良,張玉之孫張小東、張小俊,丁世英之孫丁大全、丁大顯,姚勇之孫姚繼忠,花茂之子花春,吳良之孫吳昆等十八人。

    小哥們兒聚到一處,歡暢得要命,圍坐在暢舒亭上,盡情歡飲,忽而談文,忽而論武,上至國家大事,下到民間傳聞,海闊天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有人提議,幹脆樂他一個通宵,天不亮酒不散。

    “對,贊成!”十九位小弟兄一緻同意。

    他們倒是痛快了,可苦了當值的仆人和衛兵。

    一二百人幹瞪眼不能睡覺。

    也正因為如此,才保住了這座武定王府。

     四更天後,信炮一響,把這些小英雄從酒中驚醒,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不到半個時辰,他們才發現事态嚴重得難以想象,大街小巷全是叛軍,誰也别想回府了。

    于是,以郭繼民為首,把衆家少爺組織起來,嚴守武定王府。

     有幾股叛軍試圖闖進王府,結果都被擊退了。

    這些少爺們畢竟是年幼無知,他們把打仗當成了遊戲,每打一次勝仗,就歡呼雀躍,手舞足蹈。

    雖然他們知道這不是好事,可是卻沒有料到戰争的殘酷及其後果。

    五更天的時候,叛軍越來越多,戰鬥越打越猛,有幾位少爺還受了傷,小弟兄們這才感到害怕,有幾個還急哭了。

     武定王府正感到吃緊的時候,常茂趕到了。

    他大吼一聲,一頓大槊把叛軍趕散。

    郭繼民等大喜,全部跑過來給常茂見禮,有叫二伯的,有叫二叔的,還有叫二爺爺的。

     常茂眼望着這幫孩子,眼睛濕潤了,對他們說:“孩子們,懷王朱珺反叛朝廷,要強占京城,把咱們全給殺光,你們說應該怎麼辦?”郭繼民說:“跟他們拼了!”“活捉懷王!”“消滅叛軍!”小弟兄們又喊又叫,氣憤得不行。

     常茂激動地說:“對,說得對極了。

    不過,事情可不那麼簡單。

    城裡的叛軍人多勢衆,是很難對付的,所以咱們就得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塊兒使,不怕流血,不怕掉腦袋,隻有這樣才能打垮他們,保住大明的江山。

    孩子們,你們都是功臣的後代,名門的虎子,誰也不準貪生怕死,動不動就甩大鼻涕,可不算英雄好漢啊。

    ” 小弟兄們聽了常茂的話,個個熱血沸騰,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常茂怕他們亂跑出事,就編為一隊,命郭繼民為領隊,把守武定王府,還告訴他們,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準離開,否則要嚴加懲處。

    衆人遵命。

     常茂把這兒安排好了,才離開武定王府,一路上他還收降了不少叛軍,故此拖到現在才到正陽門。

     常茂看着正陽門的箭樓眼都紅了,他想一個沖鋒就把正陽門拿下,誰知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連攻數次不下。

    常茂為了保存實力,改變了戰術,把人馬排開讨敵罵陣。

    突然箭樓上一陣鼓響,一支敵軍直沖過來,眼前又是一場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