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情深意濃吐真言
關燈
小
中
大
衣服書籍,以及零零碎碎的日用品,簡直有如一個寶藏,須得慢慢翻看,方知究竟。
他先是找出一個掐鬥,這樣他就不必捧壇喝酒了。
其次,他找出一套衣服,穿上之後,頗為合身。
這套是常見的小工的衣服,他猜想大概此堡主人,在室内刻寫圖形之時,用來替換,以免弄污了本來的衣服。
他接着就發現一扁形酒壺,正與趙老丈的那個一模一樣。
這個酒壺使他更高興了,因為他可以藉此以憶念起趙老文對他的關切,同時又可以盛載美酒,攜在身邊。
他立刻用掐鬥把這個扁形酒壺灌滿,之後,撥動出路的機括,隻見角落間出現一道窄小的門戶。
這是離開之路,但他沒有出去的打算,隻不過試一試機括,免得日久失效,到時大費周章而已。
現在他已經處身在極安全隐密之地,同時又有舉世無匹的絕藝,供他參研修煉。
因此,他相信自己在三兩個月之内,決計不會離開一步的。
他開始覽閱牆上刻寫的’天罡絕藝”,開始是論及内功,明白暢曉,杜希言一點也不感到吃力難懂。
直到天色漸漸昏黯,他才停歇下來,吃一點幹糧,喝幾口松子酒,然後躺下去休息。
入黑之後,他簡直全然看不見任何物事,可說得是伸手不見五指。
他雖然攜有特制的照明火線,但那隻是為了急需之時才使用的。
因此,翌日晨光透入,照亮了一室之時,他就謹記昨夜之事,趕緊在那巨大的壁櫥内搜索,希望找出蠟燭來。
他打開了最上角的一扇小櫥門,但見這敢情是個隐藏起來的神龛,除了香爐燭台等物之外,還有一塊神主牌位,上面寫着“天罡荊門曆代祖先神位”等字樣。
這塊長形的神主牌位,不知何故傾倒,敬斜靠壁。
杜希言忖道:“這天罡堡的荊老爺,倒是個行孝之人,雖然在這等鬥室中,還供奉祖先神位,待我把牌位扶正,也算是一點敬重的意思。
” 當下伸長右手,扶起那牌位,移動之時,似是聽到牌位發出“骨碌”的響聲。
杜希言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道:“這座牌位中,不知藏嵌着什麼物事,所以扶起來時,發出聲響……” 于是他把整塊神主牌位拿下來,但見此物乃是非常堅硬的木頭所制,形式上與一般常見的沒有分别,隻不過稍為長些,牌縣也厚達四寸,所以人手相當的重。
他搖一搖,牌内果然發出“骨碌碌”的聲響,可見得裡面藏有東西無疑。
杜希言看了一下,就知道此牌可以從托座上拆下來,那樣也許可以曉得牌内藏的是什麼物事了。
那塊長長的木牌很容易就從托座上取下,頓時發現這塊木牌中間是空的,倒出來一個長形扁盒。
杜希言深深吸了一口氣,付道:“莫非這個盒子内,藏的就是‘丹鳳針’麼?如果是的話,那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了。
” 他的心情非常興奮,掀開盒蓋一瞧,隻見一張把成長形的薄箋,遮蓋住底下的物事。
不過箋上又分明可見寫着“人間至寶丹鳳針”等字樣。
杜希言并不立刻拿起那箋,卻仰頭向神龛望去,付道:“這個設計真是妙極了,假如我不是心中生出尊敬之意,趕快替荊老爺扶正神位的話,我就永遠無從發現丹鳳針的下落了,試想誰會取起神主牌查看呢?晤!我明白了,荊老爺這種設計,正是表示此寶隻能落在尊敬他的荊家祖先神位之人手中……” 念頭掠過心上,當下先把神主牌安回托座上,又奉置在原處,這才把銀匣内的箋紙取起,隻見底下是一隻兩指寬,三寸長的風鳥,通體閃耀出一種悅目的滟滟紅光,不知是何質料所制,形式既精巧絕倫,但又古趣盎然,令人能夠百看不厭。
在尖啄處,有一根極細的針吐出來,長達六七寸。
此外,另有一條極細的銀練,穿系于風鳥的背部。
這件似是飾物的風鳥,由于種種特征,已經一望而知乃是“丹鳳針”了。
杜希言喜不自勝,但沒有立刻拿起風鳥,卻是首先展箋而看。
這張箋紙上寫滿了蠅頭細字,杜希言一讀之下,心花怒放。
因為箋上詳細注明這丹鳳針的用途及用法,清楚明白。
杜希言目下可就知道為何這件寶物,為何會被天下之人觊觎垂涎,敢清它的妙用太多了。
而其中有些妙用,簡直叫人不敢相信,例如将此寶投放火中,火勢立時熄滅。
其他如起死回生,萬邪不侵,劃金如泥等等,亦無不是近乎怪異的。
在最後的一段,卻是荊家主人涉及他自己的事,箋上說道:“餘自幼即修習家傳秘學,進步神速,天資過人,本以為必可發揚光大,傲視當世,誰知天不假年,絕症提前發作,餘依祖例,将此寶封存……” 底下還提到他所患染的絕症,乃是天下間唯一能使持有丹鳳針之人無法解救的,醫書上亦無以名之,但荊家世代主人,皆是罹上此症而死。
可知這也是荊家獨門的絕症了。
荊家主人又提到,他乃是在一夜之間,發現苦修數十年的神功,突然完全喪失,變成一個最最普通之人。
這個現象,也是荊家曆代主人臨死前所必呈的現象。
杜希言覺得十分奇怪,看了又看,最後,才放下這張箋紙,想道:“假如我不發現此寶,隻怕荊家的秘密,永遠也不會傳到世上了,但這丹鳳針諸般妙用之中,包括得有青春永駐,延年益壽在内。
照荊家這一代的主人留言,他的年歲,不會超過六十,雖然也不可說是短命,但在一個武功高明,身體強壯之人來說,目是不算長壽。
” 他伸手拿起丹鳳外觀看,一面又想道:“價怪的是他的多年功力,竟會突然在一夜之間,完全消失,這是什麼理由?即使如此,但以一個普通的人來說,六十歲也不能說是長壽啊!” 他一方面感到很不可解,另一方面又感到那丹鳳針似乎非常暖和,甚至有一股熱氣,從他指尖一直透入他體内,使他生出異常舒适之感。
杜希言倒沒有太注意這一點,念頭一轉,付道:“既然無罡絕藝,被天下的人都認為是宇内無雙的絕藝,則沒有理由不能使修練之土,延長壽命,更不會無緣無故忽然消失。
” 他的目光轉到壁上,一面再度閱看神功修練之法,一面繼續尋思道:“哦多想亦是無益,因為人家曆代秘傳的絕藝,怎會不苦苦推究這種奇怪現象?但荊家主人居然不能解釋,可見得道理深奧無比,絕不是我這ti外人所能憑空找出答案的。
” 這時,他已初步決定,暫時不去修司天罡絕藝的内功,隻學外功,亦即是拳掌腳法等動手招式。
練武之舉,雖然須得下苦功,但自然也不是可以整天不停的練。
因此,他時時無事可做,多半是自個兒盤膝坐在榻上,調息呼吸。
但他可沒有一點法度,隻不過聽其自然,盡量的使腦子裡沒有雜想。
每當他坐了好一會,便會感到異常的舒暢,情況正與他第一次碰觸丹鳳針一般。
可是目下他是把丹鳳針藏在懷中,又隔着銀匣,所以他沒有聯想到這個現象與丹鳳針有沒有關系。
過了幾日,他已學熟了幾種身法和招式,由于注解得十分明白,所以他深悉每一把一式的用意何在。
此外,他打坐之時,也能夠很快的進入了渾然沒有思慮的境地。
丹田自然會生出陣陣熱流,他不知應該如何駕馭,使得這些熱流自起自滅。
大約過了十日,開始翻閱櫥中的藏書,以遣長日。
這些書籍,都很希奇古怪,盡屬技藝方面,例如冶金石的,論字畫的,談棋琴的等等,琳琅滿目,令人忘倦。
杜希言一部部的看,增長了許多專門知識,這自然亦是莫大的無形收獲。
這一天,他翻閱一部手抄本,發覺竟是一部“盜竊專論”,裡面收錄得有著名的“神愉八法”、“空空秘決”等不傳絕藝。
此外,還舉出許多實例,以解釋如何運用這些秘訣,還載錄得有許多專門用具的用途和制作之法。
杜希言初時很吃驚,後來卻津津有味的看下去,頓時懂得了如何行走于夜間,可以不為人犬發覺的許多法子,又知道如何觀察地形天候,以判斷當時的情勢等等,他頗為心動,埋頭鑽研起來。
原來他心中很想出去瞧瞧,可是又怕被許公強夫婦發覺,所以不敢出去。
現在既然有夜行藏形之法,自然膽氣大壯,很想一試。
另外他又發現一個百寶囊,各種工具,應有盡有。
這個可以貼身藏放的軟皮囊,以前他也看過,但彼時根本不知道囊中那些形狀奇怪之物,有何用處? 這天夜裡,他大膽地付諸行動,從出口處出去,到了外面,首先觀察天空,但見烏雲滿天,星月全無。
杜希言吃一驚,想道:“這等天色,應該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何以我還能把周圍看得這般清楚?” 他一路走去,不久;就找到了此堡無數的秘密通道之一的入口,當下潛入去,到處看看。
一連三夜,他已行遍全堡,熟知各處地形,也發現了無數秘室。
此外,他也在暗中窺看過許公強夫婦的情形,其後也發現過另外幾個人。
這些人顯然與許氏夫婦有往來的,所以他們沒有争殺沖突。
不久,他就發現了秘室中的石刻“毒經”,以及許多珍貴罕有的藥物,因而此後他非常忙碌,每日練武功,又得學習使毒及醫藥之道。
這一幕幕的往事,倏忽間已掠過了杜希言的心頭,而現在,他面臨需要出手對付敵人的關頭了。
若是他未曾發現自己的目力奇佳,夜間亦可視物如白晝,以及力大身輕等等奇特之處,他就算把“天罡絕藝”的拳腳招術,練得極熟,仍然不敢考慮到動手之事的,但問題是他毫無臨場經驗,此時未免心怯。
隻是目下已不容他退縮,尤其是當他繞道潛行向那山脊凹哇之處時,遠遠已望見平坦的石頭上,放置着一隻巨大銅鼎。
常貧竄上來,輕輕的碰他一下道:“道長看見了麼?這個巨鼎,必定大有古怪……” 杜希言點點頭,道:“這是一種極霸道的施毒大法,鼎内共有四十三種藥物,都經過風吹日曬,或是烤爐等繁瑣工夫,混合在一起,施展之時,隻要往鼎内丢個火種就行啦!” 常貧道:“如是這麼簡單,何以他們不幹脆直接的使用這個手法?” 杜希言道:“貧道直到現在,方知其故。
敢情是因為地勢的關系。
你看,隻有這一處,倘若東南風起,必定完全送吹入谷,輸送和散布都很快速。
而今日正是吹的東南風,是以這個地方,設鼎施毒,真是理想不過。
” 常貧道:“在下仍然不懂。
” 杜希言道:“問題是東南風并非一直吹個不停,而施毒之際,定須有風。
因此,他們必須等候時機。
假如隻設這一關,萬一衆人入谷時,恰恰無風,豈不是隻好眼睜睜的任得衆人通過?” 常貧恍然道:“原來如此,敵方為了必可得手,所以一共設了三道關口之多,哼!哼! 毒教之人真是心狠手辣的萬惡之徒,竟定要趕盡殺絕,方始甘心。
” 他突然吃一驚,付道:“萬一這位杜道長亦是毒教中人,我豈不是指着和尚罵賊秀麼?” 偷眼一觑,但見杜希言神情無異,這才略略放心。
他連忙又接着說道:“杜道長,咱們須得提早出手,以免敵人突然施毒,來不及制止。
好在他們隻有兩個人,咱們不難收拾下他們。
” 杜希言聽到“動手”之言,不由得心跳加速,腦筋連轉,希望找出可以免去動手的方法。
據說世上無數的發明,都是由于貪懶的人,想省事而研究出來的。
杜希言不動手,頓時觸動靈機,付道:“我何不也用使毒的手段,把他們暗中毒死?” 他自覺此計太妙,當下向常貧說道:“咱們也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何?” 常貧笑道:“這敢情妙,但在下一竅不通,可沒有法子效勞啦!” 杜希言道:“承蒙你趕來相助,貧道已經非常感激,目下還須仰仗大力,設法把這兩粒藥丸,悄悄的投入鼎内。
” 要知當初本來是杜希言一個人單獨行動,但常貧不放心,自告奮勇跟了來,所以杜希言有此一說。
常貧眼珠一轉,計上心頭,道:“若要對方全然不覺,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這兩人引開,咱們分出一人,趁機迅快行動,方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藥丸投入鼎内。
” 杜希言道:“隻不知計将安出?” 常貧
他先是找出一個掐鬥,這樣他就不必捧壇喝酒了。
其次,他找出一套衣服,穿上之後,頗為合身。
這套是常見的小工的衣服,他猜想大概此堡主人,在室内刻寫圖形之時,用來替換,以免弄污了本來的衣服。
他接着就發現一扁形酒壺,正與趙老丈的那個一模一樣。
這個酒壺使他更高興了,因為他可以藉此以憶念起趙老文對他的關切,同時又可以盛載美酒,攜在身邊。
他立刻用掐鬥把這個扁形酒壺灌滿,之後,撥動出路的機括,隻見角落間出現一道窄小的門戶。
這是離開之路,但他沒有出去的打算,隻不過試一試機括,免得日久失效,到時大費周章而已。
現在他已經處身在極安全隐密之地,同時又有舉世無匹的絕藝,供他參研修煉。
因此,他相信自己在三兩個月之内,決計不會離開一步的。
他開始覽閱牆上刻寫的’天罡絕藝”,開始是論及内功,明白暢曉,杜希言一點也不感到吃力難懂。
直到天色漸漸昏黯,他才停歇下來,吃一點幹糧,喝幾口松子酒,然後躺下去休息。
入黑之後,他簡直全然看不見任何物事,可說得是伸手不見五指。
他雖然攜有特制的照明火線,但那隻是為了急需之時才使用的。
因此,翌日晨光透入,照亮了一室之時,他就謹記昨夜之事,趕緊在那巨大的壁櫥内搜索,希望找出蠟燭來。
他打開了最上角的一扇小櫥門,但見這敢情是個隐藏起來的神龛,除了香爐燭台等物之外,還有一塊神主牌位,上面寫着“天罡荊門曆代祖先神位”等字樣。
這塊長形的神主牌位,不知何故傾倒,敬斜靠壁。
杜希言忖道:“這天罡堡的荊老爺,倒是個行孝之人,雖然在這等鬥室中,還供奉祖先神位,待我把牌位扶正,也算是一點敬重的意思。
” 當下伸長右手,扶起那牌位,移動之時,似是聽到牌位發出“骨碌”的響聲。
杜希言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道:“這座牌位中,不知藏嵌着什麼物事,所以扶起來時,發出聲響……” 于是他把整塊神主牌位拿下來,但見此物乃是非常堅硬的木頭所制,形式上與一般常見的沒有分别,隻不過稍為長些,牌縣也厚達四寸,所以人手相當的重。
他搖一搖,牌内果然發出“骨碌碌”的聲響,可見得裡面藏有東西無疑。
杜希言看了一下,就知道此牌可以從托座上拆下來,那樣也許可以曉得牌内藏的是什麼物事了。
那塊長長的木牌很容易就從托座上取下,頓時發現這塊木牌中間是空的,倒出來一個長形扁盒。
杜希言深深吸了一口氣,付道:“莫非這個盒子内,藏的就是‘丹鳳針’麼?如果是的話,那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了。
” 他的心情非常興奮,掀開盒蓋一瞧,隻見一張把成長形的薄箋,遮蓋住底下的物事。
不過箋上又分明可見寫着“人間至寶丹鳳針”等字樣。
杜希言并不立刻拿起那箋,卻仰頭向神龛望去,付道:“這個設計真是妙極了,假如我不是心中生出尊敬之意,趕快替荊老爺扶正神位的話,我就永遠無從發現丹鳳針的下落了,試想誰會取起神主牌查看呢?晤!我明白了,荊老爺這種設計,正是表示此寶隻能落在尊敬他的荊家祖先神位之人手中……” 念頭掠過心上,當下先把神主牌安回托座上,又奉置在原處,這才把銀匣内的箋紙取起,隻見底下是一隻兩指寬,三寸長的風鳥,通體閃耀出一種悅目的滟滟紅光,不知是何質料所制,形式既精巧絕倫,但又古趣盎然,令人能夠百看不厭。
在尖啄處,有一根極細的針吐出來,長達六七寸。
此外,另有一條極細的銀練,穿系于風鳥的背部。
這件似是飾物的風鳥,由于種種特征,已經一望而知乃是“丹鳳針”了。
杜希言喜不自勝,但沒有立刻拿起風鳥,卻是首先展箋而看。
這張箋紙上寫滿了蠅頭細字,杜希言一讀之下,心花怒放。
因為箋上詳細注明這丹鳳針的用途及用法,清楚明白。
杜希言目下可就知道為何這件寶物,為何會被天下之人觊觎垂涎,敢清它的妙用太多了。
而其中有些妙用,簡直叫人不敢相信,例如将此寶投放火中,火勢立時熄滅。
其他如起死回生,萬邪不侵,劃金如泥等等,亦無不是近乎怪異的。
在最後的一段,卻是荊家主人涉及他自己的事,箋上說道:“餘自幼即修習家傳秘學,進步神速,天資過人,本以為必可發揚光大,傲視當世,誰知天不假年,絕症提前發作,餘依祖例,将此寶封存……” 底下還提到他所患染的絕症,乃是天下間唯一能使持有丹鳳針之人無法解救的,醫書上亦無以名之,但荊家世代主人,皆是罹上此症而死。
可知這也是荊家獨門的絕症了。
荊家主人又提到,他乃是在一夜之間,發現苦修數十年的神功,突然完全喪失,變成一個最最普通之人。
這個現象,也是荊家曆代主人臨死前所必呈的現象。
杜希言覺得十分奇怪,看了又看,最後,才放下這張箋紙,想道:“假如我不發現此寶,隻怕荊家的秘密,永遠也不會傳到世上了,但這丹鳳針諸般妙用之中,包括得有青春永駐,延年益壽在内。
照荊家這一代的主人留言,他的年歲,不會超過六十,雖然也不可說是短命,但在一個武功高明,身體強壯之人來說,目是不算長壽。
” 他伸手拿起丹鳳外觀看,一面又想道:“價怪的是他的多年功力,竟會突然在一夜之間,完全消失,這是什麼理由?即使如此,但以一個普通的人來說,六十歲也不能說是長壽啊!” 他一方面感到很不可解,另一方面又感到那丹鳳針似乎非常暖和,甚至有一股熱氣,從他指尖一直透入他體内,使他生出異常舒适之感。
杜希言倒沒有太注意這一點,念頭一轉,付道:“既然無罡絕藝,被天下的人都認為是宇内無雙的絕藝,則沒有理由不能使修練之土,延長壽命,更不會無緣無故忽然消失。
” 他的目光轉到壁上,一面再度閱看神功修練之法,一面繼續尋思道:“哦多想亦是無益,因為人家曆代秘傳的絕藝,怎會不苦苦推究這種奇怪現象?但荊家主人居然不能解釋,可見得道理深奧無比,絕不是我這ti外人所能憑空找出答案的。
” 這時,他已初步決定,暫時不去修司天罡絕藝的内功,隻學外功,亦即是拳掌腳法等動手招式。
練武之舉,雖然須得下苦功,但自然也不是可以整天不停的練。
因此,他時時無事可做,多半是自個兒盤膝坐在榻上,調息呼吸。
但他可沒有一點法度,隻不過聽其自然,盡量的使腦子裡沒有雜想。
每當他坐了好一會,便會感到異常的舒暢,情況正與他第一次碰觸丹鳳針一般。
可是目下他是把丹鳳針藏在懷中,又隔着銀匣,所以他沒有聯想到這個現象與丹鳳針有沒有關系。
過了幾日,他已學熟了幾種身法和招式,由于注解得十分明白,所以他深悉每一把一式的用意何在。
此外,他打坐之時,也能夠很快的進入了渾然沒有思慮的境地。
丹田自然會生出陣陣熱流,他不知應該如何駕馭,使得這些熱流自起自滅。
大約過了十日,開始翻閱櫥中的藏書,以遣長日。
這些書籍,都很希奇古怪,盡屬技藝方面,例如冶金石的,論字畫的,談棋琴的等等,琳琅滿目,令人忘倦。
杜希言一部部的看,增長了許多專門知識,這自然亦是莫大的無形收獲。
這一天,他翻閱一部手抄本,發覺竟是一部“盜竊專論”,裡面收錄得有著名的“神愉八法”、“空空秘決”等不傳絕藝。
此外,還舉出許多實例,以解釋如何運用這些秘訣,還載錄得有許多專門用具的用途和制作之法。
杜希言初時很吃驚,後來卻津津有味的看下去,頓時懂得了如何行走于夜間,可以不為人犬發覺的許多法子,又知道如何觀察地形天候,以判斷當時的情勢等等,他頗為心動,埋頭鑽研起來。
原來他心中很想出去瞧瞧,可是又怕被許公強夫婦發覺,所以不敢出去。
現在既然有夜行藏形之法,自然膽氣大壯,很想一試。
另外他又發現一個百寶囊,各種工具,應有盡有。
這個可以貼身藏放的軟皮囊,以前他也看過,但彼時根本不知道囊中那些形狀奇怪之物,有何用處? 這天夜裡,他大膽地付諸行動,從出口處出去,到了外面,首先觀察天空,但見烏雲滿天,星月全無。
杜希言吃一驚,想道:“這等天色,應該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何以我還能把周圍看得這般清楚?” 他一路走去,不久;就找到了此堡無數的秘密通道之一的入口,當下潛入去,到處看看。
一連三夜,他已行遍全堡,熟知各處地形,也發現了無數秘室。
此外,他也在暗中窺看過許公強夫婦的情形,其後也發現過另外幾個人。
這些人顯然與許氏夫婦有往來的,所以他們沒有争殺沖突。
不久,他就發現了秘室中的石刻“毒經”,以及許多珍貴罕有的藥物,因而此後他非常忙碌,每日練武功,又得學習使毒及醫藥之道。
這一幕幕的往事,倏忽間已掠過了杜希言的心頭,而現在,他面臨需要出手對付敵人的關頭了。
若是他未曾發現自己的目力奇佳,夜間亦可視物如白晝,以及力大身輕等等奇特之處,他就算把“天罡絕藝”的拳腳招術,練得極熟,仍然不敢考慮到動手之事的,但問題是他毫無臨場經驗,此時未免心怯。
隻是目下已不容他退縮,尤其是當他繞道潛行向那山脊凹哇之處時,遠遠已望見平坦的石頭上,放置着一隻巨大銅鼎。
常貧竄上來,輕輕的碰他一下道:“道長看見了麼?這個巨鼎,必定大有古怪……” 杜希言點點頭,道:“這是一種極霸道的施毒大法,鼎内共有四十三種藥物,都經過風吹日曬,或是烤爐等繁瑣工夫,混合在一起,施展之時,隻要往鼎内丢個火種就行啦!” 常貧道:“如是這麼簡單,何以他們不幹脆直接的使用這個手法?” 杜希言道:“貧道直到現在,方知其故。
敢情是因為地勢的關系。
你看,隻有這一處,倘若東南風起,必定完全送吹入谷,輸送和散布都很快速。
而今日正是吹的東南風,是以這個地方,設鼎施毒,真是理想不過。
” 常貧道:“在下仍然不懂。
” 杜希言道:“問題是東南風并非一直吹個不停,而施毒之際,定須有風。
因此,他們必須等候時機。
假如隻設這一關,萬一衆人入谷時,恰恰無風,豈不是隻好眼睜睜的任得衆人通過?” 常貧恍然道:“原來如此,敵方為了必可得手,所以一共設了三道關口之多,哼!哼! 毒教之人真是心狠手辣的萬惡之徒,竟定要趕盡殺絕,方始甘心。
” 他突然吃一驚,付道:“萬一這位杜道長亦是毒教中人,我豈不是指着和尚罵賊秀麼?” 偷眼一觑,但見杜希言神情無異,這才略略放心。
他連忙又接着說道:“杜道長,咱們須得提早出手,以免敵人突然施毒,來不及制止。
好在他們隻有兩個人,咱們不難收拾下他們。
” 杜希言聽到“動手”之言,不由得心跳加速,腦筋連轉,希望找出可以免去動手的方法。
據說世上無數的發明,都是由于貪懶的人,想省事而研究出來的。
杜希言不動手,頓時觸動靈機,付道:“我何不也用使毒的手段,把他們暗中毒死?” 他自覺此計太妙,當下向常貧說道:“咱們也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何?” 常貧笑道:“這敢情妙,但在下一竅不通,可沒有法子效勞啦!” 杜希言道:“承蒙你趕來相助,貧道已經非常感激,目下還須仰仗大力,設法把這兩粒藥丸,悄悄的投入鼎内。
” 要知當初本來是杜希言一個人單獨行動,但常貧不放心,自告奮勇跟了來,所以杜希言有此一說。
常貧眼珠一轉,計上心頭,道:“若要對方全然不覺,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這兩人引開,咱們分出一人,趁機迅快行動,方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藥丸投入鼎内。
” 杜希言道:“隻不知計将安出?” 常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