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燈
斜陽下,一群歸鴉掠過那片深壑,複又振翅高飛,越過坐落在山腰的那座城堡,投入山上的樹林中。

     那座城堡,背山而築,前臨無底深壑,單單是這等形勢,已經教人泛起了兇險可怕之感:一個枯瘦的白發老人,從一片疏林的小徑走出來,他腳步蹒跚,背已佝偻,龍鐘老态。

     這老人已看見一個人倚石而立,但他卻視若無睹的走過去。

    他走了十多步,突然停下來。

     他緩緩掉轉身軀,向那石邊的人影望去,蒼茫暮色之中,但見那人是個英俊挺拔的少年人,身上的衣着樸素大方,甚為适體,一望而知必是出身于世家門第。

    但他背上插着一把鋼刀,卻使人有不倫不類之感。

     老人打量了一陣,痰咳一聲,道:“少爺你今幾歲?” 那少年這時才轉眼望向老人,随即躬身施了一禮,道:“有勞老丈下問,晚生今年一十七歲了。

    ” 老人點點頭,道:“小老兒也覺得你隻有十六七歲,果然沒有錯,你貴姓呀?” 少年道:“小姓杜,名希,字希言。

    不敢請教老丈尊姓?” 老人道:“小老兒姓趙,便是那邊的趙家村人氏。

    ” 他停歇衛下,才又問道:“杜少爺到這荒山野領之中,不知有何貴幹?” 杜希言道:“老丈但須直呼賤名,晚生落魄江湖,此身如飛絮飄萍,茫茫天壤,難見一枝之栖,豈敢當少爺之稱?” 趙老人膛目而視,似是聽不懂他文绉绉的解釋,但他也不追向,隻道:“少爺你是江湖上的好漢麼?” 社希言搖頭道:“晚生不是。

    ” 趙老人道:“那麼你何事到此?” 杜希言搖搖頭,露出一種沉郁的神色。

     趙老人轉身欲行,但終又回頭,道:“杜少爺,你可知那邊山腰的古堡是什麼地方麼?” 杜希言點點頭道:“晚生曉得,那便是天下武林無有不知的“鬼堡”了。

     趙老人道:“它原來的名稱是天罡堡,少爺知道不知道?” 社希言道:“這個晚生倒不知道了。

    ” 趙老人訝道:“你既是不知,怎會來到此地?” 杜希言眉宇間又流露出沉郁之色,趙老人走上去,道:“那麼你競是打算到那鬼堡去了?” 杜希言點點頭。

     趙老人又道:“你年紀輕輕,什麼事情不好幹,卻要跑到那鬼堡去?小老兒可不是第一次見到前去鬼堡之人,但你卻是最年輕的一個!” 杜希言道:“那些前往鬼堡之人,結果如何,老丈一定知道吧?” 趙老人道:“他們到底碰見什麼事情,小老兒無從得知,但這些人有去無回,卻是千真萬确的,再不會假。

    ” 杜希言道:“晚生也聽說這鬼堡乃是世間罕有的兇地,從來無人人堡而生還!照老丈這樣說法,這個傳說竟是一點也不去。

    唉!這些人都太貪心了,才會送掉性命。

    ” 杜希言道:“俗語說:人為财死,鳥為食亡,這也不算得是奇怪之事,老丈你是本地人,難道這幾十年問,也沒有進人過那鬼堡一次麼?” 他提到入堡之事,兩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向那古堡望去。

    雖然相隔着一片深壑,距離甚遠,但目力仍然可以。

     但見那古堡,矗立在山腰,透出一種蕭條荒涼的景況。

     尤其是夕陽餘輝,已漸見暗淡,四山之間萬木蕭蕭,更襯托出這座古堡的陰森冷落…… 趙老人搖搖頭道:“沒有,小老兒一輩子打柴賣薪度日,哪有膽子到那鬼堡去?” 杜希言道:“這個地方遠遠望去,真是使人害怕。

    ” 趙老人道:“但五十年前的天是堡,卻不是這等樣子,那時候我還年輕,時時在這兒望見堡中燈光輝煌,又隐隐飄風送美妙的樂聲,那真是像神仙住的地方一般。

    唉!想不到後來變成了人人害怕的鬼堡。

    ” 杜希言露出好奇之色,問道:“五十年前這堡中住着些什麼人物?” 趙老人道:“小老兒也不大清楚,隻知道他們都是在外很有勢力的人,有時還見到很漂亮的轎子進出,轎子裡的人看不見,但轎子周圍的丫環婢仆,都穿紅着綠,好看極了……” 他話聲一頓,目光轉到杜希言面上,看了他一眼,才又道:“杜少爺,你年紀輕輕,相貌堂堂,何必打這種發财主意?小老兒親眼見到那些一去不回的人,個個身強力壯,走路之時,一跳就出去老遠,想必都是練過功夫的人,但沒有一個進去之後還能回來的。

    ” 杜希言歎口氣,欲言又止,顯然他前往鬼堡之舉,實是有着難言的隐衷。

    因此,對這位好心老人的勸告,既不能聽從,也本不假。

    ”能解釋。

     趙老人道:“小老兒雖是山野之人,見識不多。

    但活了這一大把年紀,多少也有一點經驗,以前我見到天罡堡的人出入之時都佩帶刀劍,還有後來探堡的人,也都帶有兵器。

    他們其中有不少是把刀插在背上,但看起來很順眼,一望就知道他們随時都能很快地拔也刀來,但少爺你跟人家卻不一樣,看起很别扭,很不對勁,所以我猜你就算練過功夫,恐怕也不怎麼樣。

    ” 杜希言道:“老丈說得不錯,晚生以前一向讀書作文,這兩年才碰摸刀劍,自然談不上什麼功夫了。

    ” 趙進入忽然擡頭看看天色,道:“天快黑時,小老兒送你一程,免得又迷路了。

    ” 杜希言道:“老丈久居此地,想必深知前往那鬼堡的道路,隻是不知可否指點晚生?” 杜老人─怔,随即歎口氣,道:“那有什麼不可以,但現下你才趕去,到了鬼堡大門之時,天都黑了,你入堡又有何用處?就算平安無事,但─片黑暗中,如何找到金銀珠寶?” 杜希言道:“這個不勞老丈挂懷,晚生在堡中等上一夜,天亮後自然能看到四周景物。

    ” 趙老人道:“假如是這樣,你何不等到明天早晨?” 但他不等對方開口,便又說道:“對了,這五十年來,入堡之人,總是等到晚上,怪不得你不肯等到白天了。

    ” 他當下告訴他如何能很快繞過這片深壑,如何找到石階開始處的岩洞,此後但須循階直上,便可以抵達向着正東的大門。

     杜希言深深緻過謝,轉身行去。

     趙老人忽然道:“杜少爺,等一等!” 杜希言回頭道:“老丈有何吩咐?” 趙老人道:“小老人已活了這一大把年紀,倒也不怕堡裡的冤魂惡鬼把我怎樣,所以我不妨告訴你,但凡是被我碰見之人, 據我暗中觀測所知,他們都過不了那道九龍橋,就送了性命。

    ” 杜希言大感驚奇,回身走到老人面前,拱手道:“老丈是如何得知的?” 趙老人道:“小老人雖然不敢前往鬼堡,但站在這兒遠看卻是敢的。

     杜希言直着眼睛去瞧那古堡,口中問道:“那道九龍橋在什麼地方?” 趙老人道:“我的眼力已大不濟事,現在已看不見了!但你年紀輕,或者還可以看見,就在第三座屋脊的底下,靠近堡牆,有一座拱形的橋。

    那道石橋的兩邊欄杆和柱身子,雕鑿着九條龍,所以稱為九龍橋。

    ” 杜希言心中生疑,想道:“他既從未入過此堡,如何得知那九龍橋的名稱?就算知道,又怎知欄柱上有九條龍?” 他定睛向這老人望去,但見他實在很蒼老,相貌平凡而善良,怎樣看都是山間的善良老人。

     當下問道:“老丈怎知那鬼堡内有一道九龍橋?” 趙老人道:“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你隻要在白天來這兒瞧着,一定看見那道很長的,高過堡牆的拱形石橋,而最使人注意的,卻是那道石橋兩頭有佩刀的壯漢站着,好象是看守這道橋,不讓人通過。

    ” 杜希言道:“既然有一條橋,自然會有人通過的,對不對?” 趙老人忽然伸手模摸頭上的白發,接着摸到頸子,說道:“當然有人通過,我隻看見那一次,這個腦袋就差點搬了家。

    ” 杜希言這才明白他舉手模頸的原因,隻因斬首自然是砍頸,絕對不會砍在别的部位。

     趙老人道:“你猜我看見了什麼?” 杜希言搖搖頭道:“晚生如何猜得出呢?” 趙老人道:“不錯,你一定猜不出!我當時見到一個女人,遠遠望去,面貌看不清楚,但身材似是很苗條,身上的衣服被風吹起,好象一朵彩雲一般,我當時想,聽說天上有很多仙女,大概就是這種樣子。

    ” 杜希言神往地叼一聲,“那真是美麗動人的景象,可惜現在那兒已變成人人害怕的鬼堡了。

    ” 趙老人搖頭道:“當時我也覺得太好看了,所以站定腳步,癡癡地望去。

    誰知突然間又有一個女子走到橋上,這個女子身上的衣服沒有那麼漂亮,也不飄飛起來,一定是比較粗厚的布料。

    她一直走到那個仙女般的女人身邊,突然跑了下去。

    ” 老人停歇一下,杜希言感覺到這個彩虹般的故事,一定有了急劇的變化,心中十分急于知道下文。

     但老人輕輕喘息之聲,使他記起了對方已是八十餘歲的老人,自然中氣不足,講了許多話之後,必須略作休息才行。

     所以隻好忍住心中的渴切和好奇,等候他再度開口。

     趙老人隔了一會,才道:“我看得清清楚楚,那個仙女般的女人,忽然伸手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