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劣小子欠債逃家

關燈


     可是家裡人口太簡單,尤其是兒子沈雁飛自幼太以頑劣,人雖長得聰明不過,讀書時差不多過目成誦。

    但書塾的老師,後來卻都拒絕這個高足。

     隻因這沈雁飛不但因家貧而束修較少,而且特别是頑劣不馴,整日搗蛋,無論怎樣打罵都不怕,結果鬧得沒有書塾肯讓他上學。

     他卻毫不在意,得其所哉地盡日遊蕩。

     沈夫人面慈心軟,一瞧見他那閃耀着如父親沈鑒一般倔強固執的光芒,她便連半句也罵不出。

     十五年的光陰,把沈夫人的心力都熬盡了。

     不單是生活上的重壓,使她勞瘁,更多的是那刻骨的愛情,無期的相思和盼望,竟教這位美麗的婦人,樵悴蒼老得有如五旬以上的老婦。

     日光已斜,曬到小廊柱上。

    她幽幽歎口氣,把手中針線放下。

     屋子裡一片寂靜,不知那年已十六的沈雁飛又溜到哪兒去了。

     她估料他大概要在天黑齊時才會回來,便站起身,攏攏灰白了的鬓發,找條舊得已經褪色的青巾,裹在頭上。

     她大概是坐得太久了,因此有點兒蹒跚地走出屋門,剛剛将大門鎖上,忽然一個清朗的聲音叫了一聲,一人便已沖到門前。

     這人中等身材,卻顯得結實之極,一身衣服雖然破舊,甚是整齊。

     她轉過身軀,深深瞥那人一眼,然後道:“雁兒你好生守着門戶。

    ” 那人敢情便是沈雁飛,隻見他那略嫌瘦削但卻英氣勃勃的臉上一片酡紅,分明是喝了酒。

     他忿愠地道:“你天天去這一趟,算是什麼意思呢?回來時總是上氣不接下氣,快要死掉的模樣。

    ” 尖刻的語句,似乎刺傷了母親的心,她避開他那威吓的眼光及撲人的酒氣,柔聲地緩緩道:“你又喝了酒,快進去躺一會兒吧,娘會很快便回來的,我答應你……” 沈雁飛餘怒未息地哼一聲,砰地一腳踢開大門,卻沒有進去,反倒走回她面前,揮舞着拳頭道:“他若真個有一天回來,我可不管什麼父親,準要先揍他一頓。

    ” 他歇一下,提高聲音叫道:“你去,快去,到那山頭去張望痛哭,我理你才怪哩。

    ” 他随即忿忿地沖入屋子去,沈夫人惘然邁步,一徑走出北門。

     “可憐的孩子,今天不知受了什麼閑氣,又去喝酒。

    ”她有點兒淩亂地想,忽然記起去年有過一次,兒子喝了酒回來,大發脾氣,臨到半夜悄悄溜出去,把一個姓李的一條大水牛給紮死,鬧出好大的事,後來還是她把僅餘的幾件首飾拿出來作賠了事。

     事後她也聽聞這是因為姓李的和另外兩三人,日常總與雁飛厮混在一起,為了賭債之事,不合奚落雁飛沒有父親,又諷他遊手好閑,沒有出息,這麼大了還得伸手向寡母要錢等等,于是便發生了這回事。

     她自然也明白實際上不會隻有這點子口角,大概有很不堪入耳之言,可是她自知沒法,隻好盡力哄得兒子不再生氣。

     但她仍不願意讓兒子去做活,那當然是一些粗活,做買賣又沒本錢。

     她私心裡還希望兒子肯忽然改變性情,用心讀書,謀個好出身,這樣即使她苦死了,也是甘心。

     這條路是她走熟了的,十五年來,不論夏熱冬寒,風吹雨打,她總在黃昏時,登臨城外五裡處的一座小山崗。

     那兒有一方平坦的大石,她便坐在石上,向這條直通襄陽的大道眺望。

     這是當日沈鑒離開她之時,她所許下的心願。

    經過十五年來,更加深刻了的愛情,使她每天坐在那方大石上時,幾乎不願意再離開。

     她知道沈鑒會記得她的話,因此,倘使他回家時,總會揀在這黃昏時分,一騎揚塵地疾馳回來。

     這景象她在夢中不知已經見過多少次了,可是在現實裡,她總是失望頹喪地回家了,心靈上的創痛,使她宛如已曾跋涉千山萬水,勞瘁不堪。

     她一面沉思着兒子的事,一面在到了城外三裡左右的岔道。

    便自動地轉折方向,直趨那座小山。

     當她循着熟識的山徑登山時,她把其他一切都忘懷了,包括她的兒子在内。

     她急急地爬到山頂,然後在那方大石上坐下。

     左方的天邊落日升晖映得半邊天霞绮雲幻;可是在右方的天邊,卻已隐隐抹上暗淡的暮色。

     她視若無睹地沒有理會這些迷人的景色,眼光卻疲倦然而堅執地注視着那邊黃塵大路。

     她不知這條路通往哪兒,隻覺得這條路委實太長了,直伸到天的盡頭。

     每逢她在這方石頭上坐着時,她便宛如聽到丈夫那沉毅的聲音,低沉且深情地叫喚着她的名字。

     那也許是心靈上的感應,但也許僅僅是山風刮過流樹時的聲音。

     可是,這已足夠她沉醉遐思,緬懷起當日绮旎纏綿的幸福甜蜜日子。

     漸漸天邊的雲山,隐沒在晚煙暮霭中。

    大路上來往的人,也隻能看到模糊的身影在移動,連衣服的顔色都分辨不清楚了。

     一天便這樣過去,這一段光陰從生命之頁上揭過後,永遠也不會重來。

     她雖然僅僅在石上坐了一個短促的黃昏,可是在她沉重悲哀的心情而言,毋甯像是苦候了一生。

     然後繼之而來的,又是不可捉摸的空洞的日子。

     她帶着蒼白的臉色,回到家裡時,天已經黑齊了。

     沈雁飛不知又溜到哪兒去了,她檢視了一下枕頭底,發覺那串準備付房租的錢已不見了。

     她萎頹地坐下來,心中沒有怨怪,隻充滿了惆怅和懸慮,擔心兒子拿了這些錢,不知去幹些什麼事,一面在盤算怎樣湊還這筆房租。

     她覺得今日特别倦,累得連晚飯也不想吃。

     但她還是掙紮起來,點亮桌上的油燈,然後拿起針線,緩慢地在燈下一針一針做起來。

     忽然她覺得自己在這世上太孤單了,她竟然第一次害怕起來。

     在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固然已沓無音訊,生死不明,即使像以前在她屋子後面住的一位非常老實的張大叔,也在去年死了。

     近五年來,她曾屢陷在極度的窘境中,全仗那位張大叔幫忙,才度過了難關。

     這也是何以當年沈鑒送給她幾件紀念性的小首飾,能夠留到去年兒于出事時才含悲忍痛地用掉的緣故。

     天壤之大,人海茫茫,竟沒有一個人能讓她訴說一點兒心事。

     她是如此孤單和疲倦,油燈那黃色的火焰也生像同情地逐漸暗下去。

     更闌人靜,燈殘火暗,忽然一條人影閃将進來。

     那人在她面前仁立一會兒,在朦隴的燈光下,他仍能夠清楚地瞧見他母親灰白色的頭發,有點佝偻的背影,俯伏在桌子上,她是疲累得睡着。

     他把手中一張信箋,輕輕放在桌子上,用燈台壓住,他可真欣賞自己的一手好字,因此,他在暗暗的燈光之下,再讀一遍。

     “兒去矣,兒父無德,絕妻棄子,雖雲公事,有忝父道。

    兒誓踏遍天涯,偕之共歸,而與母責之……” 他很滿意留書的措詞和光明正大的理由。

     雖然他實在的理由,僅僅是近日手風太差,欠下賭債累累,性情又自尊妄大,受不了債主追讨閑氣,故此把心一橫,決定離家遠走高飛,逃避這可厭的一切。

     這天晚上他偷拿了母親的五串錢,又去賭輸了,于是他被迫去實行早已想好的計劃。

     乘夜去偷了姓李的那條大水牛,賣給一個私宰的人,得了幾串錢,便回家包了幾件衣服,寫了這麼一封留書,走人母親房間,輕輕壓在燈台下。

     他退開一步,準備轉身離開,母親忽然動彈一下,發出嗚咽之聲。

     沈雁飛起初大吃一驚,但随即便愣住了。

     那是夢中的咽聲,沈雁飛年紀雖輕,但這個可還能夠懂得。

     他即使在日間如何地自命不凡,以英雄自居,但若在夢中遭逢着悲慘的情景,也常會失聲而恸,醒來面上淚痕斑斑,但覺一種說不出來的悲哀。

    這種無力抗拒的真情流露,他豈能不憧。

     母親的灰白頭發,雖在微黯的燈光下,卻特别刺眼。

     他忽然非常非常地憐憫起她來,而且十分同情她的一生悲慘可憐的遭遇。

     在這快将決然離開母親而遠走天涯的他,正如人之死,其言也善,他忽然十分内疚,内疚這些年來沒曾好好對待母親。

     他想象得出當她醒來,看完這張留書之後,會有怎樣悲哀的反應,雖然這正是他何以會常常做出使她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