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關燈


    夫且信予為處子也,贊予曰:今得窈窕淑女,定能宜室宜家。

     予聞此言,亦善作羞怯之狀。

    而恪于事姑。

    家之内外翕然歸譽焉。

     歲餘,夫遊學他郡,予苦閑寂。

    時共姆沙氏飲食,殊愦愦不适,然奢有奴名盈郎者,年廿一二,白而美,如秦宮馮予都後身,方以後庭為事,故總角而未帽。

    予目獨之曰,是足助我玩者。

     從無人處見盈郎,予呼之,盈郎不敢近,予令婢绯桃召之,曰,二小君緻意,頃小君目桃子。

    子不應。

    呼之,又不應,小君恨焉,予亟往謝,盈郎曰:小君之恚我也大矣。

    茅困阈嚴,内外毖慎,不敢以身試不測之淵。

    绯桃曰:小君念子少孤而貧,将食子衣子也,毋固辭。

    盈郎曰:自君召之,咎終在君,召而不往,咎将在我,遂行。

     時予方午睡起,春暖薰花,倦而無力,對鏡整細,而盈郎至。

    予初愧,随執其手曰:小兒膽怯,奈何兩邀子而卒不前?盈郎曰:夫人元圃奇葩,小人蟻壞之差耳,何敢逼威嚴,以取死拜命之辱,是以翼趨。

     予挽之帏,解衣摟盈郎,盈郎體白如雪,予以舌舔之,而興亦稍發。

    予開兩股示盈郎,而盈郎之陽勁矣,能而進之,殊快人。

    予逞體而迎,手足弛懈,盈郎聳體駕予,甚覺矯健,所恨者質微,血氣不足,無遠力,予方藉以酬,而盈郎已汩汩自流。

    予雖憐惜,尚未滿意,曰:初犯顔色固應爾。

    爾空閨寂寥,日複以永。

    舍子予何以陶情乎?命盈郎,夜必入于困。

    如是累月,曲盡淫縱。

    予身固為盈郎有,盈郎亦将為予死矣。

     一日,女奴他往,予獨步林園,采花将以簪髻,而偶遇盈郎于花下。

    盈郎即欲淫予,予拒之曰:人且來。

    盈郎曰:人來我不管也。

    予恐拂其意,去下衣,立狎之。

    盈郎此時盡力抽送者數百,而汪洋如注。

    盈郎俯失予身,不言者久之,徐曰:快活死我也。

    予亦覺兩腳立久酸軟,而腰胯亦甚無力。

     相持久之,俄而一奴來。

    奴名大徒,因予平日不以顔色假之者。

    猝無可避,且下衣散置階次。

    大徒莽人也,見而訝曰:二人何為此行?盈郎亦不當冒萬死?我見而不言,他日何解于主?予愧恨曰:無奈覆藏我。

    盈郎曰:如實不敬,惟江度容之。

    願分受小君之惠。

    大徒笑曰:以是箝口,我口如瓶矣。

    遂欲淫逞予。

     苦惟自咬,不得已令盈郎抱予于膝上。

    盈郎逞後庭伎倆,暗用唾抹于陽物之上,已觸予于後門中矣。

    而大徒在前面,狂勇肆其誅鋤。

    其物較盈郎粗壯,而彼以情諧。

    此屬勢構,彼乃綢缪,此出勉強,故予終無快。

    然然内之蹂躏,亦甚狼籍矣。

     大徒捧予頰而笑曰:非我逢奸,豈肯眷我。

    予愧曰:寝處足矣,何過督為?大徒既殚技,複欲接我唇。

    予畏蔥酒穢惡之氣,以袖掩之。

    大徒曳予袖,而予以面向盈郎。

    大徒以手扯予,必親予之唇,予首向左,大徒亦向左;予首向右,大徒亦向右。

    轉展者久之。

    聞咳嗽聲,始釋予。

    予即衣而走,兩手持褲,未及縛帶。

    卒遇大伯于曲闌之中。

    伯即克奢也。

     伯見予驚問,曰:二娘何急遽如是也?予愧郝無地,不覺兩手不及持褲,而褲忽下墜。

    伯笑曰:二娘有私耶?予不應,欲走。

    伯即至,曳予之褲,曰:爾其惠我。

    如不我私,吾将以言于弟。

    予曰:伯言于我夫,我将言于姆。

    伯笑曰:言我何為?予曰:言爾欲私我。

    伯曰:尚未到手。

    如到手,任汝言之。

    予笑,伯亦笑。

     予脊而立,伯踵于後,撩予衣,扳豚而入。

    予毛腰而受之。

    伯之陽僅從兩股間抽送,其盈郎大徒之餘精尚在。

    伯撫掌曰:何人唾餘,污我兩手!即曳予褲拭之。

    予曰:勿污我衣。

    伯曰:爾身且被人污,何惜一褲耶!予愧且恚曰:伯既私之,又複諷之,何不仁之甚也!因用手推伯仆地,即向内走。

    不意褲之帶為伯所壓,伯起跪曰:一言唐突,惟原宥之。

    予空不肯,伯斷予之褲帶,亦佯怒曰:果不肯乎?予曰:果。

    伯即持帶外走,且曰:有此作證,我必揚之。

    予以手招之,曰:來。

    伯喜随至。

     予為所狹,不得已侑身就之。

    予初意伯之陽僅與盈郎等也。

    不意聳身而入之,更又甚于大徒者,予不能當。

    急止曰:隻此可矣。

    而伯之興正狂,大肆其沖突。

    然予雖痛,又覺其可樂,既樂,複見其能,痛任伯為之。

    而伯之精乃汩汩流之,其陽如綿,不複能任事,始釋予,予方就内。

     今已日暮,未得罄予所言,明日當再過,予以告。

    燕筇曰:唯唯。

    于是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