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袁侍郎拐封粵海 胡制憲退守循州

關燈
候調遣。

    ”吉士拜辭而去,一路直到平山,纔辭了兩人,下船去省。

    從避難出門,屈指四旬光景,家中因得了阿旺、阿青之信,合宅憂疑。

    這日忽然到家,真個喜從天降。

    施延年已經娶親,夫婦同來拜見,各親友亦來問安。

    晚上打開霍武所贈箱子,都是黃白之物,何止百倍于前。

    正是:一飯千金何足數,受恩深處最關情。

     赫廣大自從被參,終日悶悶不樂,臘月初旬,阿錢生下兒子,稍覺開懷。

    忽報:“碼頭到了兩位欽差,各省官員都于天字碼頭接候,請大人快去接旨。

    ”老赫擺道前去。

     到了驿亭,兩位欽差已經上岸,南面而立,各官都行九叩頭禮,俯伏聽宣。

    欽差高捧诏書開讀:奉上谕:國家設立督撫,所以協文武、總方略也;設立監督,所以裕國課、惠商民也。

    前據粵海關監督赫廣大奏稱,洋匪橫行,以緻商賈不通,稅饷缺額。

    已着該部傳旨,申饬督撫,并谕赫廣大不得藉端推诿。

    旋據總督胡成、巡撫屈強、監督赫廣大,各以惠州沿海各口有姚霍武等騷擾等事奏聞,是督撫失于撫馭也。

    胡成莅任未久,姑從寬,革職畝任;屈強着降三級,改補惠、潮兵備道,戴罪立功;所有巡撫關防,交藩司潘進署理,候朕簡放。

     又據屈強參奏赫廣大蠹國殃民十款。

    屈強向來清慎,此奏諒非無據。

    赫廣大系功勳之後,素無樹立,朕從優錄用,乃肆無忌憚如此,深負朕恩。

    着即革職解任,交使臣工部侍郎袁修、掌河南道監察禦史李垣從公審辦,并将赫廣大署中抄拐,訊取婪贓惡迹。

    其監督關防,着臬司廉明兼署。

    旨到之日,各欽尊施行。

    各官三呼謝恩已畢。

    欽差分付:“将赫廣大拿下,着南韶道木庸看管。

    ”胡總督率同潘布政、廉按察、首府、首縣及在省各官,往關部署中。

    欽差、總督正坐,司、道旁坐。

    先将折内有名家人包進才、馬伯樂、王信、蔔良等鎖住,後将老赫的夫人、小姐、姬妾、丫頭們等趕至兩間空房鎖好。

    南海縣把守後門,番禺縣把守二門,各院各門都委員把住。

    分付廣州府率領花縣、新會縣,帶了番役,細意抄柑。

    約兩個時辰,一一報數,欽差李大人提筆登記:漢玉吉祥如意四柄阗玉吉祥如意六柄漢玉二尺長觀音一尊赤玉徑一尺六寸盤一個翠玉徑二尺盤三個漢玉拱璧玩器雜挂共一百二十四件 翠玉手玩雜佩共二百五十二件玉帶八十四圍明珠手钏二串寶石手钏廿二串翠玉花瓶四個自鳴锺廿八座 洋表大小一百八十二個洋玻璃屏廿四架洋玻璃床十六張洋玻璃燈一百二十對各色玻璃燈一百八十對四寸厚水晶桌一張四寸厚水晶椅八把洋玻璃挂屏一百零四件大紅、大青、元青哆啰呢各八百闆大紅、大青、元青羽毛緞各八百闆大紅、大青、元青、哔吱各四百闆賀蘭羽毛布各色一千匹泳金孔雀裘二套紫貂裘十四件 天馬皮裘廿四件猞猁狲裘十二件海龍裘十八件元狐裘廿八件銀鼠裘四十八件灰鼠裘廿八件真珠皮裘黑白八十四件雜皮男女衣服共八百六十四件男女衣服共五千一百十三件錦緞、大呢、被褥共一千二百十二床南緞、杭綢、紗羅共一千八百二十卷貂鼠皮五十八張海虎皮三十張銀、灰鼠皮各八百張洋毯、氆氇、地氈共四百十八鋪龍眼珠二顆油珠共五斤十二兩赤金盤六個赤金酒壺十二把赤金大小杯共八十個玉杯大小四十個洋玻璃盞大小八十個赤金狀元及第筆錠、如意及各樣果式賞玩共一千二百件赤金四萬二千零十二兩銀盤十二個銀壺廿四把銀杯大小八百個白銀五十二萬二千一百零三兩珠首飾四百五十件金首飾六百十二件銀首飾各二千五百件紫檀、花梨、香楠桌椅共五百八十二張大錢二千零四挂金花邊錢一千八百零三圓花邊錢四萬二千零八圓白玉美人溺壺一個銀溺壺十八個欽差一一将印條封好。

    清拐稅饷,共虧空一百 六十四萬零四百兩零一錢六分五厘。

    番禺縣辦了公館,請二位欽差安歇。

    廣州府出了票子,拘集欽案有名人等細細審問。

     所參系是實迹,如何不真?卻都做到包進才四個家人身上去,老赫拟了個”酒色胡塗,不能約束下人,以緻商民受累。

     其所虧稅項,請将家私抵償;尚有不敷,應于本籍柑封湊數”。

    題奏上去,皇上恩德如天,轸念舊臣,即将包進才四人正法,赫廣大着看守祖宗墳墓,改過自新。

    此是後話不提。

     當日,兩欽差審辦停妥。

    那李禦史便對袁侍郎說道:“晚生有個親戚在此,前日出京之時,家父曾分付晚生探望,今公事辦完,晚生意欲前去,未知大人以為好否?”袁侍郎道:“不知老先生有甚令親,是何姓名?”李禦史道:“昨日在這裡候質的貢生蘇芳,就是晚生的奔舅。

    從前晚生未遇之時,家父在他家教讀,定下親事,卻還沒有過禮。

    家父命晚生帶了些聘禮來。

    覆旨之後,大約來年乞假歸娶的光景。

    ”袁侍郎道:“這是極該去的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