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慶慈壽碧落會團栾 聚仙眷紅樓結因果

關燈
天上帝宣曰:咨爾林,賢而有容日甘讓阙嫡。

    亦性薛爾賢,郭爾節,宏乃義行。

    朕用嘉哉,今俾爾同居。

    如古英皇,毋有疑忌。

    并赍爾薛,亦錫爾真妃,惟永諧,以承朕之休命。

     钗、黛聽罷,随即九拜謝恩。

    黛玉邀警幻進耳房坐下,警幻向钗、黛道賀。

    钗、黛又向她深緻感謝。

    警幻道:“賢妹們須客氣,改日閑了,在你們園子裡領教幾出新戲,就當吃你們的喜酒罷。

    ”又對薛寶钗周旋一番,說道:“往後若能在這裡多住,我們親近的日子正長呢。

    ”少坐一會兒,便與辭而去。

     钗、黛二人回至上房。

    将此事回明賈母,賈母素來愛重寶钗,也深喜黛玉能知大禮。

    說道:“難得你們兩個彼此都有盡讓,更難得玉帝這般成全。

    這真是寶玉的福氣。

    ”寶钗、黛玉陪着賈母說了一回話,又同至夢蝶山莊,面回王夫人。

    王夫人更替寶钗歡喜。

    說道:“你們一個教子成名,一個佐夫盡孝,原該這樣才是。

    ”随後钗、黛二人同回留春院,寶钗道:“妹妹,你未免小題大做,這點事,何必上渎天庭呢?”黛玉道:“若不是這麼着,姐姐心裡總有點委屈罷。

    ”寶玉料知警幻宣旨,必為此事而來,卻不料寶钗也錫封真妃,更是意外之喜。

     那晚上又重整殘筵,一面飲酒,一面聽曲。

    芳官、藕官各唱了好幾支曲,寶玉又要晴、鵑、麝、钏諸人唱些小曲,她們先都不肯,禁不得寶玉再三央及,又多喝了幾杯,酒蓋住臉,彈的彈,唱的唱,都忘了差臊。

    連寶钗、黛玉酒落歡暢,也不免爛漫忘形,各自唱了幾段昆曲,不知鬧到什麼時候方睡。

     次日,寶玉一覺醒來,找自己的衣裳都放在被褥窩堆裡,幾乎尋不着。

    及至起來,宿醒未消,尚有些頭暈。

    洗了臉,便歪在靠窗躺椅上,看寶钗、黛玉梳頭,侍女回道:“甄士隐來拜,在外頭坐候多時了。

    ”寶玉點點頭,隻懶懶地歪着。

    钗、黛等催了兩遍,方才出去相見。

     原來士隐來看香菱,因香菱寄居在此,未免打攪,談話殷勤緻謝。

    寶玉道:“叨屬至來,分所當然,何勞齒及。

    隻惜家表兄剛剛回去,若早兩天,正可在此晤面。

    ”士隐又詳問寶玉近狀,及賈府情況。

    寶玉都詳細告訴于他,士隐道:“寶公琴瑟雙諧,姬姜列屋,可謂占盡仙福。

    卻被那曹雪芹做了一部《石頭記》,專說你從前之事,倒惹得許多人替你傷心落淚。

    還有一班文人,要想替你們補償缺撼,任意編造,滿紙謠言,更弄得驢頭不對馬嘴,有什麼人能将這番真事補記出來,完成一部傳信的書呢?”寶玉道:“此事倒無須他們費心,我自己将出家得道以來經過情事都記下了,等我拿出來請教。

    ”說着便回至留春院,從博古架子上取下兩套錦函,命侍女捧出,交與士隐。

     士隐大略看了一遍,說道:“這書上所記的,和寶公剛所說的,都沒有一句不對,隻書上還沒有歸結,究竟收場是怎麼樣?”寶玉笑道:“我還沒到那個時候,如何能預先記下。

    但是我也略有前知,如今國運興,我們榮甯兩府的家運,也方興未艾,将來文的是弟兄輔弼,武的是爺子節旄,翊贊明廷,奠安海宇,這也是定然的天數。

    ”士隐沉思良久,笑道:“目下蘭、蕙二公回翔禁近,珍公正在開府建旄,寶公所說的,莫非就指的他們麼?”寶玉道:“天機深秘,未便說明。

    即煩老姻翁将此事傳與世間,以補前書之阙罷了。

    ”士隐尚欲再問,又有待女回寶玉道:“姑老爺過來了。

    ”知他翁婿必有深淡,自己外坐不便,因将書籠在袖中,與辭而出。

    後來交與賈雨村,輾轉到顧雪蘋手裡,便是此書。

     隻可憐那顧雪蘋,看得此書非常有趣,從春天園花盛開的時候,就伏案抄起,直到深冬,冰雪封地,尚沒有抄完。

    每日晝光接替夜光,兩眼漸漸昏花,又累成了一種胃病。

    卻因此書有補天關系,無論胃病到什麼地步,總舍不得不抄。

    偏那書中所記的事情與顧雪蘋本身所經曆的沒有一件不是相反,因此每抄到極熱的段落,倒掉下了許多眼淚。

    那眼淚沾在筆墨裡,也就分清了。

     此時顧雪蘋已是望六之年,精神不濟,生怕抄的尚有錯處,要想尋那賈雨村對證對證。

    無奈賈雨村做的吳尚書府尹,那些官久已裁了,衙門也都改了,問那賈雨村的蹤迹,簡直真沒人知曉。

    又想到湖州原籍去尋他,偏偏道路梗阻。

    聽人說有個老部曹做禦史的名叫賈璜,仿佛是前書上所說的金榮的姐夫,和東府賈珍頗為靠近,或許知道些榮甯兩府之事。

     及至各處打聽,那賈璜久已不在,究竟他是否金陵賈氏一家,也說不準。

    又有人說:“你不知道鼎鼎大名的賈中堂麼?那就是寶玉之孫,賈蕙之長子,小名叫桢哥兒的。

    ”剛好手邊有一部舊士紳譜,翻開一看,果然頭兩篇内閣大學士裡就有個賈桢。

    忙又各處詢問,那知桢哥兒的中堂也幹膩了,跟着他爺爺到太虛真境納福去了。

    沒法子,隻可就将手抄的這部書供給二三同志,茶餘酒後,作一種消遣。

    書上說是寶玉親自記下來的,咱們就信他是寶玉親自記下來的罷咧。

     這天顧雪蘋正在他先人文靖公祠堂旁邊三間小書房裡靜坐,瞧着牆上挂的上賞禦筆松雲直幅,心中暗想,這畫裡景緻,和大荒山青埂峰的松石倒有些相似,不禁遐思。

    忽然有一個空空道人來訪,要借此書看看。

    顧雪蘋給他看了,空空道人道:“我那回走過青埂峰,見那塊補天靈石上有好些字迹,當時都抄下了,昨兒又從那裡走過。

    見那石頭背面又添得字迹甚多,和這書上所說的十有八、九都對得上。

    那上頭還有石頭補記四個大字,可惜渺渺真人催我同去雲遊,匆促間沒得将字迹抄下。

    如今借你此書,拿去一對如何?” 顧雪蘋抱着此書,正沒有辦法。

    忽然找出這部紅樓真夢的娘家,又知他别名叫做石頭補記,不覺狂喜。

    當下哈哈一笑,便将此書交與空空道人去了。

    正是: 悟到回頭處,歡娛即涕泣。

     強持真作夢,莫謂夢的癡。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