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司文郎學譜琴上字 乘槎客舊賦畫中遊
關燈
小
中
大
氲,葳蕤在抱兮若予。
霓裳冉冉兮秋鏡寒,遲暮相憐兮永素歡,都房缱绻兮一唱再彈,彈複詠唱兮惹袖波瀾。
寶玉道:"怎麼這段又發此傷感?"寶钗道:"言為心聲,這也是不期而然的。
妹妹你近來的琴學比我又深了。
"黛玉道:"哪裡說得到琴學,不過我閑着沒事,時常弄着玩。
姐姐事情忙,就生疏了。
"寶钗道:"琴是你常彈的,還不算希罕,昆曲可從來沒聽你唱過、那天替太太上壽,唱得那麼和拍,我真佩服得五體投地。
"黛玉道:"誰會呢?都是他鬧的,擠到了那裡,不由得不唱。
你們也太刁,明知我不會,偏在背地裡指指點點的笑我。
三丫頭更壞,那兩隻眼睛直瞧着我,被她窘住了,幾乎唱不出來,到底還是走了一闆。
"寶钗道:"何曾是笑你唱得不好呢?你想自己人到了一塊兒,偏要裝做不認識的腔調,你把臉還繃得頂緊,越看越忍不住要笑了。
"一時寶玉又道:"姐姐,你來得很巧。
我明兒請老太太在璎珞岩賞藤花,那地方是新布置的,姐姐還沒有到過。
等老太太歇着,咱們也做詩玩。
我新學來的江風體很好玩的,不可不試做一回。
"寶钗問:"怎麼叫江風體?"寶玉道:"從前有兩個名士,在江船上兜風,悶極無聊,想出來的玩意,明兒你就知道了。
"又閑談了一會兒,方收拾就寝。
次日和钗、黛二人同至賈母處,賈母問寶钗道:"寶丫頭,你這回來玩,還是有事?"寶钗隻說道:"春燕、柳五兒的媽都想她的女兒,帶她們來瞧瞧的。
"賈母也信了,又道:"五兒不是柳嫂子的丫頭麼?往常逛園子,柳嫂子做幾樣新鮮菜,都還可口,咱們這裡還短這麼一個小廚房呢。
"黛玉道:"若老太太喜歡吃她做的菜,将來把柳嫂子叫了來,也不費事。
"賈母又問寶钗道:"你太太見寶玉家去,喜歡不喜歡?"寶钗道:"後來因為沒得好生說話,又想着掉眼淚。
"賈母道:"分明是歡喜的事,要往别扭裡去想,不是自己找苦吃麼?寶玉若不回去,又怎麼樣呢?"寶玉向賈母道:"老太太等一會往璎珞岩去,想着多加衣服,那裡太涼。
"賈母道:"寶丫頭剛好來了,一塊兒去玩玩,這璎珞岩你不但沒到過,隻怕還沒聽見過呢。
"鴛鴦在旁笑道:"她昨兒晚上來的,那位小爺還不趕着告訴她麼。
"寶钗見鳳姐不在這裡,便拉着黛玉去看她。
正值鳳姐、尤二姐同往上房,在回廊上迎頭遇見,說了幾句話,無非問問巧姐近況,平兒有信沒有?随後钗、黛同回園去,寶钗又去看了迎春,和迎春同去尋香菱,談了好一會兒。
香菱聞知寶蟾扶正之事說道:"早該這麼辦的,隻要她肯好好服侍太太,看待哥兒,也就算了。
若再娶一個,也未見得比她強呢?"談至晌午,方同赴璎珞岩,從瑤林仙館繞着小坡過去,并沒有多遠,岩下是五間大敞廳,擺列斑竹幾榻。
寶玉、黛玉正看着一幫侍婢玩耍,芳官折了一嘟噜帶着水珠的藤花,要給柳五兒戴上,五兒忙攔住道:"這花兒還沒幹呢,别滴答我一身水。
"藕官在山石下拿兩隻手捧着接那瀑布,把袖子都濺濕了;四兒、春燕就着那瀑布洗手絹。
麝月道:"你們也太貪玩了,把衣裳濕透了,這裡可沒得換。
"黛玉笑對寶玉道:"這都是你縱得她們。
"一語未了,見寶钗同迎春、香菱來了,忙站起相呼。
寶钗是初次來此,細看那璎珞岩做得真巧,原來那地方正在四面玲珑石壁之中,石壁上全盤着老藤,開滿了紫藤花,一串一串地垂下來,都象七寶璎珞似的。
寶玉又從山上引來水流,由四圍石壁曲折奔瀉而下,大的像瀑布,小的像溪流,又細又密的,象垂下的珠簾,淙潺有聲,終日不歇。
那泉子流到藤花上滴裡嘟噜的,像珍珠鑲成的假花,又象花上綴的水晶珠,聚起來也是一種璎珞。
寶钗面面看到,隻覺玉肌起粟,石氣生寒。
說道:"這裡怎麼這麼涼?"黛玉道:"我給姐姐帶着衣服呢。
"忙命紫鵑取來錦袱,撿出一件銀紅繡錦夾衣,給寶钗加上。
又問迎春,香菱要不要添衣裳。
迎春道:"我們上回上過當的,今兒早就穿足了。
"香菱道:"這裡最好是盛暑的時候,可是到那時候藤花又沒有這麼盛了。
"寶钗道:"古來詠藤花的盡有,這樣珠藤不但沒人詠過,也沒人說過,虧他怎麼想出來的。
"香菱道:"我上回來這裡,要想做首詩形容它,竟做不出,姑娘回來做一首,給我學學。
"寶钗道:"他要用新體聯句呢,等一會兒大家做罷。
"正說着,鳳姐、尤二姐、鴛鴦、珊瑚都跟着賈母的藤轎子來了,大家忙迎出去。
黛玉道:"老太太添了衣裳沒有?"鳳姐笑道:"我替老太太把紗綿襖都穿上了,甯可多穿點。
我那回來一大意就受了凍,至今不大得勁呢。
"賈母下了轎,鴛鴦、珊瑚攙着進來,紫鵑忙把金泥藍錦坐褥鋪在正面斑竹榻上。
賈母坐下,四下裡都看了一看,說道:"咱們還短人呢?怎麼把三姨兒漏下了。
"寶玉道:"早已請過了,連妙玉也請上,另給她備的
霓裳冉冉兮秋鏡寒,遲暮相憐兮永素歡,都房缱绻兮一唱再彈,彈複詠唱兮惹袖波瀾。
寶玉道:"怎麼這段又發此傷感?"寶钗道:"言為心聲,這也是不期而然的。
妹妹你近來的琴學比我又深了。
"黛玉道:"哪裡說得到琴學,不過我閑着沒事,時常弄着玩。
姐姐事情忙,就生疏了。
"寶钗道:"琴是你常彈的,還不算希罕,昆曲可從來沒聽你唱過、那天替太太上壽,唱得那麼和拍,我真佩服得五體投地。
"黛玉道:"誰會呢?都是他鬧的,擠到了那裡,不由得不唱。
你們也太刁,明知我不會,偏在背地裡指指點點的笑我。
三丫頭更壞,那兩隻眼睛直瞧着我,被她窘住了,幾乎唱不出來,到底還是走了一闆。
"寶钗道:"何曾是笑你唱得不好呢?你想自己人到了一塊兒,偏要裝做不認識的腔調,你把臉還繃得頂緊,越看越忍不住要笑了。
"一時寶玉又道:"姐姐,你來得很巧。
我明兒請老太太在璎珞岩賞藤花,那地方是新布置的,姐姐還沒有到過。
等老太太歇着,咱們也做詩玩。
我新學來的江風體很好玩的,不可不試做一回。
"寶钗問:"怎麼叫江風體?"寶玉道:"從前有兩個名士,在江船上兜風,悶極無聊,想出來的玩意,明兒你就知道了。
"又閑談了一會兒,方收拾就寝。
次日和钗、黛二人同至賈母處,賈母問寶钗道:"寶丫頭,你這回來玩,還是有事?"寶钗隻說道:"春燕、柳五兒的媽都想她的女兒,帶她們來瞧瞧的。
"賈母也信了,又道:"五兒不是柳嫂子的丫頭麼?往常逛園子,柳嫂子做幾樣新鮮菜,都還可口,咱們這裡還短這麼一個小廚房呢。
"黛玉道:"若老太太喜歡吃她做的菜,将來把柳嫂子叫了來,也不費事。
"賈母又問寶钗道:"你太太見寶玉家去,喜歡不喜歡?"寶钗道:"後來因為沒得好生說話,又想着掉眼淚。
"賈母道:"分明是歡喜的事,要往别扭裡去想,不是自己找苦吃麼?寶玉若不回去,又怎麼樣呢?"寶玉向賈母道:"老太太等一會往璎珞岩去,想着多加衣服,那裡太涼。
"賈母道:"寶丫頭剛好來了,一塊兒去玩玩,這璎珞岩你不但沒到過,隻怕還沒聽見過呢。
"鴛鴦在旁笑道:"她昨兒晚上來的,那位小爺還不趕着告訴她麼。
"寶钗見鳳姐不在這裡,便拉着黛玉去看她。
正值鳳姐、尤二姐同往上房,在回廊上迎頭遇見,說了幾句話,無非問問巧姐近況,平兒有信沒有?随後钗、黛同回園去,寶钗又去看了迎春,和迎春同去尋香菱,談了好一會兒。
香菱聞知寶蟾扶正之事說道:"早該這麼辦的,隻要她肯好好服侍太太,看待哥兒,也就算了。
若再娶一個,也未見得比她強呢?"談至晌午,方同赴璎珞岩,從瑤林仙館繞着小坡過去,并沒有多遠,岩下是五間大敞廳,擺列斑竹幾榻。
寶玉、黛玉正看着一幫侍婢玩耍,芳官折了一嘟噜帶着水珠的藤花,要給柳五兒戴上,五兒忙攔住道:"這花兒還沒幹呢,别滴答我一身水。
"藕官在山石下拿兩隻手捧着接那瀑布,把袖子都濺濕了;四兒、春燕就着那瀑布洗手絹。
麝月道:"你們也太貪玩了,把衣裳濕透了,這裡可沒得換。
"黛玉笑對寶玉道:"這都是你縱得她們。
"一語未了,見寶钗同迎春、香菱來了,忙站起相呼。
寶钗是初次來此,細看那璎珞岩做得真巧,原來那地方正在四面玲珑石壁之中,石壁上全盤着老藤,開滿了紫藤花,一串一串地垂下來,都象七寶璎珞似的。
寶玉又從山上引來水流,由四圍石壁曲折奔瀉而下,大的像瀑布,小的像溪流,又細又密的,象垂下的珠簾,淙潺有聲,終日不歇。
那泉子流到藤花上滴裡嘟噜的,像珍珠鑲成的假花,又象花上綴的水晶珠,聚起來也是一種璎珞。
寶钗面面看到,隻覺玉肌起粟,石氣生寒。
說道:"這裡怎麼這麼涼?"黛玉道:"我給姐姐帶着衣服呢。
"忙命紫鵑取來錦袱,撿出一件銀紅繡錦夾衣,給寶钗加上。
又問迎春,香菱要不要添衣裳。
迎春道:"我們上回上過當的,今兒早就穿足了。
"香菱道:"這裡最好是盛暑的時候,可是到那時候藤花又沒有這麼盛了。
"寶钗道:"古來詠藤花的盡有,這樣珠藤不但沒人詠過,也沒人說過,虧他怎麼想出來的。
"香菱道:"我上回來這裡,要想做首詩形容它,竟做不出,姑娘回來做一首,給我學學。
"寶钗道:"他要用新體聯句呢,等一會兒大家做罷。
"正說着,鳳姐、尤二姐、鴛鴦、珊瑚都跟着賈母的藤轎子來了,大家忙迎出去。
黛玉道:"老太太添了衣裳沒有?"鳳姐笑道:"我替老太太把紗綿襖都穿上了,甯可多穿點。
我那回來一大意就受了凍,至今不大得勁呢。
"賈母下了轎,鴛鴦、珊瑚攙着進來,紫鵑忙把金泥藍錦坐褥鋪在正面斑竹榻上。
賈母坐下,四下裡都看了一看,說道:"咱們還短人呢?怎麼把三姨兒漏下了。
"寶玉道:"早已請過了,連妙玉也請上,另給她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