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登鹗薦稚蘭邀特簡 續鴛盟俠柳仗良媒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賈蘭初到遼東,便膺薦舉,說起來未免僥幸,卻也不容易得來的。
他到了遼東幕府,那節度使見他少年老成,又有文采,非常愛敬。
當下便請他專辦邊務文牍,兼管折奏。
賈蘭替出了許多計策,又随同節度出去巡邊。
正在隆冬時候,冰天雪地裡走遍了各部落,有時騎馬,有時坐騾車,有時坐馬套的爬犁。
一早出去衣襟上就見好些冰花,都是呼氣結成的。
跟去的戈什哈一到行館,貪烤火,就掉下一隻耳朵,也就算嘗盡苦處的了。
那些部落各王,見了節度使必要見見賈大人。
賈蘭激勵他們尊君親上,莫不中心悅服。
有個烏斯哩族偷占邊地,還要一味蠻兇。
賈蘭和節度商量,派了文武員弁陳文、胡祿二人帶兵前往,威惠兼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們降服。
從此歸還侵地,輸誠效順。
一切運籌決策,以及馳檄飛書,都出自賈蘭一手。
那節度使見賈蘭謀斷兼優,更為佩服。
剛好朝廷下诏求才,便将賈蘭保奏上去。
奏本上說了許多好話。
皇上見了,即時下旨,使賈蘭來京預備召見。
此時朝中大臣們都在醉夢之中,哪裡知道外頭這些事。
隻見賈蘭留館授職,未及兩年,都說他資格太淺,尚欠練。
有的說要養他才望,以待晚成。
其中最奇的是一位尚書,姓華名慶,此人是假道學。
賈蘭會試出在他的門下,見賈蘭貴族高才,暗懷妒忌,事事都要做對。
此次賈蘭來京,也知道這位師門,貌似清高,内實多欲,特地送他一份重禮,又親自去見他。
那華尚書把禮物照單全收,還帶着賈蘭去逛逛他的園子,面上子上十分親熱,背地裡卻向政府許多讒言,這更是想不到的。
軍機裡有和賈府關切的,将這些話都告訴賈蘭。
賈蘭聽了,未免有些負氣。
那天回來,坐着騾車跑了三四十裡的石路,到了家裡也很乏了。
此時梅氏因要歸甯,也随同來京。
見賈蘭回來,忙拿着新填的"谒金門"小詞給他看,說道:"你去了兩天,我在家裡怪悶的謊,這是填着玩的,你看好不好?"賈蘭哪裡有心思看詞,接過大緻看看,隻說聲"很好",便拉着梅氏,将外間的話說了一大套。
一會兒李纨回來,賈蘭又重新向李纨說了,那臉上還是不高興的樣子。
李纨道:"蘭兒,你還是這麼孩子氣。
古來做大事的人都是要忍辱負重,這一時的毀譽都看不開,還能忍辱嗎?你且沉住氣,據我看來,當今皇上聖明,也未必都聽他們的。
"果然過兩天,在仁德殿被召見。
皇上見賈蘭少年英發,又出自世爵高門,且是元妃的胞侄,天顔甚喜降旨,問他在翰林院幾年,在東邊辦的何事。
賈蘭将整頓東邊的大計劃,原原本本的奏陳了一遍。
聖上聽了,更為動容,又問他幾個弟兄,他們曾否出仕。
又降旨道:"那些大臣們都說你好,大人物有許多都出在幕府裡的,你好好的努力做去吧。
"賈蘭謝恩下來,心想原來那些話皇上并沒有聽。
倒當下拜了兩天客,那遼東節度使又有信來催,便和梅氏起身回去了。
上頭早已将他的姓名記下,又過了兩個月,剛好江西九江道出缺,本省節度使和政府大臣各保各的私人,皇上都不稱意,問道:"這缺必得用你們保的人嗎?"大臣們見聖顔微怒,忙奏道:"這缺本是特簡的,恐怕皇上一時想不到,所以預備下一兩個人。
"皇上當時降旨,即着賈蘭初授。
大臣們又奏道:"這賈蘭年紀太輕,隻怕還得練練。
"皇上登時大怒道:"做官不是練嗎?教他怎麼練?"那大臣連忙叩頭謝罪,承旨而退,還請了三天病假。
在賈蘭此番邀簡得之意外,不是非常的恩遇麼。
那天報喜的趕到榮國府,在門前吵嚷了一陣。
門上的人喝道:"這是什麼地方,你們敢來作吵?"報喜的道:"誰叫你們大爺放了缺了!人家盼望着還不能夠呢!"一班家人們連忙帶上帽子,捧着報單,上去給賈政、王夫人道喜。
賈赦、邢夫人聽見了,也連忙過來,彼此稱賀。
賈赦向來是安富遵榮的,向賈政笑道:"我說過咱們這樣人家的子弟,隻要稍微過得去,便脫不了一個官兒。
二老爺你看我說着了沒有?更難得的是放到江西,正是你的舊治,也算上繩祖武了。
"賈政聽見賈蘭放了缺,倒添了一肚子的心事,說道:"我正替蘭小子擔心呢,你道那外任是做得的嗎?我作了兩年糧道,從家裡搬了許多銀錢去用。
那班家人們瞞着我無所不為,一個個都發财了。
那李十兒尤其可惡。
如今蘭小子年紀這麼輕,當個翰林,或是在外頭幕府裡混混,尚可勉強。
如何能做外任呢?"賈赦笑道:"俗語說的好,
他到了遼東幕府,那節度使見他少年老成,又有文采,非常愛敬。
當下便請他專辦邊務文牍,兼管折奏。
賈蘭替出了許多計策,又随同節度出去巡邊。
正在隆冬時候,冰天雪地裡走遍了各部落,有時騎馬,有時坐騾車,有時坐馬套的爬犁。
一早出去衣襟上就見好些冰花,都是呼氣結成的。
跟去的戈什哈一到行館,貪烤火,就掉下一隻耳朵,也就算嘗盡苦處的了。
那些部落各王,見了節度使必要見見賈大人。
賈蘭激勵他們尊君親上,莫不中心悅服。
有個烏斯哩族偷占邊地,還要一味蠻兇。
賈蘭和節度商量,派了文武員弁陳文、胡祿二人帶兵前往,威惠兼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們降服。
從此歸還侵地,輸誠效順。
一切運籌決策,以及馳檄飛書,都出自賈蘭一手。
那節度使見賈蘭謀斷兼優,更為佩服。
剛好朝廷下诏求才,便将賈蘭保奏上去。
奏本上說了許多好話。
皇上見了,即時下旨,使賈蘭來京預備召見。
此時朝中大臣們都在醉夢之中,哪裡知道外頭這些事。
隻見賈蘭留館授職,未及兩年,都說他資格太淺,尚欠練。
有的說要養他才望,以待晚成。
其中最奇的是一位尚書,姓華名慶,此人是假道學。
賈蘭會試出在他的門下,見賈蘭貴族高才,暗懷妒忌,事事都要做對。
此次賈蘭來京,也知道這位師門,貌似清高,内實多欲,特地送他一份重禮,又親自去見他。
那華尚書把禮物照單全收,還帶着賈蘭去逛逛他的園子,面上子上十分親熱,背地裡卻向政府許多讒言,這更是想不到的。
軍機裡有和賈府關切的,将這些話都告訴賈蘭。
賈蘭聽了,未免有些負氣。
那天回來,坐着騾車跑了三四十裡的石路,到了家裡也很乏了。
此時梅氏因要歸甯,也随同來京。
見賈蘭回來,忙拿着新填的"谒金門"小詞給他看,說道:"你去了兩天,我在家裡怪悶的謊,這是填着玩的,你看好不好?"賈蘭哪裡有心思看詞,接過大緻看看,隻說聲"很好",便拉着梅氏,将外間的話說了一大套。
一會兒李纨回來,賈蘭又重新向李纨說了,那臉上還是不高興的樣子。
李纨道:"蘭兒,你還是這麼孩子氣。
古來做大事的人都是要忍辱負重,這一時的毀譽都看不開,還能忍辱嗎?你且沉住氣,據我看來,當今皇上聖明,也未必都聽他們的。
"果然過兩天,在仁德殿被召見。
皇上見賈蘭少年英發,又出自世爵高門,且是元妃的胞侄,天顔甚喜降旨,問他在翰林院幾年,在東邊辦的何事。
賈蘭将整頓東邊的大計劃,原原本本的奏陳了一遍。
聖上聽了,更為動容,又問他幾個弟兄,他們曾否出仕。
又降旨道:"那些大臣們都說你好,大人物有許多都出在幕府裡的,你好好的努力做去吧。
"賈蘭謝恩下來,心想原來那些話皇上并沒有聽。
倒當下拜了兩天客,那遼東節度使又有信來催,便和梅氏起身回去了。
上頭早已将他的姓名記下,又過了兩個月,剛好江西九江道出缺,本省節度使和政府大臣各保各的私人,皇上都不稱意,問道:"這缺必得用你們保的人嗎?"大臣們見聖顔微怒,忙奏道:"這缺本是特簡的,恐怕皇上一時想不到,所以預備下一兩個人。
"皇上當時降旨,即着賈蘭初授。
大臣們又奏道:"這賈蘭年紀太輕,隻怕還得練練。
"皇上登時大怒道:"做官不是練嗎?教他怎麼練?"那大臣連忙叩頭謝罪,承旨而退,還請了三天病假。
在賈蘭此番邀簡得之意外,不是非常的恩遇麼。
那天報喜的趕到榮國府,在門前吵嚷了一陣。
門上的人喝道:"這是什麼地方,你們敢來作吵?"報喜的道:"誰叫你們大爺放了缺了!人家盼望着還不能夠呢!"一班家人們連忙帶上帽子,捧着報單,上去給賈政、王夫人道喜。
賈赦、邢夫人聽見了,也連忙過來,彼此稱賀。
賈赦向來是安富遵榮的,向賈政笑道:"我說過咱們這樣人家的子弟,隻要稍微過得去,便脫不了一個官兒。
二老爺你看我說着了沒有?更難得的是放到江西,正是你的舊治,也算上繩祖武了。
"賈政聽見賈蘭放了缺,倒添了一肚子的心事,說道:"我正替蘭小子擔心呢,你道那外任是做得的嗎?我作了兩年糧道,從家裡搬了許多銀錢去用。
那班家人們瞞着我無所不為,一個個都發财了。
那李十兒尤其可惡。
如今蘭小子年紀這麼輕,當個翰林,或是在外頭幕府裡混混,尚可勉強。
如何能做外任呢?"賈赦笑道:"俗語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