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關燈
小
中
大
很過意不去。
思及那公子有些不良于行,來了三日都悶在屋裡不出來。
便想我畫圖,你動手,咱們做個能推着走的椅子做回禮,好不好?” 葛大壯聽了這話,自然連連點頭,“好,這是應該的。
” 幾個護衛見葛大壯忙裡忙外,先是尋了個小推車,又搬了一把椅子,擺在院子角落就忙個不停。
他們都有些好奇又防備,于是就分了兩個湊到跟前看熱鬧。
葛大壯脾氣極好,但凡他們問,他就仔細解說,偶爾還請他們幫把手,做點力氣活。
護衛們都是直爽豪氣的脾性,不過一會兒就混得熟識了。
今日鐵柱媳婦兒娘家有事,沒來幫忙,迎春早早動手做起了晚飯,好不容易忙完,天邊又見橘色晚霞了。
她端了托盤送給老嬷嬷,然後就背着兒子給葛大壯送水。
葛大壯熱得脫了汗衫,汗珠子順着古銅色的背和手臂往下淌,别有一種雄壯的美。
迎春看得臉紅心跳,忍不住扯了帕子給他擦抹,葛大壯灌下一大碗涼茶,扭頭望着媳婦兒憨憨笑了起來。
大寶許是覺得被爹娘忽視了,揮舞着小手咿呀抗議不停。
迎春嗔怪的扭頭在他腦門點了一記,葛大壯卻是抱了兒子逗弄,不時哈哈大笑出聲。
西屋的窗子半開着,貴公子一手執着筷子,眼睛望着院子裡和美的一家卻是出了神。
雖然他生來就享盡富貴,但這樣同父母親近說笑的機會卻是從來沒有過。
他的父親見到他除了考校課業就沒有說過别的話,後來那場事故發生了,更是連正眼都沒有看過他一次。
在父親心裡,家族永遠比他這個嫡親的兒子重要。
而母親隻要見到他,眼淚就會像雨點一樣掉下來,好像他不是殘了腿,而是徹底變成死人了。
老嬷嬷盛了湯又布好菜,擡頭見主子這個模樣,以為他是好奇這院子多了生人,于是低聲笑道:“公子,那是葛嫂子的男人,在城裡做木工活兒,看着是個憨厚老實的。
” 那貴公子淡淡應了,待得吃過飯,老嬷嬷拾掇碗筷要出門的時候,他又交代了一句,“回城以後,記得采買些土特産送回府裡。
” 老嬷嬷一愣,轉而又狂喜起來,“公子說的可是真的?太好了,老奴一定記得,老奴回城就親自去采買。
” 貴公子擺擺手,就重新拿起了桌邊的書本。
老嬷嬷趕緊關嚴了門扇,末了扯了帕子就偷偷抹起了眼淚。
自家夫人不知道怎麼惦記公子呢,若是見到公子送去的東西,怕是又要歡喜的大哭一場。
天下哪有不疼愛孩子的娘親,隻不過身在那樣的大宅子,總有許多事身不由己罷了。
迎春背着大寶走過門口,見老嬷嬷眼睛通紅就忍不住問道:“嬸子這是怎麼了?可是飯食不合公子的胃口,連累您受責罰了?” “沒有,沒有。
”老嬷嬷想起方才之事,再看看迎春身後眨着大眼睛的大寶,恨不得把這娘倆供起來才好。
她其實是不信神佛的,但這會兒卻真覺得這葛家三口就是佛祖送來的貴人啊。
自從走進這座院子,自家公子用飯多了,也見到笑臉了,甚至還可能盡早解開同府裡的心結,她又怎麼能不對葛家三口另眼相待。
這般想着,她順手抽了腦後的梅花簪子就塞到了迎春手裡,“這幾日辛苦你了,今日的吃食公子很滿意。
我看你頭上沒有首飾,這簪子就當謝禮送你了。
” 迎春低頭看看手裡的簪子,有點傻眼,這些富貴人家怎麼這麼喜歡用簪子打賞啊,上次她從鄭少夫人那裡得了一根,如今又得了一根。
她其實極想說,能不能換成銀子啊,她花用起來也方便。
但這話卻隻能在心裡想想,開口卻是客套地感謝。
思及那公子有些不良于行,來了三日都悶在屋裡不出來。
便想我畫圖,你動手,咱們做個能推着走的椅子做回禮,好不好?” 葛大壯聽了這話,自然連連點頭,“好,這是應該的。
” 幾個護衛見葛大壯忙裡忙外,先是尋了個小推車,又搬了一把椅子,擺在院子角落就忙個不停。
他們都有些好奇又防備,于是就分了兩個湊到跟前看熱鬧。
葛大壯脾氣極好,但凡他們問,他就仔細解說,偶爾還請他們幫把手,做點力氣活。
護衛們都是直爽豪氣的脾性,不過一會兒就混得熟識了。
今日鐵柱媳婦兒娘家有事,沒來幫忙,迎春早早動手做起了晚飯,好不容易忙完,天邊又見橘色晚霞了。
她端了托盤送給老嬷嬷,然後就背着兒子給葛大壯送水。
葛大壯熱得脫了汗衫,汗珠子順着古銅色的背和手臂往下淌,别有一種雄壯的美。
迎春看得臉紅心跳,忍不住扯了帕子給他擦抹,葛大壯灌下一大碗涼茶,扭頭望着媳婦兒憨憨笑了起來。
大寶許是覺得被爹娘忽視了,揮舞着小手咿呀抗議不停。
迎春嗔怪的扭頭在他腦門點了一記,葛大壯卻是抱了兒子逗弄,不時哈哈大笑出聲。
西屋的窗子半開着,貴公子一手執着筷子,眼睛望着院子裡和美的一家卻是出了神。
雖然他生來就享盡富貴,但這樣同父母親近說笑的機會卻是從來沒有過。
他的父親見到他除了考校課業就沒有說過别的話,後來那場事故發生了,更是連正眼都沒有看過他一次。
在父親心裡,家族永遠比他這個嫡親的兒子重要。
而母親隻要見到他,眼淚就會像雨點一樣掉下來,好像他不是殘了腿,而是徹底變成死人了。
老嬷嬷盛了湯又布好菜,擡頭見主子這個模樣,以為他是好奇這院子多了生人,于是低聲笑道:“公子,那是葛嫂子的男人,在城裡做木工活兒,看着是個憨厚老實的。
” 那貴公子淡淡應了,待得吃過飯,老嬷嬷拾掇碗筷要出門的時候,他又交代了一句,“回城以後,記得采買些土特産送回府裡。
” 老嬷嬷一愣,轉而又狂喜起來,“公子說的可是真的?太好了,老奴一定記得,老奴回城就親自去采買。
” 貴公子擺擺手,就重新拿起了桌邊的書本。
老嬷嬷趕緊關嚴了門扇,末了扯了帕子就偷偷抹起了眼淚。
自家夫人不知道怎麼惦記公子呢,若是見到公子送去的東西,怕是又要歡喜的大哭一場。
天下哪有不疼愛孩子的娘親,隻不過身在那樣的大宅子,總有許多事身不由己罷了。
迎春背着大寶走過門口,見老嬷嬷眼睛通紅就忍不住問道:“嬸子這是怎麼了?可是飯食不合公子的胃口,連累您受責罰了?” “沒有,沒有。
”老嬷嬷想起方才之事,再看看迎春身後眨着大眼睛的大寶,恨不得把這娘倆供起來才好。
她其實是不信神佛的,但這會兒卻真覺得這葛家三口就是佛祖送來的貴人啊。
自從走進這座院子,自家公子用飯多了,也見到笑臉了,甚至還可能盡早解開同府裡的心結,她又怎麼能不對葛家三口另眼相待。
這般想着,她順手抽了腦後的梅花簪子就塞到了迎春手裡,“這幾日辛苦你了,今日的吃食公子很滿意。
我看你頭上沒有首飾,這簪子就當謝禮送你了。
” 迎春低頭看看手裡的簪子,有點傻眼,這些富貴人家怎麼這麼喜歡用簪子打賞啊,上次她從鄭少夫人那裡得了一根,如今又得了一根。
她其實極想說,能不能換成銀子啊,她花用起來也方便。
但這話卻隻能在心裡想想,開口卻是客套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