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關燈
孟學湛本想藉此事鬧鬧好友,光磊不避答但言語中輕描淡寫,他一時分辨不出有無可疑之處,隻能道:“你說的喔。

    我已經跟會長,說你确定入會,他對你上次的講座非常滿意,你如果因為今天的事閃人,我會真的很頭痛。

    ” “嗯。

    ”徐光磊保證地點頭。

     考慮片刻,孟學湛轉開話題道:“對了,《生活》雜志的編輯黃小姐說想采訪你,他們雜志雖然才發行不到一年,但母公司是大中華區知名的出版商:《生活》主要不是專做文具主題,可中英文雙版同時發,口碑似乎不錯,你老闆應該樂于有這種國際性的曝光吧。

    怎麼樣,有興趣嗎?” 徐光磊奇怪地看他一眼。

    “你什麼時候認識一個黃小姐,還這麼貼心幫她找采訪對象,不怕葳葳多想嗎?” “……你要做表面功夫不能做得漂亮一點嗎?”盂學湛見他真的一點印象也無,翻翻白眼,“黃小姐,棕色鮑伯短發,上次早餐會你辦講座時那個拿手帳跟你分享半天,本身也是文具控的雜志編輯。

    ” 與他對視片刻,徐光磊終于喔了聲。

    黃小姐——那個一日一頁分色記事紙膠迷。

    用文具使用特性來記人比用外型、人名或職業容易多了。

     印象中這位黃小姐用的是今年度的特别版貓臉布套,筆記内容沒有寫到任何心情記事,多是名句抄寫、天氣或餐廳名字,全是可以随時與初識的人分享的不痛不癢内容,倒是手繪、紙膠、貼紙拼貼功力不錯,每頁都賞心悅目,也許可以邀請來文具聚當達人競賓。

     沉吟着,徐光磊說道:“她提過是什麼樣的采訪主題嗎?如果是關于書店,可能需要正式提案,國外那邊接管之後公關部門挑選曝光的媒體,主題變得比較謹慎。

    ” 孟學湛挑眉。

    “你變臉也變得太快了。

    ” “這叫公事公辦。

    ”雜志采訪在杉墨原則上由公關部門負責,但也可由部門負責人提案。

    徐光磊不否認此舉是為自己負責的文具聚與黃小姐打好關系,留一個可能性。

    每次辦活動都是文具控來間聊、交換手作物跟紙膠、印章,偶爾也得安排些不同的活動。

     一眼看穿光磊有所圖,孟學湛暗暗歎口氣。

     初初會以為好友這樣的個性是太過現實——光磊曾說過與人相交,彼此都需得到對等的好處,否則一段關系沒有存在的必要。

    後來方知光磊對他自己更加嚴格,若是别人對他好,他會設法加倍奉還。

     眼前人喝着咖啡,孟學湛蓦地想起自家廚櫃中,光磊幫他從以前在日本工作的店裡帶回的對杯。

    近白的湖色杯身上配着代表咖啡的螺旋狀深棕粗字,印的是片假名店名:馬克杯是店内的常在款紀念品,光磊帶回的是早在他當年還在那邊打工時就絕版的琺琅杯款。

     一個觀光客怎麼說服頑固老闆出售僅存的幾個杯子?那可是連熟客都不一定搶得到的。

    光磊說不值一提,他也無從得知。

     唯一明白的,是光磊真心感謝關于小林先生的新店址情報,那對他來說似乎有特别的意義。

    要不,琺琅對杯、早晨的文具講座,縱是不愛欠人情的光磊,也未免回報得太過頭了,更别說小林先生根本沒有答應跟杉墨書店合作…… “黃小姐接連做了一系列的《專業人士的發想角落》專訪,早餐會裡很多會員都被采訪過。

    ”孟學湛繼續着他們剛才的話題,又不禁挖苦一番:“包括今早被你吓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專業巧克力買家。

    ”孟學湛回想着那期專訪标題是怎麼下的。

     徐光磊不在意他的語帶揶揄。

    “聽起來是個針對個人大于所屬公司的訪問。

    ”“可以這麼說。

    ”孟學湛點點頭。

    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