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關燈
小
中
大
突,她真怕自己會失控掐死他,“臭小鬼,有得吃就不錯了,哪來那麼多意見!”
孫時郁是在下午四點半的時候,接到了保母的電話。
“小孩不見了”這無疑是為人父母最怕聽見的。
“是……對不起、對不起,小翔應該是趁我在廚房準備點心的時候,偷偷開門跑出去的,真的很對不起。
” “那我家呢?你去确認過了嗎?搞不好他隻是自己跑回家,他身上有家裡的鑰匙——” “不,他沒回家,我确認過了。
” “那會不會是跑回幼兒園?打電話問過幼兒園了嗎?” “嗯……我也去過幼兒園一趟了,小翔不在那裡。
” 不在家也不在學校,那麼,他逃離了保母家究竟是想去哪?孫時郁不自覺地望向窗外,外頭大雨如注。
“我現在回去。
” 不多加遲疑,他收了線,向同事報備了聲,立即駕車前往。
一路上,自責與歉疚幾乎淹沒了他。
打從他與前妻離婚之後,那孩子始終悶悶不樂,偶爾封閉、偶爾叛逆。
他認為小翔是想念母親,畢竟打從出生開始就一直是由前妻帶在身邊,不料,前妻簽了離婚協議書之後就再也不曾來探視過孩子。
三年來,一次都沒有過。
小翔開始覺得是自己的錯,認為他一定是哪裡做得不夠好,才會讓媽媽狠心将他抛下。
經過了一番掙紮,孫時郁決定搬離定居多年的台中,申請了調職,搬到台北來展開新生活。
他想,或許換個環境,小翔會漸漸把這樣的情緒淡忘,沒想到他想得太美好,才剛搬來三個月就發生了這種事。
萬一,兒子若真的出了什麼狀況,他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
紊亂的思緒,讓他腳下的油門愈踩愈緊,幾乎是一路飙回了社區,第一件事就是先回家察看。
“小翔?” 客廳空蕩蕩的,兒子的外套不在沙發上,書包也不在;他沒放棄,沖上二樓,直往兒子的卧房。
“小翔?你在家嗎?小翔?” 三樓的獨棟透天是個不算小的空間,他裡裡外外都找遍了,就是不見孩子的蹤影。
于是他當機立斷,先是通報了附近的派出所、也告知了裡長,然後帶着兒子的照片,開始挨家挨戶地敲門詢問。
他想,一個才六歲大的孩子,若是獨自走在路上,肯定會有人留下印象才是,除非他是被有心人給誘拐……這想法令他頭皮發麻。
“打擾一下,請問你見過這個孩子嗎?”他探訪了第一戶,來應門的是一個看來像是家庭主婦的女性。
對方搖搖頭。
第二戶人家,無人應門。
第三戶的住戶表示,沒見過這孩子;第四戶人家是個中年獨居男子,他盯着照片看了半天,最後仍是搖頭。
就這樣,他挨家挨戶拜訪,問到了第九棟,應門的是位老婆婆。
“拍謝借問一下,”他以閩南語來詢問,遞上了兒子的照片,“請問你見過這個小孩子嗎?他應該穿着幼兒園的衣服,背着書包……” 話未說完,老婆婆眯着眼睛看清楚了照片上的男孩,驚呼了聲,“哦,有啦有啦,他剛才在前面走來走去、全身濕答答,我還問他要不要雨傘。
” “真的?”孫時郁露出笑容,暫時松了一口氣。
看樣子應該隻是迷了路,不是遭人惡意拐騙。
“那他往哪邊走了?” 老婆婆指了個方向,道:“那間,應該是那間沒錯。
我看到他站在那間外面站了很久,差不多快半小時。
” 順着老婆婆的指尖望去,那是門牌号碼十八号的住戶。
十八号?他不解,兒子怎麼會站在十八号住戶的家門口?他們父子倆住的是六号,中間相隔了五棟,六歲的孩子應該不至于認錯門才是……他先向老婆婆道了聲謝謝,轉身走向十八号。
他按下門鈴,心浮氣躁地在門口等候。
“小孩不見了”這無疑是為人父母最怕聽見的。
“是……對不起、對不起,小翔應該是趁我在廚房準備點心的時候,偷偷開門跑出去的,真的很對不起。
” “那我家呢?你去确認過了嗎?搞不好他隻是自己跑回家,他身上有家裡的鑰匙——” “不,他沒回家,我确認過了。
” “那會不會是跑回幼兒園?打電話問過幼兒園了嗎?” “嗯……我也去過幼兒園一趟了,小翔不在那裡。
” 不在家也不在學校,那麼,他逃離了保母家究竟是想去哪?孫時郁不自覺地望向窗外,外頭大雨如注。
“我現在回去。
” 不多加遲疑,他收了線,向同事報備了聲,立即駕車前往。
一路上,自責與歉疚幾乎淹沒了他。
打從他與前妻離婚之後,那孩子始終悶悶不樂,偶爾封閉、偶爾叛逆。
他認為小翔是想念母親,畢竟打從出生開始就一直是由前妻帶在身邊,不料,前妻簽了離婚協議書之後就再也不曾來探視過孩子。
三年來,一次都沒有過。
小翔開始覺得是自己的錯,認為他一定是哪裡做得不夠好,才會讓媽媽狠心将他抛下。
經過了一番掙紮,孫時郁決定搬離定居多年的台中,申請了調職,搬到台北來展開新生活。
他想,或許換個環境,小翔會漸漸把這樣的情緒淡忘,沒想到他想得太美好,才剛搬來三個月就發生了這種事。
萬一,兒子若真的出了什麼狀況,他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
紊亂的思緒,讓他腳下的油門愈踩愈緊,幾乎是一路飙回了社區,第一件事就是先回家察看。
“小翔?” 客廳空蕩蕩的,兒子的外套不在沙發上,書包也不在;他沒放棄,沖上二樓,直往兒子的卧房。
“小翔?你在家嗎?小翔?” 三樓的獨棟透天是個不算小的空間,他裡裡外外都找遍了,就是不見孩子的蹤影。
于是他當機立斷,先是通報了附近的派出所、也告知了裡長,然後帶着兒子的照片,開始挨家挨戶地敲門詢問。
他想,一個才六歲大的孩子,若是獨自走在路上,肯定會有人留下印象才是,除非他是被有心人給誘拐……這想法令他頭皮發麻。
“打擾一下,請問你見過這個孩子嗎?”他探訪了第一戶,來應門的是一個看來像是家庭主婦的女性。
對方搖搖頭。
第二戶人家,無人應門。
第三戶的住戶表示,沒見過這孩子;第四戶人家是個中年獨居男子,他盯着照片看了半天,最後仍是搖頭。
就這樣,他挨家挨戶拜訪,問到了第九棟,應門的是位老婆婆。
“拍謝借問一下,”他以閩南語來詢問,遞上了兒子的照片,“請問你見過這個小孩子嗎?他應該穿着幼兒園的衣服,背着書包……” 話未說完,老婆婆眯着眼睛看清楚了照片上的男孩,驚呼了聲,“哦,有啦有啦,他剛才在前面走來走去、全身濕答答,我還問他要不要雨傘。
” “真的?”孫時郁露出笑容,暫時松了一口氣。
看樣子應該隻是迷了路,不是遭人惡意拐騙。
“那他往哪邊走了?” 老婆婆指了個方向,道:“那間,應該是那間沒錯。
我看到他站在那間外面站了很久,差不多快半小時。
” 順着老婆婆的指尖望去,那是門牌号碼十八号的住戶。
十八号?他不解,兒子怎麼會站在十八号住戶的家門口?他們父子倆住的是六号,中間相隔了五棟,六歲的孩子應該不至于認錯門才是……他先向老婆婆道了聲謝謝,轉身走向十八号。
他按下門鈴,心浮氣躁地在門口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