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子的臉龐,說道:“李大爺,你才來呀!我現在就剩著一口氣兒,要見你一面了!” 謝老媽媽站在李慕白的身旁,不住地抹眼淚,她剛要把苗振山來找他們,多虧有那位俞姑娘給教了的事詳細說給李慕白聽,李慕白卻擺手說:“不要說了,德五爺把那些話全都告訴我了。

    現在就是纖娘,她就病怎麼樣了?你們請了大夫沒有?”謝老媽媽哭得眼淚往嘴裡流,說道:“哪有錢請大夫呀!李大爺上回借給我們的那錢,現在也沒花完了,眼看著我們娘兒倆又要挨餓了。

    翠纖的舅母金媽媽,現在又一死兒逼著我們搬出去!” 李慕白皺著眉,心裡正給她們打算著。

    這時纖娘又呻吟了一陣,她就說:“李大爺,請你也不用再問我們啦,反正我的病是沒有指望啦!我死了也不要緊,我的媽,她還不太老,還可以給人家去使喚,或是要飯去!”謝老媽媽在旁一聽她女兒說的這話,她便放聲大哭起來。

     李慕白本來極力狠著心,但是看此情形,使得他心中又禁發軟了,連唉了幾聲,就勸慰謝纖娘說:“你何必要說這樣的話!你才二十多歲的人,過些日病好了,再想法生活。

    那苗振山是死了,也不能有人再來逼你們的命了!”纖娘又流了一些眼淚,睜著眼,藉著昏暗的燈光去看李慕白。

    也不曉得這時她的心裡是悔恨還是悲傷,就用一種極低微的哭泣聲音,向李慕白說:“李大爺,我當初錯打了算盤啦!” 李慕白明白纖娘現在是後悔了,早先她以為自己也是苗振山那樣的惡人,所以她才甘心願嫁徐侍郎,卻不願嫁自己。

    想起在校場五條的那夜裡,自己前去找她,要把她救出,那時她不但不明白自己的好意,反倒向自己說了許多無情無義的話。

    像這樣的女人,自己憐恤她則可,何必還要在這個時候對她戀戀不舍呢?“我李慕白一生的事,都是被這柔軟的心腸給害了!”于是他把精神振作些,爽直地向纖娘說道:“你這話我都明白了。

    可是,事到如今,後悔也沒有用了。

    我來到北京雖然不到一年,但人情世故,一切我早先所想不到的事,都嘗過受過了。

    早先那些傻事,我決不再幹了!” 纖娘一聽李慕白說了這話,她心裡完全冰冷了,眼淚卻也不再往下流了。

    又見李慕白歎了一口氣說:“我現在比你們還要可憐,被事情折磨得心都碎了。

    我想一二日内就離開北京,此後也許永不再到北京來了。

    所以,咱們認識了一場,今晚大概是最後的一面。

    你現在弄得這個樣子,我雖無力救你,但也不能一點法子不替你們想。

    明天午後,你們可以到我廟裡去一趟,我給你們再借一二十兩銀子。

    你先把病治好,你們母女再去謀生路吧!”說著就要由屋。

     謝老媽媽聽說李慕白要走,本來就有些著慌,可是後來又聽說李慕白又要借給她們錢,不由又喜歡了。

    剛要道謝,卻見纖娘仿佛有些生氣的樣子,微微擡起頭來,向李慕白說:“李大爺你走你的吧,奔你的遠大前程去吧!我們現在也用不著甚麼錢,李大爺留著自己作盤纏吧!今天咱們還能見這一面,就算沒白認識了一場……”說到這裡,纖娘悲痛不勝。

    李慕白也是心如刀絞,同時又有些生氣,本要和她辯駁辯駁,但又想:自己何必再惹出許多麻煩來呢!于是歎道:“纖娘,你若仍然覺得我李慕白不是人,我也不必和你導論,以後你慢慢想去吧!我走了!”說畢,轉身出屋,一步邁到門外,隻覺得寒風挾著雪花迎面打來,天上陰沉的更是難著了。

     于二由他的屋裡出來,跟著李慕白去關門。

    并問說:“李大爺,你回去呀?”李慕白用沉重的腳-教ぶ地下濕泥亂雪,答應了一聲,這時聽屋裡的謝老媽媽像鬼嚎似的叫了一聲,接著她就大聲哭著說:“我的孩子呀!你這可是坑了我啦……” 李慕白立時大叮一驚,趕緊跟著于二搶回到屋-去看,隻見炕上,被褥上濺了一片鮮血,纖娘頭發散亂,兩手緊抱著前腦,渾身亂顫著,連呻吟全都呻吟不出,一口匕首橫放在枕畔。

    謝老媽媽是趴在纖娘的身上痛哭。

    李慕白趕緊把謝老媽媽拉開,藉著那昏暗的燈光去看,隻見那血色紅得怕人。

     這時房東金媽媽聽見聲音,趕緊由被窩裡爬出來,披著皮耳篷,跑過來看,并指著謝老媽媽說:“你們這不是成心害我嗎!自住我的房子,還幹這些事!把我的房子也給弄髒了!”說時她就要揪住謝老媽媽不依。

    李慕白卻上前攔住,瞪起眼來說:“你别發愁!出了甚麼事,毀了你甚麼東西,都有我姓李的賠你。

    現在纖娘她是自己用刀紮傷的,先救她要緊。

    你别來到我們的跟前搗亂!”金媽媽也認得這對她發橫的人,就是李慕白。

    李慕白打過胖盧三,北京城的光棍們全都怕他,金媽媽自然也不敢再說甚麼了。

     李慕白把金媽媽壓下去之後,回身再看那以匕首自刺前腦的纖娘,隻見她連身體的牽動全都停止了。

    李慕白大驚,趕緊用手去擡她的胳臂,隻覺得冰涼而且無力。

    李慕白立刻眼淚似湧泉一般地滾下。

    此時謝老媽媽在旁喚她女兒,并不見答應,趕緊擎起燈來去看。

    看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