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路上詢問著道路,向前行走。
雖然馬不很快,李慕白也不急著走路,隻是走了兩天,就已然到了壞縣境了。
又走了不遠,前面看見蒼翠的綿不絕的山嶺。
在那山嶺上面,又有蛇一般地爬伏著的東西,那就是忽隐忽現的長城。
問了問道旁的行人,據說前面就是居庸關了。
李慕白記起,早先在書上看過:“居庸疊翠”乃是燕京八景之一。
現在眼前既是居庸關,想離著北京大概不遠了。
于是找了個鎮市,用畢午飯,便上馬加鞭快行。
走了六七裡地,天色已至正午,炎日當空,似火一般,炙得人渾身是汗。
李慕白便勒住馬,慢慢地往前走去。
過去幾個村莊,見眼前的山越走越近,路上的行人可就不多了。
李慕白暗想:聽說這居庸關乃是往北京去的要道,怎會路上沒有甚麼行人呢?又想:也許是因為天熱,這正午的時候,行路的客人們,都找了涼快的地方歇下了,所以這時路上沒有甚麼行人。
正在想著,忽聽一陣串鈴的響聲,從那麥浪上淅瀝地灑了過來。
李慕白心裡很驚訝,催馬走了幾步,到了一股岔口,往北一看隻見由那裡來了幾輛騾車,騾子上全都挂著鈴铛,車上插著紅邊黃地的镖旗,旗上也系著鈴铛,因此鈴聲亂響,越走得近了就越覺得噪耳。
李慕白一見镖車,不由駐馬觀看,隻見那幾輛車來到臨近,車上镖旗寫著是“延慶全興镖店”;另有一根白布長旗,上寫“神槍楊健堂”。
頭一輛車上坐著兩個人,跨車轅的有四十來歲,身材很健壯;車裡坐著是個瘦子,有兩撇小胡子,全都穿著黑暑涼綢的短褲褂,戴著草帽,手裡拿看扇子;後面車上坐著幾個人,都穿夏布小褂,拿著團扇,像是件大買賣的商人。
李慕白看了,心裡就想看:看這樣子一定是很有名的镖車了,隻不曉得哪一個是神槍楊健堂。
當下自己策馬走開,那幾輛镖車就在後面跟著,仿佛也是出居庸關的。
李慕白就在這鈴聲亂響之下,往前走了不遠,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叫道:“前面的那個人,你上哪兒去呀?” 李慕白在馬上回過頭去,見是那個四十來歲,身材健壯的人,跨著車轅對自己-話。
李慕白就等著他那輛車過來,把馬跟著他那匹騾子相并著走。
李慕白就說:“我是到北京去的,你們哪一位是楊大镖頭?”那人說:“我們掌櫃子沒跟著,這是一股熟路,就是我們一個人不跟著,隻叫趕車的趕著騾子;隻要有我們的镖旗,就是半夜裡走,也敢保沒有一點舛錯,要不怎麼會叫字号呢!”說著臉上現出驕傲的笑色。
車裡那個瘦子又向李慕白問道:“你是遠處來的吧?你的膽子真不小!一個人就敢起這兒過居庸關上北京去?”李慕白一聽這話,不禁覺得驚異,說道:“這有甚麼不敢走。
這麼平坦的大道,一天不知要有多少人行走呢?”那瘦子一面在車裡揮著扇子,一面笑著說:“每天從這裡走的人倒不少; 可是人幫客人非得有镖店保著,小客人也得湊個四五十人才敢過山進關。
像你這孤身客人,幸虧遇見我們,跟著我們走還沒錯;要不然不但你的行李馬匹都得被劫,碰巧連命也得饒上!”那跨車轅的人也說:“實在,你一個人走真危險!你就跟著我們走,隻當你也是我們镖店裡的夥計就得了!” 李慕白一聽,雖然明知道這兩個保镖的人是一番好意,但是自己的心裡仿佛覺得是一種侮辱似的,暗道:神槍楊健堂又是個怎樣的人?我李慕白何必藉著他的名字,保我的平安呢?于是就傲然說:“這倒不必,我既然一個人敢走這條山路,我自然不怕甚麼山賊;他們不劫我便罷,倘敢劫我,那我非得把他們賊子賊孫全都殺盡了不可!”說著,微笑著拍著鞍下的寶劍,說:“這就是給我保镖的!”- 淺瞪系牧礁霰o诘模一聽李慕白這話,不由都怔了。
那跨車轅的人問道:“朋友,你貴姓大名,一向在哪個镖店裡作生意?”李慕白笑著答道:“我叫李慕白,我不是保镖的,我隻是會使幾手寶劍。
” 那兩人一聽,李慕白這個名字,他們在江湖上并沒聽說過,便不禁有些瞧不起他,說道:“朋友,我勸你趁早兒别逞強,先得打聽打聽那居庸關山上的寨主是甚麼人物?不用說閣下,就是我們的掌櫃子柙槍楊三爺,也不能得罪他!” 李慕白問道:“你告訴我,居庸關上的賊首,叫甚麼名字?” 跨車轅的人說:“你在這裡千萬别這麼賊呀賊呀地亂說;倘若被人聽見,連我們都受連累。
那居庸關山上的寨主,名喚賽呂布魏鳳翔,原是北京城最有名的镖頭。
一口寶劍,一枝畫載,天下無敵。
因為在北京得罪了瘦彌陀黃四爺,二人比武三次,不分勝敗。
後來黃四爺請出來世襲安定侯銀槍将軍邱廣超,兩個人才把魏鳳翔打敗。
魏鳳翔一怒,他才來到居庸關山。
因為他是镖行出身,所以決不打劫镖車;他占山為王的意思,就是因為黃四爺在口外有買賣;黃四爺手下的人若想出入居庸關,那他是非劫不可!” 李慕白笑道:“這口氣可真賭得厲害;因為與人比武敗了,就不惜落草為寇。
我再打聽打聽,這個黃四爺又是何許人物?那個姓邱的,一個侯爺為甚麼要幫助他?” 跨車轅的人說:“大概你這是頭一次到北京去吧?要不然你怎麼連北京
雖然馬不很快,李慕白也不急著走路,隻是走了兩天,就已然到了壞縣境了。
又走了不遠,前面看見蒼翠的綿不絕的山嶺。
在那山嶺上面,又有蛇一般地爬伏著的東西,那就是忽隐忽現的長城。
問了問道旁的行人,據說前面就是居庸關了。
李慕白記起,早先在書上看過:“居庸疊翠”乃是燕京八景之一。
現在眼前既是居庸關,想離著北京大概不遠了。
于是找了個鎮市,用畢午飯,便上馬加鞭快行。
走了六七裡地,天色已至正午,炎日當空,似火一般,炙得人渾身是汗。
李慕白便勒住馬,慢慢地往前走去。
過去幾個村莊,見眼前的山越走越近,路上的行人可就不多了。
李慕白暗想:聽說這居庸關乃是往北京去的要道,怎會路上沒有甚麼行人呢?又想:也許是因為天熱,這正午的時候,行路的客人們,都找了涼快的地方歇下了,所以這時路上沒有甚麼行人。
正在想著,忽聽一陣串鈴的響聲,從那麥浪上淅瀝地灑了過來。
李慕白心裡很驚訝,催馬走了幾步,到了一股岔口,往北一看隻見由那裡來了幾輛騾車,騾子上全都挂著鈴铛,車上插著紅邊黃地的镖旗,旗上也系著鈴铛,因此鈴聲亂響,越走得近了就越覺得噪耳。
李慕白一見镖車,不由駐馬觀看,隻見那幾輛車來到臨近,車上镖旗寫著是“延慶全興镖店”;另有一根白布長旗,上寫“神槍楊健堂”。
頭一輛車上坐著兩個人,跨車轅的有四十來歲,身材很健壯;車裡坐著是個瘦子,有兩撇小胡子,全都穿著黑暑涼綢的短褲褂,戴著草帽,手裡拿看扇子;後面車上坐著幾個人,都穿夏布小褂,拿著團扇,像是件大買賣的商人。
李慕白看了,心裡就想看:看這樣子一定是很有名的镖車了,隻不曉得哪一個是神槍楊健堂。
當下自己策馬走開,那幾輛镖車就在後面跟著,仿佛也是出居庸關的。
李慕白就在這鈴聲亂響之下,往前走了不遠,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叫道:“前面的那個人,你上哪兒去呀?” 李慕白在馬上回過頭去,見是那個四十來歲,身材健壯的人,跨著車轅對自己-話。
李慕白就等著他那輛車過來,把馬跟著他那匹騾子相并著走。
李慕白就說:“我是到北京去的,你們哪一位是楊大镖頭?”那人說:“我們掌櫃子沒跟著,這是一股熟路,就是我們一個人不跟著,隻叫趕車的趕著騾子;隻要有我們的镖旗,就是半夜裡走,也敢保沒有一點舛錯,要不怎麼會叫字号呢!”說著臉上現出驕傲的笑色。
車裡那個瘦子又向李慕白問道:“你是遠處來的吧?你的膽子真不小!一個人就敢起這兒過居庸關上北京去?”李慕白一聽這話,不禁覺得驚異,說道:“這有甚麼不敢走。
這麼平坦的大道,一天不知要有多少人行走呢?”那瘦子一面在車裡揮著扇子,一面笑著說:“每天從這裡走的人倒不少; 可是人幫客人非得有镖店保著,小客人也得湊個四五十人才敢過山進關。
像你這孤身客人,幸虧遇見我們,跟著我們走還沒錯;要不然不但你的行李馬匹都得被劫,碰巧連命也得饒上!”那跨車轅的人也說:“實在,你一個人走真危險!你就跟著我們走,隻當你也是我們镖店裡的夥計就得了!” 李慕白一聽,雖然明知道這兩個保镖的人是一番好意,但是自己的心裡仿佛覺得是一種侮辱似的,暗道:神槍楊健堂又是個怎樣的人?我李慕白何必藉著他的名字,保我的平安呢?于是就傲然說:“這倒不必,我既然一個人敢走這條山路,我自然不怕甚麼山賊;他們不劫我便罷,倘敢劫我,那我非得把他們賊子賊孫全都殺盡了不可!”說著,微笑著拍著鞍下的寶劍,說:“這就是給我保镖的!”- 淺瞪系牧礁霰o诘模一聽李慕白這話,不由都怔了。
那跨車轅的人問道:“朋友,你貴姓大名,一向在哪個镖店裡作生意?”李慕白笑著答道:“我叫李慕白,我不是保镖的,我隻是會使幾手寶劍。
” 那兩人一聽,李慕白這個名字,他們在江湖上并沒聽說過,便不禁有些瞧不起他,說道:“朋友,我勸你趁早兒别逞強,先得打聽打聽那居庸關山上的寨主是甚麼人物?不用說閣下,就是我們的掌櫃子柙槍楊三爺,也不能得罪他!” 李慕白問道:“你告訴我,居庸關上的賊首,叫甚麼名字?” 跨車轅的人說:“你在這裡千萬别這麼賊呀賊呀地亂說;倘若被人聽見,連我們都受連累。
那居庸關山上的寨主,名喚賽呂布魏鳳翔,原是北京城最有名的镖頭。
一口寶劍,一枝畫載,天下無敵。
因為在北京得罪了瘦彌陀黃四爺,二人比武三次,不分勝敗。
後來黃四爺請出來世襲安定侯銀槍将軍邱廣超,兩個人才把魏鳳翔打敗。
魏鳳翔一怒,他才來到居庸關山。
因為他是镖行出身,所以決不打劫镖車;他占山為王的意思,就是因為黃四爺在口外有買賣;黃四爺手下的人若想出入居庸關,那他是非劫不可!” 李慕白笑道:“這口氣可真賭得厲害;因為與人比武敗了,就不惜落草為寇。
我再打聽打聽,這個黃四爺又是何許人物?那個姓邱的,一個侯爺為甚麼要幫助他?” 跨車轅的人說:“大概你這是頭一次到北京去吧?要不然你怎麼連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