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恍惚的暗霞

關燈
敖近鐵說完那句話之後、不管殷乘風是不是已經準備下來,他已似一頭怒龍般撞碎亭頂,沖了上去。

     敖近鐵剛破亭頂而出,就見眼前劍光一閃。

     敖近鐵十二歲就在衙裡當小役,二十八年來跟三山五嶽五湖四海的人馬,十八般武藝左道旁門的兵器交過手,但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快的劍光。

     要不是劍光中帶有暇疵,敖近鐵必躲不過這一劍。

     這一劍本身的速度,猶如燃石敲着的火光一般,自然而生自然而滅同時也自自然然地達成了它的任務:點亮、或者殺人;有瑕疵可尋的是使劍的人。

     殷乘風身負極重的内傷。

     他猝遇狙擊,及時出劍,但亭頂為敖近鐵所裂,他立足不住,劍刺出時,人已往卞沉去,劍鋒也偏了一偏。

     同時間,敖近鐵的臉也及時側了一側。

     劍鋒在敖近鐵左頰上劃一道血痕。

     殷乘風往下墜落,卻向外掠去。

     亭頂飛石籁籁而下,司徒不的烏雞抓化為赤練圍繞一般的掌光與蛇信疾吐的急嘯,追襲殷乘風。

     殷乘風像一張青色的葉子般飄飛出去——他是“三絕一聲雷”伍剛中嫡傳弟子,輕功僅次于劍之速度,烏雞抓撕碎了他肩上膊上幾片青衫,但殷乘風的劍已似毒牙一般回噬過來。

     司徒不人在半空,全身每一寸肌筋都在追擊狀态中,除了發出一聲長曝,已來不及封架這一劍——反而像彈丸般直撞向劍尖” 如果沒有敖近鐵的一鑿拳,敲在劍身上的話,司徒不真的便變成串在劍身上的肉丸。

    敖近鐵及時擊中劍身,劍鋒一沉,隻在司徒不腹間劃了一道長長的血口! 這時三個人一齊落地,落在亭外,殷乘風背後是無聲的飛瀑,司徒不背後是古今欄,敖近鐵背後是石亭。

     三人交手各一招,三人都負了新創。

     三人對峙,但局勢非常明顯:以殷乘風本身的武功,以一敵二;決不緻落敗,但是他而今身負重傷,要力敵二人,則必死允疑。

     敖近鐵、司徒不、葉朱顔三人的配合,十分周密,當敖近鐵沖上亭頂攻襲殷乘風之時,司徒不已在亭外等着截殺殷乘風。

     而當司徒不截擊殷乘風之際,葉朱顔的“椎心刺”已向追命出了手! 追命揮刀“當”地架住一刺,雙足全力一。

    收,籁籁之聲夾着一陣搖顫,古今欄中十三座亭子一齊俱為之灰石紛紛墜落如雨。

     原來他一面和敖近鐵等對話,一面已暗運功力,将裂石開山的腿功潛入亭柱,立意要扯斷鋼鍊。

     隻是這鋼鍊雖隻各尺餘長,但為“九宮雷府”的解銅所制,饒是追命的腿功再高,也扯之不斷,觯銅鋼鍊纏在石柱上,而石柱又是十三亭五十二柱相連,除非追命能一口氣拔五十二根石柱,否則,為尺餘銅鍊所限,一隻腳等于給廢了。

     敖近鐵等人深悉追命的功力,要是暗算他全身要人,隻要他一雙腿仍在,那倒黴的必定是暗算者,所以司徒不和奚丸娘一上來就鎖了追命兩條腿。

     元無物要一擊博殺追命,反而先遭了殃,便是一例。

    這時,追命一扯不斷,氣往上窒,漲紅了臉,像一個不會喝酒的少年一下子灌了一壇子女兒紅。

     追命這一扯,卻驚動了在亭外的敖近鐵。

     一扯之力,十三石亭,俱為震動……敖近鐵大呼道:“不能給他再扯!”在葉朱顔奮力向追命出手的同時,他喊道:“殺了崔略商!”并向殷乘風發動了全力的攻擊。

     “崔略商”就是追命的原名,隻是他的腿功與追捕名聞江湖,武林中都叫慣了他的外号“追命”而多忘卻其原名,正如冷血原名“冷淩棄”,鐵手原名“鐵遊夏”一般教人遺忘(詳見“四大名捕”故事之《碎夢刀》?”,敖近鐵因在公門做事,所以反而常喚追命原來姓名。

     其實早不待敖近鐵吩咐,知機的葉朱顔早已發動全力,要在追命發出第二次力扯前殺掉他。

     但葉朱顔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