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居大内聞耗哭遺臣 處局外嚴旨守中立

關燈
卻說裕朗西夫人,及德菱姐妹,陪着太後,足足一日。

    俄見夕陽西下,天也将瞑,太後方命裕家母女回家,并囑她即日來宮。

    裕夫人不好違拗,自然連稱遵谕。

    臨别時,太後又賜她衣料食物等件,母女叩首謝恩,不必細說。

    母女回家後,即把入觐情形,及太後促召入宮的意旨,與裕庚說明。

    掌上雙珠,雖不欲使離左右,無如煌煌懿旨,不敢有違,隻得略略收拾,指日入宮。

    光陰似箭,倏忽兩天,裕夫人仍率領二女,入宮觐見。

    太後見她遵旨前來,愉快得不可言喻;叫人家好兒女入宮當差,使之無暇事親,恐非以孝治天下之道。

    當下引她到仁壽宮右側房内,命她住着,所有應用各物,都叫宮監置備;惟衣服被褥等,已由裕家母女,随身帶入。

    太後令裕夫人指導宮監,随意安排,自己帶着德菱姐妹入宮,随即囑咐德菱道:“看你聰明伶俐,恰是我一個大幫手。

    聞你通數國方言,倘有外婦入觐,你可與我做翻譯。

    平日無事,好與我掌管珠寶首飾。

    我這裡宮眷雖多,看來都不及你呢!”德菱複奏道:“老祖宗特恩,命臣女當這重差。

    隻恐臣女年齡尚稚,更事無多,萬一有誤,反緻辜負天恩,還請老祖宗俯鑒微忱,令臣女退就末班,學着辦事便是!”太後笑道:“你亦何用自謙,我看你不緻荒謬,你且試辦數天,再作處置!”德菱隻得謝恩受職。

    太後複顧龍菱道:“你年紀較輕,可跟着你姐,随便辦事。

    ”龍菱也謝過了恩。

    此時光緒帝适來請安,德菱欲趨前行禮,轉思太後在前,恐于未便。

    至光緒帝趨出,德菱随着出來,循例谒駕,不料被太後覺着,已大聲呼德菱名。

    德菱連忙走入,雖未遭太後斥責,仰見太後面上,已含有怒容。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惑也。

    從此德菱格外小心,一切舉止,都是三思而後行。

     一住數日,忽報俄使夫人勃蘭康觐見,太後即令德菱迎賓,自己帶着李總管,至仁壽堂受觐。

    光緒帝也總算與座。

    德菱引着勃夫人,到了殿中,行觐見禮,太後亦起與握手。

    兩下寒暄數語,統由德菱傳譯。

    勃夫人又與光緒帝行禮,光緒帝亦答禮如儀。

    太後下了座,引勃夫人入宮,叙談片刻,又命德菱導她去見皇後。

    周旋已畢,即令賜勃夫人午餐,由衆宮眷陪食。

    席間略仿西式,每人都設專菜。

    德菱奉太後命,坐了主席,殷勤款待,與勃夫人宴飲盡歡。

    席散後,勃夫人複進谒太後,謝了宴,由太後賜她寶玉一方,勃夫人謝了又謝。

    慈禧後之意,以為優待西婦,可以聯絡邦交,不知外人所欲,并不在此,豈區區宴賜所能籠絡耶?待勃夫人去後,太後語德菱道:“你随父出使法國,并不是俄國,為何恰懂俄國語言?”德菱道:“俄語本不甚解,但俄人亦慣操法語,所以尚堪應對。

    ”太後道:“你與勃夫人所說,統是法國語麼?”德菱道:“多半是法國語。

    ”太後道:“勃夫人的裝束,也總算華麗了,但我恰不甚喜歡西裝。

    她滿身不着珠寶,總覺裝潢有限。

    我生平恰最愛珠寶呢,可惜西幸一次,喪失甚多。

    目下隻剩下數百盒,你應與我收管方好。

    ”愛珠寶不愛才德,總不脫婦女習氣。

    随起身道:“你且跟我來!” 德菱遵旨随着,偕太後入儲珍室,但見室内箱櫥林列,左首标着黃簽,是珍藏内府的秘笈,右首标着紅簽,是供奉老佛的珠寶。

    太後命宮監取鑰,叫德菱啟視右櫥,櫥開後,裡面都是金鑲玉嵌的盒子,大小不一,有長有方。

    盒外隻标着号碼,不列物名。

    第一盒奉命取出,啟視盒内,貯有精圓的明珠,晶瑩的寶石,光芒閃閃,統是無上奇珍。

    第二盒又奉命取視,乃是珠玉紮成的飾物,蟲魚花草,色色玲珑。

    第三四盒,系瑪瑙珊瑚等類,光怪陸離,無不奪目。

    第五六盒藏着簪環,第七八盒藏着钗钏。

    镂金刻玉,美不勝收。

    看到第十盒,方覺金飾居多,珠玉較少。

    太後語德菱道:“這十盒算是上選,餘外亦無甚足觀了。

    若非庚子之變,何止于此!”誰叫你信端王,誰叫你用拳匪?言下有懊喪狀。

    虧得德菱伶牙俐齒,婉婉轉轉的勸慰幾句,太後方從這十盒内,揀了兩三件佩物,懸在身上,随令德菱藏盒扃櫥,尋複向德菱道:“拳匪的亂事,外人總道我暗中作主,其實統是載漪那厮的主張。

    到了聯軍入京,我初意是願殉社稷,經剛毅等力勸出京,方才西幸,途中受了無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