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拉不停地寬慰他。
現在還是有困難,但不是身體有問題,而是客觀條件不許可。
他們和兩個孩子同住的房子太小了。
孩子就睡在他們身邊的床鋪上,所以他們沒有隐秘的空間。
多數時候,萊拉和塔裡克默默地做愛,無聲地壓抑着心中的激情,穿着全套衣服,蓋着毛毯,以防突然被孩子打斷。
他們總是擔心床單的沙沙聲和彈簧床的吱嘎聲。
但對萊拉而言,隻要能夠和塔裡克相處,忍受再多的焦慮她也心甘情願。
當他們做愛的時候,萊拉有一種靠岸的感覺,一種找到庇護的感覺。
她一直擔心他們在一起的生活是一種短暫的幸福;每次做愛之後不久,這種焦慮就會絲絲點點地湧上心頭;但做愛的時候,她會放下這個重擔。
她不再害怕兩人會分開。
“你指的是什麼?”這時她說。
“家鄉那邊發生的事情啊。
也許結果不會太糟糕。
” 家鄉那邊,炸彈再次落下來,這次是美國的炸彈——每天換床單和洗塵的時候,萊拉一直從電視機上看到戰争的畫面。
為了趕走塔利班,找出本·拉登,美國人再次武裝那些軍閥,征集物資援助北方聯盟。
但塔裡克說的話讓萊拉牙齒打顫。
她粗魯地把他的腦袋從胸前推開。
“不會太糟糕?人們死去?女人、孩子、老人?房子再次被毀掉?這還不算太糟糕?” “噓,你會吵醒兩個孩子的。
” “你怎麼可以這麼說,塔裡克,”她憤怒地說,“在所謂卡拉姆村大錯[1]之後?一百個無辜的老百姓!你親眼看到了那些屍體!”
“不。
”塔裡克說。
他用手肘支撐着自己的腦袋,往下看着萊拉。
“你誤會了。
我的意思是……” “你不會懂的。
”萊拉說。
她清楚她的聲音變得越來越高,也清楚這是他們成為夫妻以來的第一次争吵。
“聖戰組織開始戰鬥的時候你走了,還記得嗎?留在後方的人是我。
我。
我知道戰争是怎麼樣的。
我在戰争中失去了父母。
我的父母,塔裡克。
現在你居然對我說戰争不算太糟糕?” “對不起,萊拉。
對不起。
”他用雙手捧起她的臉。
“你是對的。
對不起。
原諒我。
我想說的是,也許當這場戰争結束的時候,那兒會有一絲希望,也許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 “我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了。
”萊拉說。
她為自己竟然朝他發火而感到吃驚。
這不公平,她知道,她所說的話對他并不公平——他的父母不也是被戰争奪走的嗎?——她心中的怒火已經漸漸平息。
塔裡克繼續溫柔地說着,當他把她拉過去時,她沒有反抗。
她任憑他親吻她的手、她的額頭。
她知道他說的可能沒錯。
她知道他想說的是什麼。
也許這場戰争是必須的。
也許當布什的炸彈不再落下來時,那兒會有一絲希望。
但現在,爸爸和媽媽的悲慘遭遇正在某些阿富汗人身上重演;某些毫無心理準備的女孩或男孩回到家中,卻和她一樣,發現自己被一枚火箭彈炸成孤兒;此時此刻,她怎能說出這句話?萊拉無法讓這句話從她口中說出來。
她無法感到欣慰。
此時此刻,欣慰是一種虛僞的、缺德的感覺。
那天晚上,察爾邁伊咳嗽着醒過來。
萊拉還沒反應過來,塔裡克已經把雙腿甩到床邊。
他系上假腿,朝察爾邁伊走過去,把他抱在懷裡。
萊拉躺在床上,看着塔裡克的身影在黑暗中來回走動。
她依稀看見察爾邁伊的腦袋靠着他的肩膀,雙手抱着他的脖子,雙腳在他的屁股旁邊上下晃動。
當塔裡克回到床上時,他們兩人都沒有說話。
萊拉伸出手,去摸他的臉。
塔裡克的臉頰是潮濕的。
[1]2001年10月11日,美軍飛機轟炸了位于賈拉拉巴德的卡拉姆村,造成大約200名平民死亡。
當時美國軍方稱這一事件為“卡拉姆大錯”。
現在還是有困難,但不是身體有問題,而是客觀條件不許可。
他們和兩個孩子同住的房子太小了。
孩子就睡在他們身邊的床鋪上,所以他們沒有隐秘的空間。
多數時候,萊拉和塔裡克默默地做愛,無聲地壓抑着心中的激情,穿着全套衣服,蓋着毛毯,以防突然被孩子打斷。
他們總是擔心床單的沙沙聲和彈簧床的吱嘎聲。
但對萊拉而言,隻要能夠和塔裡克相處,忍受再多的焦慮她也心甘情願。
當他們做愛的時候,萊拉有一種靠岸的感覺,一種找到庇護的感覺。
她一直擔心他們在一起的生活是一種短暫的幸福;每次做愛之後不久,這種焦慮就會絲絲點點地湧上心頭;但做愛的時候,她會放下這個重擔。
她不再害怕兩人會分開。
“你指的是什麼?”這時她說。
“家鄉那邊發生的事情啊。
也許結果不會太糟糕。
” 家鄉那邊,炸彈再次落下來,這次是美國的炸彈——每天換床單和洗塵的時候,萊拉一直從電視機上看到戰争的畫面。
為了趕走塔利班,找出本·拉登,美國人再次武裝那些軍閥,征集物資援助北方聯盟。
但塔裡克說的話讓萊拉牙齒打顫。
她粗魯地把他的腦袋從胸前推開。
“不會太糟糕?人們死去?女人、孩子、老人?房子再次被毀掉?這還不算太糟糕?” “噓,你會吵醒兩個孩子的。
” “你怎麼可以這麼說,塔裡克,”她憤怒地說,“在所謂卡拉姆村大錯
”塔裡克說。
他用手肘支撐着自己的腦袋,往下看着萊拉。
“你誤會了。
我的意思是……” “你不會懂的。
”萊拉說。
她清楚她的聲音變得越來越高,也清楚這是他們成為夫妻以來的第一次争吵。
“聖戰組織開始戰鬥的時候你走了,還記得嗎?留在後方的人是我。
我。
我知道戰争是怎麼樣的。
我在戰争中失去了父母。
我的父母,塔裡克。
現在你居然對我說戰争不算太糟糕?” “對不起,萊拉。
對不起。
”他用雙手捧起她的臉。
“你是對的。
對不起。
原諒我。
我想說的是,也許當這場戰争結束的時候,那兒會有一絲希望,也許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 “我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了。
”萊拉說。
她為自己竟然朝他發火而感到吃驚。
這不公平,她知道,她所說的話對他并不公平——他的父母不也是被戰争奪走的嗎?——她心中的怒火已經漸漸平息。
塔裡克繼續溫柔地說着,當他把她拉過去時,她沒有反抗。
她任憑他親吻她的手、她的額頭。
她知道他說的可能沒錯。
她知道他想說的是什麼。
也許這場戰争是必須的。
也許當布什的炸彈不再落下來時,那兒會有一絲希望。
但現在,爸爸和媽媽的悲慘遭遇正在某些阿富汗人身上重演;某些毫無心理準備的女孩或男孩回到家中,卻和她一樣,發現自己被一枚火箭彈炸成孤兒;此時此刻,她怎能說出這句話?萊拉無法讓這句話從她口中說出來。
她無法感到欣慰。
此時此刻,欣慰是一種虛僞的、缺德的感覺。
那天晚上,察爾邁伊咳嗽着醒過來。
萊拉還沒反應過來,塔裡克已經把雙腿甩到床邊。
他系上假腿,朝察爾邁伊走過去,把他抱在懷裡。
萊拉躺在床上,看着塔裡克的身影在黑暗中來回走動。
她依稀看見察爾邁伊的腦袋靠着他的肩膀,雙手抱着他的脖子,雙腳在他的屁股旁邊上下晃動。
當塔裡克回到床上時,他們兩人都沒有說話。
萊拉伸出手,去摸他的臉。
塔裡克的臉頰是潮濕的。
當時美國軍方稱這一事件為“卡拉姆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