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回延津記 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也不貴。
” 老曹發現老婆換了一身新衣裳,知道她不是說着玩的。
老曹: “可她正在發燒,還不知是死是活。
” 老曹老婆: “燒已經退了。
” 老曹走到炕沿,用手摸那女孩的頭,燒果然退了。
那女孩見老曹摸她,睜開眼睛,打量老曹;老曹也打量她,杏核眼,翹鼻,小嘴,不算難看。
兩天前在車馬店燒得像火炭,咋一到老曹家,燒就退了呢?老曹不禁搖頭。
但老曹又說: “可你看她的頭,一頭秃瘡。
” 老曹老婆還沒說話,那男人說: “瘡跟瘡不一樣,這是新瘡,不是老瘡,能看好。
” 又說: “小骨頭,嫩肉長得快。
” 又說: “不帶點兒毛病,也不會這麼便宜。
” 又說: “大哥,交錢吧,從今往後,我不賣人了,我還賣布。
” 老曹哭笑不得。
但老曹家裡,老婆說了算。
老婆說要,老曹隻好從身上掏出鑰匙,開櫃門拿錢。
家裡隻有八塊大洋,老曹又跑到東家老溫家去借。
老溫家除了種地,還開了個陳醋坊,叫“溫記醋坊”,一天能釀出百十壇子醋,每一甕醋壇子上,都貼着紅紙四方簽,上寫着“溫記”二字。
方圓百十裡,都吃老溫家的醋。
老曹除了給東家趕車,有時醋坊忙了,夜裡還去醋坊幫東家翻醋糟。
老曹來到東家後院,大槐樹下,東家老溫,正跟周家莊的東家老周下象棋。
周家莊距溫家莊五十裡。
周家莊老周家除了種地,還開了個酒坊,酒坊叫“桃花村”,就着杏花村的意思,釀辣酒,也釀甜酒。
方圓幾個縣,紅白喜事,都喝老周家的酒。
方圓百裡的東家中,賣醋的老溫,數跟賣酒的老周好。
逢年過節,或是老溫去看老周,或是老周來看老溫。
就是平常日子,兩人也時常走動。
兩人見面,除了在一起談話,就是在一起下象棋。
現在棋盤兩端,老周正端着杯子喝茶,老溫手裡拿着兩顆棋子,相互敲着看棋盤。
見有客人在,老曹不好說借錢,想退出去。
老溫擡眼看到老曹,倒喊住他: “啥事?” 老曹遲疑着: “東家,沒事。
” 老溫: “老周又不是外人,說吧。
” 老曹這才說: “想借錢。
” 老溫: “不年不節,借錢做啥?” 老曹隻好将買孩子的事,一五一十,來龍去脈說了。
老曹又說: “東家,這孩子我真不想要,家裡的娘們兒,沒有正性。
” 又說: “年底算賬的時候,東家從我工錢裡扣就是了。
” 又說: “這女娃,一頭秃瘡,看上去真可憐。
” 老溫還沒說話,周家莊的東家老周開了口。
老周時常來溫家莊老溫家串門,有時當天返回去,有時天晚就住下了,打發跟他的馬車回去;第二天回周家莊,老曹趕着溫家的馬車送老周。
周家的轎車有酒味,溫家的轎車有醋味。
老周往車裡鑽的時候說: “一聞就知道換了車。
” 路上五十裡,兩人也聊天。
因老周是東家,話頭多由老周提起。
老周問老溫家的事,也問老曹家的事;老周問一句,老曹答一句。
所以老周對老曹家的情況也熟悉。
這時說: “先不說孩子可憐不可憐,為老曹兩口老了,膝下沒個人,也應該買。
” 老溫也點頭: “就是為了孩子,也不為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 但等孩子買下之後,老曹才知道,老婆要這個孩子,既不是為了孩子,也不是為了老曹兩口,也不是為了造七級浮屠,而是為了跟二叔治氣。
二叔就是老曹的弟弟。
老曹大名叫曹滿倉,老曹的二弟大名叫曹滿囤。
曹滿倉自小性子坦,曹滿囤自小性子躁。
曹滿倉自小長得高,成人後一米七八;曹滿囤是個矬子,成人後一米五六。
矬子又性格躁,曹滿囤小時在外常受欺負。
在外受了欺負,回到家就霸道。
跟爹娘霸道,跟曹滿倉也霸道。
霸道不是搶你碗裡的吃食,或是手裡的玩物,而是在說話上,一件事怎麼辦,得順着他的心思來。
話本來該這麼說,他非那麼說;事本來該這麼辦,他非那麼辦;一時不順他的意,他就在家裡打滾撒潑。
見弟弟打滾撒潑,爹娘上來甩曹滿倉一巴掌: “多大了,還不懂事,遇事不知讓着弟弟。
” 事情雖然别扭着,卻得按着别扭來。
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兩人長大,各自娶了老婆。
兄弟兩人共事,一切由曹滿囤說了算。
曹滿倉個兒高,娶個老婆也個兒高;曹滿囤個兒低,娶個老婆個兒也低。
曹滿倉的老婆雖然人高馬大,卻不會生孩子;曹滿囤的老婆雖然矬得像個毛蛋,卻一口氣生了五個孩子,三男二女。
按當地風俗,老大家不會生孩子,老二家的大孩子應過繼給老大;既給老大養老送終,也繼承老大的家業。
但曹滿倉的老婆,卻不願意過繼曹滿囤的老大。
曹滿囤兩口子個矬,生的孩子也矬。
老大十六歲了,個兒頭隻有桌子高;個矬,腿卻粗,頭又大,像個侏儒。
孩子像侏儒還不是主要的,曹滿倉老婆讨厭的,是曹滿囤說話,處處壓曹滿倉家一頭。
曹滿囤見曹滿倉老婆四十多了,還沒開懷,常對曹滿倉兩口子說: “就别等了,趕緊把大小接過去吧。
” 曹滿倉不敢說不接,曹滿倉的老婆卻不怕曹滿囤;女人不會生孩子
” 老曹發現老婆換了一身新衣裳,知道她不是說着玩的。
老曹: “可她正在發燒,還不知是死是活。
” 老曹老婆: “燒已經退了。
” 老曹走到炕沿,用手摸那女孩的頭,燒果然退了。
那女孩見老曹摸她,睜開眼睛,打量老曹;老曹也打量她,杏核眼,翹鼻,小嘴,不算難看。
兩天前在車馬店燒得像火炭,咋一到老曹家,燒就退了呢?老曹不禁搖頭。
但老曹又說: “可你看她的頭,一頭秃瘡。
” 老曹老婆還沒說話,那男人說: “瘡跟瘡不一樣,這是新瘡,不是老瘡,能看好。
” 又說: “小骨頭,嫩肉長得快。
” 又說: “不帶點兒毛病,也不會這麼便宜。
” 又說: “大哥,交錢吧,從今往後,我不賣人了,我還賣布。
” 老曹哭笑不得。
但老曹家裡,老婆說了算。
老婆說要,老曹隻好從身上掏出鑰匙,開櫃門拿錢。
家裡隻有八塊大洋,老曹又跑到東家老溫家去借。
老溫家除了種地,還開了個陳醋坊,叫“溫記醋坊”,一天能釀出百十壇子醋,每一甕醋壇子上,都貼着紅紙四方簽,上寫着“溫記”二字。
方圓百十裡,都吃老溫家的醋。
老曹除了給東家趕車,有時醋坊忙了,夜裡還去醋坊幫東家翻醋糟。
老曹來到東家後院,大槐樹下,東家老溫,正跟周家莊的東家老周下象棋。
周家莊距溫家莊五十裡。
周家莊老周家除了種地,還開了個酒坊,酒坊叫“桃花村”,就着杏花村的意思,釀辣酒,也釀甜酒。
方圓幾個縣,紅白喜事,都喝老周家的酒。
方圓百裡的東家中,賣醋的老溫,數跟賣酒的老周好。
逢年過節,或是老溫去看老周,或是老周來看老溫。
就是平常日子,兩人也時常走動。
兩人見面,除了在一起談話,就是在一起下象棋。
現在棋盤兩端,老周正端着杯子喝茶,老溫手裡拿着兩顆棋子,相互敲着看棋盤。
見有客人在,老曹不好說借錢,想退出去。
老溫擡眼看到老曹,倒喊住他: “啥事?” 老曹遲疑着: “東家,沒事。
” 老溫: “老周又不是外人,說吧。
” 老曹這才說: “想借錢。
” 老溫: “不年不節,借錢做啥?” 老曹隻好将買孩子的事,一五一十,來龍去脈說了。
老曹又說: “東家,這孩子我真不想要,家裡的娘們兒,沒有正性。
” 又說: “年底算賬的時候,東家從我工錢裡扣就是了。
” 又說: “這女娃,一頭秃瘡,看上去真可憐。
” 老溫還沒說話,周家莊的東家老周開了口。
老周時常來溫家莊老溫家串門,有時當天返回去,有時天晚就住下了,打發跟他的馬車回去;第二天回周家莊,老曹趕着溫家的馬車送老周。
周家的轎車有酒味,溫家的轎車有醋味。
老周往車裡鑽的時候說: “一聞就知道換了車。
” 路上五十裡,兩人也聊天。
因老周是東家,話頭多由老周提起。
老周問老溫家的事,也問老曹家的事;老周問一句,老曹答一句。
所以老周對老曹家的情況也熟悉。
這時說: “先不說孩子可憐不可憐,為老曹兩口老了,膝下沒個人,也應該買。
” 老溫也點頭: “就是為了孩子,也不為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 但等孩子買下之後,老曹才知道,老婆要這個孩子,既不是為了孩子,也不是為了老曹兩口,也不是為了造七級浮屠,而是為了跟二叔治氣。
二叔就是老曹的弟弟。
老曹大名叫曹滿倉,老曹的二弟大名叫曹滿囤。
曹滿倉自小性子坦,曹滿囤自小性子躁。
曹滿倉自小長得高,成人後一米七八;曹滿囤是個矬子,成人後一米五六。
矬子又性格躁,曹滿囤小時在外常受欺負。
在外受了欺負,回到家就霸道。
跟爹娘霸道,跟曹滿倉也霸道。
霸道不是搶你碗裡的吃食,或是手裡的玩物,而是在說話上,一件事怎麼辦,得順着他的心思來。
話本來該這麼說,他非那麼說;事本來該這麼辦,他非那麼辦;一時不順他的意,他就在家裡打滾撒潑。
見弟弟打滾撒潑,爹娘上來甩曹滿倉一巴掌: “多大了,還不懂事,遇事不知讓着弟弟。
” 事情雖然别扭着,卻得按着别扭來。
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兩人長大,各自娶了老婆。
兄弟兩人共事,一切由曹滿囤說了算。
曹滿倉個兒高,娶個老婆也個兒高;曹滿囤個兒低,娶個老婆個兒也低。
曹滿倉的老婆雖然人高馬大,卻不會生孩子;曹滿囤的老婆雖然矬得像個毛蛋,卻一口氣生了五個孩子,三男二女。
按當地風俗,老大家不會生孩子,老二家的大孩子應過繼給老大;既給老大養老送終,也繼承老大的家業。
但曹滿倉的老婆,卻不願意過繼曹滿囤的老大。
曹滿囤兩口子個矬,生的孩子也矬。
老大十六歲了,個兒頭隻有桌子高;個矬,腿卻粗,頭又大,像個侏儒。
孩子像侏儒還不是主要的,曹滿倉老婆讨厭的,是曹滿囤說話,處處壓曹滿倉家一頭。
曹滿囤見曹滿倉老婆四十多了,還沒開懷,常對曹滿倉兩口子說: “就别等了,趕緊把大小接過去吧。
” 曹滿倉不敢說不接,曹滿倉的老婆卻不怕曹滿囤;女人不會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