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出延津記 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老汪帶着銀瓶和三個孩子,離開了老範家。
三個月沒哭了,走時看到東家老範家門口有兩株榆樹,六年前來時,還是兩棵小苗,現在已經碗口粗了,看着這樹,老汪哭了。
楊百順聽人說,老汪離開老範家,帶着妻小,一直往西走。
走走停停,到了一個地方,感到傷心,再走。
從延津到新鄉,從新鄉到焦作,從焦作到洛陽,從洛陽到三門峽,還是傷心。
三個月後,出了河南界,沿着隴海線到了陝西寶雞,突然心情開朗,不傷心了,便在寶雞落下腳。
在寶雞不再教書,也沒人讓他教書;老汪也沒有拾起他爹的手藝給人箍盆箍碗,而在街上給人吹糖人。
老汪教書嘴笨,吹糖人嘴不笨,糖人吹得惟妙惟肖。
吹公雞像公雞,吹老鼠像老鼠,有時天好,沒風沒火,還拉開架勢,能吹出個花果山。
花果山上都是猴子,有張臂上樹夠果子的,有揮拳打架的,有扳過别人的頭捉虱子的,還有伸手向人讨吃的。
如果哪天老汪喝醉了,還會吹人。
一口氣下去,能吹出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孩。
這女孩十八九歲,瘦身,大胸,但沒笑,似低頭在哭。
人逗老汪: “老汪,這人是個姑娘吧?” 老汪搖頭: “不,是個小媳婦。
” 人逗老汪: “哪兒的小媳婦?” 老汪: “開封。
” 人: “這人咋不笑呢,好像在哭,有點兒晦氣。
” 老汪: “她是得哭呀,不哭也憋死了。
” 明顯是醉了。
老汪這時身胖不說,頭也開始秃頂。
不過老汪不常喝酒,一輩子沒吹幾次人。
但滿寶雞的人,皆知騾馬市朱雀門的河南老汪,會吹“開封小媳婦”。
老汪走後,“種桃書屋”的徒兒們作鳥獸散。
楊百順、楊百利也離開老範家的學堂,回到了楊家莊。
楊百順跟老汪學了五年《論語》,入學時十歲,現在已經十五歲了。
原想着還要跟老汪待好久,《論語》還讀得半生不熟,沒想到老汪說走就走了。
在學堂天天跟老汪搗蛋,十二歲那年冬天,和李占奇一起,偷偷跑到老汪的茅房,拎起老汪的夜壺,在底上鑽了個眼;夜裡老汪撒尿,漏了一床。
現在老汪一走,倒想起老汪許多好處。
其中最大的好處,有老汪在,他可以天天到學堂胡混;老汪一走,就得回家跟賣豆腐的老楊做豆腐。
但楊百順不喜歡做豆腐。
不喜歡做豆腐不是跟豆腐有仇,而是跟做豆腐的老楊合不來。
與老楊合不來不是老楊用皮帶抽過他,因為一隻羊,害得他睡在打谷場上,記恨老楊;而是像趕大車的老馬一樣,從心底看不上老楊。
他看上和佩服的,是羅家莊喊喪的羅長禮。
他想脫離老楊,投奔羅長禮。
但麻煩在于,楊百順對羅長禮也不是全喜歡。
他隻喜歡羅長禮的喊喪,不喜歡羅長禮的做醋。
羅長禮的醋,十天就泛了白毛。
但做醋是羅長禮的生計,喊喪是羅長禮的嗜好;為了喊喪,還離不開做醋。
醋大家一天三頓要吃,啥時候會一天三頓死人呢?弄得楊百順也是左右為難。
楊百順的弟弟楊百利,和楊百順一樣,也不喜歡做豆腐的老楊,他喜歡賈家莊彈三弦的瞎老賈。
瞎老賈并不是實瞎,一隻眼瞎,另一隻眼不瞎。
瞎老賈除了彈三弦,還會用一隻眼睛給人看相。
幾十年下來,閱人無數。
人命各有不同,老賈一說,大家就是一聽,并不在意,瞎老賈閱人多了,倒把自個兒閱傷了心。
因為在他看來,所有人都生錯了年頭;所有人每天幹的,都不是命裡該有的,奔也是白奔;所有人的命,都和他這個人别着勁和岔着道。
楊百利和楊百順不同的是,楊百順單喜歡羅長禮的喊喪,不喜歡羅長禮的做醋,楊百利對瞎老賈彈三弦和看相全喜歡。
楊百利瞞着賣豆腐的老楊,偷偷跑到賈家莊,要拜瞎老賈為師。
瞎老賈閉着眼睛,摸了摸楊百利的手: “指頭太粗,吃不下彈三弦這碗飯。
” 楊百利: “我跟你學算命。
” 瞎老賈睜開一隻眼,看了看楊百利: “自個兒的命還不知在哪兒呢,算啥别人。
” 楊百利: “那我是啥命呢?” 瞎老賈又閉上了眼睛: “遠了說,是個勞碌命,為了一張嘴,天天要跑幾百裡;就近說,人從你臉前天天過,十個有九個半,在肚子裡罵你。
” 師沒拜成,落了一身晦氣。
楊百利在肚子裡罵瞎老賈,一天要跑幾百裡,不把人累死了?一邊罵瞎老賈算命不準,一邊又跑回了楊家莊。
三個月沒哭了,走時看到東家老範家門口有兩株榆樹,六年前來時,還是兩棵小苗,現在已經碗口粗了,看着這樹,老汪哭了。
楊百順聽人說,老汪離開老範家,帶着妻小,一直往西走。
走走停停,到了一個地方,感到傷心,再走。
從延津到新鄉,從新鄉到焦作,從焦作到洛陽,從洛陽到三門峽,還是傷心。
三個月後,出了河南界,沿着隴海線到了陝西寶雞,突然心情開朗,不傷心了,便在寶雞落下腳。
在寶雞不再教書,也沒人讓他教書;老汪也沒有拾起他爹的手藝給人箍盆箍碗,而在街上給人吹糖人。
老汪教書嘴笨,吹糖人嘴不笨,糖人吹得惟妙惟肖。
吹公雞像公雞,吹老鼠像老鼠,有時天好,沒風沒火,還拉開架勢,能吹出個花果山。
花果山上都是猴子,有張臂上樹夠果子的,有揮拳打架的,有扳過别人的頭捉虱子的,還有伸手向人讨吃的。
如果哪天老汪喝醉了,還會吹人。
一口氣下去,能吹出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孩。
這女孩十八九歲,瘦身,大胸,但沒笑,似低頭在哭。
人逗老汪: “老汪,這人是個姑娘吧?” 老汪搖頭: “不,是個小媳婦。
” 人逗老汪: “哪兒的小媳婦?” 老汪: “開封。
” 人: “這人咋不笑呢,好像在哭,有點兒晦氣。
” 老汪: “她是得哭呀,不哭也憋死了。
” 明顯是醉了。
老汪這時身胖不說,頭也開始秃頂。
不過老汪不常喝酒,一輩子沒吹幾次人。
但滿寶雞的人,皆知騾馬市朱雀門的河南老汪,會吹“開封小媳婦”。
老汪走後,“種桃書屋”的徒兒們作鳥獸散。
楊百順、楊百利也離開老範家的學堂,回到了楊家莊。
楊百順跟老汪學了五年《論語》,入學時十歲,現在已經十五歲了。
原想着還要跟老汪待好久,《論語》還讀得半生不熟,沒想到老汪說走就走了。
在學堂天天跟老汪搗蛋,十二歲那年冬天,和李占奇一起,偷偷跑到老汪的茅房,拎起老汪的夜壺,在底上鑽了個眼;夜裡老汪撒尿,漏了一床。
現在老汪一走,倒想起老汪許多好處。
其中最大的好處,有老汪在,他可以天天到學堂胡混;老汪一走,就得回家跟賣豆腐的老楊做豆腐。
但楊百順不喜歡做豆腐。
不喜歡做豆腐不是跟豆腐有仇,而是跟做豆腐的老楊合不來。
與老楊合不來不是老楊用皮帶抽過他,因為一隻羊,害得他睡在打谷場上,記恨老楊;而是像趕大車的老馬一樣,從心底看不上老楊。
他看上和佩服的,是羅家莊喊喪的羅長禮。
他想脫離老楊,投奔羅長禮。
但麻煩在于,楊百順對羅長禮也不是全喜歡。
他隻喜歡羅長禮的喊喪,不喜歡羅長禮的做醋。
羅長禮的醋,十天就泛了白毛。
但做醋是羅長禮的生計,喊喪是羅長禮的嗜好;為了喊喪,還離不開做醋。
醋大家一天三頓要吃,啥時候會一天三頓死人呢?弄得楊百順也是左右為難。
楊百順的弟弟楊百利,和楊百順一樣,也不喜歡做豆腐的老楊,他喜歡賈家莊彈三弦的瞎老賈。
瞎老賈并不是實瞎,一隻眼瞎,另一隻眼不瞎。
瞎老賈除了彈三弦,還會用一隻眼睛給人看相。
幾十年下來,閱人無數。
人命各有不同,老賈一說,大家就是一聽,并不在意,瞎老賈閱人多了,倒把自個兒閱傷了心。
因為在他看來,所有人都生錯了年頭;所有人每天幹的,都不是命裡該有的,奔也是白奔;所有人的命,都和他這個人别着勁和岔着道。
楊百利和楊百順不同的是,楊百順單喜歡羅長禮的喊喪,不喜歡羅長禮的做醋,楊百利對瞎老賈彈三弦和看相全喜歡。
楊百利瞞着賣豆腐的老楊,偷偷跑到賈家莊,要拜瞎老賈為師。
瞎老賈閉着眼睛,摸了摸楊百利的手: “指頭太粗,吃不下彈三弦這碗飯。
” 楊百利: “我跟你學算命。
” 瞎老賈睜開一隻眼,看了看楊百利: “自個兒的命還不知在哪兒呢,算啥别人。
” 楊百利: “那我是啥命呢?” 瞎老賈又閉上了眼睛: “遠了說,是個勞碌命,為了一張嘴,天天要跑幾百裡;就近說,人從你臉前天天過,十個有九個半,在肚子裡罵你。
” 師沒拜成,落了一身晦氣。
楊百利在肚子裡罵瞎老賈,一天要跑幾百裡,不把人累死了?一邊罵瞎老賈算命不準,一邊又跑回了楊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