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可能是個幌子。
” 說着,兩人步履匆忙,消失在走廊盡頭。
小診所裡,程錦雲給黎叔拿藥。
“您得注意保暖,這咳嗽得及時治療。
就怕細菌感染,再引起呼吸道感染就麻煩了。
”程錦雲道。
“前兩天受了風寒,我沒在意。
”黎叔咳嗽道。
“我給您開了維生素,還有川貝枇杷膏。
” 黎叔把手中的報紙擱在了桌子上,壓低聲音說:“我們的新上級‘眼鏡蛇’約我們見面了。
” 程錦雲眼眸中掠過一絲驚詫:“眼鏡蛇?” “你知道他?” “這個代号,級别很高。
我以前在南方局電訊處工作的時候,接觸過這個代号。
” “你見過他嗎?” 程錦雲搖頭道:“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 “‘眼鏡蛇’約我見面,在和他見面之前,我們小組暫停一切行動,我希望‘眼鏡蛇’能夠提供給我們‘和平大會’的具體信息。
” “黎叔,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 “你說。
” “‘粉碎計劃’最終要使用到一定數量的炸藥,我們手上别說是炸藥了,就是子彈的數量都極其有限。
如果,‘眼鏡蛇’提供了準确的時間和地點,我們的炸藥從哪裡去搞呢?” 黎叔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炸藥比磺胺還要棘手。
” “我想,也許能從‘眼鏡蛇’那裡搞到貨源。
” 程錦雲道:“話雖如此,要有兩手準備才好。
” 黎叔陷入沉思。
明鏡的汽車駛進明公館,剛下車,阿香便迎了出來。
明鏡從車裡拎出一隻玉蘭花鎖的皮箱,阿香伸手要接箱子,明鏡沒有給她而是自己拎着箱子徑直進了屋。
“大少爺有信來嗎?”明鏡問道。
“沒有。
” “小少爺有信來嗎?” “有的,小少爺一個星期給您寄一張卡片,寫的都是洋文,小少爺好有學問的。
” “我就知道。
”明鏡微笑着,“一會兒把報紙都給我拿到樓上去。
”說完,又吩咐阿香一些瑣碎事情,便又提着箱子上了樓。
明鏡走進房間,就直接把箱子放進了保險箱。
阿香邊上樓邊喊道:“大小姐,我把報紙都給您拿來了,還有船務公司有您一封信。
” “知道了。
”明鏡把保險箱的門鎖上。
阿香擺好茶和甜點,下了樓。
明鏡坐在沙發上,端莊地喝着茶,翻閱着報紙,又拆開船務公司的信,一封禁止取貨單,讓明鏡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明鏡拿起電話,搖了搖。
“對,我要船務公司,請闵經理聽電話,我是明氏企業的董事長。
”明鏡道,“我的航運單上,那兩箱貨,為什麼不讓提貨?” “明董事長,是這樣的,您的貨都是醫用品,光是醫用面紗就是禁止買賣的。
您以前有海關總署的批條,我們見條子放行,現如今海關總署的批條不管用了,要加蓋特務委員會的公章,才能放行。
” 明鏡急道:“闵經理,不能通融嗎?我們也是熟客了……” 闵經理抱歉道:“這個真不行,我們也是受人管制,不敢越權。
” 明鏡繼續争取道:“闵經理,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加一層運費給您……” “那可不敢,于今掙錢事小,被發現要坐牢,吃槍子的。
”闵經理堅持,“其實,話說回來,您明董事長要蓋個特務委員會的章,還不簡單。
” “什麼意思?” “喲,您沒看報紙嗎?令弟高升了。
” 明鏡不再說話,沉着一張臉慢慢放下電話,把扔在茶幾上的報紙又拿起來細看,專選時政版面仔細看起來。
“嘩”的一下,報紙被揉成一團,褶皺不堪的報紙上,映着明樓高就汪僞政府要員的照片。
同一張報紙,平展地擺在梁仲春的辦公桌上,一個紅色的大大的問号躺在報紙上。
汪曼春站在他的辦公桌前,眼睛盯着被問号覆蓋明樓的臉的報紙,問道:“梁先生想告訴我什麼?” “一個多月前,日本軍部即将派遣到上海經濟司任要職的日本經濟學家、法學家原田熊二在香港遇刺。
”梁仲春從抽屜裡拿出一份香港的報紙,往前一推,“遇刺那天,明樓就在香港。
” “你認為明樓殺了原田熊二?好取而代之?” “你認為呢?”梁仲春反問,“原田熊二死了,對誰最有好處?原田可是日本軍部欽定的新政府經濟司負責人,他要活着,明樓會如此受到各方器重嗎?” “你怎麼知道是明樓殺了他?” “我不知道!” 汪曼春冷哼一下,嗤之以鼻。
“你看看明樓身邊都是些什麼人,那個品位奢侈,身手矯健,來去無蹤的阿誠。
” 汪曼春愣了一下。
“把這樣一個人帶在身邊,這可不是什麼學者風範。
” “越來越複雜了。
” “應該是越來越有趣。
”梁仲春吩咐着,“設個套,試一試。
” “你利用我。
” “你又不是第一次被人利用。
關鍵的問題是,明樓不是情報販子,他更像是一個中間人。
我感興趣的是,他的情報會分銷到哪裡?特高課?重慶?蘇聯?延安?美國?” 汪曼春反問:“梁先生的直覺呢?” 梁仲春想都不想,果斷道:“重慶。
” 汪曼春冷笑一聲:“我師哥跟周佛海,包括汪主席都是從重慶投誠過來的。
” “正因為如此,他的掩護身份非常有效。
” 汪曼春還是不能接受梁仲春的判斷。
“怎麼了?你不接受?就因為他曾經是你的情人?” 汪曼春瞪視着:“我不想在工作時間談私人感情。
” 梁仲春繼續鼓動:“那麼?” “試試他。
”汪曼春脫口而出,“我找個人假扮情報販子……” 即便堅持了許久,汪曼春的内心防線還是被攻陷。
和梁仲春的對峙中,她對明樓即使有情,也挨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戳到心尖上。
“可行。
” 汪曼春鄭重道:“明天我叔父将在上海大酒店舉行一次‘上海金融界’的救市沙龍,我師哥也在被邀請之列,那就……争取一場即興演出。
” 梁仲春認同地點了點頭。
汪曼春問:“派誰去?” “你想叫誰消失就叫誰去。
” 汪曼春咀嚼着他話裡的含意,幽幽地道:“真想派你去。
” 梁仲春笑起來:“對,就這麼簡單。
” 話一出口,汪曼春心中了然,她喜歡聰明人,對梁仲春有敵意也有敬意。
“汪處長,南雲課長雖然是你的老師,可是,她畢竟是日本人。
76号是我們自己的地盤,守得住守不住,要看76号的工作效益。
”梁仲春說,“明白嗎?” “明白。
” “外界總傳說,我們76号二春争權,我從不辟謠,為什麼?我們要讓日本人對我們76号放心。
” 汪曼春不置可否。
“不過,對共産黨和重慶分子,我們必須見一個殺一個,汪主席才有可能在半壁河山下争一席之地。
” “等我消息。
”汪曼春道。
沙龍包間裡,充斥着惺惺作态的表演和虛僞的贊美聲。
人們高談闊論,對于經濟、政治、時事,無不論其利弊,活像一個自由的财經沙龍。
“……昨天夜裡,又有新政府的官員遇刺了。
”某銀行家歎道,“太恐怖了。
” “世道人心簡直糟透了。
刺客橫行,到處都是恐怖主義,抗日分子已然堕落到戰國水平,行此野蠻、下作的血腥勾當。
”汪芙蕖回道。
“有一句,說一句,日本人的修養是極好的。
日本人至少不會從我們的背後開槍吧。
日本人講的是武士道精神,講公平決鬥……”一位銀行家慨歎,“中國的經濟真的是沒有一點希望了。
” “我覺得,我們應該替新政府盡快拿出一個詳盡的金融改革方案。
”有人建議道。
“問題很多。
新政府要看政績,通常先看經濟。
我們要向新政府提倡經濟至上而不是政治至上。
對吧,汪老?”又走過來一位銀行家對汪芙蕖請教道。
“我呢,人老了,膽子也就小了,步子也就慢了。
”汪芙蕖呵呵一笑,反問明樓,“明樓,你說說看,現今的經濟題目應該怎麼做?” 明樓放下酒杯,細長的眉目在金絲鏡片的籠罩下漾着色澤柔和的光彩,汪曼春癡癡地望着他不曾離去,在她心裡明樓是永遠抹不去的心痛和愛。
“經濟,曆來就是一個既難做又誘人的題目。
當前大家矚目的問題,就是新政府會不會推出一系列的金融新政策,來刺激經濟,複蘇低迷的股市。
不過,經濟政策不是靠‘堵’來建設新秩序的,始終要想辦法‘疏通’。
戰時經濟蕭條,不僅僅是國内獨有的,國外也是一樣。
”明樓分析着,“所以,我
” 說着,兩人步履匆忙,消失在走廊盡頭。
小診所裡,程錦雲給黎叔拿藥。
“您得注意保暖,這咳嗽得及時治療。
就怕細菌感染,再引起呼吸道感染就麻煩了。
”程錦雲道。
“前兩天受了風寒,我沒在意。
”黎叔咳嗽道。
“我給您開了維生素,還有川貝枇杷膏。
” 黎叔把手中的報紙擱在了桌子上,壓低聲音說:“我們的新上級‘眼鏡蛇’約我們見面了。
” 程錦雲眼眸中掠過一絲驚詫:“眼鏡蛇?” “你知道他?” “這個代号,級别很高。
我以前在南方局電訊處工作的時候,接觸過這個代号。
” “你見過他嗎?” 程錦雲搖頭道:“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 “‘眼鏡蛇’約我見面,在和他見面之前,我們小組暫停一切行動,我希望‘眼鏡蛇’能夠提供給我們‘和平大會’的具體信息。
” “黎叔,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 “你說。
” “‘粉碎計劃’最終要使用到一定數量的炸藥,我們手上别說是炸藥了,就是子彈的數量都極其有限。
如果,‘眼鏡蛇’提供了準确的時間和地點,我們的炸藥從哪裡去搞呢?” 黎叔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炸藥比磺胺還要棘手。
” “我想,也許能從‘眼鏡蛇’那裡搞到貨源。
” 程錦雲道:“話雖如此,要有兩手準備才好。
” 黎叔陷入沉思。
明鏡的汽車駛進明公館,剛下車,阿香便迎了出來。
明鏡從車裡拎出一隻玉蘭花鎖的皮箱,阿香伸手要接箱子,明鏡沒有給她而是自己拎着箱子徑直進了屋。
“大少爺有信來嗎?”明鏡問道。
“沒有。
” “小少爺有信來嗎?” “有的,小少爺一個星期給您寄一張卡片,寫的都是洋文,小少爺好有學問的。
” “我就知道。
”明鏡微笑着,“一會兒把報紙都給我拿到樓上去。
”說完,又吩咐阿香一些瑣碎事情,便又提着箱子上了樓。
明鏡走進房間,就直接把箱子放進了保險箱。
阿香邊上樓邊喊道:“大小姐,我把報紙都給您拿來了,還有船務公司有您一封信。
” “知道了。
”明鏡把保險箱的門鎖上。
阿香擺好茶和甜點,下了樓。
明鏡坐在沙發上,端莊地喝着茶,翻閱着報紙,又拆開船務公司的信,一封禁止取貨單,讓明鏡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明鏡拿起電話,搖了搖。
“對,我要船務公司,請闵經理聽電話,我是明氏企業的董事長。
”明鏡道,“我的航運單上,那兩箱貨,為什麼不讓提貨?” “明董事長,是這樣的,您的貨都是醫用品,光是醫用面紗就是禁止買賣的。
您以前有海關總署的批條,我們見條子放行,現如今海關總署的批條不管用了,要加蓋特務委員會的公章,才能放行。
” 明鏡急道:“闵經理,不能通融嗎?我們也是熟客了……” 闵經理抱歉道:“這個真不行,我們也是受人管制,不敢越權。
” 明鏡繼續争取道:“闵經理,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加一層運費給您……” “那可不敢,于今掙錢事小,被發現要坐牢,吃槍子的。
”闵經理堅持,“其實,話說回來,您明董事長要蓋個特務委員會的章,還不簡單。
” “什麼意思?” “喲,您沒看報紙嗎?令弟高升了。
” 明鏡不再說話,沉着一張臉慢慢放下電話,把扔在茶幾上的報紙又拿起來細看,專選時政版面仔細看起來。
“嘩”的一下,報紙被揉成一團,褶皺不堪的報紙上,映着明樓高就汪僞政府要員的照片。
同一張報紙,平展地擺在梁仲春的辦公桌上,一個紅色的大大的問号躺在報紙上。
汪曼春站在他的辦公桌前,眼睛盯着被問号覆蓋明樓的臉的報紙,問道:“梁先生想告訴我什麼?” “一個多月前,日本軍部即将派遣到上海經濟司任要職的日本經濟學家、法學家原田熊二在香港遇刺。
”梁仲春從抽屜裡拿出一份香港的報紙,往前一推,“遇刺那天,明樓就在香港。
” “你認為明樓殺了原田熊二?好取而代之?” “你認為呢?”梁仲春反問,“原田熊二死了,對誰最有好處?原田可是日本軍部欽定的新政府經濟司負責人,他要活着,明樓會如此受到各方器重嗎?” “你怎麼知道是明樓殺了他?” “我不知道!” 汪曼春冷哼一下,嗤之以鼻。
“你看看明樓身邊都是些什麼人,那個品位奢侈,身手矯健,來去無蹤的阿誠。
” 汪曼春愣了一下。
“把這樣一個人帶在身邊,這可不是什麼學者風範。
” “越來越複雜了。
” “應該是越來越有趣。
”梁仲春吩咐着,“設個套,試一試。
” “你利用我。
” “你又不是第一次被人利用。
關鍵的問題是,明樓不是情報販子,他更像是一個中間人。
我感興趣的是,他的情報會分銷到哪裡?特高課?重慶?蘇聯?延安?美國?” 汪曼春反問:“梁先生的直覺呢?” 梁仲春想都不想,果斷道:“重慶。
” 汪曼春冷笑一聲:“我師哥跟周佛海,包括汪主席都是從重慶投誠過來的。
” “正因為如此,他的掩護身份非常有效。
” 汪曼春還是不能接受梁仲春的判斷。
“怎麼了?你不接受?就因為他曾經是你的情人?” 汪曼春瞪視着:“我不想在工作時間談私人感情。
” 梁仲春繼續鼓動:“那麼?” “試試他。
”汪曼春脫口而出,“我找個人假扮情報販子……” 即便堅持了許久,汪曼春的内心防線還是被攻陷。
和梁仲春的對峙中,她對明樓即使有情,也挨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戳到心尖上。
“可行。
” 汪曼春鄭重道:“明天我叔父将在上海大酒店舉行一次‘上海金融界’的救市沙龍,我師哥也在被邀請之列,那就……争取一場即興演出。
” 梁仲春認同地點了點頭。
汪曼春問:“派誰去?” “你想叫誰消失就叫誰去。
” 汪曼春咀嚼着他話裡的含意,幽幽地道:“真想派你去。
” 梁仲春笑起來:“對,就這麼簡單。
” 話一出口,汪曼春心中了然,她喜歡聰明人,對梁仲春有敵意也有敬意。
“汪處長,南雲課長雖然是你的老師,可是,她畢竟是日本人。
76号是我們自己的地盤,守得住守不住,要看76号的工作效益。
”梁仲春說,“明白嗎?” “明白。
” “外界總傳說,我們76号二春争權,我從不辟謠,為什麼?我們要讓日本人對我們76号放心。
” 汪曼春不置可否。
“不過,對共産黨和重慶分子,我們必須見一個殺一個,汪主席才有可能在半壁河山下争一席之地。
” “等我消息。
”汪曼春道。
沙龍包間裡,充斥着惺惺作态的表演和虛僞的贊美聲。
人們高談闊論,對于經濟、政治、時事,無不論其利弊,活像一個自由的财經沙龍。
“……昨天夜裡,又有新政府的官員遇刺了。
”某銀行家歎道,“太恐怖了。
” “世道人心簡直糟透了。
刺客橫行,到處都是恐怖主義,抗日分子已然堕落到戰國水平,行此野蠻、下作的血腥勾當。
”汪芙蕖回道。
“有一句,說一句,日本人的修養是極好的。
日本人至少不會從我們的背後開槍吧。
日本人講的是武士道精神,講公平決鬥……”一位銀行家慨歎,“中國的經濟真的是沒有一點希望了。
” “我覺得,我們應該替新政府盡快拿出一個詳盡的金融改革方案。
”有人建議道。
“問題很多。
新政府要看政績,通常先看經濟。
我們要向新政府提倡經濟至上而不是政治至上。
對吧,汪老?”又走過來一位銀行家對汪芙蕖請教道。
“我呢,人老了,膽子也就小了,步子也就慢了。
”汪芙蕖呵呵一笑,反問明樓,“明樓,你說說看,現今的經濟題目應該怎麼做?” 明樓放下酒杯,細長的眉目在金絲鏡片的籠罩下漾着色澤柔和的光彩,汪曼春癡癡地望着他不曾離去,在她心裡明樓是永遠抹不去的心痛和愛。
“經濟,曆來就是一個既難做又誘人的題目。
當前大家矚目的問題,就是新政府會不會推出一系列的金融新政策,來刺激經濟,複蘇低迷的股市。
不過,經濟政策不是靠‘堵’來建設新秩序的,始終要想辦法‘疏通’。
戰時經濟蕭條,不僅僅是國内獨有的,國外也是一樣。
”明樓分析着,“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