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五天能到麼?”
“咱們都是輕騎,一定能夠。
” “你順便告訴總管,糧食盡可能用騾子馱走,凡是不好帶走的東西都分給老百姓。
多備些幹糧,路途上少埋鍋造飯,耽誤時間。
” 把劉芳亮打發走以後,高夫人走出大門,站在打麥場上,望望周圍的群山、樹林,又望望左近的茅屋。
如今她一方面歸心似箭,一方面卻不免對這豫西一帶的老百姓和山川起一縷惜别之情。
這是一年中夜晚最短的月份,高夫人同姑娘們把東西整理好,和衣躺下去矇眬一陣,天已經快明了。
首先是公雞在籠中啼叫,跟着是烏鴉、雲雀和子規在林間叫喚,又跟着畫眉、百靈、麻雀都叫了起來。
高夫人一乍醒來,把姑娘們喚起。
大家匆匆地梳洗畢,外邊已經人喊馬嘶,開始排隊。
張材走來,請高夫人動身。
高夫人同站在村邊送行的老百姓告别,跳上玉花骢,率領着老營出發。
走了兩裡路同劉芳亮率領的大隊人馬會合之後,高夫人又回頭來望望這個駐紮了将近兩個月的小村莊。
但是她隻能看見兩三個較高的青綠山峰漂浮在乳白色的曉霧上邊,像茫茫無邊的大海中浮動着幾點島嶼。
從霧海中傳過來牛叫聲、羊叫聲、公雞叫聲,雜着人語聲。
等到轉過一個山灣,這一切聲音都微弱下去,被一片松濤和馬蹄聲淹沒。
紅日升高了。
曉霧散開了。
三天前曾下過一陣小雨,周圍重重疊疊的大山顯得特别蒼翠可愛,有些地方因受紅日照射,于蒼翠上閃着紫光,同那些尚未完全褪色的朝霞相輝映。
高夫人回頭望望,幾個姑娘在陽光中一個個臉頰上紅噴噴的,挂着微笑。
慧梅的淺紅戰馬渾身的毛特别潤澤,閃閃發光。
那一朵石榴花仍插在她的鬓上,但另外多了幾片艾葉和一朵杜鵑花,一定是她剛才從一個懸崖下邊經過時順手從懸崖上采了來的。
像這樣血紅血紅的杜鵑花,在山裡到處可見。
幾個姑娘也都采到了艾葉插在鬓邊。
慧英走在幾個姑娘的後邊,騎的是一匹黃骠馬,辔頭和鞍鞯全是紫色。
這個姑娘的性格比較沉靜,衣飾不喜歡大紅大綠,隻喜歡紫的、藍的、青的等素淡顔色。
這和她的十八歲的少女年華有點不大協調。
有時在高夫人的強迫之下才穿比較耀眼的花衣服。
在緊急時她總是寸步不離地跟着高夫人,在平常行軍時她常常走在後邊,以便照料别人。
現在高夫人回頭望望她,忽然想到最早的幾個女孩子隻剩下她和慧梅了,不禁心中一酸,暗暗說道: “她跟着我打過多少險惡的仗!” 大約走了二十裡路,人馬進入一道川谷,地勢比較平坦。
直到現在,高夫人才能夠把她的全體隊伍看得清楚。
走在前面的是一色白旗,走在後面的老營是一色紅旗。
旗幟鮮明,軍容整齊。
幾十匹高大的騾子馱着糧食和軍帳等辎重走在最後。
傷員們早就好了。
如今除孩兒兵以外,能夠戰鬥的精兵不是二百人,而是八百人了。
盡管高夫人見過些大的場面,兩三年來她和李自成統率的嫡系部隊和友軍多的時候達到十幾萬,最少的時候也有一萬多,這八百人馬有什麼稀罕?但是,這是從潼關南原全軍失散後重新發展成的一支勁旅,并且是她親手幫助劉芳亮艱難締造的力量,和往日的大軍不同。
她把全隊人馬從頭到尾望一望,兩道英氣勃勃的、像用剪子剪的那麼整齊的長眉毛向上揚起,黑亮黑亮的大眼睛閃動着淚花和一絲興奮的微笑。
這道川谷,寬的地方有兩三裡寬,窄的地方不到一裡寬。
隊伍到一個比較寬闊的地方停下來,在河邊飲馬,人也拿出幹糧打尖。
但隻逗留片刻,繼續趕路。
半年以來,高夫人一則思念丈夫,二則百事纏心,隻感到山把天地擠得非常窄,很少留意豫西山區的風景也有醉人的地方,如今在去商州境同闖王會師的路上,突然她覺得沿路山川處處雄偉,又處處妩媚,都似乎在向她招手微笑。
人馬走到一段叫做石門峽的谷中,兩邊都是懸崖,見青天不見太陽。
澗水傍着右邊懸崖奔騰,沖激着大小石頭,飛濺着水花和雨星,發出震耳欲聾的巨聲。
農民軍傍着左邊懸崖走,馬鐵掌蹴踏着花崗石。
隊伍的前邊和後邊,鼓聲陣陣,催趕着行軍。
鼓聲、馬蹄聲、澎澎湃湃的澗水聲,混合在一起,使人簡直分不清楚。
走了一陣,澗谷漸寬,左邊仍然是百丈懸崖,右邊的地勢卻緩了起來。
一片明媚的陽光照着蒼綠的峭壁。
峭壁上生着有趣的小草,有的開着金黃的小花,有的卻是深紅和淺紅的杜鵑。
在一處懸崖上,一塊巨石俯瞰奔流,似乎随時就會從半空中撲下來。
從這塊大石上邊垂下來幾條葛藤,綠葉間挂着一串串紫花。
岩石的上邊長着一株低矮的馬尾松,枝幹虬曲。
一隻秃頭的坐山雕抓了一隻什麼鳥兒,在空中打個盤旋,落在松樹的虬枝上,正在吃着,忽然被下邊的人馬驚住,瞪着兇猛的圓眼睛向下窺望。
它十分大膽,盡管同人馬相離不遠,卻不飛走。
高夫人在馬上看見了它,還看見那隻被吃的鳥兒,有幾片淡灰色的羽毛飄飄落下。
她小聲問: “慧英,看見了麼?” “看見了,”慧英回答,如今她同慧梅走在高夫人的前邊。
“你看,它真可惡,專殘害别的鳥兒!能夠射中麼?” “也許行。
讓我試試。
” 戰馬在高低不平的岩石小路上繼續走着。
慧英迅速地取了弓箭,但因為山路過窄,不易轉身,她必須左手開弓,才較順手。
她剛剛把弓換過手來,尚未舉起,就被坐山雕的十分銳利的眼睛看清了,隻見它大翅一展,提着獵獲物騰空而起。
高夫人不由地說:“好,快射!”她的話剛出口,隻聽弓弦一響,坐山雕在空中打個翻身,爪裡提着獵獲物落了下來,它自己勉強又飛幾尺遠,猛地栽在懸崖上,十幾片羽毛飄落谷中。
高夫人前後的男女親兵爆發出一陣歡呼。
慧梅拍着手,遺憾地說: “可惜它沒有落到咱們的馬前!” 高夫人回頭對那五個姑娘說:“武藝須要苦練日久才能練好。
慧英十二歲就跟着我,已經六年啦,練出這一手可不容易。
” 人馬轉上一座山坡。
山勢不陡,小路在山腰間盤旋而上。
走着走着,好像路已到了盡頭,但轉過一個山包,忽然一陣花香撲來,沁人心脾。
慧梅快活地叫: “唉呀!滿山都是鮮花,真是仙境!” 蘭芝也叫:“媽!媽!你看那!你看那!”她用鞭子指着問:“那是什麼花?” 在這座平日少有人走的半山坡上,到處是野生的薔薇、月季、刺玫和一些不知道名兒的草花。
在略微背陰的
” “你順便告訴總管,糧食盡可能用騾子馱走,凡是不好帶走的東西都分給老百姓。
多備些幹糧,路途上少埋鍋造飯,耽誤時間。
” 把劉芳亮打發走以後,高夫人走出大門,站在打麥場上,望望周圍的群山、樹林,又望望左近的茅屋。
如今她一方面歸心似箭,一方面卻不免對這豫西一帶的老百姓和山川起一縷惜别之情。
這是一年中夜晚最短的月份,高夫人同姑娘們把東西整理好,和衣躺下去矇眬一陣,天已經快明了。
首先是公雞在籠中啼叫,跟着是烏鴉、雲雀和子規在林間叫喚,又跟着畫眉、百靈、麻雀都叫了起來。
高夫人一乍醒來,把姑娘們喚起。
大家匆匆地梳洗畢,外邊已經人喊馬嘶,開始排隊。
張材走來,請高夫人動身。
高夫人同站在村邊送行的老百姓告别,跳上玉花骢,率領着老營出發。
走了兩裡路同劉芳亮率領的大隊人馬會合之後,高夫人又回頭來望望這個駐紮了将近兩個月的小村莊。
但是她隻能看見兩三個較高的青綠山峰漂浮在乳白色的曉霧上邊,像茫茫無邊的大海中浮動着幾點島嶼。
從霧海中傳過來牛叫聲、羊叫聲、公雞叫聲,雜着人語聲。
等到轉過一個山灣,這一切聲音都微弱下去,被一片松濤和馬蹄聲淹沒。
紅日升高了。
曉霧散開了。
三天前曾下過一陣小雨,周圍重重疊疊的大山顯得特别蒼翠可愛,有些地方因受紅日照射,于蒼翠上閃着紫光,同那些尚未完全褪色的朝霞相輝映。
高夫人回頭望望,幾個姑娘在陽光中一個個臉頰上紅噴噴的,挂着微笑。
慧梅的淺紅戰馬渾身的毛特别潤澤,閃閃發光。
那一朵石榴花仍插在她的鬓上,但另外多了幾片艾葉和一朵杜鵑花,一定是她剛才從一個懸崖下邊經過時順手從懸崖上采了來的。
像這樣血紅血紅的杜鵑花,在山裡到處可見。
幾個姑娘也都采到了艾葉插在鬓邊。
慧英走在幾個姑娘的後邊,騎的是一匹黃骠馬,辔頭和鞍鞯全是紫色。
這個姑娘的性格比較沉靜,衣飾不喜歡大紅大綠,隻喜歡紫的、藍的、青的等素淡顔色。
這和她的十八歲的少女年華有點不大協調。
有時在高夫人的強迫之下才穿比較耀眼的花衣服。
在緊急時她總是寸步不離地跟着高夫人,在平常行軍時她常常走在後邊,以便照料别人。
現在高夫人回頭望望她,忽然想到最早的幾個女孩子隻剩下她和慧梅了,不禁心中一酸,暗暗說道: “她跟着我打過多少險惡的仗!” 大約走了二十裡路,人馬進入一道川谷,地勢比較平坦。
直到現在,高夫人才能夠把她的全體隊伍看得清楚。
走在前面的是一色白旗,走在後面的老營是一色紅旗。
旗幟鮮明,軍容整齊。
幾十匹高大的騾子馱着糧食和軍帳等辎重走在最後。
傷員們早就好了。
如今除孩兒兵以外,能夠戰鬥的精兵不是二百人,而是八百人了。
盡管高夫人見過些大的場面,兩三年來她和李自成統率的嫡系部隊和友軍多的時候達到十幾萬,最少的時候也有一萬多,這八百人馬有什麼稀罕?但是,這是從潼關南原全軍失散後重新發展成的一支勁旅,并且是她親手幫助劉芳亮艱難締造的力量,和往日的大軍不同。
她把全隊人馬從頭到尾望一望,兩道英氣勃勃的、像用剪子剪的那麼整齊的長眉毛向上揚起,黑亮黑亮的大眼睛閃動着淚花和一絲興奮的微笑。
這道川谷,寬的地方有兩三裡寬,窄的地方不到一裡寬。
隊伍到一個比較寬闊的地方停下來,在河邊飲馬,人也拿出幹糧打尖。
但隻逗留片刻,繼續趕路。
半年以來,高夫人一則思念丈夫,二則百事纏心,隻感到山把天地擠得非常窄,很少留意豫西山區的風景也有醉人的地方,如今在去商州境同闖王會師的路上,突然她覺得沿路山川處處雄偉,又處處妩媚,都似乎在向她招手微笑。
人馬走到一段叫做石門峽的谷中,兩邊都是懸崖,見青天不見太陽。
澗水傍着右邊懸崖奔騰,沖激着大小石頭,飛濺着水花和雨星,發出震耳欲聾的巨聲。
農民軍傍着左邊懸崖走,馬鐵掌蹴踏着花崗石。
隊伍的前邊和後邊,鼓聲陣陣,催趕着行軍。
鼓聲、馬蹄聲、澎澎湃湃的澗水聲,混合在一起,使人簡直分不清楚。
走了一陣,澗谷漸寬,左邊仍然是百丈懸崖,右邊的地勢卻緩了起來。
一片明媚的陽光照着蒼綠的峭壁。
峭壁上生着有趣的小草,有的開着金黃的小花,有的卻是深紅和淺紅的杜鵑。
在一處懸崖上,一塊巨石俯瞰奔流,似乎随時就會從半空中撲下來。
從這塊大石上邊垂下來幾條葛藤,綠葉間挂着一串串紫花。
岩石的上邊長着一株低矮的馬尾松,枝幹虬曲。
一隻秃頭的坐山雕抓了一隻什麼鳥兒,在空中打個盤旋,落在松樹的虬枝上,正在吃着,忽然被下邊的人馬驚住,瞪着兇猛的圓眼睛向下窺望。
它十分大膽,盡管同人馬相離不遠,卻不飛走。
高夫人在馬上看見了它,還看見那隻被吃的鳥兒,有幾片淡灰色的羽毛飄飄落下。
她小聲問: “慧英,看見了麼?” “看見了,”慧英回答,如今她同慧梅走在高夫人的前邊。
“你看,它真可惡,專殘害别的鳥兒!能夠射中麼?” “也許行。
讓我試試。
” 戰馬在高低不平的岩石小路上繼續走着。
慧英迅速地取了弓箭,但因為山路過窄,不易轉身,她必須左手開弓,才較順手。
她剛剛把弓換過手來,尚未舉起,就被坐山雕的十分銳利的眼睛看清了,隻見它大翅一展,提着獵獲物騰空而起。
高夫人不由地說:“好,快射!”她的話剛出口,隻聽弓弦一響,坐山雕在空中打個翻身,爪裡提着獵獲物落了下來,它自己勉強又飛幾尺遠,猛地栽在懸崖上,十幾片羽毛飄落谷中。
高夫人前後的男女親兵爆發出一陣歡呼。
慧梅拍着手,遺憾地說: “可惜它沒有落到咱們的馬前!” 高夫人回頭對那五個姑娘說:“武藝須要苦練日久才能練好。
慧英十二歲就跟着我,已經六年啦,練出這一手可不容易。
” 人馬轉上一座山坡。
山勢不陡,小路在山腰間盤旋而上。
走着走着,好像路已到了盡頭,但轉過一個山包,忽然一陣花香撲來,沁人心脾。
慧梅快活地叫: “唉呀!滿山都是鮮花,真是仙境!” 蘭芝也叫:“媽!媽!你看那!你看那!”她用鞭子指着問:“那是什麼花?” 在這座平日少有人走的半山坡上,到處是野生的薔薇、月季、刺玫和一些不知道名兒的草花。
在略微背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