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商州以西的叢山中選一個險要的地方駐定以後,李自成隐名埋姓,不使外人知道他的行蹤。
他叫将士們在老百姓面前不要再稱他闖王。
老百姓縱然有人疑心他是闖王,也沒人多言多語。
何況他一貫粗衣惡食,與弟兄們同甘共苦,當地的人們确實被他瞞住很久,反而有謠言說闖王逃到河南,在老回回營裡卧病不起。
自成派出幾個探子到潼關一帶探聽官軍消息,另外派一個探子往湖廣谷城察看張獻忠的動靜。
從潼關回來的探子說,洪承疇和孫傳庭果然率領五萬人馬勤王去了,可是高夫人、劉芳亮和老營仍無下落,隻知前些天傳說高夫人陣亡的事情不确,送到潼關的是一顆良家婦女的首級,相貌有點兒近似高夫人。
自成繼續派人去打探消息,決心在商洛山中收集舊部,埋頭練兵,自己也趁機會讀一些書。
河南是四戰之地,暫時不打算去了。
擺在自成眼前的困難很多,最緊急的難題是糧食。
商洛山中本來就是個人煙稀疏、地瘠民貧的地方,加上連年的天災和戰亂,老百姓逃的逃,死的死,留下來的稀稀拉拉,無衣無食,苟延時日。
他用各種辦法搜羅糧食,不僅要養活自己的部隊度過嚴冬和荒春,也要赈濟這一帶的山鄉百姓,使大家不要餓死,也不要再向外逃。
當時搜羅糧食不外乎三種辦法:第一種辦法是他拿出許多銀子派當地可靠的老百姓和手下士兵扮作糧食小販,騎着毛驢,到城池裡和附近的縣份裡買糧食。
每人一頭驢,兩條長口袋。
往往十頭到二十頭小毛驢結隊而行,不怕遇到零星土匪或小股鄉勇攔劫。
這種成群結隊的小糧食販子在這裡和豫西一帶自來就有,俗稱趕驢販兒,所以官府并不懷疑。
自成的老馬夫王長順已經回來,雖然挂了兩處彩,都不嚴重,很快地給尚炯治好了。
他對做糧食小販有經驗,自成就派他專負責這個工作。
他依然很快活,愛說笑話,同他一起的士兵和老百姓都很喜歡他。
第二個辦法是向附近山寨中的富戶借糧,如果遇到抗拒,就殺一儆百。
當時因官府無力派兵入山,地主們對這股從潼關潰下的農民武裝都很害怕,不敢不借。
不過托人說情,借多給少的情形也是常有的。
自成的第三個辦法是派幾小隊人馬到一二百裡以外的縣份打糧。
事先找好底線,查清某一個山寨裡或村中的富戶情況,派人在夜間送去一封信,或到寨外放幾響鳥铳,呐喊一陣,點燃柴火垛,臨走時将信貼在寨門上。
這些信有一個傳統的老套子,這樣寫着: ××寨财主××知悉:隻因爾為富不仁,萬人痛恨,本軍特來向爾索要紋銀××兩,小麥××石,雜糧××石,赈濟百姓。
限爾三天以外,五天以裡,将銀錢糧食如數湊齊,送至××地方交付。
倘若遲誤,定将攻破寨子,燒爾房屋,殺爾人,雞犬不留! 财主們有抗拒的,有托人說情,按照另外雙方同意的數目把銀錢糧食送來的。
對于抗拒不交的财主,農民軍就設法勾通内線,攻破山寨,用殺人放火和洗劫的辦法進行懲罰。
倘若沒有内線,而山寨又防守嚴密,農民軍為着避免損傷人馬和威信,便不送去要銀要糧的信。
還有一些财主遷到城裡或堅固的山寨中住,鄉村裡留着田地和宅子。
農民軍把信交給他們的佃戶或鄰人轉去,如遇抗拒,便放火燒毀他們的鄉下住宅。
李自成的打糧部隊所采取的第三種辦法是本地“杆子”常用的辦法,所以起初當地财主們都誤認為他們是從商州或洛南縣來的“杆子”,也把他們叫做土寇。
後來見他們行蹤神出鬼沒,馬匹很多,很少奸淫婦女的事,對窮苦老百姓更不騷擾,财主們才知道這是李自成的潰散人馬,但長久不知道是李闖王親自派出的打糧部隊。
盡管用各種辦法搜羅糧食,但部隊的生活仍然極苦。
特别是在第一個月中,遇到幾天風雪,闖王自己同弟兄們每天隻吃一頓飯。
棉衣很少,又缺被褥,大部分彩号還沒有痊愈,有點糧食和棉衣先顧彩号,所以大家就更苦了。
一天早上,風雪停止,闖王到買糧小隊住的三間草屋中找王長順談談放晴後如何購買糧食的事。
他踏進門檻一看,不覺一驚。
這三間草房中,一頭放着本屋主人的一些東西,因主人走親戚去幾天了,單扇門上挂着一把鎖;另一頭亂堆着麥稭和幹草,不見一個人,中間地上燒着一堆木柴火,用土坯圈着,并未熄滅,潮濕的樹根半着不着,冒着濃煙,熏得闖王幾乎睜不開眼睛。
真奇怪,住在這裡的二十幾個弟兄到哪裡去了? 闖王又向前走兩步,仔細一看,看見從亂草堆中露出來一雙破鞋,而且草在動彈,不覺笑了。
他對着亂草堆叫了一聲:“王長順!”王長順答應一聲,推掉身上蓋的幹草,忽地坐起。
但他的頭上還蒙着許多草,有些草像流蘇一樣挂在氈帽的檐兒上,兩隻眼隔着草莖和草葉閃着微笑。
他用手掃掉氈帽上的草,站立起來,向着草堆踢一腳,叫道: “夥計們,快爬起來。
闖王來啦!” 大家紛紛滾出幹草堆,站了起來,連忙在帽子和衣上拍打。
王長順好像猜到自成要問他們冷得如何,挺挺胸脯,嘻嘻笑着說: “闖王,俺們睡得真舒服。
這幹草窩比大财主們的鴨絨被子還暖和。
大前年咱們打到江北,我第一遭看見了什麼叫鴨絨被,也蓋在身上試了試。
說良心話,還不如睡在這幹草窩中暖和哩。
” 自成笑着說:“長順,天氣放晴啦,你今天就安排出去買糧食吧。
雪一時化不了,山路難行。
可是如今咱們正在困難頭上,隻好讓你們多辛苦一點。
” “嗨,你放心,再大的雪也擋不住俺們趕驢販子,何況昨兒的雪并不算大。
想舒服,在家裡摟着老婆睡,不來造反啦。
如今吃點苦,等打下江山,那時才看咱們享福哩!” 闖王故意問:“你看咱們能打下江山麼?” “能!能!我敢打賭!誰要是不信,我王長順敢把頭賭上!” “怎見得?” “大明氣數已盡,四下起火,八下冒煙,崇祯的龍椅早就坐不穩啦。
你李闖王替天行道,打富濟貧,剿兵安民,做事都是為百姓着想,真是有仁有義。
從前一道起事的人多啦,可是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頭領哪個趕得上你?再說,這幾個月來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闖王你沖鋒陷陣,竟然連一根汗毛也沒損傷,可不是大命人麼?命該你得江山,處處有神靈保佑!” 李自成快活地大笑起來。
為着目前的情況萬分困難,他很怕弟兄們暗中灰心,因此昨夜在床上輾轉反側,幾乎整夜失眠,如今聽了王長順幾句話,心上的愁雲掃去大半。
他從王長順的亂蓬蓬的絡腮胡子上取下來一片幹草葉,拍着他的肩膀,說: “你說得很好,很好。
”自成又望着大家說:“苦盡自有甜來到。
有朝一日咱們打出商洛山,大家就不再像蛟龍困在淺灘了。
” 雙喜匆匆地走了進來,告訴闖王說郝叔叔來老營見他。
自成覺得詫異:郝搖旗平日早晨起來較晚,今日特别冷,這樣早來見他,發生了什麼急事?他收斂了笑容,把如何出發買糧食的話對王長順交代幾句,便跟着雙喜走了。
李自成自己住的是一座寬大的宅子。
這原是一家大地主的宅子,全家于幾年前逃進商州城内,隻留下一個老夥計看門。
自成到了以後,把看門人趕往别處,這一座宅子就駐紮了他的老營。
他同雙喜和張鼐住在堂屋兩頭,中間空起來作為他同将領們談話和議事的地方。
東西廂和對廳都住着老營的親兵親将,另外一個偏院住着高一功和部分将士。
黑漆樓門外是一片空場,可以容納兩三百人在這裡練習武藝,但練習射箭卻得到村外,那兒有一片更大的空地,如今就作為校場使用。
堂屋背後有十幾間群房原是住長工們和喂牲口的地方,如今改成了老營的馬号,也住了一些馬夫和親兵。
除堂屋右邊有角門外,另外有一個後門可以出進。
“搖旗,這麼早來了,有什麼事?”闖王問,拉着郝搖旗坐下烤火。
“我,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 “商量什麼?沒有錢用了是不是?” “不是,不是。
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怕你不會答應。
” 李自成的心中更覺奇怪。
平日郝搖旗說話爽快,今天為什麼吞吞吐吐? “你到底要說什麼?”他問。
“快說吧,說出來咱們商量。
” “我說,自成……” 郝搖旗剛要說出,看見李過匆匆走進院裡,就把話打住了。
他平日同李過之間相處得不很融洽,有些話他不願當着李過的面前說出。
李過一跨進上房門檻,向郝搖旗打個招呼,立刻對自成說: “二爹,昨天後半夜,我派往潼關去的探子冒雪趕回,說潼關那邊的風聲又緊啦,咱們得趕快準備。
” “怎麼又緊啦?” “他娘的賀瘋子又回潼關啦,要來打咱們哩。
” “他不是随孫傳庭勤王去了?” “聽說是走到山西忻縣境裡,他手下的人馬一則多不願離開陝西,二則怕同清兵打仗,三則因欠了幾個月的饷,嘩變了一千多。
恰在這時,洪承疇和孫傳庭得到潼關道的火急禀報,知道咱們的潰散人馬有不少來到商洛山中,就派賀瘋子帶着餘下的一千多人馬星夜回潼關,快到風陵渡啦。
” 郝搖旗滿不在乎地說:“怕什麼?賀瘋子算不了我的屌毛!咱不是怕他來,是怕他不來哩!” 李過坐下說:“賀瘋子咱們自然不怕。
不過咱們正要在這裡收集舊部,訓練人馬,要是一打仗,俺二爹的屯墾和練兵打算就不行了。
再說,潼關道丁啟睿标下有一千多人,商州和武關方面駐有兩千人,同賀瘋子的人馬合在一起足有五千人。
另外,西安方面還駐有一萬官兵,随時可以調來幾千人。
咱們雖然不怕他們來,也得準備一下。
有備無患,免得吃虧。
” 自成近來正在用心讀《孫子十家注》,所以聽了侄兒的話十分同意,點頭說: “對,對。
咱們要快做準備,不可大意。
孫子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這句話十分要緊。
你多派幾個人前去潼關和西安打探,商州和武關方面也要随時打探。
” “我現在就派人去。
”李過說,從火邊站起來,匆匆走了。
“搖旗,你剛才要說什麼?”自成問。
郝搖旗有點兒勉強地嘻嘻笑着,卻不說話。
自從來到商洛山中以後,他帶回來的人馬有些回到原來隊裡去了,有少數因為受不了苦,覺着沒奔頭,開小差了。
雖然開小差的隻是幾個人,但對于
他叫将士們在老百姓面前不要再稱他闖王。
老百姓縱然有人疑心他是闖王,也沒人多言多語。
何況他一貫粗衣惡食,與弟兄們同甘共苦,當地的人們确實被他瞞住很久,反而有謠言說闖王逃到河南,在老回回營裡卧病不起。
自成派出幾個探子到潼關一帶探聽官軍消息,另外派一個探子往湖廣谷城察看張獻忠的動靜。
從潼關回來的探子說,洪承疇和孫傳庭果然率領五萬人馬勤王去了,可是高夫人、劉芳亮和老營仍無下落,隻知前些天傳說高夫人陣亡的事情不确,送到潼關的是一顆良家婦女的首級,相貌有點兒近似高夫人。
自成繼續派人去打探消息,決心在商洛山中收集舊部,埋頭練兵,自己也趁機會讀一些書。
河南是四戰之地,暫時不打算去了。
擺在自成眼前的困難很多,最緊急的難題是糧食。
商洛山中本來就是個人煙稀疏、地瘠民貧的地方,加上連年的天災和戰亂,老百姓逃的逃,死的死,留下來的稀稀拉拉,無衣無食,苟延時日。
他用各種辦法搜羅糧食,不僅要養活自己的部隊度過嚴冬和荒春,也要赈濟這一帶的山鄉百姓,使大家不要餓死,也不要再向外逃。
當時搜羅糧食不外乎三種辦法:第一種辦法是他拿出許多銀子派當地可靠的老百姓和手下士兵扮作糧食小販,騎着毛驢,到城池裡和附近的縣份裡買糧食。
每人一頭驢,兩條長口袋。
往往十頭到二十頭小毛驢結隊而行,不怕遇到零星土匪或小股鄉勇攔劫。
這種成群結隊的小糧食販子在這裡和豫西一帶自來就有,俗稱趕驢販兒,所以官府并不懷疑。
自成的老馬夫王長順已經回來,雖然挂了兩處彩,都不嚴重,很快地給尚炯治好了。
他對做糧食小販有經驗,自成就派他專負責這個工作。
他依然很快活,愛說笑話,同他一起的士兵和老百姓都很喜歡他。
第二個辦法是向附近山寨中的富戶借糧,如果遇到抗拒,就殺一儆百。
當時因官府無力派兵入山,地主們對這股從潼關潰下的農民武裝都很害怕,不敢不借。
不過托人說情,借多給少的情形也是常有的。
自成的第三個辦法是派幾小隊人馬到一二百裡以外的縣份打糧。
事先找好底線,查清某一個山寨裡或村中的富戶情況,派人在夜間送去一封信,或到寨外放幾響鳥铳,呐喊一陣,點燃柴火垛,臨走時将信貼在寨門上。
這些信有一個傳統的老套子,這樣寫着: ××寨财主××知悉:隻因爾為富不仁,萬人痛恨,本軍特來向爾索要紋銀××兩,小麥××石,雜糧××石,赈濟百姓。
限爾三天以外,五天以裡,将銀錢糧食如數湊齊,送至××地方交付。
倘若遲誤,定将攻破寨子,燒爾房屋,殺爾人,雞犬不留! 财主們有抗拒的,有托人說情,按照另外雙方同意的數目把銀錢糧食送來的。
對于抗拒不交的财主,農民軍就設法勾通内線,攻破山寨,用殺人放火和洗劫的辦法進行懲罰。
倘若沒有内線,而山寨又防守嚴密,農民軍為着避免損傷人馬和威信,便不送去要銀要糧的信。
還有一些财主遷到城裡或堅固的山寨中住,鄉村裡留着田地和宅子。
農民軍把信交給他們的佃戶或鄰人轉去,如遇抗拒,便放火燒毀他們的鄉下住宅。
李自成的打糧部隊所采取的第三種辦法是本地“杆子”常用的辦法,所以起初當地财主們都誤認為他們是從商州或洛南縣來的“杆子”,也把他們叫做土寇。
後來見他們行蹤神出鬼沒,馬匹很多,很少奸淫婦女的事,對窮苦老百姓更不騷擾,财主們才知道這是李自成的潰散人馬,但長久不知道是李闖王親自派出的打糧部隊。
盡管用各種辦法搜羅糧食,但部隊的生活仍然極苦。
特别是在第一個月中,遇到幾天風雪,闖王自己同弟兄們每天隻吃一頓飯。
棉衣很少,又缺被褥,大部分彩号還沒有痊愈,有點糧食和棉衣先顧彩号,所以大家就更苦了。
一天早上,風雪停止,闖王到買糧小隊住的三間草屋中找王長順談談放晴後如何購買糧食的事。
他踏進門檻一看,不覺一驚。
這三間草房中,一頭放着本屋主人的一些東西,因主人走親戚去幾天了,單扇門上挂着一把鎖;另一頭亂堆着麥稭和幹草,不見一個人,中間地上燒着一堆木柴火,用土坯圈着,并未熄滅,潮濕的樹根半着不着,冒着濃煙,熏得闖王幾乎睜不開眼睛。
真奇怪,住在這裡的二十幾個弟兄到哪裡去了? 闖王又向前走兩步,仔細一看,看見從亂草堆中露出來一雙破鞋,而且草在動彈,不覺笑了。
他對着亂草堆叫了一聲:“王長順!”王長順答應一聲,推掉身上蓋的幹草,忽地坐起。
但他的頭上還蒙着許多草,有些草像流蘇一樣挂在氈帽的檐兒上,兩隻眼隔着草莖和草葉閃着微笑。
他用手掃掉氈帽上的草,站立起來,向着草堆踢一腳,叫道: “夥計們,快爬起來。
闖王來啦!” 大家紛紛滾出幹草堆,站了起來,連忙在帽子和衣上拍打。
王長順好像猜到自成要問他們冷得如何,挺挺胸脯,嘻嘻笑着說: “闖王,俺們睡得真舒服。
這幹草窩比大财主們的鴨絨被子還暖和。
大前年咱們打到江北,我第一遭看見了什麼叫鴨絨被,也蓋在身上試了試。
說良心話,還不如睡在這幹草窩中暖和哩。
” 自成笑着說:“長順,天氣放晴啦,你今天就安排出去買糧食吧。
雪一時化不了,山路難行。
可是如今咱們正在困難頭上,隻好讓你們多辛苦一點。
” “嗨,你放心,再大的雪也擋不住俺們趕驢販子,何況昨兒的雪并不算大。
想舒服,在家裡摟着老婆睡,不來造反啦。
如今吃點苦,等打下江山,那時才看咱們享福哩!” 闖王故意問:“你看咱們能打下江山麼?” “能!能!我敢打賭!誰要是不信,我王長順敢把頭賭上!” “怎見得?” “大明氣數已盡,四下起火,八下冒煙,崇祯的龍椅早就坐不穩啦。
你李闖王替天行道,打富濟貧,剿兵安民,做事都是為百姓着想,真是有仁有義。
從前一道起事的人多啦,可是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頭領哪個趕得上你?再說,這幾個月來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闖王你沖鋒陷陣,竟然連一根汗毛也沒損傷,可不是大命人麼?命該你得江山,處處有神靈保佑!” 李自成快活地大笑起來。
為着目前的情況萬分困難,他很怕弟兄們暗中灰心,因此昨夜在床上輾轉反側,幾乎整夜失眠,如今聽了王長順幾句話,心上的愁雲掃去大半。
他從王長順的亂蓬蓬的絡腮胡子上取下來一片幹草葉,拍着他的肩膀,說: “你說得很好,很好。
”自成又望着大家說:“苦盡自有甜來到。
有朝一日咱們打出商洛山,大家就不再像蛟龍困在淺灘了。
” 雙喜匆匆地走了進來,告訴闖王說郝叔叔來老營見他。
自成覺得詫異:郝搖旗平日早晨起來較晚,今日特别冷,這樣早來見他,發生了什麼急事?他收斂了笑容,把如何出發買糧食的話對王長順交代幾句,便跟着雙喜走了。
李自成自己住的是一座寬大的宅子。
這原是一家大地主的宅子,全家于幾年前逃進商州城内,隻留下一個老夥計看門。
自成到了以後,把看門人趕往别處,這一座宅子就駐紮了他的老營。
他同雙喜和張鼐住在堂屋兩頭,中間空起來作為他同将領們談話和議事的地方。
東西廂和對廳都住着老營的親兵親将,另外一個偏院住着高一功和部分将士。
黑漆樓門外是一片空場,可以容納兩三百人在這裡練習武藝,但練習射箭卻得到村外,那兒有一片更大的空地,如今就作為校場使用。
堂屋背後有十幾間群房原是住長工們和喂牲口的地方,如今改成了老營的馬号,也住了一些馬夫和親兵。
除堂屋右邊有角門外,另外有一個後門可以出進。
“搖旗,這麼早來了,有什麼事?”闖王問,拉着郝搖旗坐下烤火。
“我,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 “商量什麼?沒有錢用了是不是?” “不是,不是。
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怕你不會答應。
” 李自成的心中更覺奇怪。
平日郝搖旗說話爽快,今天為什麼吞吞吐吐? “你到底要說什麼?”他問。
“快說吧,說出來咱們商量。
” “我說,自成……” 郝搖旗剛要說出,看見李過匆匆走進院裡,就把話打住了。
他平日同李過之間相處得不很融洽,有些話他不願當着李過的面前說出。
李過一跨進上房門檻,向郝搖旗打個招呼,立刻對自成說: “二爹,昨天後半夜,我派往潼關去的探子冒雪趕回,說潼關那邊的風聲又緊啦,咱們得趕快準備。
” “怎麼又緊啦?” “他娘的賀瘋子又回潼關啦,要來打咱們哩。
” “他不是随孫傳庭勤王去了?” “聽說是走到山西忻縣境裡,他手下的人馬一則多不願離開陝西,二則怕同清兵打仗,三則因欠了幾個月的饷,嘩變了一千多。
恰在這時,洪承疇和孫傳庭得到潼關道的火急禀報,知道咱們的潰散人馬有不少來到商洛山中,就派賀瘋子帶着餘下的一千多人馬星夜回潼關,快到風陵渡啦。
” 郝搖旗滿不在乎地說:“怕什麼?賀瘋子算不了我的屌毛!咱不是怕他來,是怕他不來哩!” 李過坐下說:“賀瘋子咱們自然不怕。
不過咱們正要在這裡收集舊部,訓練人馬,要是一打仗,俺二爹的屯墾和練兵打算就不行了。
再說,潼關道丁啟睿标下有一千多人,商州和武關方面駐有兩千人,同賀瘋子的人馬合在一起足有五千人。
另外,西安方面還駐有一萬官兵,随時可以調來幾千人。
咱們雖然不怕他們來,也得準備一下。
有備無患,免得吃虧。
” 自成近來正在用心讀《孫子十家注》,所以聽了侄兒的話十分同意,點頭說: “對,對。
咱們要快做準備,不可大意。
孫子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這句話十分要緊。
你多派幾個人前去潼關和西安打探,商州和武關方面也要随時打探。
” “我現在就派人去。
”李過說,從火邊站起來,匆匆走了。
“搖旗,你剛才要說什麼?”自成問。
郝搖旗有點兒勉強地嘻嘻笑着,卻不說話。
自從來到商洛山中以後,他帶回來的人馬有些回到原來隊裡去了,有少數因為受不了苦,覺着沒奔頭,開小差了。
雖然開小差的隻是幾個人,但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