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而激動地向她走來。
她停住腳,等候雙喜來到,覺得雙喜有重要的話要對她說,也許是他得到了什麼消息。
雙喜到了她的面前,像一個孩子似的咕嘟着嘴懇求說: “媽,我在這裡沒有事,讓我去吧。
” “往哪裡去?” 雙喜呼吸急促,吭吭哧哧地說:“我……我爸爸和舅舅,去了一大陣,官兵的旗幟還沒亂。
我看情況有點不妙,不如讓我趕快去吧。
” 高夫人聽到雙喜說“情況有點不妙”,不禁背上一涼,心頭上打個寒戰,睜大了眼睛盯着她的養子,趕快問: “怎麼不妙?” “咱們的人馬少,利于速戰,不利于纏磨的時間太久。
我看,媽,不如讓我去,出敵不意,攔腰插一拳,也許能夠把敵陣沖亂。
”雙喜急急地說,不再吭吭哧哧了。
“你?” “嗯。
如今就要勇猛堅決,出奇制勝。
” “這……這太冒險啦。
” “俗話說,‘騎馬坐船三分險’,何況打仗,舍不得娃子逮不住狼,該下狠心時就得下狠心。
媽,讓我去吧!耽擱得久了更不好。
” 高夫人也覺得雙喜的話很有道理,但是她一時下不了決心。
她打量了一下他的用布條兒吊着的左胳膊,不由地皺起眉頭,說: “你是昨晚挂的彩,隻剩下一隻胳膊,怎麼好去打仗?” “使劍是右手,左胳膊挂了彩沒大關系。
” “可是你要帶什麼人去?不帶人有什麼用!” “帶我的親兵去。
” 高桂英望一眼站在雙喜背後的十幾名戰士。
盡管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毫無畏懼,但是她仍然十分躊躇。
她知道,讓這十幾個人投進千軍萬馬的戰場中是去白送死,對戰局起不了什麼作用。
目前在老營裡,每一家眷屬都有自己的幾名親兵,但沒有超過十名的。
她把各家眷屬的親兵掃了一眼,看見這些人們都已經自動地湊攏來,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并且有些人已經說出來願意前去,但是她還是不肯下定決心。
她想到戰場上的事情千變萬化,萬一有小股官兵沖到老營來,沒有了這些親兵堵擋一陣怎麼好?這擔子她擔負不了!當她正在躊躇不語的時候,羅虎頻頻地望雙喜,雙喜也向他丢眼色,悄悄地點點下颏。
突然,羅虎走前幾步,向高夫人大聲說: “我們孩兒兵願意前去!” 高夫人一驚:“你們?” “我們去!我們去!”孩子們一片聲地叫着,不待高夫人允許就紛紛上馬,敏捷得像猴子一樣。
看見這情形,高夫人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她實在不忍心使這些孩子們投入沙場。
這些孩子們,誰是無家可歸的孤兒,誰是陣亡将士的子弟,她差不多都知道;絕大部分孩子的大名和乳名她都能叫得出來。
三四年來,她親眼看着他們中間有許多人從流鼻涕的、又瘦又弱的小娃兒長成了十五六歲的、體格健壯的半樁孩子;有的,從聽見喊殺聲吓得啼哭的膽小鬼鍛煉成勇敢的小戰士,立過功勞。
她經常為這些孩子們的衣服操心,為他們的病痛操心,而孩子們也把她看成自己的母親一樣。
幾個月來,因為幾次意外的遭遇戰和一次官兵直沖老營,使孩兒兵在英勇壯烈的戰鬥中犧牲了兩三百人。
她為這些陣亡的孩子們暗暗流過許多淚。
她怎麼能夠下這個決心,派孩兒兵跟雙喜一同前去?再說,按照闖王的命令,不到萬不得已不許派孩兒兵上陣厮殺。
如今算不算到了必須使用他們的時候呢?…… “讓我們去!讓我們去!讓我們去殺敗官兵!”孩子們在馬上一片聲叫着,有的激動得臉頰和脖子通紅,而戰馬也在焦躁地蹬着蹄子。
高夫人沒有做聲。
她望望遠處戰場,回頭來望望在馬上招展的、繡着“童子軍”三個字的粉紅色半舊綢旗,望望孩子們,下不了決心。
雙喜懇求說: “媽,别擔心,讓他們跟我去吧。
我管保馬到成功,得勝回營。
” 雙喜的話還沒落音,又一陣呐喊聲和猛烈的戰鼓聲傳了過來。
随即,一個站在小山頂上瞭望的親兵跑下來,喘籲籲地向高夫人禀報:“好像我們左翼的旗幟在往後退。
”高夫人的心上又猛地打個寒戰,用決斷的口氣對雙喜說: “你們去吧。
可是要切記着出奇制勝,冷不防打到敵人的緻命地方。
要是不能出奇兵攻敵不備,把你們這二百多孩子增加上去也不濟多大的事。
” “媽放心。
我知道了。
” 雙喜正要上馬,早已忍耐不住的黃夫人突然說:“嬸子,叫我的親兵也跟着雙喜去吧,他們留在老營裡也是閑着。
” 高夫人點點頭說:“也好。
留下一兩個人,其餘的跟雙喜去吧。
”她轉回頭望着自己的十幾個親兵說:“張材、長勝、二拴,你們留下,别的都去。
” 高一功的夫人陳氏和許多将校的妻子都要求讓她們的親兵也去,但是高夫人堅決地擺擺頭,說: “不用了。
老營也需要人,不能太空了。
”她又囑咐雙喜不要大意,然後對羅虎說:“小虎子,要一切聽你雙喜哥的将令。
雖說他隻比你大兩歲,可是打仗的經驗他比你多得多。
在平日他是你們的兄長,在打仗時他就是你們的小李将軍,違令者該打該斬,他有全權。
” 雙喜和羅虎剛上馬,高夫人忽然發現李來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脫掉鬥篷,騎在馬上,夾在孩兒兵們中間。
要不是他的銀護心鏡在陽光下特别顯眼,幾乎被他混過去了。
她吃了一驚,嚴厲地喝問: “來亨!你要做什麼?” “我跟他們一道去殺官兵!” “下來!不準你去!” 李來亨看見高夫人的神色是那樣嚴厲,不敢違拗,含着兩眶委屈的熱淚,垂頭喪氣地溜下馬來。
黃夫人已經慌張地來到他身邊,把他往懷裡一拉,責備說: “一眼看不見,你就偷偷上馬了!真不聽話!” 李雙喜說了聲“起!”率領着三十多名親兵和二百多名孩兒兵飛馬向戰場奔去。
高夫人望着他們翻過面前的土嶺以後,吩咐各家的親兵全部集合。
她挑出極少數必須留下照料自己主人的弟兄以外,其餘的四百多人編成一個隊,派她的一個親兵名叫高長勝的統帶,也有臨時的都尉、掌旗、部總、哨總[2],以及什長和伍長等種種名色,因材授職,層層節制,井井有條。
立時三刻,這一群原來不相統屬的、亂糟糟的人馬變成了一支組織嚴密、緩急管用的武裝力量。
當進行這個工作時,她是那麼堅決、明快、胸有成竹,以及對各家的親兵情形是那樣熟悉,知人善任,比起一位老練的将軍來毫不遜色。
把這件事做完以後,她望一眼小來亨,看見他噘着小嘴,用手背揉着眼睛,随即用慈愛的口氣說: “孩子,你還太小。
再過兩年,我一定讓你跟他們一起打仗。
不要難過,快上馬,跟我來!” 她上了馬,帶着李來亨,登上旁邊不遠一座較高的小山頭,向南瞭望。
[1]蘭草川——通往河南盧氏縣的一個關口。
[2]哨總——當時農民軍中最低級的軍官。
她停住腳,等候雙喜來到,覺得雙喜有重要的話要對她說,也許是他得到了什麼消息。
雙喜到了她的面前,像一個孩子似的咕嘟着嘴懇求說: “媽,我在這裡沒有事,讓我去吧。
” “往哪裡去?” 雙喜呼吸急促,吭吭哧哧地說:“我……我爸爸和舅舅,去了一大陣,官兵的旗幟還沒亂。
我看情況有點不妙,不如讓我趕快去吧。
” 高夫人聽到雙喜說“情況有點不妙”,不禁背上一涼,心頭上打個寒戰,睜大了眼睛盯着她的養子,趕快問: “怎麼不妙?” “咱們的人馬少,利于速戰,不利于纏磨的時間太久。
我看,媽,不如讓我去,出敵不意,攔腰插一拳,也許能夠把敵陣沖亂。
”雙喜急急地說,不再吭吭哧哧了。
“你?” “嗯。
如今就要勇猛堅決,出奇制勝。
” “這……這太冒險啦。
” “俗話說,‘騎馬坐船三分險’,何況打仗,舍不得娃子逮不住狼,該下狠心時就得下狠心。
媽,讓我去吧!耽擱得久了更不好。
” 高夫人也覺得雙喜的話很有道理,但是她一時下不了決心。
她打量了一下他的用布條兒吊着的左胳膊,不由地皺起眉頭,說: “你是昨晚挂的彩,隻剩下一隻胳膊,怎麼好去打仗?” “使劍是右手,左胳膊挂了彩沒大關系。
” “可是你要帶什麼人去?不帶人有什麼用!” “帶我的親兵去。
” 高桂英望一眼站在雙喜背後的十幾名戰士。
盡管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毫無畏懼,但是她仍然十分躊躇。
她知道,讓這十幾個人投進千軍萬馬的戰場中是去白送死,對戰局起不了什麼作用。
目前在老營裡,每一家眷屬都有自己的幾名親兵,但沒有超過十名的。
她把各家眷屬的親兵掃了一眼,看見這些人們都已經自動地湊攏來,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并且有些人已經說出來願意前去,但是她還是不肯下定決心。
她想到戰場上的事情千變萬化,萬一有小股官兵沖到老營來,沒有了這些親兵堵擋一陣怎麼好?這擔子她擔負不了!當她正在躊躇不語的時候,羅虎頻頻地望雙喜,雙喜也向他丢眼色,悄悄地點點下颏。
突然,羅虎走前幾步,向高夫人大聲說: “我們孩兒兵願意前去!” 高夫人一驚:“你們?” “我們去!我們去!”孩子們一片聲地叫着,不待高夫人允許就紛紛上馬,敏捷得像猴子一樣。
看見這情形,高夫人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她實在不忍心使這些孩子們投入沙場。
這些孩子們,誰是無家可歸的孤兒,誰是陣亡将士的子弟,她差不多都知道;絕大部分孩子的大名和乳名她都能叫得出來。
三四年來,她親眼看着他們中間有許多人從流鼻涕的、又瘦又弱的小娃兒長成了十五六歲的、體格健壯的半樁孩子;有的,從聽見喊殺聲吓得啼哭的膽小鬼鍛煉成勇敢的小戰士,立過功勞。
她經常為這些孩子們的衣服操心,為他們的病痛操心,而孩子們也把她看成自己的母親一樣。
幾個月來,因為幾次意外的遭遇戰和一次官兵直沖老營,使孩兒兵在英勇壯烈的戰鬥中犧牲了兩三百人。
她為這些陣亡的孩子們暗暗流過許多淚。
她怎麼能夠下這個決心,派孩兒兵跟雙喜一同前去?再說,按照闖王的命令,不到萬不得已不許派孩兒兵上陣厮殺。
如今算不算到了必須使用他們的時候呢?…… “讓我們去!讓我們去!讓我們去殺敗官兵!”孩子們在馬上一片聲叫着,有的激動得臉頰和脖子通紅,而戰馬也在焦躁地蹬着蹄子。
高夫人沒有做聲。
她望望遠處戰場,回頭來望望在馬上招展的、繡着“童子軍”三個字的粉紅色半舊綢旗,望望孩子們,下不了決心。
雙喜懇求說: “媽,别擔心,讓他們跟我去吧。
我管保馬到成功,得勝回營。
” 雙喜的話還沒落音,又一陣呐喊聲和猛烈的戰鼓聲傳了過來。
随即,一個站在小山頂上瞭望的親兵跑下來,喘籲籲地向高夫人禀報:“好像我們左翼的旗幟在往後退。
”高夫人的心上又猛地打個寒戰,用決斷的口氣對雙喜說: “你們去吧。
可是要切記着出奇制勝,冷不防打到敵人的緻命地方。
要是不能出奇兵攻敵不備,把你們這二百多孩子增加上去也不濟多大的事。
” “媽放心。
我知道了。
” 雙喜正要上馬,早已忍耐不住的黃夫人突然說:“嬸子,叫我的親兵也跟着雙喜去吧,他們留在老營裡也是閑着。
” 高夫人點點頭說:“也好。
留下一兩個人,其餘的跟雙喜去吧。
”她轉回頭望着自己的十幾個親兵說:“張材、長勝、二拴,你們留下,别的都去。
” 高一功的夫人陳氏和許多将校的妻子都要求讓她們的親兵也去,但是高夫人堅決地擺擺頭,說: “不用了。
老營也需要人,不能太空了。
”她又囑咐雙喜不要大意,然後對羅虎說:“小虎子,要一切聽你雙喜哥的将令。
雖說他隻比你大兩歲,可是打仗的經驗他比你多得多。
在平日他是你們的兄長,在打仗時他就是你們的小李将軍,違令者該打該斬,他有全權。
” 雙喜和羅虎剛上馬,高夫人忽然發現李來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脫掉鬥篷,騎在馬上,夾在孩兒兵們中間。
要不是他的銀護心鏡在陽光下特别顯眼,幾乎被他混過去了。
她吃了一驚,嚴厲地喝問: “來亨!你要做什麼?” “我跟他們一道去殺官兵!” “下來!不準你去!” 李來亨看見高夫人的神色是那樣嚴厲,不敢違拗,含着兩眶委屈的熱淚,垂頭喪氣地溜下馬來。
黃夫人已經慌張地來到他身邊,把他往懷裡一拉,責備說: “一眼看不見,你就偷偷上馬了!真不聽話!” 李雙喜說了聲“起!”率領着三十多名親兵和二百多名孩兒兵飛馬向戰場奔去。
高夫人望着他們翻過面前的土嶺以後,吩咐各家的親兵全部集合。
她挑出極少數必須留下照料自己主人的弟兄以外,其餘的四百多人編成一個隊,派她的一個親兵名叫高長勝的統帶,也有臨時的都尉、掌旗、部總、哨總
立時三刻,這一群原來不相統屬的、亂糟糟的人馬變成了一支組織嚴密、緩急管用的武裝力量。
當進行這個工作時,她是那麼堅決、明快、胸有成竹,以及對各家的親兵情形是那樣熟悉,知人善任,比起一位老練的将軍來毫不遜色。
把這件事做完以後,她望一眼小來亨,看見他噘着小嘴,用手背揉着眼睛,随即用慈愛的口氣說: “孩子,你還太小。
再過兩年,我一定讓你跟他們一起打仗。
不要難過,快上馬,跟我來!” 她上了馬,帶着李來亨,登上旁邊不遠一座較高的小山頭,向南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