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做人難
關燈
小
中
大
人都可以辦報了。
文章寫得怎麼樣啊?” “講道理的少,罵人的多。
” “革命嘛!”司令員諷刺地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就是這些打架罵娘嘛!” “你又胡說了。
” “在家裡講一講,到外面去你以為我還這麼講嗎?我不會像胡連生一樣,蠢得要死。
” 湘湘在敲門,爸爸走去開了。
“我跟廚師講了,已經在做。
”女兒說完就要走。
“慢點,孩子,你來,我跟你講個話。
”爸爸指了指一把椅子,叫女兒坐下。
“講什麼?” “你……”他把許淑宜手上的報紙拿掉,“你也聽聽。
我跟你講,孩子,經常到這裡玩的那個文工團的小趙,不怎麼好啊!” 湘湘立刻低下頭去,臉上陰雲密布。
“怎麼啦?”媽媽不明白地問。
“那天沖政治部,有他一個。
”彭其不由分辯地說,“以後,不要把他喊到我們家裡來,起碼,這文化大革命當中不要喊他來。
他們文工團那些人……”他傷心地連連搖頭,“心腸不好。
”這話觸發了湘湘的心病,她并不為趙大明争辯,隻是緊緊地咬住嘴唇,轉過身去。
媽媽估計,她多半已在偷偷地流淚了,免不了心疼女兒,便對老頭子說: “文工團的人也并不是個個都壞嘛!” “不管如何,”彭其堅決地說,“這是非常時期,不能感情用事。
” 湘湘既不為趙大明辯解,也不點頭同意爸爸的話,猛然間站起來,拉開門走了出去。
“你看你,”許淑宜埋怨彭其說,“你刺痛了她的心,知道嗎?”彭其難過地閉了一下眼睛。
“女兒不小啦!”許淑宜說,“我看她這些日子老是閉門不出,身體也在消瘦下去。
問她是什麼事,她總是不願意說,多半是為了那個小趙。
你不跟她說,小趙也不會來的,自從鎖上鋼琴的那天從我們這裡走了以後,再也沒有來過了。
” 彭其聽了,心中更覺難受,好像一切罪孽都是自己的過錯。
為了減輕心理上的負擔,隻好不想它,提起了另外的事:“你到醫院去看看陳鏡泉吧!” “他怎麼啦?” “下午看着鬥胡連生,他受不了那個刺激,心髒病又發了。
你去看看他,趁着旁邊無人的時候,告訴他,我已經做出安排,給胡連生搞一個精神病的診斷,把他也送到醫院去。
你叫他給醫院那方面打個招呼,不要讓胡連生受罪,他那條命能夠活到今天,已經是萬幸啊!” 許淑宜連連點頭,準備明天一早就去。
彭其從卧室裡出來,下了樓,散步似地走進廚房,正好廚師已把面條做好,他拿雙筷子挑開來看了看,覺得滿意,便端着去找那個警衛連戰士。
警衛班長把司令員帶到拘押那個戰士的地方,司令員推門走了進去。
戰士一看司令員端着一大碗面條來了,顫顫抖抖,不知所措,眼淚奪眶而出。
“打了你,受了委屈吧?”司令員放下面條說。
“不是,不是,首長,您打得一點也不痛。
” 司令員笑了,指着面條說:“你趕快把這碗面條吃掉,要不,我還會打人的。
” 夜已深沉,微風習習,南方這說不上寒冷的初春是可以當作秋天看待的,這時在野地裡散散步,比總是關在房子裡要好。
司令員這個小院子,雖然不過幾畝見方,但比起辦公室和走廊來,還是要寬大多了。
他在房前的那片地方轉來轉去,時而看看正在站崗的是哪一個戰士,時而去聽聽警衛班宿舍裡的鼾聲,時而又獨自想想問題,心裡念道: “也會有人來關心我這個老頭子嗎?” 忽而又記起了那個正在吃面條的戰士,漫步來到他窗前,探頭望了一下。
戰士發現司令員又來了,忙把門拉開。
“吃完了嗎?”他走進來。
“吃完了。
” “夠不夠?” “吃得很飽。
”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楊春喜。
” “十九歲了?”司令員端詳他一陣,揣摩着問。
“是的,首長,我十九歲。
” “你好像是湖南人?” “我家裡在湖南浏陽縣。
” “哦!我們是同鄉。
” “您也是浏陽人?”戰士改用浏陽土話。
“唔。
”司令員點頭,看了看表,“你快睡覺吧!年輕人愛睡。
”說完站起來要走。
“我不能睡,”戰士心情沉重地說,“還要寫檢查。
” “寫了幾個字沒有?” “剛開個頭。
” “拿給我看看。
” 楊春喜戰戰兢兢地把他那張僅僅抄了一條語錄的檢查草稿遞給司令員。
司令員接過來湊到電燈底下,拿得離眼睛兩尺遠,看了一下說: “字還寫得可以。
”講完就把那張紙裝進自己衣袋裡,“算了!寫這麼多就夠了。
你睡覺吧!明天我叫你們指導員來把你領回去,沒有事了,你不要害怕,放心睡覺,聽見嗎?” 楊春喜連“聽見了”這簡單的三個字都說不出來,咽喉被一種什麼東西哽住了,隻是深深地點了兩下頭。
司令員向小樓走去,後面的戰士望着他,聯想起自己的父親。
此時,老頭子在想:“你可以放心睡覺了,我還不可以呢!”
文章寫得怎麼樣啊?” “講道理的少,罵人的多。
” “革命嘛!”司令員諷刺地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就是這些打架罵娘嘛!” “你又胡說了。
” “在家裡講一講,到外面去你以為我還這麼講嗎?我不會像胡連生一樣,蠢得要死。
” 湘湘在敲門,爸爸走去開了。
“我跟廚師講了,已經在做。
”女兒說完就要走。
“慢點,孩子,你來,我跟你講個話。
”爸爸指了指一把椅子,叫女兒坐下。
“講什麼?” “你……”他把許淑宜手上的報紙拿掉,“你也聽聽。
我跟你講,孩子,經常到這裡玩的那個文工團的小趙,不怎麼好啊!” 湘湘立刻低下頭去,臉上陰雲密布。
“怎麼啦?”媽媽不明白地問。
“那天沖政治部,有他一個。
”彭其不由分辯地說,“以後,不要把他喊到我們家裡來,起碼,這文化大革命當中不要喊他來。
他們文工團那些人……”他傷心地連連搖頭,“心腸不好。
”這話觸發了湘湘的心病,她并不為趙大明争辯,隻是緊緊地咬住嘴唇,轉過身去。
媽媽估計,她多半已在偷偷地流淚了,免不了心疼女兒,便對老頭子說: “文工團的人也并不是個個都壞嘛!” “不管如何,”彭其堅決地說,“這是非常時期,不能感情用事。
” 湘湘既不為趙大明辯解,也不點頭同意爸爸的話,猛然間站起來,拉開門走了出去。
“你看你,”許淑宜埋怨彭其說,“你刺痛了她的心,知道嗎?”彭其難過地閉了一下眼睛。
“女兒不小啦!”許淑宜說,“我看她這些日子老是閉門不出,身體也在消瘦下去。
問她是什麼事,她總是不願意說,多半是為了那個小趙。
你不跟她說,小趙也不會來的,自從鎖上鋼琴的那天從我們這裡走了以後,再也沒有來過了。
” 彭其聽了,心中更覺難受,好像一切罪孽都是自己的過錯。
為了減輕心理上的負擔,隻好不想它,提起了另外的事:“你到醫院去看看陳鏡泉吧!” “他怎麼啦?” “下午看着鬥胡連生,他受不了那個刺激,心髒病又發了。
你去看看他,趁着旁邊無人的時候,告訴他,我已經做出安排,給胡連生搞一個精神病的診斷,把他也送到醫院去。
你叫他給醫院那方面打個招呼,不要讓胡連生受罪,他那條命能夠活到今天,已經是萬幸啊!” 許淑宜連連點頭,準備明天一早就去。
彭其從卧室裡出來,下了樓,散步似地走進廚房,正好廚師已把面條做好,他拿雙筷子挑開來看了看,覺得滿意,便端着去找那個警衛連戰士。
警衛班長把司令員帶到拘押那個戰士的地方,司令員推門走了進去。
戰士一看司令員端着一大碗面條來了,顫顫抖抖,不知所措,眼淚奪眶而出。
“打了你,受了委屈吧?”司令員放下面條說。
“不是,不是,首長,您打得一點也不痛。
” 司令員笑了,指着面條說:“你趕快把這碗面條吃掉,要不,我還會打人的。
” 夜已深沉,微風習習,南方這說不上寒冷的初春是可以當作秋天看待的,這時在野地裡散散步,比總是關在房子裡要好。
司令員這個小院子,雖然不過幾畝見方,但比起辦公室和走廊來,還是要寬大多了。
他在房前的那片地方轉來轉去,時而看看正在站崗的是哪一個戰士,時而去聽聽警衛班宿舍裡的鼾聲,時而又獨自想想問題,心裡念道: “也會有人來關心我這個老頭子嗎?” 忽而又記起了那個正在吃面條的戰士,漫步來到他窗前,探頭望了一下。
戰士發現司令員又來了,忙把門拉開。
“吃完了嗎?”他走進來。
“吃完了。
” “夠不夠?” “吃得很飽。
”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楊春喜。
” “十九歲了?”司令員端詳他一陣,揣摩着問。
“是的,首長,我十九歲。
” “你好像是湖南人?” “我家裡在湖南浏陽縣。
” “哦!我們是同鄉。
” “您也是浏陽人?”戰士改用浏陽土話。
“唔。
”司令員點頭,看了看表,“你快睡覺吧!年輕人愛睡。
”說完站起來要走。
“我不能睡,”戰士心情沉重地說,“還要寫檢查。
” “寫了幾個字沒有?” “剛開個頭。
” “拿給我看看。
” 楊春喜戰戰兢兢地把他那張僅僅抄了一條語錄的檢查草稿遞給司令員。
司令員接過來湊到電燈底下,拿得離眼睛兩尺遠,看了一下說: “字還寫得可以。
”講完就把那張紙裝進自己衣袋裡,“算了!寫這麼多就夠了。
你睡覺吧!明天我叫你們指導員來把你領回去,沒有事了,你不要害怕,放心睡覺,聽見嗎?” 楊春喜連“聽見了”這簡單的三個字都說不出來,咽喉被一種什麼東西哽住了,隻是深深地點了兩下頭。
司令員向小樓走去,後面的戰士望着他,聯想起自己的父親。
此時,老頭子在想:“你可以放心睡覺了,我還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