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傳經佳話”
關燈
小
中
大
會,你們都帶了紅寶書來沒有?”
出語不凡,台下立即響起了一片摸索口袋的窸窣聲。
接着有很多人響亮地回答:“帶了!帶了!”“我們還是大語錄本!”“強烈要求大隊給每個社員發本袖珍本!” “好!現在,帶了紅寶書的,都請舉起來!”王秋赦目光掃視着整個會場。
社員們紛紛把紅寶書舉過了頭頂。
“好!這就是紅海洋!今後,我們要養成習慣,無論出工收工,大會小會,紅寶書都要随身帶!這叫做身不離紅寶書,心不離紅太陽!唱歌要唱語錄歌,讀書要讀紅寶書!” 王支書的幾句開場白,一下子使得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呈現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這次,我光榮地參加了地、縣農業參觀團,到北方取經,上下幾千裡,來回個多月。
人家是全國的紅旗,農業的樣闆。
五湖四海、國内國外都去學習。
人家的寶貴經驗一套又一套,千條又萬條。
比方記政治工分,辦政治夜校。
比方貧下中農管學校、管供銷、管衛生、管文化、管體育,取消自留地,取消集市貿易等等。
千條萬條,突出政治第一條!階級鬥争是根本,『老三篇』天天讀是關鍵,忠於領袖是标準。
這些經驗裡頭,最最重要的一項,是六個字:『三忠於』,『四無限』。
什麽叫做『三忠於』、『四無限』?我們芙蓉鎮是個大山裡的深溝溝,大家都沒有聽過,更沒有見過。
我這回取了經回來,可以講給大家聽,做給大家看,大家都要學。
學會了都要照着做,要搞『早請示』、『晚彙報』。
” 社員們越聽越新鮮,也越聽越覺得神奇。
王秋赦講到這裡,停了一停。
他回過頭去看了一眼戲台的正牆上空無一物,便十分氣憤地責問黎滿庚:“怎麽搞的?台上為什麽不挂光輝形象?快去取一幅光輝形象來!小學校裡就有,越快越好!當秘書的人,這種大事都不預先準備好!” 黎滿庚曉得事關重大,立即縱身跳下戲台,奔往小學校去了。
王秋赦則繼續沙啞着嗓音,詳詳細細地給大家講解着“三忠於”、“四無限”的内容,講解着“早請示”、“晚彙報”的儀式程序。
不一會兒,黎滿庚就一頭汗、一身灰、氣喘籲籲地雙手舉着一幅光輝形象回來了。
因為現場等着急用,又臨時找不到漿糊、圖釘,王秋赦就命黎滿庚雙手舉着光輝形象,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在戲台中央站定。
“現在,請同志們都手捧紅寶書,面向紅太陽,統統站起來!”王秋赦大聲宣布。
整個會場的人立即依他所言,站了起來。
王秋赦接着做開了示範的姿态、動作,但見他立正站好,挺胸擡頭,雙目平視,看着遠方,左手下垂,右手則手臂半屈,握着紅寶書緊貼在胸口上,然後側身四十五度,斜對着光輝形象,嘴裡朗誦道:“首先,敬祝我們最最敬愛的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敬祝林副統帥身體健康!永遠健康!永遠健康!” 當王秋赦朗誦到“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永遠健康、永遠健康”時,他手裡的紅寶書便舉平頭頂,打着節拍似地來回晃動,來回晃動。
--王秋赦在向群衆傳授了這套崇拜儀式之後,真是豪情澎湃,激動萬分,喉嚨嘶啞,熱淚盈眶。
他覺得自己無比高大,無比自豪,無比有力量。
他就像個千年修煉、一朝得道的聖徒,沉湎在自己的無與倫比的幸福、喜悅裡。
這時刻,你就是叫他過刀山,下火海,抛頭顱,灑熱血,他都會在所不辭--接着他還發表了熱情的講演,号召貧下中農、革命群衆、幹部立即行動起來,家家戶戶做忠字牌,設寶書台。
每個生産隊都要搞“早請示”“晚彙報”,為把芙蓉鎮大隊辦成紅彤彤、亮堂堂的革命化大學校而努力--這回可是苦了黎滿庚,他舉着光輝形象,手痛了,腿酸了,可一動都不敢動:忠不忠,看行動。
芙蓉鎮大隊支書王秋赦從北方取回的這本真經,不幾天就由公社革籌小組彙報給了縣革籌領導小組。
縣革籌負責人政治嗅覺十分靈敏,懂得這是“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湧現出來的最新事物,誰要置之不理誰該倒大黴、受大罪。
於是立即由縣革籌做出決定,把王秋赦提拔為全縣活學活用标兵,首先請到縣革籌機關來講用、傳授“早請示”“晚彙報”儀式。
接着又派出吉普專車一輛,配上三用機,到全縣各條戰線和各區、社去講用,去傳經授寶。
王秋赦一躍而成為全縣婦孺皆知、有口皆碑的人物--但這時,他頭腦膨脹,忘乎所以,加上文化水平、政治閱曆有限,估錯了形勢,他竟在各地講用時,鹦鹉學舌地聲讨走資派,連湯帶水地批判開了業已靠邊站了的原縣委書記楊民高和原公社書記李國香--這一着棋,在吊腳樓主後來的政治生涯中造成了惡果。
此是後話。
寫到這裡,筆者要申明一句:中國大地上出現的這場現代迷信的洪水,是曆史的産物,幾千年封建愚昧的變态、變種。
不能簡單地歸責於某一位革命領袖。
不要超越特定的曆史環境去大興魏晉之風,高談闊論。
需要的是深入細緻的、冷靜客觀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圖根治。
至於現代迷信的各種形式究竟始於何年何月,何州何府,倒不一定去做煩瑣考證。
芙蓉鎮大隊吊腳樓主王秋赦表演出來的一鱗半爪,權且留作質疑。
接着有很多人響亮地回答:“帶了!帶了!”“我們還是大語錄本!”“強烈要求大隊給每個社員發本袖珍本!” “好!現在,帶了紅寶書的,都請舉起來!”王秋赦目光掃視着整個會場。
社員們紛紛把紅寶書舉過了頭頂。
“好!這就是紅海洋!今後,我們要養成習慣,無論出工收工,大會小會,紅寶書都要随身帶!這叫做身不離紅寶書,心不離紅太陽!唱歌要唱語錄歌,讀書要讀紅寶書!” 王支書的幾句開場白,一下子使得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呈現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這次,我光榮地參加了地、縣農業參觀團,到北方取經,上下幾千裡,來回個多月。
人家是全國的紅旗,農業的樣闆。
五湖四海、國内國外都去學習。
人家的寶貴經驗一套又一套,千條又萬條。
比方記政治工分,辦政治夜校。
比方貧下中農管學校、管供銷、管衛生、管文化、管體育,取消自留地,取消集市貿易等等。
千條萬條,突出政治第一條!階級鬥争是根本,『老三篇』天天讀是關鍵,忠於領袖是标準。
這些經驗裡頭,最最重要的一項,是六個字:『三忠於』,『四無限』。
什麽叫做『三忠於』、『四無限』?我們芙蓉鎮是個大山裡的深溝溝,大家都沒有聽過,更沒有見過。
我這回取了經回來,可以講給大家聽,做給大家看,大家都要學。
學會了都要照着做,要搞『早請示』、『晚彙報』。
” 社員們越聽越新鮮,也越聽越覺得神奇。
王秋赦講到這裡,停了一停。
他回過頭去看了一眼戲台的正牆上空無一物,便十分氣憤地責問黎滿庚:“怎麽搞的?台上為什麽不挂光輝形象?快去取一幅光輝形象來!小學校裡就有,越快越好!當秘書的人,這種大事都不預先準備好!” 黎滿庚曉得事關重大,立即縱身跳下戲台,奔往小學校去了。
王秋赦則繼續沙啞着嗓音,詳詳細細地給大家講解着“三忠於”、“四無限”的内容,講解着“早請示”、“晚彙報”的儀式程序。
不一會兒,黎滿庚就一頭汗、一身灰、氣喘籲籲地雙手舉着一幅光輝形象回來了。
因為現場等着急用,又臨時找不到漿糊、圖釘,王秋赦就命黎滿庚雙手舉着光輝形象,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在戲台中央站定。
“現在,請同志們都手捧紅寶書,面向紅太陽,統統站起來!”王秋赦大聲宣布。
整個會場的人立即依他所言,站了起來。
王秋赦接着做開了示範的姿态、動作,但見他立正站好,挺胸擡頭,雙目平視,看着遠方,左手下垂,右手則手臂半屈,握着紅寶書緊貼在胸口上,然後側身四十五度,斜對着光輝形象,嘴裡朗誦道:“首先,敬祝我們最最敬愛的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敬祝林副統帥身體健康!永遠健康!永遠健康!” 當王秋赦朗誦到“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永遠健康、永遠健康”時,他手裡的紅寶書便舉平頭頂,打着節拍似地來回晃動,來回晃動。
--王秋赦在向群衆傳授了這套崇拜儀式之後,真是豪情澎湃,激動萬分,喉嚨嘶啞,熱淚盈眶。
他覺得自己無比高大,無比自豪,無比有力量。
他就像個千年修煉、一朝得道的聖徒,沉湎在自己的無與倫比的幸福、喜悅裡。
這時刻,你就是叫他過刀山,下火海,抛頭顱,灑熱血,他都會在所不辭--接着他還發表了熱情的講演,号召貧下中農、革命群衆、幹部立即行動起來,家家戶戶做忠字牌,設寶書台。
每個生産隊都要搞“早請示”“晚彙報”,為把芙蓉鎮大隊辦成紅彤彤、亮堂堂的革命化大學校而努力--這回可是苦了黎滿庚,他舉着光輝形象,手痛了,腿酸了,可一動都不敢動:忠不忠,看行動。
芙蓉鎮大隊支書王秋赦從北方取回的這本真經,不幾天就由公社革籌小組彙報給了縣革籌領導小組。
縣革籌負責人政治嗅覺十分靈敏,懂得這是“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湧現出來的最新事物,誰要置之不理誰該倒大黴、受大罪。
於是立即由縣革籌做出決定,把王秋赦提拔為全縣活學活用标兵,首先請到縣革籌機關來講用、傳授“早請示”“晚彙報”儀式。
接着又派出吉普專車一輛,配上三用機,到全縣各條戰線和各區、社去講用,去傳經授寶。
王秋赦一躍而成為全縣婦孺皆知、有口皆碑的人物--但這時,他頭腦膨脹,忘乎所以,加上文化水平、政治閱曆有限,估錯了形勢,他竟在各地講用時,鹦鹉學舌地聲讨走資派,連湯帶水地批判開了業已靠邊站了的原縣委書記楊民高和原公社書記李國香--這一着棋,在吊腳樓主後來的政治生涯中造成了惡果。
此是後話。
寫到這裡,筆者要申明一句:中國大地上出現的這場現代迷信的洪水,是曆史的産物,幾千年封建愚昧的變态、變種。
不能簡單地歸責於某一位革命領袖。
不要超越特定的曆史環境去大興魏晉之風,高談闊論。
需要的是深入細緻的、冷靜客觀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圖根治。
至於現代迷信的各種形式究竟始於何年何月,何州何府,倒不一定去做煩瑣考證。
芙蓉鎮大隊吊腳樓主王秋赦表演出來的一鱗半爪,權且留作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