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傳經佳話”
關燈
小
中
大
奇特的年代才有的奇特的事。
但這些事的确在神州大地、天南海北發生過,而且是那樣的莊嚴、神聖、肅穆。
新的時代裡降生的讀者們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視為異端邪說。
然而這正是我們國家的一頁傷心史裡的支流末節。
芙蓉鎮大隊黨支部書記王秋赦參加地、縣農業參觀團,迢迢千裡從北方取經回來,這在偏僻的五嶺山脈腹地裡真是算得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聽說參觀團從縣裡出發到地區所在地集中時,坐的是紮了紅綢、插了彩旗的專車,一路上都是鞭炮鑼鼓相送。
從地區所在地的火車站出發時更是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
來去都是坐的專列。
什麽叫專車、專列?山鎮居民們沒有出過遠門,隻好又去詢問鐵帽右派秦書田。
鐵帽右派喝勞動人民血汗讀了那麽多書,見了那麽多世面,好像什麽都懂。
他有責任、有義務回答大家的問題。
他說,專車一般是指專供首長單獨乘坐的小卧車,也泛指重要會議包乘的大轎車。
過去講看老爺看轎子,轎子有爵位品級,從龍鳳禦駕到一品當朝,到七品縣官,都有講究。
如今看首長看車子,也分三等九級。
縣一級領導坐的是黃布篷篷的吉普車。
“聽聽這家夥,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問他個事,他就以講授知識為名,總是不忘攻擊社會主義!”有人大聲斥責,及時指出。
“不懂的,你們又愛問。
我一講,又是誣蔑加攻擊。
唉唉,今後還是你們不懂的莫問,我懂的莫講,免得禍從口出--”秦書田苦着眉眼,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相。
“那專列呢?哪樣的車叫專列?”還是有人問。
秦書田隻好又回答,專列是火車,一列客車十一節車廂本來可以坐一千多旅客。
為了保證像林副統帥這些偉人的行動方便和安全,這種編成專列的火車隻坐首長和工作人員、醫務人員、警衛人員。
可以在火車上辦公、開會、食宿。
車站道口、交通樞紐、橋梁隧洞,都為它開綠燈。
來往車輛都要讓路、回避--後來把某些重要參觀團、會議代表包乘的列車,也稱為專列。
所以這一回,本鎮大隊支書王秋赦去北方取農業真經,坐上了專車、專列,就不是一般的規格,享受到了省革委頭頭一級的待遇呢。
芙蓉鎮上的居民們還聽說,王秋赦支書在地區一下火車,就面對着前來歡迎參觀團取經歸來的革命群衆,面對着鼓樂鞭炮彩旗,手拿袖珍紅寶書,舉平頭頂不停地晃動着;他這動作,大家一看就曉得是從電影裡向副統帥學下來的。
他嘴裡還琅琅有聲、合着節拍地喊着:“紅太陽,萬歲!紅太陽,萬歲!紅太陽,萬萬歲!--”據說縣革委派了專車到火車站去迎接。
他坐上吉普車後,在一百多裡的歸途中,嘴裡也一直呼喊着“萬歲,萬萬歲”。
吉普車開進縣革委會,主任、副主任來接見,握手,他口裡輕輕呼喊的也是“萬歲,萬萬歲”。
在縣革委吃過中飯,吉普車一直把他送到芙蓉鎮,口裡也沒離“萬歲,萬萬歲”。
隻是他的聲音已經沙啞了,傷了風。
冬天的日頭短。
天黑時分,吊腳樓裡燈火通明。
本鎮大隊的幹部、社員們,有來請安道乏的,有來彙報情況、請示工作的,也有純粹是來湊湊熱鬧、看個究竟的。
人們走了一批又來一批。
還有戶人家因女兒等着大隊推薦招工,把一大缸新烤的紅薯燒酒和幾樣下酒菜都貢獻了出來,擺在吊腳樓火塘邊上的八仙桌上,給王支書接風洗塵。
王支書也興緻極高,忘掉了旅途勞頓,凡本鎮幹部、貧下中農來看望他的,他一定讓陪他喝上一小杯紅薯酒。
至於中農、富裕中農,他就隻笑着點點頭,算打個招呼。
於是,夠得上喝紅薯燒酒資格的人們,就紛紛舉起酒杯,借花獻佛,熱烈慶賀王支書北方取經勝利歸來:“王支書!聽講你老人家坐了專車又坐專列,還吃了專竈,上下幾千裡,來去一個月,隻差沒坐飛機了!” “是啊,是啊,這回隻差沒有坐飛機。
不過,聽講坐飛機不安全,怕三個輪子放不下。
如今領導人都興坐專車、專列--” “你老人家這回出遠門,見了大世面,取經得寶,可要給我們傳達傳達!” “人家是農業的紅旗,全國都要學習,經驗一套又一套。
我學習回來,當然要給大家傳經送寶,把我們芙蓉鎮也辦成一個典型!” “一朝一法。
從前唐僧騎匹白馬,到西天取經,隻帶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三個徒弟,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如今我們王支書去北方取經,是機械化開路,而且成千上萬的人都去,五湖四海的人都去--” “什麽?什麽?你老伯喝了紅薯燒酒講酒話,怎麽拿唐僧上西天取經來打比,那是封建迷信,我們這是農業革命!你這話要叫上級聽去了,嘿嘿--” “王支書,天下那麽大,我們芙蓉鎮地方隻怕算片小指甲--” “天下大,我們芙蓉鎮也不小,而且很重要。
這回全縣去取經的人裡,就隻三個大隊一級的領導--” 對於這些熱情的問候、贊譽,王秋赦笑眯眯地品着紅薯酒,嚼着香噴噴的油炸花生米,沙啞着喉嚨一一予以回答。
“王支書,聽講從全國各地,每天都有上萬人到那地方去參觀學習?”這時,有個青皮後生插進來問。
“對啊,天南海北,雲南、新疆、西藏的少數民族,都去學習。
學校、禮堂、招待所都住得滿滿登登的。
光那招待所,就恐怕有我們芙
但這些事的确在神州大地、天南海北發生過,而且是那樣的莊嚴、神聖、肅穆。
新的時代裡降生的讀者們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視為異端邪說。
然而這正是我們國家的一頁傷心史裡的支流末節。
芙蓉鎮大隊黨支部書記王秋赦參加地、縣農業參觀團,迢迢千裡從北方取經回來,這在偏僻的五嶺山脈腹地裡真是算得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聽說參觀團從縣裡出發到地區所在地集中時,坐的是紮了紅綢、插了彩旗的專車,一路上都是鞭炮鑼鼓相送。
從地區所在地的火車站出發時更是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
來去都是坐的專列。
什麽叫專車、專列?山鎮居民們沒有出過遠門,隻好又去詢問鐵帽右派秦書田。
鐵帽右派喝勞動人民血汗讀了那麽多書,見了那麽多世面,好像什麽都懂。
他有責任、有義務回答大家的問題。
他說,專車一般是指專供首長單獨乘坐的小卧車,也泛指重要會議包乘的大轎車。
過去講看老爺看轎子,轎子有爵位品級,從龍鳳禦駕到一品當朝,到七品縣官,都有講究。
如今看首長看車子,也分三等九級。
縣一級領導坐的是黃布篷篷的吉普車。
“聽聽這家夥,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問他個事,他就以講授知識為名,總是不忘攻擊社會主義!”有人大聲斥責,及時指出。
“不懂的,你們又愛問。
我一講,又是誣蔑加攻擊。
唉唉,今後還是你們不懂的莫問,我懂的莫講,免得禍從口出--”秦書田苦着眉眼,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相。
“那專列呢?哪樣的車叫專列?”還是有人問。
秦書田隻好又回答,專列是火車,一列客車十一節車廂本來可以坐一千多旅客。
為了保證像林副統帥這些偉人的行動方便和安全,這種編成專列的火車隻坐首長和工作人員、醫務人員、警衛人員。
可以在火車上辦公、開會、食宿。
車站道口、交通樞紐、橋梁隧洞,都為它開綠燈。
來往車輛都要讓路、回避--後來把某些重要參觀團、會議代表包乘的列車,也稱為專列。
所以這一回,本鎮大隊支書王秋赦去北方取農業真經,坐上了專車、專列,就不是一般的規格,享受到了省革委頭頭一級的待遇呢。
芙蓉鎮上的居民們還聽說,王秋赦支書在地區一下火車,就面對着前來歡迎參觀團取經歸來的革命群衆,面對着鼓樂鞭炮彩旗,手拿袖珍紅寶書,舉平頭頂不停地晃動着;他這動作,大家一看就曉得是從電影裡向副統帥學下來的。
他嘴裡還琅琅有聲、合着節拍地喊着:“紅太陽,萬歲!紅太陽,萬歲!紅太陽,萬萬歲!--”據說縣革委派了專車到火車站去迎接。
他坐上吉普車後,在一百多裡的歸途中,嘴裡也一直呼喊着“萬歲,萬萬歲”。
吉普車開進縣革委會,主任、副主任來接見,握手,他口裡輕輕呼喊的也是“萬歲,萬萬歲”。
在縣革委吃過中飯,吉普車一直把他送到芙蓉鎮,口裡也沒離“萬歲,萬萬歲”。
隻是他的聲音已經沙啞了,傷了風。
冬天的日頭短。
天黑時分,吊腳樓裡燈火通明。
本鎮大隊的幹部、社員們,有來請安道乏的,有來彙報情況、請示工作的,也有純粹是來湊湊熱鬧、看個究竟的。
人們走了一批又來一批。
還有戶人家因女兒等着大隊推薦招工,把一大缸新烤的紅薯燒酒和幾樣下酒菜都貢獻了出來,擺在吊腳樓火塘邊上的八仙桌上,給王支書接風洗塵。
王支書也興緻極高,忘掉了旅途勞頓,凡本鎮幹部、貧下中農來看望他的,他一定讓陪他喝上一小杯紅薯酒。
至於中農、富裕中農,他就隻笑着點點頭,算打個招呼。
於是,夠得上喝紅薯燒酒資格的人們,就紛紛舉起酒杯,借花獻佛,熱烈慶賀王支書北方取經勝利歸來:“王支書!聽講你老人家坐了專車又坐專列,還吃了專竈,上下幾千裡,來去一個月,隻差沒坐飛機了!” “是啊,是啊,這回隻差沒有坐飛機。
不過,聽講坐飛機不安全,怕三個輪子放不下。
如今領導人都興坐專車、專列--” “你老人家這回出遠門,見了大世面,取經得寶,可要給我們傳達傳達!” “人家是農業的紅旗,全國都要學習,經驗一套又一套。
我學習回來,當然要給大家傳經送寶,把我們芙蓉鎮也辦成一個典型!” “一朝一法。
從前唐僧騎匹白馬,到西天取經,隻帶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三個徒弟,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如今我們王支書去北方取經,是機械化開路,而且成千上萬的人都去,五湖四海的人都去--” “什麽?什麽?你老伯喝了紅薯燒酒講酒話,怎麽拿唐僧上西天取經來打比,那是封建迷信,我們這是農業革命!你這話要叫上級聽去了,嘿嘿--” “王支書,天下那麽大,我們芙蓉鎮地方隻怕算片小指甲--” “天下大,我們芙蓉鎮也不小,而且很重要。
這回全縣去取經的人裡,就隻三個大隊一級的領導--” 對於這些熱情的問候、贊譽,王秋赦笑眯眯地品着紅薯酒,嚼着香噴噴的油炸花生米,沙啞着喉嚨一一予以回答。
“王支書,聽講從全國各地,每天都有上萬人到那地方去參觀學習?”這時,有個青皮後生插進來問。
“對啊,天南海北,雲南、新疆、西藏的少數民族,都去學習。
學校、禮堂、招待所都住得滿滿登登的。
光那招待所,就恐怕有我們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