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好火車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打發走。
二 崔二月的弟弟來訪,又勾起了陳墨涵的一樁疑問。
當天中午,陳墨涵沒在軍部小竈就餐,回到家裡,同俞真說起了這件事情,說:“我們原來沒想到還會有出山的一天,既然出來了,我們就要為那些在戰争年代裡死難的人辦好事。
崔二月的事情好辦,還有一件事情不好辦。
” 俞真雲裡霧裡,不知丈夫所雲,問道:“什麼事?” 陳墨涵說:“關于你幹姐妹的事。
” 俞真大叫慚愧,說:“我原來幻想有這一天,我要去洛安州找她,可是忙得暈頭轉向,竟把這件事情忘記了。
” 陳墨涵說:“我看這事有點玄乎,我們在明處,她在暗處,以她那樣的秉性,該找來的時候她自然會自己找來,她不找來,也許是有什麼隐情。
還是不要輕舉妄動。
” 陳墨涵之所以這樣說,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早在七二八農場接受“勞動改造”的時候,見到了那個由“某某阿姨”派去的小夥子,他就分析過“她”的處境。
建國之後,先是“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然後是“反右”,再然後是“文化大革命”,五湖四海全民動員捉拿“四類分子”,根正苗紅的人都險象環生朝不保夕,她那個身份,就更隻能在“陰暗的角落”裡潛藏了,露面之日,也就是大禍臨頭之日。
就是如今,雖然已經叫響了“撥亂反正”的口号,但有些政策還不是很明朗,這時候倘若請她浮出水面,仍然不是明智之舉。
俞真說:“這些年來,可真是苦了她了,我多想見到她啊。
不是她,哪有我的今天啊。
”說着,眼圈就紅了。
陳墨涵說:“你也用不着傷感,她是死是活都很難講。
我們隻不過是捕風捉影地猜測,也許根本就是個幻覺。
我現在在琢磨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年到底是誰派人去追殺她?” 俞真驚問:“那還有什麼疑問?當然是劉漢英。
” 陳墨涵說:“的确,這種可能性最大。
抗戰初期,劉漢英在蔣文肇的授意下,同日軍有交易,就是通過川島長崎。
眼看抗戰快要結束,劉漢英怕暴露這個醜聞,派她去殺川島長崎,這是符合邏輯的。
但劉漢英又知道她是莫幹山的人,莫幹山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又要向劉漢英讨還血債,劉漢英先下手為強,派人殺她,也是符合邏輯的。
但還有一個事實不能忽視,李文彬也是她除掉的。
我們知道的事實是,除掉李文彬,是凹凸山分區委托劉漢英幫忙的,她是在殺了李文彬之後被殺的。
這裡面就有新的疑點了。
據造反派說,她的手裡有李文彬臨死之前留下的一封遺書,李文彬在信裡披露了當時凹凸山分區有人向敵僞透露了他的行蹤,有殺人滅口的動機。
追殺她的人,還不僅僅是劉漢英派去的,還有另外一路。
” 俞真驚呆了,臉色都變了,結結巴巴地問:“你是說……” 陳墨涵做了個手勢,制止了俞真的失措,說:“她的最後一段時間是跟你在一起度過的,你回憶一下,除掉李文彬的過程。
” 俞真鎮靜下來,開始點點滴滴地回憶,說:“她的手段是化裝成一名僞軍的軍官太太,我是她的傭人。
我們是在一次酒會上同李文彬接觸的,後來李文彬認出了她,但是李文彬沒有說出來,記得她曾經跟我說過,李文彬之所以沒有暴露她,是想報複一個人,李文彬好像還說過逼上梁山之類的話。
但是,他沒想到,我們那時候對他的報複不感興趣,還是把他殺了。
我們兩個人都開了槍。
” 陳墨涵頓時振作起來了,問:“李文彬有沒有交給你們什麼東西?” 俞真說:“沒有。
至少我是沒有看到。
但有沒有交給她,我就不清楚了。
” 陳墨涵擊案脫口而出:“俞真,現在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了。
如果她當真還活着的話,那麼,上次到凹凸山七二八農場找我的那個小夥子就是她派去投石問路的。
她有話要跟我們講,而且不是針對劉漢英的,是沖着我們内部人的,這個人也許現在還身居高位。
” 俞真再次震驚:“難道……梁……他真的……?” 陳墨涵揮了揮手:“嗨,你想到哪裡去了!關于當年凹凸山分區委托劉漢英下令給高秋江除掉李文彬的事,就是在七二八農場勞動期間梁必達告訴我的。
我們那兩年說的話車載鬥量,沒想到還會複職,也沒有顧忌了,說的都是真話,他連他後來在丹東跳舞的時候把一個蘇聯女人的……他咬人的事情都說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
梁必達這個人,粗中有細,該智慧的時候智慧,該坦率的時候坦率。
智慧的坦率和坦率的智慧結合起來,恰到好處,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我跟你講,憑我的判斷,在李文彬這個問題上,梁必達是清白的,張普景也是清白的。
别的你就不要多問了。
沒有事的栽贓也栽不上,有事的跑也跑不掉。
” 這以後,俞真幾次要去洛安州坐鎮尋查,都被陳墨涵制止了。
陳墨涵堅持一條,她在暗處,我們在明處,她既然不出現,就自有不出現的道理。
如果她已經不在人間了,找也是徒勞,還是把這個懸念留到離休以後去解比較妥當,那時候無官一身輕,沒有顧忌。
三 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窦玉泉在離開兩年之後首次回到K軍,是來參加張普景追悼大會的。
清晨五時許,天色剛剛見亮,梁必達和K軍政委章光輝、參謀長陳墨涵、副政治委員馬西平以及上述人員的夫人,K軍司、政、後各部門處以上幹部四十餘人便守候在軍部第一招待所小紅樓的門前。
這支隊伍裡少了個朱預道。
本來,朱預道現在的身份還是副軍長,作為張普景治喪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實際的籌備負責人,陳墨涵拟訂的治喪委員會名單裡是有朱預道的,但是被梁必達圈掉了。
陳墨涵覺得不合适,說:“按約定俗成的慣例,哪一級的首長逝世了,同級黨委和首長都是治喪委員會成員。
老朱現在還是副軍長,還是應該出面。
” 梁必達冷笑着說:“朱預道同志現在學習很忙,這種事情就不要分散他的精力了吧。
” 陳墨涵再三争取,梁必達再三駁斥,别的什麼也不說,就一條,說朱預道學習忙,不分散他的精力。
所謂的學習,就是參加“說清楚學習班”,軍裡先辦,軍裡結束了軍區辦,什麼時候“說清楚了”什麼時候“畢業”,梁必達自任學習班的班主任,朱預道的檢查寫了幾十份,梁必達說,沒有一份是清楚的。
陳墨涵設身處地地替朱預道想想,也覺得挺可憐,在那種環境裡做的事情怎麼能說得清楚啊?全看班主任的好惡了。
最後,陳墨涵搬出了當年朱預道“借禮堂”的事情,說:“老朱有錯,可是在張普景的問題上,他沒使壞啊,不讓他參加追悼會,張普景也會有意見。
” 這樣一說,梁必達才勉強同意朱預道參加追悼會,但是規定,其他活動概不參加。
“不給他飯吃,有他在,他尴尬,我們也尴尬,大家無話可說,難堪。
”——梁必達當時就是這麼說的。
五點半後,梁必達不時看表,不時詢問身後的參謀火車是不是準點到達,顯得有點浮躁。
陳墨涵很注意地觀察着梁必達的一舉一動,他今天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覺得梁必達有些反常。
按說,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同一個軍長級别相當,從某種意義上講,副參謀長隻是一個部門副職,是職能機關首長,而軍長卻是一方封疆大吏,是實權派,梁必達這個人的傲慢是衆所周知的,按照“文革”前的慣例,即使是軍區副司令員一級到K軍來,梁必達也不會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唯一破例的一次是被打倒以前,老副政委王蘭田到K軍來那一次,梁必達親自到車站了。
而在昨天接到窦玉泉要來的通知之後,梁必達不僅親自過問接待事宜,而且還提出了要親自到車站迎接。
陳墨涵提醒說,上次軍區趙副司令和林參謀長到K軍來,軍長都沒有親自去接,這次窦副參謀長來了,倘若超過了規格,恐怕不大妥當,對窦副參謀長本人也不是很有利。
這件事情很微妙,還是低調一點好。
這樣一說,梁必達才放棄了親自到車站迎接的打算,而改派副軍長姜家湖和副政委曲向乾前往車站。
但是,一大清早,部隊還沒有起床,梁必達卻已經出現在小紅樓門外了,還不到聽新聞聯播的時候,手裡攥着個啞巴收音機,若有所思地踱來踱去。
各位副職和機關首長也隻好提前起床過來相陪。
對梁必達和窦玉泉的關系,陳墨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用梁必達的話說是有鬥争
二 崔二月的弟弟來訪,又勾起了陳墨涵的一樁疑問。
當天中午,陳墨涵沒在軍部小竈就餐,回到家裡,同俞真說起了這件事情,說:“我們原來沒想到還會有出山的一天,既然出來了,我們就要為那些在戰争年代裡死難的人辦好事。
崔二月的事情好辦,還有一件事情不好辦。
” 俞真雲裡霧裡,不知丈夫所雲,問道:“什麼事?” 陳墨涵說:“關于你幹姐妹的事。
” 俞真大叫慚愧,說:“我原來幻想有這一天,我要去洛安州找她,可是忙得暈頭轉向,竟把這件事情忘記了。
” 陳墨涵說:“我看這事有點玄乎,我們在明處,她在暗處,以她那樣的秉性,該找來的時候她自然會自己找來,她不找來,也許是有什麼隐情。
還是不要輕舉妄動。
” 陳墨涵之所以這樣說,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早在七二八農場接受“勞動改造”的時候,見到了那個由“某某阿姨”派去的小夥子,他就分析過“她”的處境。
建國之後,先是“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然後是“反右”,再然後是“文化大革命”,五湖四海全民動員捉拿“四類分子”,根正苗紅的人都險象環生朝不保夕,她那個身份,就更隻能在“陰暗的角落”裡潛藏了,露面之日,也就是大禍臨頭之日。
就是如今,雖然已經叫響了“撥亂反正”的口号,但有些政策還不是很明朗,這時候倘若請她浮出水面,仍然不是明智之舉。
俞真說:“這些年來,可真是苦了她了,我多想見到她啊。
不是她,哪有我的今天啊。
”說着,眼圈就紅了。
陳墨涵說:“你也用不着傷感,她是死是活都很難講。
我們隻不過是捕風捉影地猜測,也許根本就是個幻覺。
我現在在琢磨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年到底是誰派人去追殺她?” 俞真驚問:“那還有什麼疑問?當然是劉漢英。
” 陳墨涵說:“的确,這種可能性最大。
抗戰初期,劉漢英在蔣文肇的授意下,同日軍有交易,就是通過川島長崎。
眼看抗戰快要結束,劉漢英怕暴露這個醜聞,派她去殺川島長崎,這是符合邏輯的。
但劉漢英又知道她是莫幹山的人,莫幹山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又要向劉漢英讨還血債,劉漢英先下手為強,派人殺她,也是符合邏輯的。
但還有一個事實不能忽視,李文彬也是她除掉的。
我們知道的事實是,除掉李文彬,是凹凸山分區委托劉漢英幫忙的,她是在殺了李文彬之後被殺的。
這裡面就有新的疑點了。
據造反派說,她的手裡有李文彬臨死之前留下的一封遺書,李文彬在信裡披露了當時凹凸山分區有人向敵僞透露了他的行蹤,有殺人滅口的動機。
追殺她的人,還不僅僅是劉漢英派去的,還有另外一路。
” 俞真驚呆了,臉色都變了,結結巴巴地問:“你是說……” 陳墨涵做了個手勢,制止了俞真的失措,說:“她的最後一段時間是跟你在一起度過的,你回憶一下,除掉李文彬的過程。
” 俞真鎮靜下來,開始點點滴滴地回憶,說:“她的手段是化裝成一名僞軍的軍官太太,我是她的傭人。
我們是在一次酒會上同李文彬接觸的,後來李文彬認出了她,但是李文彬沒有說出來,記得她曾經跟我說過,李文彬之所以沒有暴露她,是想報複一個人,李文彬好像還說過逼上梁山之類的話。
但是,他沒想到,我們那時候對他的報複不感興趣,還是把他殺了。
我們兩個人都開了槍。
” 陳墨涵頓時振作起來了,問:“李文彬有沒有交給你們什麼東西?” 俞真說:“沒有。
至少我是沒有看到。
但有沒有交給她,我就不清楚了。
” 陳墨涵擊案脫口而出:“俞真,現在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了。
如果她當真還活着的話,那麼,上次到凹凸山七二八農場找我的那個小夥子就是她派去投石問路的。
她有話要跟我們講,而且不是針對劉漢英的,是沖着我們内部人的,這個人也許現在還身居高位。
” 俞真再次震驚:“難道……梁……他真的……?” 陳墨涵揮了揮手:“嗨,你想到哪裡去了!關于當年凹凸山分區委托劉漢英下令給高秋江除掉李文彬的事,就是在七二八農場勞動期間梁必達告訴我的。
我們那兩年說的話車載鬥量,沒想到還會複職,也沒有顧忌了,說的都是真話,他連他後來在丹東跳舞的時候把一個蘇聯女人的……他咬人的事情都說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
梁必達這個人,粗中有細,該智慧的時候智慧,該坦率的時候坦率。
智慧的坦率和坦率的智慧結合起來,恰到好處,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我跟你講,憑我的判斷,在李文彬這個問題上,梁必達是清白的,張普景也是清白的。
别的你就不要多問了。
沒有事的栽贓也栽不上,有事的跑也跑不掉。
” 這以後,俞真幾次要去洛安州坐鎮尋查,都被陳墨涵制止了。
陳墨涵堅持一條,她在暗處,我們在明處,她既然不出現,就自有不出現的道理。
如果她已經不在人間了,找也是徒勞,還是把這個懸念留到離休以後去解比較妥當,那時候無官一身輕,沒有顧忌。
三 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窦玉泉在離開兩年之後首次回到K軍,是來參加張普景追悼大會的。
清晨五時許,天色剛剛見亮,梁必達和K軍政委章光輝、參謀長陳墨涵、副政治委員馬西平以及上述人員的夫人,K軍司、政、後各部門處以上幹部四十餘人便守候在軍部第一招待所小紅樓的門前。
這支隊伍裡少了個朱預道。
本來,朱預道現在的身份還是副軍長,作為張普景治喪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實際的籌備負責人,陳墨涵拟訂的治喪委員會名單裡是有朱預道的,但是被梁必達圈掉了。
陳墨涵覺得不合适,說:“按約定俗成的慣例,哪一級的首長逝世了,同級黨委和首長都是治喪委員會成員。
老朱現在還是副軍長,還是應該出面。
” 梁必達冷笑着說:“朱預道同志現在學習很忙,這種事情就不要分散他的精力了吧。
” 陳墨涵再三争取,梁必達再三駁斥,别的什麼也不說,就一條,說朱預道學習忙,不分散他的精力。
所謂的學習,就是參加“說清楚學習班”,軍裡先辦,軍裡結束了軍區辦,什麼時候“說清楚了”什麼時候“畢業”,梁必達自任學習班的班主任,朱預道的檢查寫了幾十份,梁必達說,沒有一份是清楚的。
陳墨涵設身處地地替朱預道想想,也覺得挺可憐,在那種環境裡做的事情怎麼能說得清楚啊?全看班主任的好惡了。
最後,陳墨涵搬出了當年朱預道“借禮堂”的事情,說:“老朱有錯,可是在張普景的問題上,他沒使壞啊,不讓他參加追悼會,張普景也會有意見。
” 這樣一說,梁必達才勉強同意朱預道參加追悼會,但是規定,其他活動概不參加。
“不給他飯吃,有他在,他尴尬,我們也尴尬,大家無話可說,難堪。
”——梁必達當時就是這麼說的。
五點半後,梁必達不時看表,不時詢問身後的參謀火車是不是準點到達,顯得有點浮躁。
陳墨涵很注意地觀察着梁必達的一舉一動,他今天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覺得梁必達有些反常。
按說,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同一個軍長級别相當,從某種意義上講,副參謀長隻是一個部門副職,是職能機關首長,而軍長卻是一方封疆大吏,是實權派,梁必達這個人的傲慢是衆所周知的,按照“文革”前的慣例,即使是軍區副司令員一級到K軍來,梁必達也不會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唯一破例的一次是被打倒以前,老副政委王蘭田到K軍來那一次,梁必達親自到車站了。
而在昨天接到窦玉泉要來的通知之後,梁必達不僅親自過問接待事宜,而且還提出了要親自到車站迎接。
陳墨涵提醒說,上次軍區趙副司令和林參謀長到K軍來,軍長都沒有親自去接,這次窦副參謀長來了,倘若超過了規格,恐怕不大妥當,對窦副參謀長本人也不是很有利。
這件事情很微妙,還是低調一點好。
這樣一說,梁必達才放棄了親自到車站迎接的打算,而改派副軍長姜家湖和副政委曲向乾前往車站。
但是,一大清早,部隊還沒有起床,梁必達卻已經出現在小紅樓門外了,還不到聽新聞聯播的時候,手裡攥着個啞巴收音機,若有所思地踱來踱去。
各位副職和機關首長也隻好提前起床過來相陪。
對梁必達和窦玉泉的關系,陳墨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用梁必達的話說是有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