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是要去羊壩頭嗎?”他輕輕地問。

     “是的,先生。

    ”女人說。

     “是去忘憂茶莊嗎?” “是的,先生。

    ”女人擡起頭來,有些疑惑地看着嘉和。

     嘉和默默地摘下自己的禮帽,摘下自己的金絲眼鏡。

    年輕的日本女人便突然踩着碎步沖了幾步,然後又幽雅地停住,深深地朝嘉和鞠了一躬,便把孩子推上去,對兒子說了一串日語。

    那孩子便大膽地立正,掏出半隻黑瓷茶盞,“禦”字對着嘉和,用中國話清清脆脆地說:“大伯父,我叫杭漢,我的父親是杭嘉平,我的母親叫羽田葉子,我的爺爺住在中國忘憂茶莊,他叫杭天醉。

    ” 北伐軍軍官杭嘉平這些年的經曆,又坎坷又簡單。

    1920年春一師風潮之後離開故鄉杭州,屈指算來,有七年矣。

    其間先在北平搞工讀團,後去法國勤工儉學,再複轉道日本東京進武備學堂。

    在此期間,重與少女葉子相遇。

    此時,葉子已在父親所建的家園中,學習裡千家茶道數年。

    兩個青梅竹馬的青年,重逢也很有意思。

    那一日,原來是父親帶着葉子去相親的,葉子低頭踩着碎步走着,總覺得有個青年在後面跟着她,她忍不住回頭一看,那青年幾分面熟幾分面生,她一時愣住了。

     青年見她愕然,想了想,從随身的囊中取出一個紙盒,盒内半隻茶盞,他把盞底有“禦”字的那一面伸向她,兩人就打作了一團。

    “嘉平是你啊!我都認不出你來了。

    ”葉子說。

     “我也真不敢認你。

    你竟然出落得如此花容月貌。

    ” 他們倆熱烈地說着話,羽田在一旁淡淡地應付,他對這個曾經拿着三節棍趕他的中國青年有一種提防,但亦有幾分尊敬。

     他不想打攪他們。

    結果等他過去拜見男方家人時,隻剩下媒人了。

    媒人說:“習茶道的女子,竟然和支那人鬧得火熱,我們都看到了。

    叫我的臉都沒處擱呢!” 就那麼意外地,把這門親事給攪黃了。

     嘉平和葉子實際上是私奔的。

    整個過程又傳奇又浪漫,不像是發生在日本國。

    羽田先生覺得丢盡了臉,連茶道師也不願再做下去。

    他事先一點也沒有想到,葉子竟然會私奔,嘉平隻是來向他簡單地求了一次婚,甚至連正襟危坐都沒有做到。

    他穿着武備學堂的校服,站在露院裡,突然說:“羽田先生,請允許我娶葉子小姐為妻。

    ” 羽田先生很吃驚,說:“你們中國人,都是這樣求婚的嗎?” 嘉平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不是我們中國都這樣求婚,是作為中國人的杭嘉平就這樣求婚。

    ” 羽田回去便對葉子說:“以後不要和嘉平來往了,我不會允許你嫁給他的。

    ” “為什麼?父親,因為他是中國人?” 羽田搖頭,說:“因為他無所畏懼。

    ” “無所畏懼,不好嗎?” “無所畏懼,會把自己和親人帶到地獄裡去的。

    ” “父親,我不明白,千利休不是無所畏懼嗎?” “所以他切腹自殺了。

    ” 葉子靜靜地想了一下,突然說:“父親,我明白了。

    你不是真正的茶人。

    ” 羽田吃驚,又很惱火。

    葉子不像是一個标準的日本女孩,她在中國待的日子太長久了。

    杭家肯定是中國少有的家族。

    在這個忘憂樓府中,女人很有力地生存着,男人卻溫文爾雅,不施暴力,但心靈自由,不受約束。

    也許,他們就是這樣,滋長出了在大事物面前的無所畏懼。

    羽田很愛他的獨女,但總為她過于坦率和情感上對中國無意有意的傾斜而傷感。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葉子如此神速地便和嘉平私奔了。

    其實他們就住在一個城市裡,但羽田見不到葉子。

    他也不想見到她。

     嘉平做什麼事情都這樣膽大妄為、不知害怕。

    他把葉子安頓了下來,兩人快快樂樂地結了婚。

    那天夜裡,葉子羞怯了,不知如何是好,嘉平洗了澡出來,跪在葉子面前,說:“讓我看看,讓我看看,長成什麼樣了?” 他就左邊一撸右邊一撸,把葉子的衣肩撸了下來,光滑的肩背閃閃的,緞子一樣,胸乳像小兔子,白白的,長着紅眼睛。

     嘉平禁不住驚歎了一聲:“葉子,你長那麼大了。

    ” 葉子本來羞怯着呢,此時也忍不住笑,說:“壞東西!你什麼時候看到過的?” “你在我們家時看到的呀!你洗澡,窗沒關嚴,我就看見了。

    小兔子還很小呢。

    ” “什麼,你真看見了?”葉子跳了起來,又捂住臉,“你騙我!” “怎麼是騙你?我叫嘉和也來看的。

    ” “他也看到了?” “當然看到了。

    ”嘉平還很得意,“不過他這個人太複雜,看了一眼就不讓我看,關緊了窗,還一本正經地拉鈎,不讓我說出去呢。

    ” “哎呀呀,哎呀呀,你們呀,我怎麼辦啊。

    ”葉子捂着臉,半裸着身子,便倒在了榻榻米上。

     “還有什麼辦法呢?除了嫁給我,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 嘉平就撲了上來,和葉子鬧成了一團。

    他從來沒有做過愛,也不知做愛是怎麼一回事,他甚至從來就沒碰過女人一個小手指。

    當然這并不是說他沒有握過女人的手。

    他和方西泠小姐互稱同志的日子裡,沒少握手,有時方西泠小姐還冷一陣熱一陣地發顫,嘉平很奇怪。

    嘉平知道方西泠小姐看中他。

    但他對她卻一點感覺也沒有。

    不像是對葉子,他見着葉子,就想把她一口吞下去。

     兩個不會做愛的純潔的年輕人,又笑又鬧又緊張地折騰了一夜,總算把男人和女人是怎麼回事弄明白了。

    他們交頸而睡,像兩隻天鵝,他們不管明天還會發生什麼事。

     杭漢一歲的時候,嘉平回國去了廣州,臨行前說:“葉子,你等着,我會來接你的。

    ” 葉子跪在榻榻米上,不說話。

    嘉平已經了解她了,她的不說就是說,想了想,摸出那“禦”字爿,說:“見物如見人。

    ” 杭漢四歲的時候,葉子收到了嘉平的來信,原來北伐就要開始了,原來嘉平還活着。

     葉子是在離别日本的前三天,才抱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望父親的。

    她步入露院的時候,父親身着和服,正往胸前搭着一塊濕布,在鵝卵石鋪成的地上,走來走去,拿那塊濕布,來吸空氣中的灰塵。

    這動作葉子看得很熟悉。

     羽田看到女兒,站住了說:“回來了?” 女兒把孩子推到膝前,緊張地說:“這是我兒子。

    ” “我知道這是你兒子。

    ”羽田身上搭着的那塊濕布掉了下來。

    他走過去,就一把抱住了杭漢。

     “叫外公。

    ”他說。

     “外公。

    ”杭漢說。

     “像他的父親,”羽田對女兒說,“膽子大。

    ” 女兒又說:“我要回杭州去。

    ” 父親又怔住了,撿起了濕布,貼在胸前,在院子裡走來走去,也不說一句話。

     “京都的遠親,要來會一會呢。

    ”他說,“我想搬到京都去了。

    ” 女兒沉默了片刻,說:“去那裡也好,有人照顧你啊。

    ” 羽田歎了口氣,問:“一定要去杭州嗎?” “一定的。

    ” “你……喜歡這個中國人什麼呢?” “……無所畏懼吧。

    ”女兒說。

     羽田想了一想,說:“他可能會使他的兒子成為孤兒。

    ” 葉子也想了一想,擡起頭來,說:“是的,可能的。

    ” “那麼,我就沒什麼要交代了。

    ” 父女倆就在龛室前跪了下來。

    案上一大盆清水,盛在一隻瓦藍色大淺洗盆中,裡面盛了一底的鵝卵石,看不見一點綠色。

     他們行了一次茶道。

    父親把茶盞雙手捧給女兒時,女兒在父親啜過的地方貼住了唇,然後,又叫過她的兒子,在她啜過的地方,貼住了唇。

     1927年,無論如何都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甚至那一年的自然界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暗示,作為一種相輔相成的呈現,它給了那一年心火如潮的杭州人一個意外溫暖的春天。

    杭州郊外的茶山茶蓬鐵綠的老葉上,提前綻了芽,吞吞吐吐地終究張開了雀一般的舌頭,一夜春風,便密密麻麻淺綠了一片,一朵一朵地連成了波浪,在十裡琅珰嶺上,鋪瀉開一條綿延壯闊的巨長茶帶,綠袖長舞,直抵遠方。

     那一年2月,從表面上看,是杭家大媳婦方西泠情緒最高昂、社交活動最頻繁的歲月;從内裡看也是她心亂如麻佯作鎮靜的難挨時光。

    她忙于組織着女青年會的姑娘們制作标語和彩旗什麼的,忙得像一個女社會活動家。

    但還是沒有忘記回家來,拉住葉子的手,心情複雜地問:“你就是嘉平的妻子?” 葉子很羞怯地低下了頭,她已經長成了一個标準的日本婦人。

    中國雖然沒有榻榻米,使她無法去按照傳統的日本茶道禮儀來向家人獻茶,但她還是一本正經地用中國的蓋碗茶盞點了一杯茶,舉案齊眉地捧給了方西泠。

    方西泠這幾年品茶也品出水平來了,問:“這麼綠糊糊的,什麼茶?” “是日本帶來的蒸青茶末。

    嫂子,你嘗一嘗,不成敬意了。

    ” 方西泠喝着,便想,這個葉子是乖巧,瞧她說的話,婆婆一定喜歡,還有嘉平。

    雖然青梅竹馬,但跑到日本去尋真理,竟然娶一個不知真理為何物的東洋女子做老婆,也是絕了。

    方西泠想到嘉平便有些心酸,放下碗盞說:“我走了。

    ” 葉子看着那剩下的半碗茶,什麼也沒說,便默默地彎下半個身子去,說:“走好。

    ” 方西泠走到了門口,回頭一看,見那日本女人還彎着腰,低着頭。

    她的心又一酸,想,她就是靠這樣把男人弄到手的呢,她那英雄般的丈夫,可是要凱旋了。

     她問都不願問自己的丈夫幹什麼去了,不是在茶莊賣茶,便是又到哪裡張羅着送錢去了,總之是唱配角的料。

    心氣倒是高,自她回娘家後,竟然一次也不來叫,弄得方西泠沒辦法,隻好自己把杭盼又送回去。

    送回去也好,有那東洋女人看着呢,杭憶、杭盼,加上一個杭漢,杭家也算是熱鬧了。

    方西泠就杭家住幾天,娘家住幾天,兩頭跑。

    杭家的人也不管她,嘉和對她愛理不理,去書房搭了一張鋪,這也是一件叫方西泠難以理解的事情。

    他們過去并無大的争執,磕磕碰碰之時,嘉和不說話,事情也就過去了。

    不料一旦放下臉,就那麼執拗,事情越僵,彼此倒越客氣生分。

    幸虧他們兩人,現在都很忙。

    隻是方西泠雖忙,卻是忙得很失落。

    她是女人,一刻少不了男人的關懷,她不理解一向溫和的嘉和,怎麼在對她的态度上那麼不通融?她那麼聰明一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