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
他從小并沒有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過,此番剛一亮相,就得了個滿堂彩,少年壯志,不免躊躇。
況且他本性善良,又好輕信,好妄動,好發石破天驚之言,好作标新立異之事,别人若沒有看到過他沮喪洩氣時的模樣,隻看他鬥志昂揚之時的壯氣,實在覺得這少年小觑不得,将來不知有怎樣的前程。
杭州方言裡,說人頭腦發熱,叫“事霧騰騰走”。
杭天醉眼下就“事霧騰騰走”了。
他腦門唰的一亮,一個主意就跳了出來,來不及細想,便全部汩汩地淌了出來。
“諸位前輩,晚生天醉承蒙各位誇獎擡舉,不勝榮幸之至。
天醉先父早逝,自幼好讀書,不喜商務。
茶莊生意,一賴母親支撐,二賴茶清伯經營,三賴各位同仁相助,方有今日局面。
此番惡棍騷擾,竟黑白颠倒,喪心病狂,拘捕我家棟梁之柱,遂使茶清伯白發先生為我受累。
中夜扪心叩問,自愧有辱先人,每每淚如雨下,幾番不能入眠。
家母再三督促,望子砥柱中流,不肖子今日幡然醒悟,自明日起走馬上任,接手茶莊一應事務,與在座前輩共興茶業,以告慰我父在天之靈。
” 衆人聽了他這番半文半白的忏悔自責加豪言壯語的演說,便大聲叫好,鼓起掌來,把個老闆娘林藕初聽得措手不及。
她對視過去,見新媳婦沈綠愛神采飛揚,雙頰飛紅,一雙黑漆眼睛,直直盯住了丈夫,一副崇拜的神情。
再看看對面桌上的吳茶清,面目淡然,仿佛所有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一樣。
杭夫人亂了方寸,但表面上還要裝得感激涕零,對那頻頻向她敬來的酒杯加以回報。
她真沒想到兒子會來這一手,實際上她一直就希望能和西太後一樣垂簾聽政的。
她希望大小事務都由她和茶清來決策。
兒子搭個架子,慢慢地幹些雞零狗碎的小事,再到外面闖一闖,當一當水客,也當一當山客,真正吃透茶葉飯了,再來當家做主。
那時,我林藕初、他吳茶清也才算是真正老了,可以享清福了。
沒想到天醉當着衆人就自說自話,還說得這樣感人肺腑,好像他繼承這份家業,要斬斷人間多少情緣一樣,真是豈有此理!這癡憨小子有這樣的能耐嗎?林藕初用一種恍然大悟的目光盯住了媳婦,媳婦卻對婆婆粲然一笑,親自夾了一塊醉雞,孝敬到了婆婆眼前。
對這個新娘子,當婆婆的還沒接觸幾天,就大吃一驚地領教了。
新娘子過門三天了,始終沒有亮出那塊象征純潔的帶血白绫子帕,她旁敲側擊地打聽了一下,沒問半句,新娘子便很理直氣壯地說:“媽,你怎的問我?你該問他呀!” 林藕初不悅,又不好發作,說:“我兒子可是沒有做過男人的。
頭回做,你要順着他一點。
” 沈綠愛坦坦蕩蕩看着婆婆:“媽,我也是頭回做女人的。
” 林藕初聽了,真正目瞪口呆。
新娘子甚至破了三天後要回娘家的習俗。
因為夫婿不能陪她回湖州,要在杭州商議罷市營救茶清,她很贊成,說:“我回不回娘家不要緊的,總是自己家裡的事情要緊。
” 林藕初對媳婦這麼快就把立場轉到了夫家,又滿意,又不滿意,心裡又惦着關在衙門裡的吳茶清,心思一時混亂不堪。
坐着轎子,通了關節,去看關在衙門裡的茶清。
茶清倒也沒有吃多少苦,牢頭禁子早就被打點過了。
問及家事,林藕初長歎一聲,眼淚先掉下來,說:“隻怕杭家又要斷後啊!”吳茶清一聽,頓時什麼都明白了。
此刻,新媳婦就在衆人面前這樣亮了相。
男人都把眼睛恨不得貼到沈綠愛身上,婆婆的風光被她奪去了十之八九。
婆婆失落、傷心,強作歡顔卻五内俱傷。
婆婆的肚子裡有了一口井,十五隻吊桶在那裡七上八下。
這裡,林藕初正對兒子的奪權痛心疾首,那邊,吳茶清站了起來,衆人紛紛敬了酒說:“老英雄,老英雄有何高見?” 吳茶清兩隻袖子卷了一個褶,露出兩道潔白内衣袖口,輕輕作一手揖,才開了講: “諸位,我吳茶清,一介浪客,承蒙杭家老太爺不棄,操持茶莊三十年,終于盼來茶莊後繼有人,茶清可以放心走了。
” 衆人聽了,都道茶清伯你怎麼啦,好端端地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來。
忘憂茶莊幾十年了,還不都是姓杭的當老闆姓吳的當掌櫃才發達起來。
莫非杭少爺剛披挂上陣就要變卦? 杭天醉一聽,也說:“茶清伯你要走的話頭,談也不要談。
沒有你,我這老闆當得還有什麼意思?我這個老闆也不要當了。
” 茶清說:“正是要斷了你靠我的想頭,我才這麼決定的。
我也一把年紀了,還能撐多少年?你母親也是含辛茹苦,做女人做得像她那樣累的,又有幾個?如今你成了親,有了那麼個開頭,我趁你有勢頭之際,趕緊撤了,你自己挑大梁去,将來我們一口氣吐出,你也有在這個亂世安身立命的資本。
” 吳茶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旁邊那一桌的女眷們,便開始抹眼淚,林藕初抖了半天嘴唇,一個字也吐不出來了。
衆人又要唏噓,吳茶清卻道:“這又不是什麼一刀兩斷的事情,我隻是想出來,在候潮門開一家茶行。
各位若相信我茶清,出了股,等着收錢就是。
那茶行的名稱,自然是誰出的股最大,便随了誰。
” “那我家自然是要認了大股的。
”杭天醉立刻說,“我們認了大股,茶清伯和我,還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反正是要依靠茶清伯的。
” 杭天醉的表态,叫林藕初松了一口心氣。
一旁那幾家茶莊,見茶清挑頭,都曉得可靠,有利可圖,便也當場認了股,這麼一件大事,在飯桌上就定了。
他從小并沒有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過,此番剛一亮相,就得了個滿堂彩,少年壯志,不免躊躇。
況且他本性善良,又好輕信,好妄動,好發石破天驚之言,好作标新立異之事,别人若沒有看到過他沮喪洩氣時的模樣,隻看他鬥志昂揚之時的壯氣,實在覺得這少年小觑不得,将來不知有怎樣的前程。
杭州方言裡,說人頭腦發熱,叫“事霧騰騰走”。
杭天醉眼下就“事霧騰騰走”了。
他腦門唰的一亮,一個主意就跳了出來,來不及細想,便全部汩汩地淌了出來。
“諸位前輩,晚生天醉承蒙各位誇獎擡舉,不勝榮幸之至。
天醉先父早逝,自幼好讀書,不喜商務。
茶莊生意,一賴母親支撐,二賴茶清伯經營,三賴各位同仁相助,方有今日局面。
此番惡棍騷擾,竟黑白颠倒,喪心病狂,拘捕我家棟梁之柱,遂使茶清伯白發先生為我受累。
中夜扪心叩問,自愧有辱先人,每每淚如雨下,幾番不能入眠。
家母再三督促,望子砥柱中流,不肖子今日幡然醒悟,自明日起走馬上任,接手茶莊一應事務,與在座前輩共興茶業,以告慰我父在天之靈。
” 衆人聽了他這番半文半白的忏悔自責加豪言壯語的演說,便大聲叫好,鼓起掌來,把個老闆娘林藕初聽得措手不及。
她對視過去,見新媳婦沈綠愛神采飛揚,雙頰飛紅,一雙黑漆眼睛,直直盯住了丈夫,一副崇拜的神情。
再看看對面桌上的吳茶清,面目淡然,仿佛所有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一樣。
杭夫人亂了方寸,但表面上還要裝得感激涕零,對那頻頻向她敬來的酒杯加以回報。
她真沒想到兒子會來這一手,實際上她一直就希望能和西太後一樣垂簾聽政的。
她希望大小事務都由她和茶清來決策。
兒子搭個架子,慢慢地幹些雞零狗碎的小事,再到外面闖一闖,當一當水客,也當一當山客,真正吃透茶葉飯了,再來當家做主。
那時,我林藕初、他吳茶清也才算是真正老了,可以享清福了。
沒想到天醉當着衆人就自說自話,還說得這樣感人肺腑,好像他繼承這份家業,要斬斷人間多少情緣一樣,真是豈有此理!這癡憨小子有這樣的能耐嗎?林藕初用一種恍然大悟的目光盯住了媳婦,媳婦卻對婆婆粲然一笑,親自夾了一塊醉雞,孝敬到了婆婆眼前。
對這個新娘子,當婆婆的還沒接觸幾天,就大吃一驚地領教了。
新娘子過門三天了,始終沒有亮出那塊象征純潔的帶血白绫子帕,她旁敲側擊地打聽了一下,沒問半句,新娘子便很理直氣壯地說:“媽,你怎的問我?你該問他呀!” 林藕初不悅,又不好發作,說:“我兒子可是沒有做過男人的。
頭回做,你要順着他一點。
” 沈綠愛坦坦蕩蕩看着婆婆:“媽,我也是頭回做女人的。
” 林藕初聽了,真正目瞪口呆。
新娘子甚至破了三天後要回娘家的習俗。
因為夫婿不能陪她回湖州,要在杭州商議罷市營救茶清,她很贊成,說:“我回不回娘家不要緊的,總是自己家裡的事情要緊。
” 林藕初對媳婦這麼快就把立場轉到了夫家,又滿意,又不滿意,心裡又惦着關在衙門裡的吳茶清,心思一時混亂不堪。
坐着轎子,通了關節,去看關在衙門裡的茶清。
茶清倒也沒有吃多少苦,牢頭禁子早就被打點過了。
問及家事,林藕初長歎一聲,眼淚先掉下來,說:“隻怕杭家又要斷後啊!”吳茶清一聽,頓時什麼都明白了。
此刻,新媳婦就在衆人面前這樣亮了相。
男人都把眼睛恨不得貼到沈綠愛身上,婆婆的風光被她奪去了十之八九。
婆婆失落、傷心,強作歡顔卻五内俱傷。
婆婆的肚子裡有了一口井,十五隻吊桶在那裡七上八下。
這裡,林藕初正對兒子的奪權痛心疾首,那邊,吳茶清站了起來,衆人紛紛敬了酒說:“老英雄,老英雄有何高見?” 吳茶清兩隻袖子卷了一個褶,露出兩道潔白内衣袖口,輕輕作一手揖,才開了講: “諸位,我吳茶清,一介浪客,承蒙杭家老太爺不棄,操持茶莊三十年,終于盼來茶莊後繼有人,茶清可以放心走了。
” 衆人聽了,都道茶清伯你怎麼啦,好端端地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來。
忘憂茶莊幾十年了,還不都是姓杭的當老闆姓吳的當掌櫃才發達起來。
莫非杭少爺剛披挂上陣就要變卦? 杭天醉一聽,也說:“茶清伯你要走的話頭,談也不要談。
沒有你,我這老闆當得還有什麼意思?我這個老闆也不要當了。
” 茶清說:“正是要斷了你靠我的想頭,我才這麼決定的。
我也一把年紀了,還能撐多少年?你母親也是含辛茹苦,做女人做得像她那樣累的,又有幾個?如今你成了親,有了那麼個開頭,我趁你有勢頭之際,趕緊撤了,你自己挑大梁去,将來我們一口氣吐出,你也有在這個亂世安身立命的資本。
” 吳茶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旁邊那一桌的女眷們,便開始抹眼淚,林藕初抖了半天嘴唇,一個字也吐不出來了。
衆人又要唏噓,吳茶清卻道:“這又不是什麼一刀兩斷的事情,我隻是想出來,在候潮門開一家茶行。
各位若相信我茶清,出了股,等着收錢就是。
那茶行的名稱,自然是誰出的股最大,便随了誰。
” “那我家自然是要認了大股的。
”杭天醉立刻說,“我們認了大股,茶清伯和我,還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反正是要依靠茶清伯的。
” 杭天醉的表态,叫林藕初松了一口心氣。
一旁那幾家茶莊,見茶清挑頭,都曉得可靠,有利可圖,便也當場認了股,這麼一件大事,在飯桌上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