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定中國最大走資派的罪,真的還需要你這樣的人的什麼證詞?我不相信,我看是吳坤在故弄玄虛,是他在撈政治稻草。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不,你不用說話,我能明白你的意思。
你不表态?你是不是覺得我不應該攪到這樣的事情裡去?可是我不能再沉默,我不能眼看着你們受苦受難,我自己卻逍遙自在。
先生,我沒有機會與你交流,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那種政治熱情,我不知道這是從哪裡來的,我過去從未感覺到它的力量。
一開始完全是被迫接受它的,讓它進駐到我的心裡讓我非常難受,可是我現在開始習慣于它的存在了。
你知道這些日子我想起了什麼?我想起我的父親,聽說他從前一向是個自由散漫的人。
個人是怎麼樣轉向集體的,你們有過脫胎換骨的過程嗎?我現在就有這種感覺,這讓我非常難受,同時又有一種犧牲的神聖感。
你怎麼啦?你說什麼,你讓我打開窗簾?好的,我現在就打,我現在就給你打開,你想看什麼? 杭得荼打開窗簾的時候,自己先愣住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來了,窗外站着一個包着頭巾的女人,手裡撐着一把雨傘,那是他的姑婆杭寄草。
得荼要打開窗子,寄草拼命搖手,意思是說外面冷,别開窗。
杭得荼連忙過來,扶起楊真先生,他看到他那鼻青臉腫面目全非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還看到對面窗外的寄草姑婆也笑了,她的臉貼在窗玻璃上,鼻子壓得扁扁的,樣子很古怪。
雪下得越來越大,一會兒就遮蓋了傘面,寄草姑婆一個勁地做手勢,讓楊真躺下。
楊真搖着頭,死死地盯着寄草,他還是在微笑,一直就在微笑。
但他沒有說一句話。
得荼真是覺得奇怪,窗簾拉着,楊真先生是憑什麼知道寄草姑婆站在外面的?是憑心靈感應嗎?這是神秘主義的理論,是四舊、迷信,但至少現在那是事實。
他隻好再一次走到窗前,告訴寄草姑婆,快回家吧,這裡不讓人進去,外面又那麼冷,快回家吧。
寄草微笑着搖頭,眼淚和雪花飄在了一起。
但她終于還是離開了,告别時手朝天上指了指,楊真仿佛會意,笑得更甚,露出了他那被打掉了幾顆大牙的牙床。
他的樣子非常陌生,他的笑容令人心碎,讓得荼想到了那個與他有着血緣關系的女人。
他不忍再看,走到窗前,他看到寄草姑婆那踽踽遠去的背影,在醫院的大門口一閃,就不見了。
半個多月後将近年關,有關押楊真去京的指令再次下達。
這一次楊真開口了,他把吳坤叫來,告訴他,他要回上天竺去,他會在那裡盡量回憶他所知道的一切。
從未有過的狂喜和失望同時襲擊了吳坤,他激動地甚至讨好地對楊真說:“你放心,我會對你的晚年負責的,革命無罪,反戈一擊有功。
這些話我早就想跟你說,其實我很敬佩你,如果你不是堅持資産階級反動路線立場,你的性格是很讓我欣賞的。
說實話我也不願意你去北京,你一到那裡,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我是說,那種精神上的東西……”吳坤看着他的臉色,突然覺得自己的話多了,小心翼翼地問:“要不要你自己跟得荼說一下?他總說要來搶你,你知道,這會釀成大規模武鬥,要死人的。
” 正當天空又開始飄起大雪,而杭嘉和在羊壩頭自家窗口的桌前為1967年春節的對聯躊躇之時,杭得荼和吳坤親自送楊真回了上天竺。
吳坤答應,絕不讓類似的毒打事件再發生,而杭得荼也默認了現實,不再提要搶楊真回去的要求。
為了表示誠意,吳坤當場打發掉那幾個看樣子很兇蠻的看守,然後叫來采茶,讓采茶領着幾個人“照顧”楊真春節期間的生活,還把楊真安排在樓上,說樓上暖和一些。
吳坤也非常關心楊真的紙夠不夠,還關心筆墨等瑣事,旁敲側擊地問:“要你回答的問題都清楚了嗎?還要不要我再給你提示一下?” 楊真搖搖頭,他的眼神告訴他,他什麼都明白了。
這眼神讓吳坤失落,那裡面不再有桀骜不馴的骨氣了。
個人永遠是渺小的,他想,并為個人的渺小而悲哀。
杭得荼并沒有那種失落的感覺,他不相信吳坤的誠意。
他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變得和吳坤一樣狡猾了。
因此他一直守在楊真的身邊,幫他張羅夥食和被褥,直到離開楊真下山,杭得荼才松了一口氣。
楊真一直把得荼送到山門口,奇怪的是他送了一本書給得荼,英語版的《資本論》,三十年代的版本。
看着吳坤不安的樣子,杭得荼說:“怎麼樣,是不是還得再檢查一下?”吳坤就硬着頭皮讓手下人拿過來,來來回回地翻,除了扉頁上寫着一行字母之外,到底還是什麼也沒翻出來。
吳坤記憶極好,他記下了那行字母:FengyuRuHuiJiMingBuYi,一時沒看懂,想了想說:“這裡的東西,最好還是都别帶出去。
”得荼皺了皺眉,對楊真說:“我會來看你的。
”此時雪越來越大了,楊真向得荼握手告别的時候,臉上露出的微笑,讓得荼想起了醫院裡他向寄草姑婆的微笑,那是很坦然的,讓人放心的,但又是令人心驚的——它是那麼樣地令人心碎,以至于看上去,那告别甚至有一點兒像永别了…… 龍井山中的杭盼,是那天下午終于決定不再等車,從山中徒步向城裡走去的。
她撐着一把橘黃色的油布雨傘,傘上綴滿了一層雪花。
她眼前也是密密麻麻的大雪片,天地間一片大白,什麼都被遮住了。
從山裡出來的時候,她還不時地聽到竹子被壓斷的聲音。
喀嚓,喀嚓,然後嘭的一聲,竹子折斷了,壓在别的樹上,反彈出一簇簇的雪花,抛到山路上,抛到走在山路上的行人們那一把把的傘面上,再簌簌簌地往下掉,在行人的眼前,撒出一小片粉塵。
有時,她也走過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園,它們像是蘸着白顔料畫出來的一道道臃腫的粗線,幾乎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和茶蓬了,隻看到它們躲在雪花被子下的隐約的曲線,像那些伊斯蘭教規下的披長袍的婦女。
偶爾,她還會在雪路上看到一絲絲的鮮紅的色澤,當她定睛細看的時候,它們又消失了。
這時她就會站定,略有些不安地環視周圍,有一次她甚至蹲了下來,她覺得這些逶迤不斷的紅色,真的很像是鮮血。
然而沒過多久,大地又開始一片雪白。
她不知道有誰與她擦肩而過,也不知道誰留下了這些印記,仿佛這也是神的聖迹,但她還不能理喻。
少許的惶恐之後,杭盼又恢複了平靜。
多少年來,杭盼已經熟悉了這樣的孤寂。
那些隻有自己知道的曾經創傷劇痛的夜晚,已經不會再來光顧她了。
有多少人惋惜她的美麗的容顔,多少人被她以往歲月的經曆傾倒,多少人為她不動心的聖女般的意志困惑,如今青年已經過去,連中年也快要過去了,這一切都已經過去,她開始老了。
當周圍沒有人時,她輕輕地唱起了贊美詩: 仰看天空浩大無窮,萬千天體錯雜縱橫, 合成整個光明系統,共宣上主創造奇功。
清輝如雪溫柔的月,輕輕向着靜寂的地, 重新自述平生故事,贊美造她的主上帝。
…… 她很少去想她自己的事情,思念主,向主祈禱,這是她目前惟一要做的事情。
期待主的降臨,神迹降臨,期待主拯救他的羔羊。
還有就是愛,無盡的愛,因為愛就是主。
要守住愛,這是最根本的,守住了才能施愛,這是信仰,秘而不宣在心裡,杭盼因為它而活到今天。
她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城市,繞過清河坊走向中山中路時,她看到前面有一個女子沒有撐傘,卻在雪中散步,背着一個大包,兩隻手插在口袋裡,像一個漫不經心的少年。
雪那麼大,把白天也罩成了黃昏,在這樣的日子出遊是大有深意的。
她走過她身邊,把傘湊了過去。
傘下的那個姑娘并不感到驚訝,她淡淡地看了看幫助她的人,她面色慘白,幾乎和白雪一樣白,她的眼睛漆黑幽暗。
她拿出一張紙,問她認不認識這個地址。
杭盼驚訝地看了看她,輕輕地取下她背着的包,說:“跟我來吧……”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不,你不用說話,我能明白你的意思。
你不表态?你是不是覺得我不應該攪到這樣的事情裡去?可是我不能再沉默,我不能眼看着你們受苦受難,我自己卻逍遙自在。
先生,我沒有機會與你交流,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那種政治熱情,我不知道這是從哪裡來的,我過去從未感覺到它的力量。
一開始完全是被迫接受它的,讓它進駐到我的心裡讓我非常難受,可是我現在開始習慣于它的存在了。
你知道這些日子我想起了什麼?我想起我的父親,聽說他從前一向是個自由散漫的人。
個人是怎麼樣轉向集體的,你們有過脫胎換骨的過程嗎?我現在就有這種感覺,這讓我非常難受,同時又有一種犧牲的神聖感。
你怎麼啦?你說什麼,你讓我打開窗簾?好的,我現在就打,我現在就給你打開,你想看什麼? 杭得荼打開窗簾的時候,自己先愣住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來了,窗外站着一個包着頭巾的女人,手裡撐着一把雨傘,那是他的姑婆杭寄草。
得荼要打開窗子,寄草拼命搖手,意思是說外面冷,别開窗。
杭得荼連忙過來,扶起楊真先生,他看到他那鼻青臉腫面目全非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還看到對面窗外的寄草姑婆也笑了,她的臉貼在窗玻璃上,鼻子壓得扁扁的,樣子很古怪。
雪下得越來越大,一會兒就遮蓋了傘面,寄草姑婆一個勁地做手勢,讓楊真躺下。
楊真搖着頭,死死地盯着寄草,他還是在微笑,一直就在微笑。
但他沒有說一句話。
得荼真是覺得奇怪,窗簾拉着,楊真先生是憑什麼知道寄草姑婆站在外面的?是憑心靈感應嗎?這是神秘主義的理論,是四舊、迷信,但至少現在那是事實。
他隻好再一次走到窗前,告訴寄草姑婆,快回家吧,這裡不讓人進去,外面又那麼冷,快回家吧。
寄草微笑着搖頭,眼淚和雪花飄在了一起。
但她終于還是離開了,告别時手朝天上指了指,楊真仿佛會意,笑得更甚,露出了他那被打掉了幾顆大牙的牙床。
他的樣子非常陌生,他的笑容令人心碎,讓得荼想到了那個與他有着血緣關系的女人。
他不忍再看,走到窗前,他看到寄草姑婆那踽踽遠去的背影,在醫院的大門口一閃,就不見了。
半個多月後将近年關,有關押楊真去京的指令再次下達。
這一次楊真開口了,他把吳坤叫來,告訴他,他要回上天竺去,他會在那裡盡量回憶他所知道的一切。
從未有過的狂喜和失望同時襲擊了吳坤,他激動地甚至讨好地對楊真說:“你放心,我會對你的晚年負責的,革命無罪,反戈一擊有功。
這些話我早就想跟你說,其實我很敬佩你,如果你不是堅持資産階級反動路線立場,你的性格是很讓我欣賞的。
說實話我也不願意你去北京,你一到那裡,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我是說,那種精神上的東西……”吳坤看着他的臉色,突然覺得自己的話多了,小心翼翼地問:“要不要你自己跟得荼說一下?他總說要來搶你,你知道,這會釀成大規模武鬥,要死人的。
” 正當天空又開始飄起大雪,而杭嘉和在羊壩頭自家窗口的桌前為1967年春節的對聯躊躇之時,杭得荼和吳坤親自送楊真回了上天竺。
吳坤答應,絕不讓類似的毒打事件再發生,而杭得荼也默認了現實,不再提要搶楊真回去的要求。
為了表示誠意,吳坤當場打發掉那幾個看樣子很兇蠻的看守,然後叫來采茶,讓采茶領着幾個人“照顧”楊真春節期間的生活,還把楊真安排在樓上,說樓上暖和一些。
吳坤也非常關心楊真的紙夠不夠,還關心筆墨等瑣事,旁敲側擊地問:“要你回答的問題都清楚了嗎?還要不要我再給你提示一下?” 楊真搖搖頭,他的眼神告訴他,他什麼都明白了。
這眼神讓吳坤失落,那裡面不再有桀骜不馴的骨氣了。
個人永遠是渺小的,他想,并為個人的渺小而悲哀。
杭得荼并沒有那種失落的感覺,他不相信吳坤的誠意。
他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變得和吳坤一樣狡猾了。
因此他一直守在楊真的身邊,幫他張羅夥食和被褥,直到離開楊真下山,杭得荼才松了一口氣。
楊真一直把得荼送到山門口,奇怪的是他送了一本書給得荼,英語版的《資本論》,三十年代的版本。
看着吳坤不安的樣子,杭得荼說:“怎麼樣,是不是還得再檢查一下?”吳坤就硬着頭皮讓手下人拿過來,來來回回地翻,除了扉頁上寫着一行字母之外,到底還是什麼也沒翻出來。
吳坤記憶極好,他記下了那行字母:FengyuRuHuiJiMingBuYi,一時沒看懂,想了想說:“這裡的東西,最好還是都别帶出去。
”得荼皺了皺眉,對楊真說:“我會來看你的。
”此時雪越來越大了,楊真向得荼握手告别的時候,臉上露出的微笑,讓得荼想起了醫院裡他向寄草姑婆的微笑,那是很坦然的,讓人放心的,但又是令人心驚的——它是那麼樣地令人心碎,以至于看上去,那告别甚至有一點兒像永别了…… 龍井山中的杭盼,是那天下午終于決定不再等車,從山中徒步向城裡走去的。
她撐着一把橘黃色的油布雨傘,傘上綴滿了一層雪花。
她眼前也是密密麻麻的大雪片,天地間一片大白,什麼都被遮住了。
從山裡出來的時候,她還不時地聽到竹子被壓斷的聲音。
喀嚓,喀嚓,然後嘭的一聲,竹子折斷了,壓在别的樹上,反彈出一簇簇的雪花,抛到山路上,抛到走在山路上的行人們那一把把的傘面上,再簌簌簌地往下掉,在行人的眼前,撒出一小片粉塵。
有時,她也走過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園,它們像是蘸着白顔料畫出來的一道道臃腫的粗線,幾乎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和茶蓬了,隻看到它們躲在雪花被子下的隐約的曲線,像那些伊斯蘭教規下的披長袍的婦女。
偶爾,她還會在雪路上看到一絲絲的鮮紅的色澤,當她定睛細看的時候,它們又消失了。
這時她就會站定,略有些不安地環視周圍,有一次她甚至蹲了下來,她覺得這些逶迤不斷的紅色,真的很像是鮮血。
然而沒過多久,大地又開始一片雪白。
她不知道有誰與她擦肩而過,也不知道誰留下了這些印記,仿佛這也是神的聖迹,但她還不能理喻。
少許的惶恐之後,杭盼又恢複了平靜。
多少年來,杭盼已經熟悉了這樣的孤寂。
那些隻有自己知道的曾經創傷劇痛的夜晚,已經不會再來光顧她了。
有多少人惋惜她的美麗的容顔,多少人被她以往歲月的經曆傾倒,多少人為她不動心的聖女般的意志困惑,如今青年已經過去,連中年也快要過去了,這一切都已經過去,她開始老了。
當周圍沒有人時,她輕輕地唱起了贊美詩: 仰看天空浩大無窮,萬千天體錯雜縱橫, 合成整個光明系統,共宣上主創造奇功。
清輝如雪溫柔的月,輕輕向着靜寂的地, 重新自述平生故事,贊美造她的主上帝。
…… 她很少去想她自己的事情,思念主,向主祈禱,這是她目前惟一要做的事情。
期待主的降臨,神迹降臨,期待主拯救他的羔羊。
還有就是愛,無盡的愛,因為愛就是主。
要守住愛,這是最根本的,守住了才能施愛,這是信仰,秘而不宣在心裡,杭盼因為它而活到今天。
她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城市,繞過清河坊走向中山中路時,她看到前面有一個女子沒有撐傘,卻在雪中散步,背着一個大包,兩隻手插在口袋裡,像一個漫不經心的少年。
雪那麼大,把白天也罩成了黃昏,在這樣的日子出遊是大有深意的。
她走過她身邊,把傘湊了過去。
傘下的那個姑娘并不感到驚訝,她淡淡地看了看幫助她的人,她面色慘白,幾乎和白雪一樣白,她的眼睛漆黑幽暗。
她拿出一張紙,問她認不認識這個地址。
杭盼驚訝地看了看她,輕輕地取下她背着的包,說:“跟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