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聽聲音看做派,必是我們杭家人。
” 杭漢見是小撮着伯,雖是老了一些,精神卻是好的,便着急地說:“撮着伯你也進城來了,虧了你拉我過來。
我出國幾年,家裡的事情都接不上頭了。
” 小撮着伯用手指了一下周圍,說:“莫提你出國幾年,連我這日日在家門口拄着的人,也接不上頭了呢。
” 周師傅連忙為他們二人沖了茶,擺着手壓低聲音說:“撮着你也是管不住自己這張嘴,小心被紅衛兵聽見,抓去遊街!” “老子1927年的老黨員,老子革命的時候,這群毛孩子的爺爺還不知在哪裡穿開裆褲呢,老子怕他們這些小猢狲屌毛灰!” “你小撮着是1927年的老革命,我周二可沒有你的光榮曆史可以拿來吹。
不要到時候你撣撣屁股就走,連累我這老虎竈也開不下去。
” 杭漢見周師傅一邊在老虎竈前為他燙殺黃鳝一邊那麼說,心裡過意不去,就說:“不會的,不會的,公私合營那會兒,我們忘憂茶莊都合營掉了。
記得當時你也想合的,沒地方合,這才留下的嘛。
” “杭老師,你真是不知今日天下如何走勢!我已經看出來了,這根資本主義尾巴,割了多少年,這一回算是真正保不住了。
” 周二這麼說了,杭漢倒是有些上心,這才擡頭仔細看那老虎竈。
老虎竈的爐面是平的,下埋大鍋,靠裡砌兩口小鍋,遠遠看去,小鍋似虎眼,大鍋似虎口,那通向屋頂的一根煙囪,倒是像煞了一根老虎尾巴。
旁邊又置着幾張八仙桌,配着數條長凳,這就便算得上是茶館了。
杭漢還能記起那老虎竈旁貼的一副對聯:竈形原類虎,水勢宛噴龍。
如今這副對聯已經換得一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雖然這資本主義的尾巴說割就割,但此刻既未割,那尾巴上便依舊坐滿了看熱鬧的人。
從前茶客相坐,談的話題,天一句地一句,什麼都有,杭州人稱之為說大頭天話。
這個大頭天話裡也是包括革命的。
但從前在茶館裡闊談革命,畢竟多為風雅,不像今日,除了革命,茶館裡也沒别的主題可以闡發了。
杭漢邊喝茶,邊等着周二和撮着幫他收拾黃鳝,邊聽人們評點眼下局勢,聽一個茶客搭腔:“我們街道有個女人,一個人守着個兒子過,人也漂亮,脾氣也好。
昨日紅衛兵去她家抄了,說是台灣特務呢。
我去看了,嘿,那才叫挖地三尺!把地闆都撬完了,說是要查那發報機呢。
” “查出來了嗎?”衆人就心急地問。
“要那麼好查,還叫台灣特務嗎?”說話的不屑,“那女人也是硬,紅衛兵拿皮帶抽,也沒把發報機抽出來,我看就差上老虎凳了。
可惜不是白公館渣滓洞,那女人也不是江姐。
最後幾個小将也急了,說她是花崗岩腦袋死不開竅,澆了一頭的沸水……” 聽到此,衆人不由輕叫起來,說:“虧這些小将想得出!” 茶客站了起來,抖抖手裡的小彩旗說:“你們哪,都記着,這碗茶也不能夠再喝上幾天了。
保不定一會兒來群紅衛兵,也往茶桌上潑那沸水。
你當我們這樣二郎腿跷跷,茶杯托托,是什麼人?統統都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要打倒在地再踩上一隻腳,一萬年不得翻身呢。
” 他這麼說着,就揚長而去。
杭漢心裡忐忑,想問問那人是哪個街道的,張了張嘴,也沒有開口。
眼前發生的一切,令他摸不着頭腦,也讓人恐懼。
他有一種萬丈高樓就要一腳踏空的不幸的預兆。
現在他已經徹底忘記了非洲——真不可思議,他離開那裡才兩天,就已經無法判斷,那個黑非洲中的綠色的茶園,究竟是現實還是夢了。
頭上不遠處鐘聲響了,是熟悉的鐘聲,青年會的鐘聲,是他杭漢青年時代的英勇無畏的象征。
可是,此刻他手裡拎着一串殺好的黃鳝,卻茫然失措。
他看看東又看看西,一雙腳不知道往哪裡挪。
他記挂着杭州的所有的親人,既想往羊壩頭走,又想别過頭到解放街,那裡住着他的親生父親杭嘉平和他的寶貝兒子。
父親是政協委員,也許從他那裡,能得到一點局勢的内幕。
就聽口号與铴鑼又密密響起,但見一隊人馬便浩浩蕩蕩地殺将過來。
那領頭的小将,一身軍綠,一邊倒走,一邊叫喊,黑發一聳一聳的,背脊上一大片的汗漬。
因為不停地揮手,皮帶紮着的衣服下擺都聳上去了,在腰上擰成了一團。
遊行隊伍一圈是用繩子圍起來的,前面綁着些牛鬼蛇神,挂着大牌子,戴着高帽子,個個都弄得奇形異狀,恐怖古怪,像是古裝戲裡被押赴刑場的囚徒,隻是自己敲着铴鑼開道罷了。
後面,倒像是開了一家流動的成衣鋪子店。
兩個人一排,一頭一尾地扛着晾衣服的竹竿,竹竿上挂滿了花花綠綠的衣服,有貂皮大衣、緞子旗袍、高檔呢料子的西服。
人群一下子就擠成了堆,杭漢被他們裹挾在其中,看着看着,耳朵就嗡嗡響,眉毛上的汗直往眼睛裡掉。
不知怎麼的,他瞧着這些東西怪眼熟。
小撮着在旁邊對他耳語:“你看看你看看,如今的人革命真是容易,把人家屋裡的衣服抄出來到各處亮一亮相,也沒有國民黨蔣介石來追殺,這算什麼好漢?我們那時候才叫提着腦袋——” 杭漢一邊擦着汗一邊說:“小撮着伯,你給我上去仔細瞄瞄,那件灰呢大衣旁邊,捧着個暖鍋一般的東西走着的姑娘,我看着有幾分像我們家的迎霜——” 小撮着腳一踮就回過頭來說:“不是迎霜還能是誰?你看她手裡捧着的那個東西,你仔細看看,不是那年你上蘇聯專門買回來煮茶的?你爸爸喜歡,你就送給他了。
” “莫非這個茶炊也成了四舊?”杭漢還是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還有一層不相信他沒有說出來——他的那個和她媽媽一樣膽小的女兒迎霜,竟然敢捧着個茶炊——那東西可不輕——走在鬥志昂揚人群簇擁的大街上。
小撮着跺腳歎氣說:“你這個人啊你這個人,那年你剛剛捧回這個東西,我就說了這種洋貨沒意思。
” 杭漢見是小撮着伯,雖是老了一些,精神卻是好的,便着急地說:“撮着伯你也進城來了,虧了你拉我過來。
我出國幾年,家裡的事情都接不上頭了。
” 小撮着伯用手指了一下周圍,說:“莫提你出國幾年,連我這日日在家門口拄着的人,也接不上頭了呢。
” 周師傅連忙為他們二人沖了茶,擺着手壓低聲音說:“撮着你也是管不住自己這張嘴,小心被紅衛兵聽見,抓去遊街!” “老子1927年的老黨員,老子革命的時候,這群毛孩子的爺爺還不知在哪裡穿開裆褲呢,老子怕他們這些小猢狲屌毛灰!” “你小撮着是1927年的老革命,我周二可沒有你的光榮曆史可以拿來吹。
不要到時候你撣撣屁股就走,連累我這老虎竈也開不下去。
” 杭漢見周師傅一邊在老虎竈前為他燙殺黃鳝一邊那麼說,心裡過意不去,就說:“不會的,不會的,公私合營那會兒,我們忘憂茶莊都合營掉了。
記得當時你也想合的,沒地方合,這才留下的嘛。
” “杭老師,你真是不知今日天下如何走勢!我已經看出來了,這根資本主義尾巴,割了多少年,這一回算是真正保不住了。
” 周二這麼說了,杭漢倒是有些上心,這才擡頭仔細看那老虎竈。
老虎竈的爐面是平的,下埋大鍋,靠裡砌兩口小鍋,遠遠看去,小鍋似虎眼,大鍋似虎口,那通向屋頂的一根煙囪,倒是像煞了一根老虎尾巴。
旁邊又置着幾張八仙桌,配着數條長凳,這就便算得上是茶館了。
杭漢還能記起那老虎竈旁貼的一副對聯:竈形原類虎,水勢宛噴龍。
如今這副對聯已經換得一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雖然這資本主義的尾巴說割就割,但此刻既未割,那尾巴上便依舊坐滿了看熱鬧的人。
從前茶客相坐,談的話題,天一句地一句,什麼都有,杭州人稱之為說大頭天話。
這個大頭天話裡也是包括革命的。
但從前在茶館裡闊談革命,畢竟多為風雅,不像今日,除了革命,茶館裡也沒别的主題可以闡發了。
杭漢邊喝茶,邊等着周二和撮着幫他收拾黃鳝,邊聽人們評點眼下局勢,聽一個茶客搭腔:“我們街道有個女人,一個人守着個兒子過,人也漂亮,脾氣也好。
昨日紅衛兵去她家抄了,說是台灣特務呢。
我去看了,嘿,那才叫挖地三尺!把地闆都撬完了,說是要查那發報機呢。
” “查出來了嗎?”衆人就心急地問。
“要那麼好查,還叫台灣特務嗎?”說話的不屑,“那女人也是硬,紅衛兵拿皮帶抽,也沒把發報機抽出來,我看就差上老虎凳了。
可惜不是白公館渣滓洞,那女人也不是江姐。
最後幾個小将也急了,說她是花崗岩腦袋死不開竅,澆了一頭的沸水……” 聽到此,衆人不由輕叫起來,說:“虧這些小将想得出!” 茶客站了起來,抖抖手裡的小彩旗說:“你們哪,都記着,這碗茶也不能夠再喝上幾天了。
保不定一會兒來群紅衛兵,也往茶桌上潑那沸水。
你當我們這樣二郎腿跷跷,茶杯托托,是什麼人?統統都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要打倒在地再踩上一隻腳,一萬年不得翻身呢。
” 他這麼說着,就揚長而去。
杭漢心裡忐忑,想問問那人是哪個街道的,張了張嘴,也沒有開口。
眼前發生的一切,令他摸不着頭腦,也讓人恐懼。
他有一種萬丈高樓就要一腳踏空的不幸的預兆。
現在他已經徹底忘記了非洲——真不可思議,他離開那裡才兩天,就已經無法判斷,那個黑非洲中的綠色的茶園,究竟是現實還是夢了。
頭上不遠處鐘聲響了,是熟悉的鐘聲,青年會的鐘聲,是他杭漢青年時代的英勇無畏的象征。
可是,此刻他手裡拎着一串殺好的黃鳝,卻茫然失措。
他看看東又看看西,一雙腳不知道往哪裡挪。
他記挂着杭州的所有的親人,既想往羊壩頭走,又想别過頭到解放街,那裡住着他的親生父親杭嘉平和他的寶貝兒子。
父親是政協委員,也許從他那裡,能得到一點局勢的内幕。
就聽口号與铴鑼又密密響起,但見一隊人馬便浩浩蕩蕩地殺将過來。
那領頭的小将,一身軍綠,一邊倒走,一邊叫喊,黑發一聳一聳的,背脊上一大片的汗漬。
因為不停地揮手,皮帶紮着的衣服下擺都聳上去了,在腰上擰成了一團。
遊行隊伍一圈是用繩子圍起來的,前面綁着些牛鬼蛇神,挂着大牌子,戴着高帽子,個個都弄得奇形異狀,恐怖古怪,像是古裝戲裡被押赴刑場的囚徒,隻是自己敲着铴鑼開道罷了。
後面,倒像是開了一家流動的成衣鋪子店。
兩個人一排,一頭一尾地扛着晾衣服的竹竿,竹竿上挂滿了花花綠綠的衣服,有貂皮大衣、緞子旗袍、高檔呢料子的西服。
人群一下子就擠成了堆,杭漢被他們裹挾在其中,看着看着,耳朵就嗡嗡響,眉毛上的汗直往眼睛裡掉。
不知怎麼的,他瞧着這些東西怪眼熟。
小撮着在旁邊對他耳語:“你看看你看看,如今的人革命真是容易,把人家屋裡的衣服抄出來到各處亮一亮相,也沒有國民黨蔣介石來追殺,這算什麼好漢?我們那時候才叫提着腦袋——” 杭漢一邊擦着汗一邊說:“小撮着伯,你給我上去仔細瞄瞄,那件灰呢大衣旁邊,捧着個暖鍋一般的東西走着的姑娘,我看着有幾分像我們家的迎霜——” 小撮着腳一踮就回過頭來說:“不是迎霜還能是誰?你看她手裡捧着的那個東西,你仔細看看,不是那年你上蘇聯專門買回來煮茶的?你爸爸喜歡,你就送給他了。
” “莫非這個茶炊也成了四舊?”杭漢還是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還有一層不相信他沒有說出來——他的那個和她媽媽一樣膽小的女兒迎霜,竟然敢捧着個茶炊——那東西可不輕——走在鬥志昂揚人群簇擁的大街上。
小撮着跺腳歎氣說:“你這個人啊你這個人,那年你剛剛捧回這個東西,我就說了這種洋貨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