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血染龍潭
關燈
小
中
大
龍潭街。
街當腰的巷口上,聚着一幫婦女——有的抱着孩子,有的納着襪底兒,還有的胳肢窩裡挾着麥莛,正編草帽缏兒;她們交頭接耳,嘀嘀咕咕,時而歎息一聲,時而嬉笑一陣,也不知談論的什麼事兒。
一位老奶奶走過來了,她拿着籮床,挾着繩套,渾身挂滿霜花似的面粉細末兒;見人們綿言細語喃喃不休,就湊到近前,側歪着膀子聽了一霎兒,打一個唉聲又走開了。
一位發梢半白的婦女喊她道:“鎖柱奶奶,怎麼走哇?”鎖柱奶奶說:“你們這些年輕的,到一堆子沒正格的。
俺那幫孫男嫡女還等着吃飯呐——快推磨去……” 那邊牆根底下,坐着一夥子老漢。
他們一邊眯縫着眼睛曬太陽,一邊摸着胡子唠家常。
一位留着八字胡兒的老漢抽了口煙說: “年根底下下了場好雪,今年的麥秋許孬不了。
” 一位留着山羊胡兒的老漢吐口唾沫說: “我說李月金呀李月金,麥秋好孬有咱的個啥?” “喬士英大哥你可不能那麼說!像咱們這号人,螞蚱打嚏噴,滿嘴的莊稼氣,不盼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還盼啥?盼着做皇上?” 一位去飲牲口的老漢從此路過,攔腰來了這麼一杠子,沒站腳走過去了。
喬士英繼續向李月金說: “咱跟人家那十來畝地一頭牛的不一樣。
你不就是那五隻綿羊一根鞭?麥子好了關乎你什麼事?你揈着羊去啃人家的麥苗兒?” “先别瞧不起我這五隻羊一根鞭,你呀,還不如我呢!”李月金說,“你撐船撐到年半百,大概連那根撐船的竿子也不是你的吧?一登上旱地兒,你連個放鞋的地盤兒也沒有!” 在他老哥兒倆擡閑杠兒的同時,旁邊那幾位老漢正在議論楊長嶺的事兒。
有一位年紀最高的、留着海仙縧的老爺子,将裝上煙的煙袋挾在腿腋下,右手拿着火鐮,左手捏着火石和火絨子,一面嚓嚓地打火,一面含恨帶氣地說: “腳下這個鬼世道兒,真是人死王八活的年頭兒!窮就有罪,富就有理……” 看來這位老爺子心懷不平,窩着一肚子火。
他崩一個詞兒打一下火,打一下火崩一個詞兒,越說越上氣兒,越打越吃勁兒;把那大拇指甲都打掉一塊了,可還是在不停地打着;就像滿肚子的火氣沒處發洩,他要照着火石煞氣似的。
一位留着月牙兒胡子的老漢歎了口氣,順着這口氣把那滿腔子的濃煙吐出來,然後帶着勸解的口吻說: “黃老哥呀,把眼閉起來,馬馬虎虎地過吧,無論啥事兒甭找那麼真呀!眼時下這個世道兒,依着細找理兒,還不得活活氣煞?” 那位留着絡腮胡子的老漢,把拿在手裡擺弄着玩的一塊花岔瓦兒往地下一拽,朝前圪蹴一下身子,氣呼呼地插了嘴: “我說龐安邦嗳,你這話不沾!照你這個說法兒,楊大虎的兒子楊長嶺就得等死啦?” “人家白眼狼誰惹得起?唉!”龐安邦争辯了一句,又歎息了一聲,接着向那絡腮胡子老漢說,“唐峻嶺啊,像咱們這号窮孫頭,誰不是叫白眼狼踩在腳底下過日子?漫說一個楊長嶺,梁寶成家那是屈死了幾口子?到眼下說話——”他扳着指頭劃算了一下,“喔!今兒又是元宵節啦,整整二十五年了!怎麼樣?那仇,報了嗎?唉!”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唐峻嶺說,“我看不會這麼雲消霧散……” 人們都沉默下來。
過了一陣,唐峻嶺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他往前就了就身子,現出神秘的态勢悄聲說: “瓦匠汪岐山到河西耍外作,聽到一個荒信兒——” 在當街說話兒,高聲大嗓往往沒人理會,悄聲私語卻很愛引人注意。
唐峻嶺這種神情,立刻把坐在那邊的王長江、房治國全吸過來了。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沒頭沒腦地插了言—— “老唐,啥荒信兒?” “聽說梁永生回來了!” “他在哪裡?” “說是在甯安寨呢!” “真的嗎?” “真假誰知道哇?荒信兒荒信兒嘛!” “唉!就算真回來個把人,也掀不起啥浪頭!”李月金兩手按着膝蓋,哈着腰聽了這大晌,冒出這麼一句洩氣的話,又回到原來的座位上,揀起一截幹棒,在地上亂畫起來。
“嗯!當不住有影兒。
”喬士英也湊合過來了,“那一天我看賣藝的,總覺着那個領班兒的有點眼熟;你這麼一說,我又一琢磨,哎,八成兒是梁永生那個小夥子……” 王長江說:“這話有響兒,算算歲數也貼邊兒。
梁永生那小夥子,從小就志氣剛強;我估摸着,他早晚有一天得到賈家大院來找白眼狼……” 王長江正說着,唐峻嶺戳他一把。
他一撩眼皮,又接着說下去了: “賈家莊上有個白木匠,叫白會來。
會來算個屁?你别看我這個蹩木匠是半路出家,可還就是不賓服他那兩下子……” 原來是,方才唐峻嶺戳王長江的時候,白眼狼的四狼羔子賈立智,已經來到他們的近前。
他斜愣着兩隻蛤蟆眼兒聽了片刻,不以為然地說: “呔,淨吹牛!” 四狼羔子是個大舌頭,說話嘴裡像含着個雞蛋,滿處噴唾沫星子。
他來到這裡放了這麼個屁,撓勾着脖子趿拉着鞋,滾蛋了。
街當腰的巷口上,聚着一幫婦女——有的抱着孩子,有的納着襪底兒,還有的胳肢窩裡挾着麥莛,正編草帽缏兒;她們交頭接耳,嘀嘀咕咕,時而歎息一聲,時而嬉笑一陣,也不知談論的什麼事兒。
一位老奶奶走過來了,她拿着籮床,挾着繩套,渾身挂滿霜花似的面粉細末兒;見人們綿言細語喃喃不休,就湊到近前,側歪着膀子聽了一霎兒,打一個唉聲又走開了。
一位發梢半白的婦女喊她道:“鎖柱奶奶,怎麼走哇?”鎖柱奶奶說:“你們這些年輕的,到一堆子沒正格的。
俺那幫孫男嫡女還等着吃飯呐——快推磨去……” 那邊牆根底下,坐着一夥子老漢。
他們一邊眯縫着眼睛曬太陽,一邊摸着胡子唠家常。
一位留着八字胡兒的老漢抽了口煙說: “年根底下下了場好雪,今年的麥秋許孬不了。
” 一位留着山羊胡兒的老漢吐口唾沫說: “我說李月金呀李月金,麥秋好孬有咱的個啥?” “喬士英大哥你可不能那麼說!像咱們這号人,螞蚱打嚏噴,滿嘴的莊稼氣,不盼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還盼啥?盼着做皇上?” 一位去飲牲口的老漢從此路過,攔腰來了這麼一杠子,沒站腳走過去了。
喬士英繼續向李月金說: “咱跟人家那十來畝地一頭牛的不一樣。
你不就是那五隻綿羊一根鞭?麥子好了關乎你什麼事?你揈着羊去啃人家的麥苗兒?” “先别瞧不起我這五隻羊一根鞭,你呀,還不如我呢!”李月金說,“你撐船撐到年半百,大概連那根撐船的竿子也不是你的吧?一登上旱地兒,你連個放鞋的地盤兒也沒有!” 在他老哥兒倆擡閑杠兒的同時,旁邊那幾位老漢正在議論楊長嶺的事兒。
有一位年紀最高的、留着海仙縧的老爺子,将裝上煙的煙袋挾在腿腋下,右手拿着火鐮,左手捏着火石和火絨子,一面嚓嚓地打火,一面含恨帶氣地說: “腳下這個鬼世道兒,真是人死王八活的年頭兒!窮就有罪,富就有理……” 看來這位老爺子心懷不平,窩着一肚子火。
他崩一個詞兒打一下火,打一下火崩一個詞兒,越說越上氣兒,越打越吃勁兒;把那大拇指甲都打掉一塊了,可還是在不停地打着;就像滿肚子的火氣沒處發洩,他要照着火石煞氣似的。
一位留着月牙兒胡子的老漢歎了口氣,順着這口氣把那滿腔子的濃煙吐出來,然後帶着勸解的口吻說: “黃老哥呀,把眼閉起來,馬馬虎虎地過吧,無論啥事兒甭找那麼真呀!眼時下這個世道兒,依着細找理兒,還不得活活氣煞?” 那位留着絡腮胡子的老漢,把拿在手裡擺弄着玩的一塊花岔瓦兒往地下一拽,朝前圪蹴一下身子,氣呼呼地插了嘴: “我說龐安邦嗳,你這話不沾!照你這個說法兒,楊大虎的兒子楊長嶺就得等死啦?” “人家白眼狼誰惹得起?唉!”龐安邦争辯了一句,又歎息了一聲,接着向那絡腮胡子老漢說,“唐峻嶺啊,像咱們這号窮孫頭,誰不是叫白眼狼踩在腳底下過日子?漫說一個楊長嶺,梁寶成家那是屈死了幾口子?到眼下說話——”他扳着指頭劃算了一下,“喔!今兒又是元宵節啦,整整二十五年了!怎麼樣?那仇,報了嗎?唉!”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唐峻嶺說,“我看不會這麼雲消霧散……” 人們都沉默下來。
過了一陣,唐峻嶺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他往前就了就身子,現出神秘的态勢悄聲說: “瓦匠汪岐山到河西耍外作,聽到一個荒信兒——” 在當街說話兒,高聲大嗓往往沒人理會,悄聲私語卻很愛引人注意。
唐峻嶺這種神情,立刻把坐在那邊的王長江、房治國全吸過來了。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沒頭沒腦地插了言—— “老唐,啥荒信兒?” “聽說梁永生回來了!” “他在哪裡?” “說是在甯安寨呢!” “真的嗎?” “真假誰知道哇?荒信兒荒信兒嘛!” “唉!就算真回來個把人,也掀不起啥浪頭!”李月金兩手按着膝蓋,哈着腰聽了這大晌,冒出這麼一句洩氣的話,又回到原來的座位上,揀起一截幹棒,在地上亂畫起來。
“嗯!當不住有影兒。
”喬士英也湊合過來了,“那一天我看賣藝的,總覺着那個領班兒的有點眼熟;你這麼一說,我又一琢磨,哎,八成兒是梁永生那個小夥子……” 王長江說:“這話有響兒,算算歲數也貼邊兒。
梁永生那小夥子,從小就志氣剛強;我估摸着,他早晚有一天得到賈家大院來找白眼狼……” 王長江正說着,唐峻嶺戳他一把。
他一撩眼皮,又接着說下去了: “賈家莊上有個白木匠,叫白會來。
會來算個屁?你别看我這個蹩木匠是半路出家,可還就是不賓服他那兩下子……” 原來是,方才唐峻嶺戳王長江的時候,白眼狼的四狼羔子賈立智,已經來到他們的近前。
他斜愣着兩隻蛤蟆眼兒聽了片刻,不以為然地說: “呔,淨吹牛!” 四狼羔子是個大舌頭,說話嘴裡像含着個雞蛋,滿處噴唾沫星子。
他來到這裡放了這麼個屁,撓勾着脖子趿拉着鞋,滾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