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怒打日本兵
關燈
小
中
大
一擡頭,見丈夫倉倉猝猝走進屋來,氣色也不對頭,就感到征兆不好:
“出事啦?”
“出點小事兒。
” “啥?” “我打死一個日本鬼子!” 翠花一聽,臉上泛出一層憂喜交織的表情。
她所以喜,是因為她早就恨透了欺負中國人的日本鬼兒;又所以憂,是她覺得這非同小可,必将招來一場大禍。
怎麼辦呢?她沒有主腔骨,就問丈夫。
丈夫胸有成竹地說: “走!” “哪去?” “先到周義林大哥那裡躲躲!” “對!” 沒有多少家當,兩口子不大一會兒便收拾好了。
永生挑起花筐,翠花拿上行李,一同走出房門。
路上,翠花悄聲問丈夫:“孩子們全沒回來,這可怎麼辦呢?”永生說:“有辦法!”來到胡同口,永生見周義林還在那裡等座兒,便湊過去說: “我闖禍啦!” “啥禍?” “打死一個日本鬼兒!” “那手活兒是你幹的?” “你聽說啦?” “嗯!” “我先到你家躲躲吧?” “好!” “你在這裡等一會兒——” “幹啥?” “我的孩子們回來你好告訴他們。
” “好!” “你然後再去鞋鋪告訴志堅……” “好!” 周義林掏出鑰匙,遞給梁永生。
正在這時,馬路對面有人喊: “膠皮!” “沒空兒!” 周義林應了一聲,往車上一仰,眯縫上眼睛。
傍晌時分,外出幹零工的梁志剛回來了。
周義林架起車把迎上去,咬着志剛的耳朵嘀咕一陣,志剛點了點頭,走開了。
周義林又回到原地,坐在車上抽起煙來。
再說梁永生夫婦。
他們正在心神不安地等着孩子們,志剛和志堅同時走進來。
永生高興地問: “你倆咋趕得這麼巧?” “俺哥叫我來的。
” “好!等志勇回來,咱們馬上就走!” “哪去?” “闖關東去!” 沉默了片刻。
志剛又問: “爹,咱連個投奔也沒有,就硬去闖嗎?” “有投奔。
” “誰?” “你秦大爺。
” “秦大爺?” “噢!你不記得——”永生把秦大哥投宿甯安寨的情況叙述一遍,又說:“半年前,我拉過一位關東老客兒,他是興安嶺下徐家屯的。
我從和他閑扯中,知道了你秦大爺的下落——就和那位老客兒住在一個屯子裡。
” 天快黑了。
翠花望望天色着急地說: “志勇這孩子,這時還不來,準是又上‘三不管’了!” “他不是去拾煤碴兒嗎?上‘三不管’幹啥?” “聽說書的去呗!”翠花說,“‘三不管’的說書場兒裡,見天傍黑兒說一段《景陽岡武松打虎》……” 爹娘正說着,志勇回來了。
永生問: “你周大爺呢?” “來了!” 周義林應聲而入。
梁永生馬上要告辭,周義林說啥也不幹。
他終于留下永生一家吃了頓飽飯。
飯後,永生告辭了周大哥,領上老婆孩子,挑上花筐,連夜登程向市郊奔去。
周義林送出很遠,灑淚相别。
當永生一家走到一個路口時,望見一輛日本警車,拉着五花大綁的癟鼻子老闆,鳴着長笛穿街而過。
接着,一輛國民黨警車,出現在前邊的另一條路上,正向梁永生原來的住處——“沿河五号”急馳而去。
永生望着警車揚起的塵土,狠狠地罵道: “漢奸賣國賊!小子們你來晚了!” 月亮出來了。
沉悶的月牙兒終于脫去了纖微的雲翳,悄悄爬上頭頂。
朦胧的月光,透過飽含水分的夜空,把它的光亮和那灰黃的燈光溶合一起灑在馬路上,使人們覺得似乎夜晚倒比白天光明。
天到這時才下班的、群群幫幫的工人走在馬路上,不時地向這破衣拉花、扯大拉小去逃難的永生一家送來同情的目光。
一位光頭赤腳的報童出現在人流中。
他把報紙舉過頂,邊走邊喊: “看晚報!看晚報!中國車夫打死了日本兵!……看晚報!看晚報!愛國車夫大顯身手,日本兵一命嗚呼!”
” “啥?” “我打死一個日本鬼子!” 翠花一聽,臉上泛出一層憂喜交織的表情。
她所以喜,是因為她早就恨透了欺負中國人的日本鬼兒;又所以憂,是她覺得這非同小可,必将招來一場大禍。
怎麼辦呢?她沒有主腔骨,就問丈夫。
丈夫胸有成竹地說: “走!” “哪去?” “先到周義林大哥那裡躲躲!” “對!” 沒有多少家當,兩口子不大一會兒便收拾好了。
永生挑起花筐,翠花拿上行李,一同走出房門。
路上,翠花悄聲問丈夫:“孩子們全沒回來,這可怎麼辦呢?”永生說:“有辦法!”來到胡同口,永生見周義林還在那裡等座兒,便湊過去說: “我闖禍啦!” “啥禍?” “打死一個日本鬼兒!” “那手活兒是你幹的?” “你聽說啦?” “嗯!” “我先到你家躲躲吧?” “好!” “你在這裡等一會兒——” “幹啥?” “我的孩子們回來你好告訴他們。
” “好!” “你然後再去鞋鋪告訴志堅……” “好!” 周義林掏出鑰匙,遞給梁永生。
正在這時,馬路對面有人喊: “膠皮!” “沒空兒!” 周義林應了一聲,往車上一仰,眯縫上眼睛。
傍晌時分,外出幹零工的梁志剛回來了。
周義林架起車把迎上去,咬着志剛的耳朵嘀咕一陣,志剛點了點頭,走開了。
周義林又回到原地,坐在車上抽起煙來。
再說梁永生夫婦。
他們正在心神不安地等着孩子們,志剛和志堅同時走進來。
永生高興地問: “你倆咋趕得這麼巧?” “俺哥叫我來的。
” “好!等志勇回來,咱們馬上就走!” “哪去?” “闖關東去!” 沉默了片刻。
志剛又問: “爹,咱連個投奔也沒有,就硬去闖嗎?” “有投奔。
” “誰?” “你秦大爺。
” “秦大爺?” “噢!你不記得——”永生把秦大哥投宿甯安寨的情況叙述一遍,又說:“半年前,我拉過一位關東老客兒,他是興安嶺下徐家屯的。
我從和他閑扯中,知道了你秦大爺的下落——就和那位老客兒住在一個屯子裡。
” 天快黑了。
翠花望望天色着急地說: “志勇這孩子,這時還不來,準是又上‘三不管’了!” “他不是去拾煤碴兒嗎?上‘三不管’幹啥?” “聽說書的去呗!”翠花說,“‘三不管’的說書場兒裡,見天傍黑兒說一段《景陽岡武松打虎》……” 爹娘正說着,志勇回來了。
永生問: “你周大爺呢?” “來了!” 周義林應聲而入。
梁永生馬上要告辭,周義林說啥也不幹。
他終于留下永生一家吃了頓飽飯。
飯後,永生告辭了周大哥,領上老婆孩子,挑上花筐,連夜登程向市郊奔去。
周義林送出很遠,灑淚相别。
當永生一家走到一個路口時,望見一輛日本警車,拉着五花大綁的癟鼻子老闆,鳴着長笛穿街而過。
接着,一輛國民黨警車,出現在前邊的另一條路上,正向梁永生原來的住處——“沿河五号”急馳而去。
永生望着警車揚起的塵土,狠狠地罵道: “漢奸賣國賊!小子們你來晚了!” 月亮出來了。
沉悶的月牙兒終于脫去了纖微的雲翳,悄悄爬上頭頂。
朦胧的月光,透過飽含水分的夜空,把它的光亮和那灰黃的燈光溶合一起灑在馬路上,使人們覺得似乎夜晚倒比白天光明。
天到這時才下班的、群群幫幫的工人走在馬路上,不時地向這破衣拉花、扯大拉小去逃難的永生一家送來同情的目光。
一位光頭赤腳的報童出現在人流中。
他把報紙舉過頂,邊走邊喊: “看晚報!看晚報!中國車夫打死了日本兵!……看晚報!看晚報!愛國車夫大顯身手,日本兵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