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難中遇難
關燈
小
中
大
永生啊,我那苦命的孩子,大娘再看看你呀……”永生一聽心如刀絞,拼命地掙脫出胳膊,回過頭來向雒大娘飛跑過去。
他撲到雒大娘面前,一頭紮在大娘的懷裡,叫了聲“大娘”,又哇哇地哭開了……他這突如其來的哭聲,把夢吓跑了,還把翠花吓了一跳。
翠花問他哭啥,他說做了個夢,并把夢的大體情景跟翠花說了一遍。
翠花又問: “哎,永生,你到底是怎麼落到人販子手裡的?” 永生這個噩夢,就是他落入魔掌時的一個場景。
接着,永生把他落入魔掌前前後後的經過,一來二去地告訴給翠花。
自從雒大爺被疤瘌四氣死以後,梁永生和雒大娘的日子更難混了。
秋季,他們靠拾柴剜菜或者給人做點零活糊口。
入了冬,地淨場光了,再到哪裡去拾柴剜菜?再到哪裡去找活幹?過着個窮日子,既沒存項,又沒進項,隻好把幾件子破家具折賣掉,買點糠糠菜菜哄弄哄弄肚子。
窮人的家具能賣幾賣?一個月後,就全靠前鄰後舍合适對勁兒的窮爺們兒幫襯活命了。
他娘兒倆覺得這樣下去,會把那些窮爺們兒也拖累壞,便悄悄離開了雒家村,過上了要飯讨食的生活。
有一天,他們要飯要到了柴胡店,趕上連日風雪,被困在土地廟裡。
他娘兒倆正蜷縮在廟旮旯裡,來了個“好心人”,就是這個人販子。
他弄來一些地瓜,一捆柴火,向雒大娘說:“看把孩子餓成啥樣子了!快起來,點着火,燒地瓜吃吧!”雒大娘和梁永生,都覺得好像在做夢,鬧不清是怎麼一回事兒。
永生用一雙警惕的眼光打量着這個“好心人”。
首先刺進永生眼睛的是他那身長袍大褂和肥大的塊頭兒。
雒大娘猶豫一陣,緩了口氣說:“俺吃不起呀!”人販子把手一擺,慷慨地說:“吃吧。
沒關系,不用還。
我是個吃齋念佛積德行善的人哪!”人販子走了。
永生問大娘:“天底下真有這麼好心的财主嗎?”雒大娘說:“誰知道哩!我活到四五老十,還是頭一回碰上這樣的事兒!” 風息了。
雪止了。
梁永生和雒大娘正要出廟,人販子又來了。
他用臃腫肥胖的身子堵住廟門,陰陽怪氣兒地說:“你們的錢捎來了嗎?”這沒頭沒腦劈面而來的一句,把雒大娘和梁永生全問蒙了。
他娘兒倆呆在那裡愣了老大晌,雒大娘的嘴裡才吐出一個字:“錢?” “是啊!” “啥錢?” “你裝啥蒜?”人販子把笑臉一變,“你們吃了我的地瓜,燒了我的柴火,不是許給我托人回家捎錢來還賬的嗎?怎麼?想賴賬?” “你不是說不用還嗎?” “不用還?想的怪好!我又不開養濟院,憑啥不用還?窮婆子!你放明白點兒——還不上賬,休想出村!” 這時,跟在人販子背後的那個豁嘴子說:“我看這樣吧——你反正是怎麼也還不起,就把這個孩子送給蘇六爺吧;蘇六爺有的是錢,心又善淨,脾氣又好,你的孩子保險受不了屈……” 至此,雒大娘像大夢初醒,才恍然大悟,她唰地變了臉色,連聲喊道:“怪不得你裝得像個人似的呢!鬧了半天是騙人的鬼把戲呀……” “欠賬還錢,别沒說的!”人販子說,“有錢拿錢還,沒錢拿人頂,說别的全沒用!” “你硬欺負窮人不行!咱得找個地方說理去!” “哈哈!我正等着你這句話哩——好,走吧!” 這一陣,梁永生怒氣沖沖站在一邊,一言未發。
人,往往在流了血以後,才知道教訓的可貴。
自從雒大爺死後,永生曾幾次灰心地想:“要不是我說了幾句愣話,祈雨那場禍也許闖不這麼大,雒大爺也許搭不上命……往後不能再耍‘愣蔥’了!”這時,他見雒大娘要跟人販子歸官司,又想起爹為打官司搭上命的事來,覺得無論如何——就算我自己死了也罷,再也不能讓大娘去打官司。
于是,他把脖子一挺,向大娘說: “大娘,讓我跟他去吧!” “孩子,那是個火坑呀!” “大娘,我知道!” “要去了,孩子你……” “要不去,大娘你……” 娘兒倆說到這裡,緊緊抱在一起。
就在這時,人販子硬把永生拽走了。
他最後聽到的,是雒大娘那又哭又罵的聲音。
梁永生胸中揣着怒火,眼裡掯着淚花,向翠花述說着這段悲慘的往事。
楊翠花同情地安慰他說: “永生啊,别難過。
盼着以後能找個好人家兒……” “找人家兒?” “是啊,人販子要賣咱呀!” 梁永生聽了這個“賣”字,十分刺耳。
他問翠花姐: “還興賣人?” “興!” “他媽的!我不興賣!” “傻兄弟!咱到了這步田地,交上厄運了,不興賣也由不得咱呀!”翠花見永生忽閃着兩隻豁亮的大眼不吭聲,又寬慰他說:“永生啊,盼着吧,也許能碰到個好人家兒……” 其實,梁永生這時并沒去想究竟會被賣到一個啥人家兒。
他想的是:“豁上一死也不能讓他賣掉!要是讓他把我賣了,誰去給爹娘報仇?誰去給雒大爺報仇……”最後,他向翠花說: “跑!” “門鎖上了,跑不了呀!” 翠花倒是比永生大一歲,說起話來總是像個大人似的。
她見永生還在想什麼,又以俨然是個大姐的語氣囑咐永生說:“永生啊,等這個孬種把咱賣了以後,再長
他撲到雒大娘面前,一頭紮在大娘的懷裡,叫了聲“大娘”,又哇哇地哭開了……他這突如其來的哭聲,把夢吓跑了,還把翠花吓了一跳。
翠花問他哭啥,他說做了個夢,并把夢的大體情景跟翠花說了一遍。
翠花又問: “哎,永生,你到底是怎麼落到人販子手裡的?” 永生這個噩夢,就是他落入魔掌時的一個場景。
接着,永生把他落入魔掌前前後後的經過,一來二去地告訴給翠花。
自從雒大爺被疤瘌四氣死以後,梁永生和雒大娘的日子更難混了。
秋季,他們靠拾柴剜菜或者給人做點零活糊口。
入了冬,地淨場光了,再到哪裡去拾柴剜菜?再到哪裡去找活幹?過着個窮日子,既沒存項,又沒進項,隻好把幾件子破家具折賣掉,買點糠糠菜菜哄弄哄弄肚子。
窮人的家具能賣幾賣?一個月後,就全靠前鄰後舍合适對勁兒的窮爺們兒幫襯活命了。
他娘兒倆覺得這樣下去,會把那些窮爺們兒也拖累壞,便悄悄離開了雒家村,過上了要飯讨食的生活。
有一天,他們要飯要到了柴胡店,趕上連日風雪,被困在土地廟裡。
他娘兒倆正蜷縮在廟旮旯裡,來了個“好心人”,就是這個人販子。
他弄來一些地瓜,一捆柴火,向雒大娘說:“看把孩子餓成啥樣子了!快起來,點着火,燒地瓜吃吧!”雒大娘和梁永生,都覺得好像在做夢,鬧不清是怎麼一回事兒。
永生用一雙警惕的眼光打量着這個“好心人”。
首先刺進永生眼睛的是他那身長袍大褂和肥大的塊頭兒。
雒大娘猶豫一陣,緩了口氣說:“俺吃不起呀!”人販子把手一擺,慷慨地說:“吃吧。
沒關系,不用還。
我是個吃齋念佛積德行善的人哪!”人販子走了。
永生問大娘:“天底下真有這麼好心的财主嗎?”雒大娘說:“誰知道哩!我活到四五老十,還是頭一回碰上這樣的事兒!” 風息了。
雪止了。
梁永生和雒大娘正要出廟,人販子又來了。
他用臃腫肥胖的身子堵住廟門,陰陽怪氣兒地說:“你們的錢捎來了嗎?”這沒頭沒腦劈面而來的一句,把雒大娘和梁永生全問蒙了。
他娘兒倆呆在那裡愣了老大晌,雒大娘的嘴裡才吐出一個字:“錢?” “是啊!” “啥錢?” “你裝啥蒜?”人販子把笑臉一變,“你們吃了我的地瓜,燒了我的柴火,不是許給我托人回家捎錢來還賬的嗎?怎麼?想賴賬?” “你不是說不用還嗎?” “不用還?想的怪好!我又不開養濟院,憑啥不用還?窮婆子!你放明白點兒——還不上賬,休想出村!” 這時,跟在人販子背後的那個豁嘴子說:“我看這樣吧——你反正是怎麼也還不起,就把這個孩子送給蘇六爺吧;蘇六爺有的是錢,心又善淨,脾氣又好,你的孩子保險受不了屈……” 至此,雒大娘像大夢初醒,才恍然大悟,她唰地變了臉色,連聲喊道:“怪不得你裝得像個人似的呢!鬧了半天是騙人的鬼把戲呀……” “欠賬還錢,别沒說的!”人販子說,“有錢拿錢還,沒錢拿人頂,說别的全沒用!” “你硬欺負窮人不行!咱得找個地方說理去!” “哈哈!我正等着你這句話哩——好,走吧!” 這一陣,梁永生怒氣沖沖站在一邊,一言未發。
人,往往在流了血以後,才知道教訓的可貴。
自從雒大爺死後,永生曾幾次灰心地想:“要不是我說了幾句愣話,祈雨那場禍也許闖不這麼大,雒大爺也許搭不上命……往後不能再耍‘愣蔥’了!”這時,他見雒大娘要跟人販子歸官司,又想起爹為打官司搭上命的事來,覺得無論如何——就算我自己死了也罷,再也不能讓大娘去打官司。
于是,他把脖子一挺,向大娘說: “大娘,讓我跟他去吧!” “孩子,那是個火坑呀!” “大娘,我知道!” “要去了,孩子你……” “要不去,大娘你……” 娘兒倆說到這裡,緊緊抱在一起。
就在這時,人販子硬把永生拽走了。
他最後聽到的,是雒大娘那又哭又罵的聲音。
梁永生胸中揣着怒火,眼裡掯着淚花,向翠花述說着這段悲慘的往事。
楊翠花同情地安慰他說: “永生啊,别難過。
盼着以後能找個好人家兒……” “找人家兒?” “是啊,人販子要賣咱呀!” 梁永生聽了這個“賣”字,十分刺耳。
他問翠花姐: “還興賣人?” “興!” “他媽的!我不興賣!” “傻兄弟!咱到了這步田地,交上厄運了,不興賣也由不得咱呀!”翠花見永生忽閃着兩隻豁亮的大眼不吭聲,又寬慰他說:“永生啊,盼着吧,也許能碰到個好人家兒……” 其實,梁永生這時并沒去想究竟會被賣到一個啥人家兒。
他想的是:“豁上一死也不能讓他賣掉!要是讓他把我賣了,誰去給爹娘報仇?誰去給雒大爺報仇……”最後,他向翠花說: “跑!” “門鎖上了,跑不了呀!” 翠花倒是比永生大一歲,說起話來總是像個大人似的。
她見永生還在想什麼,又以俨然是個大姐的語氣囑咐永生說:“永生啊,等這個孬種把咱賣了以後,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