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楊誠把話說完,李高成早已瞠目結舌地好像挨了一記悶棍似的呆在了那裡。
等你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們竟搶先一步下手了!而且來得這麼快,來得這麼猛,來得這麼讓你猝不及防、防不勝防! 這才是該想的都想到了,不該想的也全想到了,卻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一招! 難怪今天嚴陣的那個電話會那麼強橫,那麼暴烈,也難怪他會那麼氣急敗壞、不顧一切!也許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竟會有那麼多的工人們在強有力地支持着李高成,更沒有想到一直昏睡着的李高成竟然會出現在電視鏡頭裡,尤其是沒有想到不管是妻子吳愛珍的情感,還是諸多領導的關懷都仍然沒能讓李高成回心轉意,他從病床上清醒過來的第一個舉動卻會是趕跑了妻子,而把手伸向了工人群衆! 或許以他們的判斷,李高成在醒來後,當他親眼見到自己妻子的親切,看到這些領導們的溫暖,而後再慢慢聽到有關這些告狀的信息時,或許立場一下子就徹底轉變了,就會重新回到妻子的懷抱和他們的圈子裡,一切的一切都将會按照他們事先設計好的套路演變下去,任何事情都将不會發生。
所有的問題,都會給你找到最合理、最現成的解釋。
腐敗嗎?哪兒沒有腐敗?像拍蒼蠅似的抓上幾個不就得了?需要幾個就能給你抓到幾個,一點兒也不費力。
為什麼停工停産?大氣候就這樣,中央都沒有辦法,你又能怎麼樣?要不怎麼會說,今後兩三年内,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什麼叫關鍵?關鍵不就是非常嚴重、嚴峻的意思嗎?那麼多的失業工人怎麼辦?政府不正在下大力氣解決這個問題嗎?其實,這本是企業自己的問題,跟政府有什麼直接的關系?我們已經喊了多少年了,政企分開,政企分開,政企分開不就是為了給企業和工人們更大的自主權嗎?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不也就有了更多的風險嗎?哪能炒熟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别人賠?再說,由于改革而引起的失業難道不是正常的嗎?報紙上、電視上幾乎每天都在講的下崗職工,說的不就是失業職工嗎?而對這些下崗職工,不論是企業,不論是國家和政府,什麼時候說過不管了?問題是一切都得慢慢來,改革本身也就是一場革命,既革别人的命,也同樣要革自己的命,哪能輪到别人頭上時,你雙手贊成,一旦輪到自己時,卻大喊大叫,滿腹牢騷,甚至滋事鬧事,上訪告狀?莫非凡是搞改革、當領導的人全都成了腐敗分子? 于是一切的一切照舊,官還是官來,民還是民;虧損就是虧損,問題仍是問題;經理照樣是經理,工人依舊是工人;太陽紅紅亮亮,世上太太平平,就好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一樣…… 對他來說,這應是最保險,最穩妥,最安穩的。
對他們來說,這則是最歡迎,最高興,也是最希望的。
至于工人們,那就慢慢來吧,就算他們有怨氣,也怨不到自己頭上。
敢讓這麼多的工人失業,誰有這麼大的能耐和膽子? 國家呢?那跟個人又有什麼太多太大的關系?有些知識分子不是說了,在一個良性循環的國家機制裡,隻要人人都把自己管好了,也就等于把大家都管好了,這個國家也就有希望了。
所以對老百姓來說,還是遠離政治為好…… 這不就是他們所設想的那個最好結局和最佳狀态? 猛然一個戰栗,又使李高成從想象中回到了現實。
他不禁為自己剛才的想法而感到吃驚,為什麼一到了關鍵時候,自己就不由自主地要往這兒想! 是不是感到這會兒再往回走還來得及?或者是前面将要面臨的情景實在是太殘酷太激烈太讓人難以承受了,所以,過去的那種平靜和安詳就格外地讓人留戀和向往? 但是,假如你現在想再退回去,是不是還有那種可能?是不是還可以成立? 你怎麼往回退?又怎麼退得回去?再向他們去求情,去乞讨,去表示歉意,去請他們原諒?過去的事情,都是我錯了,而你們才是對的……這樣的話,或者是這樣的意思,你說得出口嗎?如果說出來了,你還像個人嗎?你還有臉在這個世界上活着嗎?到了那時候,别說你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老百姓,你連你自己都對不起!再說,你的妻子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嗎?對他們如此忠心耿耿,至今還把嚴陣當父親一樣看待的妻子,卻已經在暗中被他們毫不留情地作了犧牲品!作了人質!為了保住他們自己,他們連妻子這樣的人也可以像螞蟻一樣地随手撚掉,而你在他們眼裡,又會成為一個什麼? 到了那時候,你真會活得還不如一條狗! 他擡起頭來,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市委書記楊誠。
與此同時,他發現楊誠也正在默默地注視着自己。
四目相對,他再次感到了一種強烈的,說不出來的震撼。
作為市委書記的楊誠,原來真的對他的一切都了若指掌,但他卻一直什麼都沒說,一直都在悄悄地等待着。
原來他什麼都知道,就隻在等待着你! 當你自己在想方設法地考驗着對方時,而對方也一樣在毫不留情地考驗着你!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概就是這樣: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你想獲取什麼,得到什麼時,首先應該想到你付出了什麼。
處事者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
這些天來,在同楊誠的配合上、關系上,是不是有點太世故、太油滑,考慮得太多了? 想想也真懸!如果再說得遲一些,再這麼瞻前顧後地考慮上幾天,等到人家已經找到門上,查到頭上,甚至都開始立案調查了,你再原原本本地把這些說出來,到了那時候,一切的一切可就早已起了質的變化,一切的一切也都悔之已晚、悔之不及了。
那時候,可就不是檢舉,而是檢讨;不是揭發,而是交代;不是坦誠,而是坦白了。
那時候,你如果再像今天這樣的說法,别說楊誠不會相信你,即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也絕不會再相信你! 到了那時候,才真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冤枉也就冤枉了,誣蔑也就誣蔑了,在如今這個老百姓對腐敗恨之入骨的時期,就算你以前有過天大的功勞,也一樣會把你罵得人所不齒、狗屎不如!沒想到你原來會是這樣的一個腐敗分子!尤其可怕的是,許許多多的人會在你的問題上得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啟示:越是那些所謂的勞模、先進、标兵、功臣,越是不能輕信!他們越可能是一些深藏的大腐敗分子! 他再次默默地瞅着楊誠。
楊誠也依然在默默地看着他。
他知道,該是他有所表示的時候了,此時此刻,他必須說話。
李高成慢慢從被子裡坐起來,然後有些顫巍巍地把自己的手徑直向楊誠伸了過去: “謝謝你,楊書記,說句心裡話,應該感激的是我。
在這種時候,你能對我說出這樣的話來,我真該感謝你一輩子……” 楊誠這時早已重新坐了過來,一把握住李高成的手,同樣顯得格外
等你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們竟搶先一步下手了!而且來得這麼快,來得這麼猛,來得這麼讓你猝不及防、防不勝防! 這才是該想的都想到了,不該想的也全想到了,卻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一招! 難怪今天嚴陣的那個電話會那麼強橫,那麼暴烈,也難怪他會那麼氣急敗壞、不顧一切!也許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竟會有那麼多的工人們在強有力地支持着李高成,更沒有想到一直昏睡着的李高成竟然會出現在電視鏡頭裡,尤其是沒有想到不管是妻子吳愛珍的情感,還是諸多領導的關懷都仍然沒能讓李高成回心轉意,他從病床上清醒過來的第一個舉動卻會是趕跑了妻子,而把手伸向了工人群衆! 或許以他們的判斷,李高成在醒來後,當他親眼見到自己妻子的親切,看到這些領導們的溫暖,而後再慢慢聽到有關這些告狀的信息時,或許立場一下子就徹底轉變了,就會重新回到妻子的懷抱和他們的圈子裡,一切的一切都将會按照他們事先設計好的套路演變下去,任何事情都将不會發生。
所有的問題,都會給你找到最合理、最現成的解釋。
腐敗嗎?哪兒沒有腐敗?像拍蒼蠅似的抓上幾個不就得了?需要幾個就能給你抓到幾個,一點兒也不費力。
為什麼停工停産?大氣候就這樣,中央都沒有辦法,你又能怎麼樣?要不怎麼會說,今後兩三年内,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什麼叫關鍵?關鍵不就是非常嚴重、嚴峻的意思嗎?那麼多的失業工人怎麼辦?政府不正在下大力氣解決這個問題嗎?其實,這本是企業自己的問題,跟政府有什麼直接的關系?我們已經喊了多少年了,政企分開,政企分開,政企分開不就是為了給企業和工人們更大的自主權嗎?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不也就有了更多的風險嗎?哪能炒熟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别人賠?再說,由于改革而引起的失業難道不是正常的嗎?報紙上、電視上幾乎每天都在講的下崗職工,說的不就是失業職工嗎?而對這些下崗職工,不論是企業,不論是國家和政府,什麼時候說過不管了?問題是一切都得慢慢來,改革本身也就是一場革命,既革别人的命,也同樣要革自己的命,哪能輪到别人頭上時,你雙手贊成,一旦輪到自己時,卻大喊大叫,滿腹牢騷,甚至滋事鬧事,上訪告狀?莫非凡是搞改革、當領導的人全都成了腐敗分子? 于是一切的一切照舊,官還是官來,民還是民;虧損就是虧損,問題仍是問題;經理照樣是經理,工人依舊是工人;太陽紅紅亮亮,世上太太平平,就好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一樣…… 對他來說,這應是最保險,最穩妥,最安穩的。
對他們來說,這則是最歡迎,最高興,也是最希望的。
至于工人們,那就慢慢來吧,就算他們有怨氣,也怨不到自己頭上。
敢讓這麼多的工人失業,誰有這麼大的能耐和膽子? 國家呢?那跟個人又有什麼太多太大的關系?有些知識分子不是說了,在一個良性循環的國家機制裡,隻要人人都把自己管好了,也就等于把大家都管好了,這個國家也就有希望了。
所以對老百姓來說,還是遠離政治為好…… 這不就是他們所設想的那個最好結局和最佳狀态? 猛然一個戰栗,又使李高成從想象中回到了現實。
他不禁為自己剛才的想法而感到吃驚,為什麼一到了關鍵時候,自己就不由自主地要往這兒想! 是不是感到這會兒再往回走還來得及?或者是前面将要面臨的情景實在是太殘酷太激烈太讓人難以承受了,所以,過去的那種平靜和安詳就格外地讓人留戀和向往? 但是,假如你現在想再退回去,是不是還有那種可能?是不是還可以成立? 你怎麼往回退?又怎麼退得回去?再向他們去求情,去乞讨,去表示歉意,去請他們原諒?過去的事情,都是我錯了,而你們才是對的……這樣的話,或者是這樣的意思,你說得出口嗎?如果說出來了,你還像個人嗎?你還有臉在這個世界上活着嗎?到了那時候,别說你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老百姓,你連你自己都對不起!再說,你的妻子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嗎?對他們如此忠心耿耿,至今還把嚴陣當父親一樣看待的妻子,卻已經在暗中被他們毫不留情地作了犧牲品!作了人質!為了保住他們自己,他們連妻子這樣的人也可以像螞蟻一樣地随手撚掉,而你在他們眼裡,又會成為一個什麼? 到了那時候,你真會活得還不如一條狗! 他擡起頭來,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市委書記楊誠。
與此同時,他發現楊誠也正在默默地注視着自己。
四目相對,他再次感到了一種強烈的,說不出來的震撼。
作為市委書記的楊誠,原來真的對他的一切都了若指掌,但他卻一直什麼都沒說,一直都在悄悄地等待着。
原來他什麼都知道,就隻在等待着你! 當你自己在想方設法地考驗着對方時,而對方也一樣在毫不留情地考驗着你!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概就是這樣: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你想獲取什麼,得到什麼時,首先應該想到你付出了什麼。
處事者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
這些天來,在同楊誠的配合上、關系上,是不是有點太世故、太油滑,考慮得太多了? 想想也真懸!如果再說得遲一些,再這麼瞻前顧後地考慮上幾天,等到人家已經找到門上,查到頭上,甚至都開始立案調查了,你再原原本本地把這些說出來,到了那時候,一切的一切可就早已起了質的變化,一切的一切也都悔之已晚、悔之不及了。
那時候,可就不是檢舉,而是檢讨;不是揭發,而是交代;不是坦誠,而是坦白了。
那時候,你如果再像今天這樣的說法,别說楊誠不會相信你,即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也絕不會再相信你! 到了那時候,才真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冤枉也就冤枉了,誣蔑也就誣蔑了,在如今這個老百姓對腐敗恨之入骨的時期,就算你以前有過天大的功勞,也一樣會把你罵得人所不齒、狗屎不如!沒想到你原來會是這樣的一個腐敗分子!尤其可怕的是,許許多多的人會在你的問題上得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啟示:越是那些所謂的勞模、先進、标兵、功臣,越是不能輕信!他們越可能是一些深藏的大腐敗分子! 他再次默默地瞅着楊誠。
楊誠也依然在默默地看着他。
他知道,該是他有所表示的時候了,此時此刻,他必須說話。
李高成慢慢從被子裡坐起來,然後有些顫巍巍地把自己的手徑直向楊誠伸了過去: “謝謝你,楊書記,說句心裡話,應該感激的是我。
在這種時候,你能對我說出這樣的話來,我真該感謝你一輩子……” 楊誠這時早已重新坐了過來,一把握住李高成的手,同樣顯得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