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妻子走了好久好久了,李高成才漸漸感到自己實在是被氣壞了。
當他發現輸液管在不斷劇烈地搖晃時,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手在抖,而且抖得那麼厲害,以緻連整個病床都在止不住地顫動。
他再一次地感到頭昏腦漲、呼吸短促,以緻久久地陷在一種精疲力竭,幾至崩潰的精神狀态之中。
這世界究竟是怎麼了?到底是你做錯了事情,還是我做錯了事情?莫非夫妻之間對這種重大的原則問題就沒有任何是非觀了?分明是你自己做錯了事情,分明是你自己違法亂紀,卻偏能如此慷慨激昂、理直氣壯。
似乎天下的理全都在她那邊。
尤其是在她也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全然違法的情況下,她不僅沒有任何一點兒悔過和愧疚的表示,反倒把所有的過錯全都推在了你的頭上: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根本不在她身上,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别人不知道我的為人說出這樣的話來尚有情可原,而作為妻子,你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就算不講感情,又如何能不講事實?莫非你真的不了解我嗎? 我自私、我怯懦、我滑頭嗎?我沒有魄力、我膽小如鼠嗎? 自從當了副市長、市長以來,在這将近十年的時間裡,李高成為這個省會城市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從來都沒有退縮過,更沒有被吓倒過。
為了這個城市,為了這個城市的幾百萬老百姓,他怕過什麼? 在分管工業的那幾年裡,他大刀闊斧、旗幟鮮明地引進外資、深化改革,使二十多個猶豫不決、裹足不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輕裝上陣、大膽開拓,從而在社會上引起了劇烈的震撼和強烈的反響。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烏七八糟的東西鋪天蓋地地冒了出來,人們對改革開放的路線感到猶豫,對國家的前途和進程感到茫然,特别是在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東歐瓦解前後,一些極“左”和陰暗的東西,雲屯霧集、濁流滾滾、來勢兇猛,他們張為黨為國為民之旗,行倒退反改革之實。
所有的言論似乎全都集中在了一點上:要再這麼改革下去,我們的政權将不複存在,我們共産黨執政的地位将不複存在。
言外之意,改革開放是亡黨之路,所以改革開放必須終止。
李高成頂住了這種種的壓力和言論。
李高成當時說了一段被老百姓稱頌一時的名言: 隻要人民富裕了,隻要人民擁護改革,那麼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就會繼續存在;如果人民繼續窮困,國家仍然貧弱,那麼這樣的執政黨還不如沒有!就算它仍在執政,其實它已經等于失去了執政的資格;如果拿人民的富裕和執政的地位做交換,一個真正的執政黨甯可去選擇前者!就算這個執政黨消失了,不存在了,人民也會永遠記住這個執政黨,而這個執政黨也才會永遠生存在人民的心底裡! 在稱頌着李高成的膽識和勇氣的同時,又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為李高成捏着一把汗! 李高成那時也真有點豁出去的勁頭,在許許多多的人見風使舵、猶豫不前,甚至往後退縮的時候,他不僅毫未卻步,反倒大大地朝前邁了一步。
因此在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以後,等到一些人清醒過來,轉頭再追時,李高成所在市裡的改革已經把他們落下了很遠…… 即使是到了今天,由于李高成這一遠見卓識所産生的直接影響和後果仍然是顯而易見的。
市裡絕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仍然運轉正常,充滿了旺盛的活力。
同其他省市相比,市裡國有企業改革成功的比率要大得多,效益也一樣要好得多!江澤民、李鵬和朱镕基等國家領導人來省裡市裡考察時,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
尤其是在市裡的一些國有大型企業考察時,中央領導人的評價更是讓省市的主要領導感到高興和鼓舞。
朱镕基在考察一家大型企業時,用開玩笑的口吻對李高成和企業的其他負責人說: 你們把企業搞得這樣好,大家看了真是很高興。
你們越搞越大,越搞越活,這既符合市場規律,也符合資本規律,但你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裡,可就讓我們頭疼了。
市場都讓你們占了,連上海都競争不過你們,其他的廠子都吃不上飯,你讓我們這些人怎麼辦…… 就因為先走了一步,也就等于走活了一盤棋,所以即使是到了今天,市裡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大部分仍然都保持着良好的運轉和強勁的勢頭。
不論是機制的轉換還是體制的改革,都已經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之中。
同其他省市相比,市裡國有企業的形勢要好得多,而且正朝着越來越好的趨勢發展。
對這一點,包括省裡和中央的領導,都是
當他發現輸液管在不斷劇烈地搖晃時,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手在抖,而且抖得那麼厲害,以緻連整個病床都在止不住地顫動。
他再一次地感到頭昏腦漲、呼吸短促,以緻久久地陷在一種精疲力竭,幾至崩潰的精神狀态之中。
這世界究竟是怎麼了?到底是你做錯了事情,還是我做錯了事情?莫非夫妻之間對這種重大的原則問題就沒有任何是非觀了?分明是你自己做錯了事情,分明是你自己違法亂紀,卻偏能如此慷慨激昂、理直氣壯。
似乎天下的理全都在她那邊。
尤其是在她也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全然違法的情況下,她不僅沒有任何一點兒悔過和愧疚的表示,反倒把所有的過錯全都推在了你的頭上: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根本不在她身上,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别人不知道我的為人說出這樣的話來尚有情可原,而作為妻子,你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就算不講感情,又如何能不講事實?莫非你真的不了解我嗎? 我自私、我怯懦、我滑頭嗎?我沒有魄力、我膽小如鼠嗎? 自從當了副市長、市長以來,在這将近十年的時間裡,李高成為這個省會城市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從來都沒有退縮過,更沒有被吓倒過。
為了這個城市,為了這個城市的幾百萬老百姓,他怕過什麼? 在分管工業的那幾年裡,他大刀闊斧、旗幟鮮明地引進外資、深化改革,使二十多個猶豫不決、裹足不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輕裝上陣、大膽開拓,從而在社會上引起了劇烈的震撼和強烈的反響。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烏七八糟的東西鋪天蓋地地冒了出來,人們對改革開放的路線感到猶豫,對國家的前途和進程感到茫然,特别是在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東歐瓦解前後,一些極“左”和陰暗的東西,雲屯霧集、濁流滾滾、來勢兇猛,他們張為黨為國為民之旗,行倒退反改革之實。
所有的言論似乎全都集中在了一點上:要再這麼改革下去,我們的政權将不複存在,我們共産黨執政的地位将不複存在。
言外之意,改革開放是亡黨之路,所以改革開放必須終止。
李高成頂住了這種種的壓力和言論。
李高成當時說了一段被老百姓稱頌一時的名言: 隻要人民富裕了,隻要人民擁護改革,那麼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就會繼續存在;如果人民繼續窮困,國家仍然貧弱,那麼這樣的執政黨還不如沒有!就算它仍在執政,其實它已經等于失去了執政的資格;如果拿人民的富裕和執政的地位做交換,一個真正的執政黨甯可去選擇前者!就算這個執政黨消失了,不存在了,人民也會永遠記住這個執政黨,而這個執政黨也才會永遠生存在人民的心底裡! 在稱頌着李高成的膽識和勇氣的同時,又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為李高成捏着一把汗! 李高成那時也真有點豁出去的勁頭,在許許多多的人見風使舵、猶豫不前,甚至往後退縮的時候,他不僅毫未卻步,反倒大大地朝前邁了一步。
因此在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以後,等到一些人清醒過來,轉頭再追時,李高成所在市裡的改革已經把他們落下了很遠…… 即使是到了今天,由于李高成這一遠見卓識所産生的直接影響和後果仍然是顯而易見的。
市裡絕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仍然運轉正常,充滿了旺盛的活力。
同其他省市相比,市裡國有企業改革成功的比率要大得多,效益也一樣要好得多!江澤民、李鵬和朱镕基等國家領導人來省裡市裡考察時,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
尤其是在市裡的一些國有大型企業考察時,中央領導人的評價更是讓省市的主要領導感到高興和鼓舞。
朱镕基在考察一家大型企業時,用開玩笑的口吻對李高成和企業的其他負責人說: 你們把企業搞得這樣好,大家看了真是很高興。
你們越搞越大,越搞越活,這既符合市場規律,也符合資本規律,但你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裡,可就讓我們頭疼了。
市場都讓你們占了,連上海都競争不過你們,其他的廠子都吃不上飯,你讓我們這些人怎麼辦…… 就因為先走了一步,也就等于走活了一盤棋,所以即使是到了今天,市裡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大部分仍然都保持着良好的運轉和強勁的勢頭。
不論是機制的轉換還是體制的改革,都已經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之中。
同其他省市相比,市裡國有企業的形勢要好得多,而且正朝着越來越好的趨勢發展。
對這一點,包括省裡和中央的領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