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會,報告了工商組各專業小組坦白交代的情況,表揚了那些坦白交代的人,嚴格批評了那些企圖蒙混過關的人,沒有點馬慕韓的名,可是馬慕韓認為每一句話對他都很适合。
他最初以為自己搶先交代,沒料到别的組裡早有許多人過了關,顯得紡織染整加工組落後了。
他發覺陳市長對工商組的戰略部署:先解決别的組,好孤立紡織染整加工組,然後再包圍突破紡織染整加工組。
如果他不徹底交代,那是過不了關,要變成落後的紡織染整加工組裡的落後分子。
他感到形勢嚴重,時間緊迫了。
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道路:是帶頭坦白保持進步分子的稱号,還是落在别人的後面,變成落後分子,影響自己飛黃騰達的前景。
他要慎重抉擇。
他昨天向工商組請了一天假,想請廠裡的資方代理人到家裡來幫忙,把非法所得稅統計一下。
可是沒人肯來,怕沾惹是非,最後總算來了個資方代理人。
他的妻子又幫他打算盤,給他準備煙茶和消夜,直忙到夜裡三點鐘才躺到床上。
決心下了,賬算了,他心裡感到痛快。
今天一早起來,眼圈紅紅的,有點發澀,匆匆忙忙洗了臉,又埋頭親自複核了一遍,已經快兩點了。
他連忙跳上汽車,到工商組去交代。
他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過關,心裡又忐忑不安了。
在馬慕韓思潮洶湧的辰光,白克牌的小轎車已經開進一條馬路,兩邊高聳着深灰色的高大樓房,汽車像是一個小甲蟲在深溝裡緩緩爬行。
那邊馬路口上,是廣闊的外灘大馬路,行人熙熙攘攘的往來,黃濁濁的江面上正好有一隻小火輪經過,怕碰到前面的小舢闆,拉了汽笛。
馬慕韓聽到尖銳而又清脆的汽笛聲,才從夢一般的迷幻的境地裡清醒過來,發覺已經到了上海市增産節約委員會的工商組。
他提着身旁的赭黃色的牛皮公事包,跳下車子,走進馬路右邊那座大樓的玻璃轉門。
這座大樓是華懋大廈,矗立在南京東路的口上,俯視着浪濤滾滾的黃浦江。
他上了樓,從甬道走進去,想起潘信誠那些人一定早到了,步子忽然慢了下來,快到右首最後那間紡織染整加工組的會議室,他昂首走了進去。
這間會議室布置得莊嚴樸素:正面牆上挂着孫中山和毛主席的織錦相片,兩旁是五星紅旗;當中擺着丁字形的長長的桌子。
桌子兩邊坐滿了人,靠窗戶那邊一溜椅子今天也坐滿了人。
丁字形桌子左上端坐了一個将近中年的人,左胳臂戴着一個袖章,白底紅字:上海市增産節約委員會工商組。
他看到參加互助互評會議的人都來齊了,悄悄地拿出筆記本子和鋼筆準備記錄,好像大家都摩拳擦掌等待挑他的眼。
他對大家微微點頭,冷冷地打了個招呼。
他和誰也沒有說話,靜靜地坐在丁字形長長桌子的尾端,等候宣布開會。
他發現大家的眼光全朝他身上望:好像已經知道他今天要坦白交代,擔心他把紡織業的内幕和盤托出。
他竭力避開那些偵察他的視線,鎮靜地拿出煙盒,點燃了一支煙在抽,一口又一口地把煙吸下去,旋即吐出,乳白色的煙在他面前輕輕的飄蕩着。
他以為這樣就可以不望大家了。
潘信誠的半睜半閉的眼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他的身邊。
潘信誠坐在主席的位置上,環視了一下今天出席的人,料到陳市長對工商組那一番講話,一定會在紡織染整加工組裡起影響。
他不露聲色地一個個望過去,最後眼光又落在馬慕韓的身上。
他對别的人都比較放心,惟獨這位“小開”确是令人放心不下。
幸好今天輪到他擔任主席,還可以想想辦法,預先防止那不利于整個紡織染整加工組的局面出現。
他要大家根據陳市長的指示,老老實實地交代問題。
最後又意味深長地說,不要不顧事實,企圖蒙混過關,那是過不去的。
說完了,他的眼光有意離開馬慕韓,望着别人,衷心希望别人先交代,好把馬慕韓壓在後面。
他忖度别人一開頭,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可是沒有人站起來,他又不放心地暗中觑了馬慕韓一眼。
馬慕韓沒有理睬潘信誠的眼光,他知道那眼光的用意,但他決定了的事情,誰也勸阻不了他。
他打開公事皮包,從裡面抽出寫好的坦白交代材料,毅然地站起來,交代自己的問題。
馬慕韓一口氣坦白完他的五毒不法行為,最後說: “興盛紗廠方面,行賄是三千六百萬元,偷漏稅是二十億,盜竊國家資财是九十三億,偷工減料是一百億,總共是二百一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元。
我坦白如果有不明确不徹底的地方,請各位提出問題指教。
我自評是半守法半違法戶,是不是妥當,也請各位指教。
” 潘信誠的眼光一直盯着馬慕韓。
馬慕韓說一段,他的心急劇地跳一陣,聽馬慕韓一個勁交代,把紡織業的老底都翻出來,他真想插上去打斷馬慕韓的話,不讓他說下去,可是看到工商組的同志就坐在他的身旁,如果一打斷馬上就暴露了他這個主席内心的秘密。
他沒有辦法,隻好按捺住心頭的不滿,忍耐地聽馬慕韓往下說。
聽到後來,他簡直不相信馬慕韓是興盛紗廠的總經理,仿佛是“五反”檢查隊隊長在報告興盛的五毒不法行為,二百一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呀,馬慕韓一點也不心痛。
馬慕韓這個青年簡直是瘋了,也不想到後果,大少爺不在乎鈔票,但也要想想旁人的死活啊!為了自己過關,不惜把整個紡織業出賣了。
他雖努力保持鎮靜,隐藏着内心的憤恨,可是他胸口一起一伏,闆着面孔,發松了的臉皮有點兒蒼白。
他冷冷地向會議室裡黑壓壓的一片人群掃了一眼,伸出右手,向大家說: “馬慕韓已經坦白完了,請各位發言。
” 他摘下老花眼鏡,拿起桌子上那支兩寸來長的短鉛筆,左手按着面前的筆記本子,在等待大家發言,他好記錄。
他本來想這樣可以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卻不料手不聽他的話,拿着鉛筆不斷在顫抖,他生怕工商組的同志看見,但又沒辦法不叫人看見,他自言自語地解嘲: “年紀大了,連手也不聽使喚了。
” 大家沒有注意潘信誠
他最初以為自己搶先交代,沒料到别的組裡早有許多人過了關,顯得紡織染整加工組落後了。
他發覺陳市長對工商組的戰略部署:先解決别的組,好孤立紡織染整加工組,然後再包圍突破紡織染整加工組。
如果他不徹底交代,那是過不了關,要變成落後的紡織染整加工組裡的落後分子。
他感到形勢嚴重,時間緊迫了。
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道路:是帶頭坦白保持進步分子的稱号,還是落在别人的後面,變成落後分子,影響自己飛黃騰達的前景。
他要慎重抉擇。
他昨天向工商組請了一天假,想請廠裡的資方代理人到家裡來幫忙,把非法所得稅統計一下。
可是沒人肯來,怕沾惹是非,最後總算來了個資方代理人。
他的妻子又幫他打算盤,給他準備煙茶和消夜,直忙到夜裡三點鐘才躺到床上。
決心下了,賬算了,他心裡感到痛快。
今天一早起來,眼圈紅紅的,有點發澀,匆匆忙忙洗了臉,又埋頭親自複核了一遍,已經快兩點了。
他連忙跳上汽車,到工商組去交代。
他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過關,心裡又忐忑不安了。
在馬慕韓思潮洶湧的辰光,白克牌的小轎車已經開進一條馬路,兩邊高聳着深灰色的高大樓房,汽車像是一個小甲蟲在深溝裡緩緩爬行。
那邊馬路口上,是廣闊的外灘大馬路,行人熙熙攘攘的往來,黃濁濁的江面上正好有一隻小火輪經過,怕碰到前面的小舢闆,拉了汽笛。
馬慕韓聽到尖銳而又清脆的汽笛聲,才從夢一般的迷幻的境地裡清醒過來,發覺已經到了上海市增産節約委員會的工商組。
他提着身旁的赭黃色的牛皮公事包,跳下車子,走進馬路右邊那座大樓的玻璃轉門。
這座大樓是華懋大廈,矗立在南京東路的口上,俯視着浪濤滾滾的黃浦江。
他上了樓,從甬道走進去,想起潘信誠那些人一定早到了,步子忽然慢了下來,快到右首最後那間紡織染整加工組的會議室,他昂首走了進去。
這間會議室布置得莊嚴樸素:正面牆上挂着孫中山和毛主席的織錦相片,兩旁是五星紅旗;當中擺着丁字形的長長的桌子。
桌子兩邊坐滿了人,靠窗戶那邊一溜椅子今天也坐滿了人。
丁字形桌子左上端坐了一個将近中年的人,左胳臂戴着一個袖章,白底紅字:上海市增産節約委員會工商組。
他看到參加互助互評會議的人都來齊了,悄悄地拿出筆記本子和鋼筆準備記錄,好像大家都摩拳擦掌等待挑他的眼。
他對大家微微點頭,冷冷地打了個招呼。
他和誰也沒有說話,靜靜地坐在丁字形長長桌子的尾端,等候宣布開會。
他發現大家的眼光全朝他身上望:好像已經知道他今天要坦白交代,擔心他把紡織業的内幕和盤托出。
他竭力避開那些偵察他的視線,鎮靜地拿出煙盒,點燃了一支煙在抽,一口又一口地把煙吸下去,旋即吐出,乳白色的煙在他面前輕輕的飄蕩着。
他以為這樣就可以不望大家了。
潘信誠的半睜半閉的眼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他的身邊。
潘信誠坐在主席的位置上,環視了一下今天出席的人,料到陳市長對工商組那一番講話,一定會在紡織染整加工組裡起影響。
他不露聲色地一個個望過去,最後眼光又落在馬慕韓的身上。
他對别的人都比較放心,惟獨這位“小開”确是令人放心不下。
幸好今天輪到他擔任主席,還可以想想辦法,預先防止那不利于整個紡織染整加工組的局面出現。
他要大家根據陳市長的指示,老老實實地交代問題。
最後又意味深長地說,不要不顧事實,企圖蒙混過關,那是過不去的。
說完了,他的眼光有意離開馬慕韓,望着别人,衷心希望别人先交代,好把馬慕韓壓在後面。
他忖度别人一開頭,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可是沒有人站起來,他又不放心地暗中觑了馬慕韓一眼。
馬慕韓沒有理睬潘信誠的眼光,他知道那眼光的用意,但他決定了的事情,誰也勸阻不了他。
他打開公事皮包,從裡面抽出寫好的坦白交代材料,毅然地站起來,交代自己的問題。
馬慕韓一口氣坦白完他的五毒不法行為,最後說: “興盛紗廠方面,行賄是三千六百萬元,偷漏稅是二十億,盜竊國家資财是九十三億,偷工減料是一百億,總共是二百一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元。
我坦白如果有不明确不徹底的地方,請各位提出問題指教。
我自評是半守法半違法戶,是不是妥當,也請各位指教。
” 潘信誠的眼光一直盯着馬慕韓。
馬慕韓說一段,他的心急劇地跳一陣,聽馬慕韓一個勁交代,把紡織業的老底都翻出來,他真想插上去打斷馬慕韓的話,不讓他說下去,可是看到工商組的同志就坐在他的身旁,如果一打斷馬上就暴露了他這個主席内心的秘密。
他沒有辦法,隻好按捺住心頭的不滿,忍耐地聽馬慕韓往下說。
聽到後來,他簡直不相信馬慕韓是興盛紗廠的總經理,仿佛是“五反”檢查隊隊長在報告興盛的五毒不法行為,二百一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呀,馬慕韓一點也不心痛。
馬慕韓這個青年簡直是瘋了,也不想到後果,大少爺不在乎鈔票,但也要想想旁人的死活啊!為了自己過關,不惜把整個紡織業出賣了。
他雖努力保持鎮靜,隐藏着内心的憤恨,可是他胸口一起一伏,闆着面孔,發松了的臉皮有點兒蒼白。
他冷冷地向會議室裡黑壓壓的一片人群掃了一眼,伸出右手,向大家說: “馬慕韓已經坦白完了,請各位發言。
” 他摘下老花眼鏡,拿起桌子上那支兩寸來長的短鉛筆,左手按着面前的筆記本子,在等待大家發言,他好記錄。
他本來想這樣可以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卻不料手不聽他的話,拿着鉛筆不斷在顫抖,他生怕工商組的同志看見,但又沒辦法不叫人看見,他自言自語地解嘲: “年紀大了,連手也不聽使喚了。
” 大家沒有注意潘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