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馬登登涅巴的女兒茨頓伊貞正在相子屋裡,等候他回來觀賞她剛買到的一個新項圈。
聽見有人拍門——為什麼要走後門進來呢?連忙去開——唷!原來是她!是這個小女人!茨頓伊貞頓時氣上胸來。
看吧!在林子裡跟相子約會對她已經不夠了。
她照直從後門到他屋子裡來了!茨頓伊貞簡直要沖這小女人劈臉打去,并且用棍子把她趕走,讓她抱着腦袋逃去,再也不敢來。
但她沒有這樣做。
茨頓伊貞是心竅敏快辦事果決的,她轉念決定采取另一種行動來對付這小女人——好!就這麼辦!讓相子在他自己的屋裡痛痛快快地看看他的迷人的洗衣娘吧!——于是,茨頓伊貞把客人讓進屋來,請她坐下等等,說相子很快就回來。
她還立即到自己屋裡去給客人端來一碗濃濃的、放了糖的“奶茶”。
蛛瑪自進屋來,一言未發,目瞪口呆,靠牆站着。
她不認識,同時也根本不理會誰在接待她。
當她以機械的動作接過“奶茶”一飲而盡之後,才仿佛從呆愣中清醒過來。
她随即低聲地、凄厲而怨怒地叫出聲來,臉上現出了抽搐的、難看之極的神情,雙手瘋狂地撕扯着自己斜敞的衣領和散亂的長發,并且咬牙切齒地說:“沒打中!沒打中呀……等着吧!這不算了結,你等着吧……” 她在講什麼胡話?茨頓伊貞一點也不明白——她怎麼明白呢?——然而,洗衣娘的樣子和她的胡言亂語已使茨頓伊貞害怕了,以至于慌忙逃了出去,轉身從外邊上了鎖,背依在門上,懷着極端恐怖的心理谛聽着屋裡的動靜。
起初,茨頓伊貞聽見屋裡發出痛苦的、隐忍的叫嚷。
接着,又聽見碰撞桌凳和什物以及什麼瓷器打碎的聲音。
仿佛有兩個人在格鬥,越來越激烈。
不過,這沒有持續太久,沖撞掙紮的聲音逐漸緩慢了,微弱了,最後完全平息了——茨頓伊貞的毒茶見效是很快的。
原先,察柯多吉和馬銀山對情況估計得過于樂觀了些。
他們想,在更達的機關政府總共沒有多少人,公安部門的武裝力量也很有限,而大部隊又開到前邊山區修路去了。
可是更達的西藏人是很多的,并且差不多個個都有槍,至少腰裡也有一把刀。
隻要事情弄得妙,弄得快,一切都會得心應手。
不過,他們及時地醒悟了,看出原先的盤算未免太天真,太簡便,對方并沒有在睡覺呀!再說,西藏人也不傻,一點也不傻。
這一年來,也沒有誰蒙住他們的眼睛,許多事物,他們都漸漸地看得一清二楚,且有切身的經曆了,他們能夠想都不想就跟政府動起幹戈來嗎? 教士本來決心不因為這場事變去勞動“王子”邦達卻朵。
這是可以理解的,一個精明的生意人,絕不把所有的資金端出來,做一錘子買賣;一個老練的賭客,也絕不過早地把自己所有得力的牌一下子摔下去。
但現在看來,卻不得不這樣做了,不得不勞動“王子”邦達卻朵的大駕,請他統領自己幾百名勇武的騎士出山遠征——目前,最最當緊的是把火引着,引大。
火大了,幹柴濕柴全能燒。
倘使不能把火引起來,木柴堆得再多有什麼用! ……馬銀山又在“王子”的木碗裡斟滿了白酒,随後低沉沉地說: “我聽到了信。
有人從更達來了,說契梅姬娜……” “怎麼!她在哪兒?”一提契梅姬娜,“王子”立即急起來。
這幾個月,他總在時刻惦念着外甥女兒,他甚至于不大相信她是在更達的,“你說給我,她到底在什麼場子?還是趕緊把她弄回來吧!我……” “遲了!”馬銀山惋惜地說。
“……”邦達卻朵震動了一下,靜止在一個預備喝酒的動作中,沒作聲,用慌恐焦慮的目光望着教士,等他說下去。
“她讓人給捉住了,讓政府給捉住了。
就是格桑拉姆,你知道,她現在是宗本,是政府的大‘本布’……” 邦達卻朵仍然沒出聲,眼睛裡像在冒着火。
“這真是萬也沒想到的事。
”教士的話語顯然富有同情心,并且深有謀慮,“依我看來,趁這時候,你就出山吧!你也早該行動了!格桑拉姆雖說做了宗本,住在政府裡,那又怎麼樣?吓唬缺膽子的差不多,沒什麼厲害的。
你的人這麼多,又是一個當一個的,還怕會失手?” “王子”依然沒作聲,眼睛裡仍像在冒着火。
“你想想吧!這時候再不動,你再等到什麼時候去。
”教士繼續指點道,“再說,契梅姬娜讓他們逮去了。
他們還不定要怎麼殺她刮她,把她剁成碎塊。
你要不趕早去……” 馬銀山這句話未說完,“王子”邦達卻朵已啪的一聲把手中的酒碗摔在地上。
随即虎地站了起來,以呐喊般的斬釘斷鐵的語勢說: “出山!” 教士馬銀山沒想到事情竟進行得這樣迅速而順暢,他對自己滿意極了。
不過,他也沒想到,“王子”邦達卻朵竟在最後對他作了那樣一項申明,這小小的申明使他大為驚異而措手不及: “就這樣,我立地就差人去送信。
”邦達卻朵果決地說。
“給誰送信?”教士莫名其妙。
“給她,給格桑拉姆送信。
得要把日子告她說。
” 這是西藏曆來傳行的風習:無論是大大小小公開的械鬥,主動的一方總要像古代那樣事前給對方送一封告知書。
而且還要約定開戰時刻,甚至于還要交涉相互參觀,以了解敵方的陣地和實力。
假如誰暗中行事,不宣而戰,無論勝負,總是要遭世人鄙棄的,更何況,邦達卻朵早已是一個堂堂皇皇的“王子”了呢? 6 情勢相當嚴重。
成群的山民終日聚集在政府門前的場子上,而且連房後靠土山的地方也有若幹人在守候。
他們幾乎每人都帶有長槍或藏刀。
事情一發生,蘇易當即吩咐把呷薩活佛擡進屋,并快馬到衛生院去請大夫。
随即,他召集了一個緊急會議,對這意外事件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檢查。
并且決定機關日常辦公暫時停止,派出一切可能派出的人員,到外邊去作解釋教育工作。
但,人民代表大會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更沒有因此而中止,照程序,該怎樣還怎樣。
大會今天讨論了關于支援築路部隊的問題。
開向前面去的築路部隊已經進入新的工段。
那裡是險峻的山區,在路未開出不能通車之前,對紮營在雪山的部隊首當其沖的最嚴重的困難就是給養供應。
聽說他們有時竟因為給養間斷而不能不縮食,每天三餐中有兩餐是喝稀粥。
因之,這就給沿線藏民提出一項急迫的任務:需要組織浩大的牦牛馱運隊前往支援。
當然,山民們是十分明白的,明白那些開山架橋的人是為什麼和為了誰,正在曆盡艱難困苦。
所以,隻要政府号召一下,他們立刻就會趕出自己的牦牛去參加運輸。
不過,自然的,現在少不得還要照陳規來行事的。
比如說,在更達則需由格桑拉姆開了口才算數。
否則,在未得許可之先,差巴們,連同他們的牲畜都是不可以自行出走的。
中午,會議不得不暫且停頓一下了。
因為外邊人聲嘈雜,喊鬧不止。
甚至有人從山坡上向政府的院子裡丢土塊。
在門外場子上,工委、宗政府以及各單位的幹部正夾擠在帶有武器的山民們當中,講呀!講呀!口幹聲沙地、不停止地講呵。
農業站站長陳子璜也在這裡。
平時,因為職務關系,他和當地山民之間切實的接觸和實際交往特别多,在山民們心目中已經深刻地留下了誠實、純良的印象。
無論在哪一個山莊,也無論在哪一個牧場,農業站“本布”的話總是說一句當一句的。
所以,此刻圍在他身邊的人特别多,簡直擠不動。
陳子璜列舉了各方面的客觀的論證,來解釋這次意外的不幸事件。
但,對于山民們正面提出的質詢,他卻未能作什麼具體而有力的說明。
“為什麼你手下那個趕馬車的大個子要向活佛放槍呢?”是啊!為什麼呢?陳子璜隻能重複地說,這件事需要調查。
目下什麼都說不上,什麼都不能肯定。
接着,山民們又以擔驚的、質詢的口吻問到呷薩活佛的傷勢。
陳子璜回答說: “不要緊的。
子彈從這裡擦過去了。
”他擡起右臂,指指腋下,“沒有傷着骨頭,包紮得快,流血也很少。
” “你這話是當真的?你看過了嗎?”山民們亂問道。
“看過了,我看過了!我什麼時候對你們說過一句不靠實的話?” “那!讓我們自己進去瞧瞧吧!”山民們七口八舌喊道,“對!進去!我們要進去瞧瞧才算!走吧!進去,我們進去!” “可以呀!那你們就進去瞧瞧吧!可是,等等,等一等!”陳子璜随又阻攔道,“這樣多人一起擁進去怎麼行?裡邊還在開會,再說,這對病人也不好呵!這樣吧!你們大家選出幾個人來,讓他們進去看,看了出來說給大家聽。
好不好?” “行!也行!”山民們同意了。
于是,很自然地,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兩個喇嘛,當下被衆人推為代表,站出來了。
陳子璜反倒覺得代表少了一點,恐怕山民們仍然覺得不足為信,便又和悅地邀請道: “還有誰?還有誰願意一道進去?” “我!”在人群後邊,一個響亮的聲音答應道。
陳子璜應聲望去,他不禁有些暗暗吃驚,以至于有些寒心之感了。
這是老斯朗翁堆。
斯朗翁堆早已來了。
不知為什麼,他總不願意,或者說,他總是很害怕讓“政府裡的人”特别是讓農業站的人在這裡看見他。
因此,他一直躲閃在人群背後。
可是,對呷薩活佛的安全,他是萬分擔憂和焦慮的。
他很想立刻看個究竟。
所以,當陳子璜發出邀請時,他擺脫一切顧忌,應了一聲。
現在,人們向兩邊分開,讓出一條夾道,老斯朗翁堆邁着穩重的步子向前走來。
陳子璜注目留意着他。
他發覺,斯朗翁堆沒有背着他的長槍,也沒有橫着他的腰刀——大約,他是山民當中惟一忘記攜帶武器的人吧! 被推舉的五個代表由陳子璜引着走進大門…… 沒過多一會,他們出來了。
由于過度緊張,人們一時沒能向代表們發問。
可是,五位代表的面部神情已經明明白白地宣布道:呷薩活佛是安然無恙的。
緊跟着代表們,工委書記蘇易出現在門口台階上了。
他迅速地自然地向人群各方面望了望。
随即雙手叉在腰間,穩靜如常地微笑着,提高了聲音,像迎接蜂擁而至的客人那樣說: “你們來了,老鄉們!呵!小朋友們,你們也來了!”蘇易上前抱起一個拖着鼻涕的受驚的孩子,“怎麼樣?孩子們,你們是要來看看呷薩校長的吧?對呀!這很好。
要是你們不來的話,不要說校長自己,就連我也要生你們的氣呢!可是你們來得不巧呵!呷薩校長正在睡覺呢。
要是我們進去一吵,就要把他吵醒了。
不過,我告訴你們,校長的傷很快就會好的,衛生院那個戴眼鏡的‘門巴’,你們不是認識嗎?他是頂有能耐的‘門巴’,就是他守着呷薩校長在給他治傷。
校長說,等傷一好,還要到你們學校去看看呢!你們就等着吧!……唔!看我,光顧了給小學生們說話。
”蘇易把抱着的孩子放下,回轉來又對山民們說:“你們來得正好!老鄉們,格桑拉姆宗本有幾句話正要跟大家講呢!” 蘇易說着,望望後邊,退了兩步,讓出台階上最顯著的地位來。
仿佛場子上是專門召集的群衆大會,而他則是這個大會的主持人。
格桑拉姆宗本站上台階。
人群中立刻啞然無聲,像無風的林木那樣齊立不動了。
山民們以不尋常的目光望着女土司。
她胸前,飄動着寬寬的一條綢子,因為這綢條鮮紅奪目,所以誰都首先注意到它了。
離近的人可以看清,綢子上以藏文寫着:“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山民們覺得,站在台階上的格桑拉姆正顯示着某種從未顯示過的新的尊嚴。
“回去吧!都回去吧!”宗本以冷靜和藹的家長的語調說,“你們一天到晚待在這裡做什麼呢?事情已經是這樣了。
政府總是要弄清楚的。
早晚總要原原本本地告訴你們知道就是了。
都回去吧!回去吧!” 對于别的人,或許格桑拉姆的這些話是根本無力的。
可是對于更達人,格桑拉姆這短短的幾句已經足夠了!不需要添加什麼了。
所以她說完便欲轉身走下台階去。
不過,她馬上又記起什麼,随即回過身來接上說: “還有。
趁衆人都在這兒,有件事我要說給你們一聲。
你們也都看見了,修路的解放軍不是都開到前邊去了嗎?在前邊,他們全都住在山上。
得要用牦牛往山上送大米。
凡是有兩條牛以上的家戶都回去預備預備。
我們更達宗共總要出六百頭牦牛,去給軍隊運糧食。
聽清楚了沒有?” 7 因為格桑拉姆宗本出面說了話,所以山民們逐漸地疏散了。
不過,根據許多迹象看來,情勢并未因此而穩定、緩和下來。
特别是天色一暗,政府各機關、各單位便近乎處于一種備戰狀态。
農業站也是如此:白天,當他們被派到山民們當中去時,誰都是寸鐵不帶。
可是一到黃昏,長短槍便不離人了,并且,在土窯四周布了若幹流動哨。
洛珠比所有人顯得更其警惕和着忙。
雖然人們并不以為這個做過乞丐的衰邁的老頭子真能擋什麼事,可是他自己卻覺得,他既然是農業站的守夜人,在這樣緊張的日子裡,不用說,應當切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所以,天剛擦黑,他便開始四處巡遊起來。
他掌握的武器是用原先那半截藏刀所改鑄成的長杆矛子。
在林場,洛珠忽然發覺一個騎者順小道向農業站而來,他于是喝問道: “誰?那是誰在往這廂走?” 騎者不應聲,
聽見有人拍門——為什麼要走後門進來呢?連忙去開——唷!原來是她!是這個小女人!茨頓伊貞頓時氣上胸來。
看吧!在林子裡跟相子約會對她已經不夠了。
她照直從後門到他屋子裡來了!茨頓伊貞簡直要沖這小女人劈臉打去,并且用棍子把她趕走,讓她抱着腦袋逃去,再也不敢來。
但她沒有這樣做。
茨頓伊貞是心竅敏快辦事果決的,她轉念決定采取另一種行動來對付這小女人——好!就這麼辦!讓相子在他自己的屋裡痛痛快快地看看他的迷人的洗衣娘吧!——于是,茨頓伊貞把客人讓進屋來,請她坐下等等,說相子很快就回來。
她還立即到自己屋裡去給客人端來一碗濃濃的、放了糖的“奶茶”。
蛛瑪自進屋來,一言未發,目瞪口呆,靠牆站着。
她不認識,同時也根本不理會誰在接待她。
當她以機械的動作接過“奶茶”一飲而盡之後,才仿佛從呆愣中清醒過來。
她随即低聲地、凄厲而怨怒地叫出聲來,臉上現出了抽搐的、難看之極的神情,雙手瘋狂地撕扯着自己斜敞的衣領和散亂的長發,并且咬牙切齒地說:“沒打中!沒打中呀……等着吧!這不算了結,你等着吧……” 她在講什麼胡話?茨頓伊貞一點也不明白——她怎麼明白呢?——然而,洗衣娘的樣子和她的胡言亂語已使茨頓伊貞害怕了,以至于慌忙逃了出去,轉身從外邊上了鎖,背依在門上,懷着極端恐怖的心理谛聽着屋裡的動靜。
起初,茨頓伊貞聽見屋裡發出痛苦的、隐忍的叫嚷。
接着,又聽見碰撞桌凳和什物以及什麼瓷器打碎的聲音。
仿佛有兩個人在格鬥,越來越激烈。
不過,這沒有持續太久,沖撞掙紮的聲音逐漸緩慢了,微弱了,最後完全平息了——茨頓伊貞的毒茶見效是很快的。
原先,察柯多吉和馬銀山對情況估計得過于樂觀了些。
他們想,在更達的機關政府總共沒有多少人,公安部門的武裝力量也很有限,而大部隊又開到前邊山區修路去了。
可是更達的西藏人是很多的,并且差不多個個都有槍,至少腰裡也有一把刀。
隻要事情弄得妙,弄得快,一切都會得心應手。
不過,他們及時地醒悟了,看出原先的盤算未免太天真,太簡便,對方并沒有在睡覺呀!再說,西藏人也不傻,一點也不傻。
這一年來,也沒有誰蒙住他們的眼睛,許多事物,他們都漸漸地看得一清二楚,且有切身的經曆了,他們能夠想都不想就跟政府動起幹戈來嗎? 教士本來決心不因為這場事變去勞動“王子”邦達卻朵。
這是可以理解的,一個精明的生意人,絕不把所有的資金端出來,做一錘子買賣;一個老練的賭客,也絕不過早地把自己所有得力的牌一下子摔下去。
但現在看來,卻不得不這樣做了,不得不勞動“王子”邦達卻朵的大駕,請他統領自己幾百名勇武的騎士出山遠征——目前,最最當緊的是把火引着,引大。
火大了,幹柴濕柴全能燒。
倘使不能把火引起來,木柴堆得再多有什麼用! ……馬銀山又在“王子”的木碗裡斟滿了白酒,随後低沉沉地說: “我聽到了信。
有人從更達來了,說契梅姬娜……” “怎麼!她在哪兒?”一提契梅姬娜,“王子”立即急起來。
這幾個月,他總在時刻惦念着外甥女兒,他甚至于不大相信她是在更達的,“你說給我,她到底在什麼場子?還是趕緊把她弄回來吧!我……” “遲了!”馬銀山惋惜地說。
“……”邦達卻朵震動了一下,靜止在一個預備喝酒的動作中,沒作聲,用慌恐焦慮的目光望着教士,等他說下去。
“她讓人給捉住了,讓政府給捉住了。
就是格桑拉姆,你知道,她現在是宗本,是政府的大‘本布’……” 邦達卻朵仍然沒出聲,眼睛裡像在冒着火。
“這真是萬也沒想到的事。
”教士的話語顯然富有同情心,并且深有謀慮,“依我看來,趁這時候,你就出山吧!你也早該行動了!格桑拉姆雖說做了宗本,住在政府裡,那又怎麼樣?吓唬缺膽子的差不多,沒什麼厲害的。
你的人這麼多,又是一個當一個的,還怕會失手?” “王子”依然沒作聲,眼睛裡仍像在冒着火。
“你想想吧!這時候再不動,你再等到什麼時候去。
”教士繼續指點道,“再說,契梅姬娜讓他們逮去了。
他們還不定要怎麼殺她刮她,把她剁成碎塊。
你要不趕早去……” 馬銀山這句話未說完,“王子”邦達卻朵已啪的一聲把手中的酒碗摔在地上。
随即虎地站了起來,以呐喊般的斬釘斷鐵的語勢說: “出山!” 教士馬銀山沒想到事情竟進行得這樣迅速而順暢,他對自己滿意極了。
不過,他也沒想到,“王子”邦達卻朵竟在最後對他作了那樣一項申明,這小小的申明使他大為驚異而措手不及: “就這樣,我立地就差人去送信。
”邦達卻朵果決地說。
“給誰送信?”教士莫名其妙。
“給她,給格桑拉姆送信。
得要把日子告她說。
” 這是西藏曆來傳行的風習:無論是大大小小公開的械鬥,主動的一方總要像古代那樣事前給對方送一封告知書。
而且還要約定開戰時刻,甚至于還要交涉相互參觀,以了解敵方的陣地和實力。
假如誰暗中行事,不宣而戰,無論勝負,總是要遭世人鄙棄的,更何況,邦達卻朵早已是一個堂堂皇皇的“王子”了呢? 6 情勢相當嚴重。
成群的山民終日聚集在政府門前的場子上,而且連房後靠土山的地方也有若幹人在守候。
他們幾乎每人都帶有長槍或藏刀。
事情一發生,蘇易當即吩咐把呷薩活佛擡進屋,并快馬到衛生院去請大夫。
随即,他召集了一個緊急會議,對這意外事件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檢查。
并且決定機關日常辦公暫時停止,派出一切可能派出的人員,到外邊去作解釋教育工作。
但,人民代表大會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更沒有因此而中止,照程序,該怎樣還怎樣。
大會今天讨論了關于支援築路部隊的問題。
開向前面去的築路部隊已經進入新的工段。
那裡是險峻的山區,在路未開出不能通車之前,對紮營在雪山的部隊首當其沖的最嚴重的困難就是給養供應。
聽說他們有時竟因為給養間斷而不能不縮食,每天三餐中有兩餐是喝稀粥。
因之,這就給沿線藏民提出一項急迫的任務:需要組織浩大的牦牛馱運隊前往支援。
當然,山民們是十分明白的,明白那些開山架橋的人是為什麼和為了誰,正在曆盡艱難困苦。
所以,隻要政府号召一下,他們立刻就會趕出自己的牦牛去參加運輸。
不過,自然的,現在少不得還要照陳規來行事的。
比如說,在更達則需由格桑拉姆開了口才算數。
否則,在未得許可之先,差巴們,連同他們的牲畜都是不可以自行出走的。
中午,會議不得不暫且停頓一下了。
因為外邊人聲嘈雜,喊鬧不止。
甚至有人從山坡上向政府的院子裡丢土塊。
在門外場子上,工委、宗政府以及各單位的幹部正夾擠在帶有武器的山民們當中,講呀!講呀!口幹聲沙地、不停止地講呵。
農業站站長陳子璜也在這裡。
平時,因為職務關系,他和當地山民之間切實的接觸和實際交往特别多,在山民們心目中已經深刻地留下了誠實、純良的印象。
無論在哪一個山莊,也無論在哪一個牧場,農業站“本布”的話總是說一句當一句的。
所以,此刻圍在他身邊的人特别多,簡直擠不動。
陳子璜列舉了各方面的客觀的論證,來解釋這次意外的不幸事件。
但,對于山民們正面提出的質詢,他卻未能作什麼具體而有力的說明。
“為什麼你手下那個趕馬車的大個子要向活佛放槍呢?”是啊!為什麼呢?陳子璜隻能重複地說,這件事需要調查。
目下什麼都說不上,什麼都不能肯定。
接着,山民們又以擔驚的、質詢的口吻問到呷薩活佛的傷勢。
陳子璜回答說: “不要緊的。
子彈從這裡擦過去了。
”他擡起右臂,指指腋下,“沒有傷着骨頭,包紮得快,流血也很少。
” “你這話是當真的?你看過了嗎?”山民們亂問道。
“看過了,我看過了!我什麼時候對你們說過一句不靠實的話?” “那!讓我們自己進去瞧瞧吧!”山民們七口八舌喊道,“對!進去!我們要進去瞧瞧才算!走吧!進去,我們進去!” “可以呀!那你們就進去瞧瞧吧!可是,等等,等一等!”陳子璜随又阻攔道,“這樣多人一起擁進去怎麼行?裡邊還在開會,再說,這對病人也不好呵!這樣吧!你們大家選出幾個人來,讓他們進去看,看了出來說給大家聽。
好不好?” “行!也行!”山民們同意了。
于是,很自然地,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兩個喇嘛,當下被衆人推為代表,站出來了。
陳子璜反倒覺得代表少了一點,恐怕山民們仍然覺得不足為信,便又和悅地邀請道: “還有誰?還有誰願意一道進去?” “我!”在人群後邊,一個響亮的聲音答應道。
陳子璜應聲望去,他不禁有些暗暗吃驚,以至于有些寒心之感了。
這是老斯朗翁堆。
斯朗翁堆早已來了。
不知為什麼,他總不願意,或者說,他總是很害怕讓“政府裡的人”特别是讓農業站的人在這裡看見他。
因此,他一直躲閃在人群背後。
可是,對呷薩活佛的安全,他是萬分擔憂和焦慮的。
他很想立刻看個究竟。
所以,當陳子璜發出邀請時,他擺脫一切顧忌,應了一聲。
現在,人們向兩邊分開,讓出一條夾道,老斯朗翁堆邁着穩重的步子向前走來。
陳子璜注目留意着他。
他發覺,斯朗翁堆沒有背着他的長槍,也沒有橫着他的腰刀——大約,他是山民當中惟一忘記攜帶武器的人吧! 被推舉的五個代表由陳子璜引着走進大門…… 沒過多一會,他們出來了。
由于過度緊張,人們一時沒能向代表們發問。
可是,五位代表的面部神情已經明明白白地宣布道:呷薩活佛是安然無恙的。
緊跟着代表們,工委書記蘇易出現在門口台階上了。
他迅速地自然地向人群各方面望了望。
随即雙手叉在腰間,穩靜如常地微笑着,提高了聲音,像迎接蜂擁而至的客人那樣說: “你們來了,老鄉們!呵!小朋友們,你們也來了!”蘇易上前抱起一個拖着鼻涕的受驚的孩子,“怎麼樣?孩子們,你們是要來看看呷薩校長的吧?對呀!這很好。
要是你們不來的話,不要說校長自己,就連我也要生你們的氣呢!可是你們來得不巧呵!呷薩校長正在睡覺呢。
要是我們進去一吵,就要把他吵醒了。
不過,我告訴你們,校長的傷很快就會好的,衛生院那個戴眼鏡的‘門巴’,你們不是認識嗎?他是頂有能耐的‘門巴’,就是他守着呷薩校長在給他治傷。
校長說,等傷一好,還要到你們學校去看看呢!你們就等着吧!……唔!看我,光顧了給小學生們說話。
”蘇易把抱着的孩子放下,回轉來又對山民們說:“你們來得正好!老鄉們,格桑拉姆宗本有幾句話正要跟大家講呢!” 蘇易說着,望望後邊,退了兩步,讓出台階上最顯著的地位來。
仿佛場子上是專門召集的群衆大會,而他則是這個大會的主持人。
格桑拉姆宗本站上台階。
人群中立刻啞然無聲,像無風的林木那樣齊立不動了。
山民們以不尋常的目光望着女土司。
她胸前,飄動着寬寬的一條綢子,因為這綢條鮮紅奪目,所以誰都首先注意到它了。
離近的人可以看清,綢子上以藏文寫着:“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山民們覺得,站在台階上的格桑拉姆正顯示着某種從未顯示過的新的尊嚴。
“回去吧!都回去吧!”宗本以冷靜和藹的家長的語調說,“你們一天到晚待在這裡做什麼呢?事情已經是這樣了。
政府總是要弄清楚的。
早晚總要原原本本地告訴你們知道就是了。
都回去吧!回去吧!” 對于别的人,或許格桑拉姆的這些話是根本無力的。
可是對于更達人,格桑拉姆這短短的幾句已經足夠了!不需要添加什麼了。
所以她說完便欲轉身走下台階去。
不過,她馬上又記起什麼,随即回過身來接上說: “還有。
趁衆人都在這兒,有件事我要說給你們一聲。
你們也都看見了,修路的解放軍不是都開到前邊去了嗎?在前邊,他們全都住在山上。
得要用牦牛往山上送大米。
凡是有兩條牛以上的家戶都回去預備預備。
我們更達宗共總要出六百頭牦牛,去給軍隊運糧食。
聽清楚了沒有?” 7 因為格桑拉姆宗本出面說了話,所以山民們逐漸地疏散了。
不過,根據許多迹象看來,情勢并未因此而穩定、緩和下來。
特别是天色一暗,政府各機關、各單位便近乎處于一種備戰狀态。
農業站也是如此:白天,當他們被派到山民們當中去時,誰都是寸鐵不帶。
可是一到黃昏,長短槍便不離人了,并且,在土窯四周布了若幹流動哨。
洛珠比所有人顯得更其警惕和着忙。
雖然人們并不以為這個做過乞丐的衰邁的老頭子真能擋什麼事,可是他自己卻覺得,他既然是農業站的守夜人,在這樣緊張的日子裡,不用說,應當切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所以,天剛擦黑,他便開始四處巡遊起來。
他掌握的武器是用原先那半截藏刀所改鑄成的長杆矛子。
在林場,洛珠忽然發覺一個騎者順小道向農業站而來,他于是喝問道: “誰?那是誰在往這廂走?” 騎者不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