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
道路工程拆遷指揮部設在東市區原區委的舊樓裡,三位指揮走馬上任了。
出于工作需要,張義民有了一輛專車。
可惜,專車開不進普店街狹窄的胡同,隻得遠遠地停在胡同口。
偌大個普店街,他是第一個上下班出入有轎車接送的人物。
轎車向普店街的住戶進一步驗證,如今的張義民是個市裡的大幹部。
張義民感覺到了街坊們的這種心理,這讓他十分惬意,上下車時便做出一副坦然的樣子,眼皮微垂,像是老在思考什麼重大事情,眼睛絕對不理睬周圍的目光和表情。
今天,他回來得比較早,那個在徐援朝家認識的羅曉維上午突然給他來了個電話,約他在鳳華飯店見面。
他負責的西線拆遷工作已經開始,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哪裡還有時間與這個隻有一面之交的姑娘去約會,他本想婉言謝絕,但話到嘴邊卻又改變了。
高婕去上海有兩個多星期了。
火車站的電話,她明白無誤地向他暗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他感到受了侮辱,幾乎無可忍受。
他開始懷疑自己對高婕的追求是否值得,追求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羞辱,這種追求已經愈來愈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種被女人愚弄的悲哀心情,使他突然覺到了羅曉維的可愛。
那天跳舞時,她悄悄地給了他一個吻,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接受一個姑娘的吻,盡管他當時的感覺是恐懼多于陶醉,但畢竟不能忘懷。
“我演出回來啦,挺想你的,這回賺了點錢,請請你,怎麼樣?”她的語氣直率、大方、熱情,這都是高婕遠不能相比的。
“怎麼回事?快說話,幾點鐘?告訴你,我還看見高婕了呢!不見我,可就什麼都不知道啦。
”他猶豫了片刻,答應了。
現在他急匆匆趕回家,是想換件像樣的衣服去赴約。
他雖然不打算放棄高婕,但取得羅曉維這個漂亮而又有“背景”女孩兒的歡心,給自己的愛情留一條後路也很重要。
他吩咐司機等他半個小時,然後走進胡同。
萬老頭遠遠地堆着一臉笑,截住張義民。
“義民,下班啦?” “嗯。
”張義民像往常一樣地随口應着,眼睛并不去看那打招呼的人。
“義民,跟你打聽個事兒,就一句話。
” 張義民不情願地站住:“什麼事?” “聽說,聽說你是市裡管搬家分房的?”萬老頭嗫嚅着,“咱這普店街的住戶,該往哪兒搬呀?” “街裡沒傳達嗎?普店街全遷到市裡新蓋的大型居民區去。
” “是呀,是呀!”萬老頭擠出一副尴尬的笑容,“咱在這塊地方住慣了,搬那麼老遠地方住,太不方便了。
你,你看,你大叔做買賣離不開這塊地。
義民你有權,你就替大叔發句話,找處近點兒的房子。
” “怎麼不方便?做買賣哪兒都一樣做,隻要在居民區,你那煎餅就有人買。
” “是呀,是呀……可住樓房,我那推車往哪兒放,家福的貨往哪兒堆?在這塊,和各頭兒的人都熟了,辦個事也方便,到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這買賣興許就不好做了。
” “普店街拆遷不歸我管。
我說話也不管用。
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向街裡反映。
” 張義民說的是實話。
環線站路需拆遷的建築,是哪個區局的,由哪個區局負責拆遷。
柳副市長親自抓沿線企業拆遷。
張義民分工抓零散民房和事業單位建築拆遷,普店街拆遷由康克儉區長抓。
這三塊任務難度差不多,先動工的西線工程施工所需的拆遷是張義民負責。
閻市長給了十五天時間,現在已經過了四天,一切相當順利,至今還未發現“釘子戶”,這得歸功于市裡輿論宣傳工作的威力。
這些天,報紙、電台、電視台發動了宣傳攻勢,再加上各級領導的工作形成了一種聲勢,一種權威。
他負責的地段是就近搬遷,而且大多數住房都能有所改善,何樂而不為?張義民确有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給了他一次出師得利、馬到成功的表現機會。
張義民好不得意,他得意不單是為自己能巧妙地利用市長閻鴻喚的威望,指揮了局長區長們,也不單是為自己将在市長面前搶頭功,而是他相信康克儉一定會敗給他。
康克儉是閻鴻喚最賞識的一個幹部。
康克儉憑什麼?還不就是憑他各項工作都搶先。
這次,張義民要讓閻市長看到,他張義民比康克儉有能耐。
他比誰都清楚,普店街的頭不好剃。
普店街住戶多,是非也多,不像西線的拆遷住戶那麼好說話。
普店街的住戶,幾輩子住在這兒,這兒的拆遷戶要遷到靠近郊區的兩處新建居民區。
況且供東線搬遷的房屋還差兩萬平方米,又不可能增加搬遷戶的住房面積,你讓普店街的住戶離土,怕不那麼容易。
那些平時把罵大街當好話說的人不翻了天才怪呢。
瞧,萬老頭已經找上門來。
普店街像他這種個體戶不止幾十家。
條件不滿意,能給你來個“坐地炮”。
普店街的拆遷,閻鴻喚給了二十天,隻比西線多五天。
張義民早就認準再給康克儉五十天,他也完不成,除非強行拆房。
但那樣一來,普店街人多勢衆,互相壯膽,說不定呼啦一下全跑到市政府門口坐着去,那事态可就嚴重了。
康克儉未必敢這樣做。
可倘不這樣做,他領下的二十天完成拆遷任務就得延期,随之,施工也延期,閻市長的計劃就不能如期執行,康克儉在市長心目中的位置就完了,而取而代之的将非張義民莫屬。
“聽說你當了總指揮,我這麼件小事,你發句話不就成了?”萬老頭堆着笑繼續求他。
“我不是跟你說過了,有困難直接向街裡反映,市指揮部不能管那麼具體。
”張義民很不耐煩。
“老鄰居了,求你給個方便。
你幫我這一次忙,我們忘不了你的好處,也絕不跟别人說。
” “萬大爺,您有話留着到區裡說吧,一會兒我要去開一個重要會議。
” 萬老頭聽張義民的話頭硬邦邦的,臉上有些挂不住,又不敢得罪張義民,隻好仍賠着笑臉:“好,好,我向區裡反映,……如果區裡……還得求……”他的話還沒說完,張義民已經走遠了。
張義民回到自個家,屋裡滿地狼藉,父親正與妹妹在收拾東西。
他家将是第一個離開普店街的住戶。
他與高婕的關系尚未最後确定,他不敢貿然搬到黃山大樓去。
但現在,他也不能随大流搬到市邊兒上去住,市政府在東市區蓋了幾幢幹部宿舍。
機關最近痛快地答應他可以把房子換到那裡。
他明白,這次不是看的高伯年書記的面子,而是看的閻市長的面子,他能與副市長區長同為正副職,機關行政部門誰又能小看他? “你們這是幹什麼?”張義民問。
“提前收拾收拾,到搬家時就利索了。
我……”父親看是寶貝兒子,他現在對兒子變得越發恭敬起來。
張義民見自己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皺皺眉:“我早說了,最近搬不了,那房子小,電還沒接通呢,你們急什麼?” “早一天,晚一天,都是那麼點事。
早收拾停當,心裡早安穩。
”義民爹沒發覺兒子不高興,張義民到家從來就是這副嘴臉,義民有出息,給家裡長了臉,就該是“皇上”。
“這堆破爛收拾個什麼?”張義民突然吼起來,“還想搬到市政府幹部樓去?丢人現眼!”他環視着屋裡堆在床上、地上的破舊東西,“這麼亂哄哄、髒乎乎的,讓我往哪兒呆?” 父親見兒子發火了,忙不疊地吩咐女兒:“快,把床上的那堆衣服搬到一邊,騰出一塊幹淨地讓你哥坐。
” 張義蘭撇撇嘴,不情願地給義民打掃出一塊空地。
張義民沉着臉坐下:“去,給我把那件白襯衣拿來。
” 這種沒有主語的命令,從來是下給妹妹的。
張義蘭趕緊從衣櫥裡拿來襯衣。
父女倆看看張義民換衣服,全然忘了自己該幹的事情。
“這麼傻愣着幹什麼?領帶呢,怎麼老不記着拿?!” “幹嘛這麼橫,誰該着伺候你?” “不想伺候人,自己長本事去!”張義民從不容忍妹妹不順從,見她頂嘴,一下子火起,“上學的時候不好好上,到頭來去賣菜,一輩子不會有出息,伺候伺候我你還冤?” 義民爹想替兒子消消氣:“義民,你别在意小蘭的話,她回家就幹活累着哪。
” “累死又有屁用!全是吃貨!”義民反而更加沒了好氣。
父親聽出兒子的氣要撒到自己頭上了,不敢再說話,親自把領帶找出來,雙手遞給兒子,又扭頭數落女兒:“你這孩子太不懂事,跟你哥頂嘴,看不出他累得連喘氣的工夫都沒有!他的事耽擱得了嗎?還不麻利點,幫幫他,快,給你哥把皮鞋拿來,擦幹淨。
” “這天兒有穿皮鞋的嗎?”張義民不領情,頂了父親一句,“擦擦這雙。
”他把鞋脫下來,由父親彎腰拾起,遞給妹妹。
張義蘭坐在小闆凳上,給哥哥擦着皮涼鞋。
她後悔不該頂撞哥哥,頂撞他從來沒有好結果,況且今天她還有事要求他。
她做出一副認真的樣子,抱着那鞋細細地擦。
義民穿着拖鞋,在立櫃鏡前系好領帶,見妹妹還在用心擦鞋,一臉的委屈,心裡也覺着自己有點過分。
妹妹在家裡就像他的仆人,在這個世界上,他還不敢對誰像對待自己的妹妹這麼威風。
他的口氣溫和了:“行啦,小蘭,不用那麼細緻了。
” 義蘭擡眼望望哥哥,見他眉頭舒展了,便把鞋遞過去,趁機會說:“哥,聽說你現在權力可大了,全市所有的房子都歸你管,連房管局都管不了。
” 她的話是自己編的,除普店街這條胡同的人們聽她胡吹過幾句,别人怎會知道哥哥是誰?義蘭這樣說是為了哄義民高興,她知道哥哥愛戴高帽。
“誰說的?”張義民雖不大信,卻希望是真的。
“胡同的人瞎猜。
” “不是胡同裡的,連我們副食店的人全知道。
” 捕風捉影,什麼事一傳就邪乎了。
張義民想,這麼說,自己有幾分知名度了?這種傳言對他太有利了。
不知這傳言是從市政府機關幹部嘴中,或是市拆遷指揮部那兒傳出的,還是普店街居民臆造的?兩種可能,其意義差異很大。
“你們副食店怎麼會知道我?”他追問,任拆遷副指揮,報上沒登,按規定,隻有副市長或市委常委以上的幹部報上才上名。
“我怎麼知道?”張義蘭擔心哥哥看破,支吾着。
“什麼權不權的,你别瞎說,别給我招惹閑事。
剛才萬家福他爸爸就堵着我,非讓我給他調房,這老頭不知從哪兒聽到的信兒。
” 父親聽兒子提起萬老頭,想起什麼,往兒子跟前湊湊:“老萬頭前兩天也跟我提起過這事,求我跟你說說。
”他留意着兒子的臉色,“他說,你要能幫個忙,他送台冰箱。
” “胡鬧!”張義民兩眼瞪起來,“你讓他少來這套,以為送台冰箱,我就
出于工作需要,張義民有了一輛專車。
可惜,專車開不進普店街狹窄的胡同,隻得遠遠地停在胡同口。
偌大個普店街,他是第一個上下班出入有轎車接送的人物。
轎車向普店街的住戶進一步驗證,如今的張義民是個市裡的大幹部。
張義民感覺到了街坊們的這種心理,這讓他十分惬意,上下車時便做出一副坦然的樣子,眼皮微垂,像是老在思考什麼重大事情,眼睛絕對不理睬周圍的目光和表情。
今天,他回來得比較早,那個在徐援朝家認識的羅曉維上午突然給他來了個電話,約他在鳳華飯店見面。
他負責的西線拆遷工作已經開始,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哪裡還有時間與這個隻有一面之交的姑娘去約會,他本想婉言謝絕,但話到嘴邊卻又改變了。
高婕去上海有兩個多星期了。
火車站的電話,她明白無誤地向他暗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他感到受了侮辱,幾乎無可忍受。
他開始懷疑自己對高婕的追求是否值得,追求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羞辱,這種追求已經愈來愈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種被女人愚弄的悲哀心情,使他突然覺到了羅曉維的可愛。
那天跳舞時,她悄悄地給了他一個吻,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接受一個姑娘的吻,盡管他當時的感覺是恐懼多于陶醉,但畢竟不能忘懷。
“我演出回來啦,挺想你的,這回賺了點錢,請請你,怎麼樣?”她的語氣直率、大方、熱情,這都是高婕遠不能相比的。
“怎麼回事?快說話,幾點鐘?告訴你,我還看見高婕了呢!不見我,可就什麼都不知道啦。
”他猶豫了片刻,答應了。
現在他急匆匆趕回家,是想換件像樣的衣服去赴約。
他雖然不打算放棄高婕,但取得羅曉維這個漂亮而又有“背景”女孩兒的歡心,給自己的愛情留一條後路也很重要。
他吩咐司機等他半個小時,然後走進胡同。
萬老頭遠遠地堆着一臉笑,截住張義民。
“義民,下班啦?” “嗯。
”張義民像往常一樣地随口應着,眼睛并不去看那打招呼的人。
“義民,跟你打聽個事兒,就一句話。
” 張義民不情願地站住:“什麼事?” “聽說,聽說你是市裡管搬家分房的?”萬老頭嗫嚅着,“咱這普店街的住戶,該往哪兒搬呀?” “街裡沒傳達嗎?普店街全遷到市裡新蓋的大型居民區去。
” “是呀,是呀!”萬老頭擠出一副尴尬的笑容,“咱在這塊地方住慣了,搬那麼老遠地方住,太不方便了。
你,你看,你大叔做買賣離不開這塊地。
義民你有權,你就替大叔發句話,找處近點兒的房子。
” “怎麼不方便?做買賣哪兒都一樣做,隻要在居民區,你那煎餅就有人買。
” “是呀,是呀……可住樓房,我那推車往哪兒放,家福的貨往哪兒堆?在這塊,和各頭兒的人都熟了,辦個事也方便,到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這買賣興許就不好做了。
” “普店街拆遷不歸我管。
我說話也不管用。
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向街裡反映。
” 張義民說的是實話。
環線站路需拆遷的建築,是哪個區局的,由哪個區局負責拆遷。
柳副市長親自抓沿線企業拆遷。
張義民分工抓零散民房和事業單位建築拆遷,普店街拆遷由康克儉區長抓。
這三塊任務難度差不多,先動工的西線工程施工所需的拆遷是張義民負責。
閻市長給了十五天時間,現在已經過了四天,一切相當順利,至今還未發現“釘子戶”,這得歸功于市裡輿論宣傳工作的威力。
這些天,報紙、電台、電視台發動了宣傳攻勢,再加上各級領導的工作形成了一種聲勢,一種權威。
他負責的地段是就近搬遷,而且大多數住房都能有所改善,何樂而不為?張義民确有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給了他一次出師得利、馬到成功的表現機會。
張義民好不得意,他得意不單是為自己能巧妙地利用市長閻鴻喚的威望,指揮了局長區長們,也不單是為自己将在市長面前搶頭功,而是他相信康克儉一定會敗給他。
康克儉是閻鴻喚最賞識的一個幹部。
康克儉憑什麼?還不就是憑他各項工作都搶先。
這次,張義民要讓閻市長看到,他張義民比康克儉有能耐。
他比誰都清楚,普店街的頭不好剃。
普店街住戶多,是非也多,不像西線的拆遷住戶那麼好說話。
普店街的住戶,幾輩子住在這兒,這兒的拆遷戶要遷到靠近郊區的兩處新建居民區。
況且供東線搬遷的房屋還差兩萬平方米,又不可能增加搬遷戶的住房面積,你讓普店街的住戶離土,怕不那麼容易。
那些平時把罵大街當好話說的人不翻了天才怪呢。
瞧,萬老頭已經找上門來。
普店街像他這種個體戶不止幾十家。
條件不滿意,能給你來個“坐地炮”。
普店街的拆遷,閻鴻喚給了二十天,隻比西線多五天。
張義民早就認準再給康克儉五十天,他也完不成,除非強行拆房。
但那樣一來,普店街人多勢衆,互相壯膽,說不定呼啦一下全跑到市政府門口坐着去,那事态可就嚴重了。
康克儉未必敢這樣做。
可倘不這樣做,他領下的二十天完成拆遷任務就得延期,随之,施工也延期,閻市長的計劃就不能如期執行,康克儉在市長心目中的位置就完了,而取而代之的将非張義民莫屬。
“聽說你當了總指揮,我這麼件小事,你發句話不就成了?”萬老頭堆着笑繼續求他。
“我不是跟你說過了,有困難直接向街裡反映,市指揮部不能管那麼具體。
”張義民很不耐煩。
“老鄰居了,求你給個方便。
你幫我這一次忙,我們忘不了你的好處,也絕不跟别人說。
” “萬大爺,您有話留着到區裡說吧,一會兒我要去開一個重要會議。
” 萬老頭聽張義民的話頭硬邦邦的,臉上有些挂不住,又不敢得罪張義民,隻好仍賠着笑臉:“好,好,我向區裡反映,……如果區裡……還得求……”他的話還沒說完,張義民已經走遠了。
張義民回到自個家,屋裡滿地狼藉,父親正與妹妹在收拾東西。
他家将是第一個離開普店街的住戶。
他與高婕的關系尚未最後确定,他不敢貿然搬到黃山大樓去。
但現在,他也不能随大流搬到市邊兒上去住,市政府在東市區蓋了幾幢幹部宿舍。
機關最近痛快地答應他可以把房子換到那裡。
他明白,這次不是看的高伯年書記的面子,而是看的閻市長的面子,他能與副市長區長同為正副職,機關行政部門誰又能小看他? “你們這是幹什麼?”張義民問。
“提前收拾收拾,到搬家時就利索了。
我……”父親看是寶貝兒子,他現在對兒子變得越發恭敬起來。
張義民見自己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皺皺眉:“我早說了,最近搬不了,那房子小,電還沒接通呢,你們急什麼?” “早一天,晚一天,都是那麼點事。
早收拾停當,心裡早安穩。
”義民爹沒發覺兒子不高興,張義民到家從來就是這副嘴臉,義民有出息,給家裡長了臉,就該是“皇上”。
“這堆破爛收拾個什麼?”張義民突然吼起來,“還想搬到市政府幹部樓去?丢人現眼!”他環視着屋裡堆在床上、地上的破舊東西,“這麼亂哄哄、髒乎乎的,讓我往哪兒呆?” 父親見兒子發火了,忙不疊地吩咐女兒:“快,把床上的那堆衣服搬到一邊,騰出一塊幹淨地讓你哥坐。
” 張義蘭撇撇嘴,不情願地給義民打掃出一塊空地。
張義民沉着臉坐下:“去,給我把那件白襯衣拿來。
” 這種沒有主語的命令,從來是下給妹妹的。
張義蘭趕緊從衣櫥裡拿來襯衣。
父女倆看看張義民換衣服,全然忘了自己該幹的事情。
“這麼傻愣着幹什麼?領帶呢,怎麼老不記着拿?!” “幹嘛這麼橫,誰該着伺候你?” “不想伺候人,自己長本事去!”張義民從不容忍妹妹不順從,見她頂嘴,一下子火起,“上學的時候不好好上,到頭來去賣菜,一輩子不會有出息,伺候伺候我你還冤?” 義民爹想替兒子消消氣:“義民,你别在意小蘭的話,她回家就幹活累着哪。
” “累死又有屁用!全是吃貨!”義民反而更加沒了好氣。
父親聽出兒子的氣要撒到自己頭上了,不敢再說話,親自把領帶找出來,雙手遞給兒子,又扭頭數落女兒:“你這孩子太不懂事,跟你哥頂嘴,看不出他累得連喘氣的工夫都沒有!他的事耽擱得了嗎?還不麻利點,幫幫他,快,給你哥把皮鞋拿來,擦幹淨。
” “這天兒有穿皮鞋的嗎?”張義民不領情,頂了父親一句,“擦擦這雙。
”他把鞋脫下來,由父親彎腰拾起,遞給妹妹。
張義蘭坐在小闆凳上,給哥哥擦着皮涼鞋。
她後悔不該頂撞哥哥,頂撞他從來沒有好結果,況且今天她還有事要求他。
她做出一副認真的樣子,抱着那鞋細細地擦。
義民穿着拖鞋,在立櫃鏡前系好領帶,見妹妹還在用心擦鞋,一臉的委屈,心裡也覺着自己有點過分。
妹妹在家裡就像他的仆人,在這個世界上,他還不敢對誰像對待自己的妹妹這麼威風。
他的口氣溫和了:“行啦,小蘭,不用那麼細緻了。
” 義蘭擡眼望望哥哥,見他眉頭舒展了,便把鞋遞過去,趁機會說:“哥,聽說你現在權力可大了,全市所有的房子都歸你管,連房管局都管不了。
” 她的話是自己編的,除普店街這條胡同的人們聽她胡吹過幾句,别人怎會知道哥哥是誰?義蘭這樣說是為了哄義民高興,她知道哥哥愛戴高帽。
“誰說的?”張義民雖不大信,卻希望是真的。
“胡同的人瞎猜。
” “不是胡同裡的,連我們副食店的人全知道。
” 捕風捉影,什麼事一傳就邪乎了。
張義民想,這麼說,自己有幾分知名度了?這種傳言對他太有利了。
不知這傳言是從市政府機關幹部嘴中,或是市拆遷指揮部那兒傳出的,還是普店街居民臆造的?兩種可能,其意義差異很大。
“你們副食店怎麼會知道我?”他追問,任拆遷副指揮,報上沒登,按規定,隻有副市長或市委常委以上的幹部報上才上名。
“我怎麼知道?”張義蘭擔心哥哥看破,支吾着。
“什麼權不權的,你别瞎說,别給我招惹閑事。
剛才萬家福他爸爸就堵着我,非讓我給他調房,這老頭不知從哪兒聽到的信兒。
” 父親聽兒子提起萬老頭,想起什麼,往兒子跟前湊湊:“老萬頭前兩天也跟我提起過這事,求我跟你說說。
”他留意着兒子的臉色,“他說,你要能幫個忙,他送台冰箱。
” “胡鬧!”張義民兩眼瞪起來,“你讓他少來這套,以為送台冰箱,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