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橘紅色的福特牌旅行車,停成了一溜一溜。
估計來客總有三四百人。
這裡小路回環,竹樹層層,樓房下的大廳和走廊裡傳出隐約的笑語聲,清幽中蘊藏着深意,引起人朦胧的猜測和臆想。
廳前、路邊栽植着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冬青,有一隻大花壇上擺列着幾十盆菊花,紫、黃、紅、白色彩俱全。
在下江,菊花這時離開放還早,可是在重慶,這些盆栽的菊花都盛開鬥豔了。
童霜威和葉秋萍向前走去。
在門口的簽到簿上簽了名。
走廊水磨石地面上輕響着活潑脆亮的腳步聲,聽到陣陣模糊的鬧哄哄的聲音。
來客多數是軍人,中年和青年的最多,有的還用英語談天。
也有中央的高級官員和夫人們,還有美國在華的官員們。
那些夫人、太太和小姐們,都濃妝豔抹,有燙發的、有披發的、有梳髻的,有旗袍、有西式裙裝。
有胖有瘦,有的有迷人的身段,身上散發着香水味。
一個個嬌滴滴、笑呵呵。
雖是抗戰時期,卻也不乏奇裝異服。
有的挽着男人的手臂,有的談笑風生。
天未傍黑,燈光已經閃爍,樹影綽約,微風将汽油味、脂粉香和濕潤清涼的草木馨香送入鼻息。
幾個帶了照相機的新聞記者,正用鎂光燈泡照相。
燈光一閃,人人注意,增添了不少熱烈氣氛。
葉秋萍陪童霜威進入大廳。
大廳裡一支樂隊在演奏,是輕松、新穎而愉快的美國音樂。
煙氣彌漫,吸香煙的、吸雪茄的都有。
童霜威立刻在疏疏密密的人潮中看到了一些熟人。
有的他認得,人家卻未必認得他;有的僅有一面或數面之交;有的則比較熟。
但一個有交情的也沒有。
這些人中,有張群、張治中、王世傑、吳鐵城、吳國桢、張厲生、賀耀祖、劉峙、賀國光、何浩若、黃仁霖……那個馬臉、膚色黝黑、劍眉突眼、兇相畢露的戴笠也在,正同一個矮胖美國上校親熱握手,通過翻譯在談話。
童霜威本來想上去同中央黨部秘書長戴眼鏡的吳鐵城握握手叙幾句的。
但見吳鐵城正同幾個年輕女人有說有笑,就不想上去了。
他同葉秋萍一起向大廳的外走廊上走去。
大廳的外走廊裡有T形的長桌,上面罩着雪白的台布,折成三角形的雪白餐巾和各色鮮花都分插在頸椎形玻璃瓶中。
桌上放滿了一盤盤各色炸雞、鹵鴨、鹹牛肉、冷火腿、豬排、色拉等等冷盤和花生米、拌幹絲、涼拌蔬菜、各色奶油糕點,外加三明治。
像一幅幅彩色的圖案畫,琳琅滿目。
一摞摞空盤和刀叉放在一邊等待着人們自己動手拿了去取食。
剛調制好的加了冰塊的橙黃色的雞尾酒,由一些穿整潔白衣的仆歐用盤端送到每個人的手裡。
童霜威和葉秋萍一人也取了一杯雞尾酒。
天熱,但廳裡的電扇使空氣清涼。
地毯、壁燈、窗簾都透出雍容華貴的氣氛。
葉秋萍和童霜威偶爾同迎面碰到的人握手、點頭。
有的認識,有的隻是臉熟并不認識。
腳步聲和說話聲喧響着。
天并沒有全黑,燈光已顯得特别明亮,眼角可以看到女人們耳朵上和脖子裡的珠光寶氣閃爍。
有一個穿緊身猩紅色金絲絨旗袍的女人,年輕妩媚,陪着一個美國軍官談話,特别引人注目。
葉秋萍用嘴指指她,說:“嘯天兄不認識吧?這是畢鼎山的新太太,名叫陳瑪麗,勵志社的副總幹事,留美的。
今天的來賓沒有司法界的,除你之外,她算半個。
很漂亮很能幹吧?” 童霜威不禁多看了兩眼,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也不知是麻是辣。
大廳地闆上打過蠟,是為等一會招待美國人跳舞用的,光亮照人。
看到這裡的一切,不知怎的,童霜威又想到了河南的大災,仿佛眼前閃現出那光秃秃毫無綠色莊稼的幹旱土地在熾熱的日光下呻吟,無數待斃的饑民在火辣的驕陽下苟延殘喘。
葉秋萍陪着童霜威在大廳左側角落裡親密地閑談。
童霜威發現他談話時心不在焉,常常遠遠地注視着戴笠的行動。
童霜威明白:中統同軍統之間一直有着矛盾。
從葉秋萍的眼神裡,他能看出既有妒忌,也有惱恨。
一會兒,葉秋萍用下巴指指那些身材很高、膚色白裡透紅、挺肚子、穿着頗有風度的絲光咔叽空軍服的美國軍人,說:“他們吃了日本的大虧,總算清醒過來了,認識到中國抗戰的作用,認識到應當同中國站在一起打日本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英美兩國将要自動取消在華不平等條約。
事情正在醞釀中,也許不久會要宣布,重訂平等新約!中國百年來所受各國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今後當可根本解除。
國父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遺囑也可完全實現。
豈不可喜?” 童霜威聽他這樣說,心裡也激動,點頭說:“廢除不平等條約,争取中國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對帝國主義,特别是反對日本侵略的結果。
聽到這樣的消息确實令人感到自豪。
”他舉舉手中的高腳玻璃杯,對着葉秋萍說:“來,秋萍兄,喝一口!” 他同葉秋萍輕輕碰杯,喝了一口雞尾酒。
酒是冰冷的,味道複雜。
雞尾酒他不太習慣,咽下酒後,皺了皺眉。
雜沓的步履聲始終輕輕地未曾沉寂。
在美國軍官身邊,總看到有特别謙恭、尊敬、帶着谄笑的中國男人和女人。
美國軍人在這兒似乎是“天之驕子”了!人們喝着酒,碰杯,對話,談笑。
也有男男女女互相在作介紹的,氣氛非常熱烈。
忽然,葉秋萍輕聲問童霜威:“嘯天兄,你看到戴笠沒有?” 童霜威點頭,他向大廳西側看去。
見穿軍裝的戴笠正同一個穿軍裝的佩戴着中校銜的軍人在一起娓娓私
估計來客總有三四百人。
這裡小路回環,竹樹層層,樓房下的大廳和走廊裡傳出隐約的笑語聲,清幽中蘊藏着深意,引起人朦胧的猜測和臆想。
廳前、路邊栽植着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冬青,有一隻大花壇上擺列着幾十盆菊花,紫、黃、紅、白色彩俱全。
在下江,菊花這時離開放還早,可是在重慶,這些盆栽的菊花都盛開鬥豔了。
童霜威和葉秋萍向前走去。
在門口的簽到簿上簽了名。
走廊水磨石地面上輕響着活潑脆亮的腳步聲,聽到陣陣模糊的鬧哄哄的聲音。
來客多數是軍人,中年和青年的最多,有的還用英語談天。
也有中央的高級官員和夫人們,還有美國在華的官員們。
那些夫人、太太和小姐們,都濃妝豔抹,有燙發的、有披發的、有梳髻的,有旗袍、有西式裙裝。
有胖有瘦,有的有迷人的身段,身上散發着香水味。
一個個嬌滴滴、笑呵呵。
雖是抗戰時期,卻也不乏奇裝異服。
有的挽着男人的手臂,有的談笑風生。
天未傍黑,燈光已經閃爍,樹影綽約,微風将汽油味、脂粉香和濕潤清涼的草木馨香送入鼻息。
幾個帶了照相機的新聞記者,正用鎂光燈泡照相。
燈光一閃,人人注意,增添了不少熱烈氣氛。
葉秋萍陪童霜威進入大廳。
大廳裡一支樂隊在演奏,是輕松、新穎而愉快的美國音樂。
煙氣彌漫,吸香煙的、吸雪茄的都有。
童霜威立刻在疏疏密密的人潮中看到了一些熟人。
有的他認得,人家卻未必認得他;有的僅有一面或數面之交;有的則比較熟。
但一個有交情的也沒有。
這些人中,有張群、張治中、王世傑、吳鐵城、吳國桢、張厲生、賀耀祖、劉峙、賀國光、何浩若、黃仁霖……那個馬臉、膚色黝黑、劍眉突眼、兇相畢露的戴笠也在,正同一個矮胖美國上校親熱握手,通過翻譯在談話。
童霜威本來想上去同中央黨部秘書長戴眼鏡的吳鐵城握握手叙幾句的。
但見吳鐵城正同幾個年輕女人有說有笑,就不想上去了。
他同葉秋萍一起向大廳的外走廊上走去。
大廳的外走廊裡有T形的長桌,上面罩着雪白的台布,折成三角形的雪白餐巾和各色鮮花都分插在頸椎形玻璃瓶中。
桌上放滿了一盤盤各色炸雞、鹵鴨、鹹牛肉、冷火腿、豬排、色拉等等冷盤和花生米、拌幹絲、涼拌蔬菜、各色奶油糕點,外加三明治。
像一幅幅彩色的圖案畫,琳琅滿目。
一摞摞空盤和刀叉放在一邊等待着人們自己動手拿了去取食。
剛調制好的加了冰塊的橙黃色的雞尾酒,由一些穿整潔白衣的仆歐用盤端送到每個人的手裡。
童霜威和葉秋萍一人也取了一杯雞尾酒。
天熱,但廳裡的電扇使空氣清涼。
地毯、壁燈、窗簾都透出雍容華貴的氣氛。
葉秋萍和童霜威偶爾同迎面碰到的人握手、點頭。
有的認識,有的隻是臉熟并不認識。
腳步聲和說話聲喧響着。
天并沒有全黑,燈光已顯得特别明亮,眼角可以看到女人們耳朵上和脖子裡的珠光寶氣閃爍。
有一個穿緊身猩紅色金絲絨旗袍的女人,年輕妩媚,陪着一個美國軍官談話,特别引人注目。
葉秋萍用嘴指指她,說:“嘯天兄不認識吧?這是畢鼎山的新太太,名叫陳瑪麗,勵志社的副總幹事,留美的。
今天的來賓沒有司法界的,除你之外,她算半個。
很漂亮很能幹吧?” 童霜威不禁多看了兩眼,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也不知是麻是辣。
大廳地闆上打過蠟,是為等一會招待美國人跳舞用的,光亮照人。
看到這裡的一切,不知怎的,童霜威又想到了河南的大災,仿佛眼前閃現出那光秃秃毫無綠色莊稼的幹旱土地在熾熱的日光下呻吟,無數待斃的饑民在火辣的驕陽下苟延殘喘。
葉秋萍陪着童霜威在大廳左側角落裡親密地閑談。
童霜威發現他談話時心不在焉,常常遠遠地注視着戴笠的行動。
童霜威明白:中統同軍統之間一直有着矛盾。
從葉秋萍的眼神裡,他能看出既有妒忌,也有惱恨。
一會兒,葉秋萍用下巴指指那些身材很高、膚色白裡透紅、挺肚子、穿着頗有風度的絲光咔叽空軍服的美國軍人,說:“他們吃了日本的大虧,總算清醒過來了,認識到中國抗戰的作用,認識到應當同中國站在一起打日本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英美兩國将要自動取消在華不平等條約。
事情正在醞釀中,也許不久會要宣布,重訂平等新約!中國百年來所受各國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今後當可根本解除。
國父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遺囑也可完全實現。
豈不可喜?” 童霜威聽他這樣說,心裡也激動,點頭說:“廢除不平等條約,争取中國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對帝國主義,特别是反對日本侵略的結果。
聽到這樣的消息确實令人感到自豪。
”他舉舉手中的高腳玻璃杯,對着葉秋萍說:“來,秋萍兄,喝一口!” 他同葉秋萍輕輕碰杯,喝了一口雞尾酒。
酒是冰冷的,味道複雜。
雞尾酒他不太習慣,咽下酒後,皺了皺眉。
雜沓的步履聲始終輕輕地未曾沉寂。
在美國軍官身邊,總看到有特别謙恭、尊敬、帶着谄笑的中國男人和女人。
美國軍人在這兒似乎是“天之驕子”了!人們喝着酒,碰杯,對話,談笑。
也有男男女女互相在作介紹的,氣氛非常熱烈。
忽然,葉秋萍輕聲問童霜威:“嘯天兄,你看到戴笠沒有?” 童霜威點頭,他向大廳西側看去。
見穿軍裝的戴笠正同一個穿軍裝的佩戴着中校銜的軍人在一起娓娓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