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報上的簡短社會新聞,說富商方立荪在要啟程去南京時,突遭綁架,疑系渝蔣藍衣社所為。
後來,又看到報紙上的連續報道,說方立荪的屍體已在東亞殡儀館發現,據東亞殡儀館說:是頭一天晚上,由幾個男女冒充死者家屬用汽車将屍體送到殡儀館來的。
經過驗屍,屍體身上有遭鞭打的傷痕,大腿中過一槍,動脈打斷,流過大量的鮮血,肺部有淤血、嗆水情況…… 《中華日報》說是重慶分子幹的。
聽說方立荪被綁架并死亡,童霜威和家霆都很驚訝,卻并無悲傷。
家霆說:“我早想過,他遲早會出事。
這種昧良心發國難财與敵僞勾結販鴉片的奸商,不會有好結局的!” 童霜威感歎地說:“我不太相信報應,但天下事每每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又似乎很有因果關系了。
方立荪想在這場戰争裡撈一把,結果自己的命倒給撈走了!”他忽然問家霆:“報上說他是在要來南京時被綁架的,他來南京幹什麼?” 家霆思索着說:“還不是為了販鴉片,當然也許會順便看看你,再來勸你下水!” 自從歐陽素心不告而别,寫了信去未曾得到答複,家霆情緒很壞,内心說不出的痛苦,話少了,飯量小了,有時怅望着天空歎氣。
他想得很多,覺得信仰是無法強迫改變的。
爸爸不做漢奸,就是明證。
他恨日寇和漢奸,也是明證。
他想起學校生活:慕爾堂那扇碩大無朋的大門敞開着,台上牧師講經,大風琴咿咿呀呀鳴個不休,贊美詩歌聲盈耳,陽光從七彩玻璃長窗裡射進來,照耀着唱經台那一角。
學校裡規定學生必須在星期日做大禮拜,平時也要參加聖經班和唱詩班,可是越這樣,他越不想信仰基督教。
他不信神!更厭惡強迫!……他愛歐陽素心,可偏偏歐陽的父親落了水,母親又是日本人。
他明顯地感到自己不能違背信仰,所以在愛和恨中蘊含着矛盾。
怎麼來排除這種矛盾?怎麼來處理這種矛盾呢?他惶惑得很。
童霜威問明究竟,也看到兒子心情不好,體會到兒子心裡的想法,想:歐陽素心确實是個可愛的女孩子,又想想歐陽素心是歐陽筱月和日本女人生的,卻又覺得兒子就這麼同她散了也好。
但,白晝聽着歐陽素心帶來的收音機,晚間聽着放在枕下葫蘆裡喂養的蝈蝈叫,想起歐陽素心來後短短相聚的情景,又總是覺得擺脫不了對這女孩子的記憶。
這真是個會讨人歡喜的少女!家霆如果真有這樣一個女朋友,是一種幸福。
人生的際遇太難說了!如果家霆同她斷了,也許以後就永遠再也遇不到這麼理想、可愛的女孩子了,那不是會有終生遺憾嗎? 比如柳葦,當相聚時,曾有過龃龉,甚至分手各奔東西了。
但後來,直到現在,隻要想起她,或拿方麗清來同她比,就感到那分手是終身遺憾了。
這樣想時,童霜威又覺得不應當在家霆這麼傷心沮喪時再說什麼使家霆不愉快的話了。
另一方面,他想:我,難道就永遠這樣被囚禁着,過這種地獄般的灰暗、凄涼的生涯嗎?管仲輝教了我“錦囊妙計”,我為什麼不趕快試一試呢? 柳忠華在武漢時對他說過的那番話,他常常咀嚼玩味:“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事上都存在着一個選擇的問題。
關鍵是看你如何作出正确的選擇!”在投降與不屈之間,在冒險潛逃與苟且偷生之間……童霜威感到自己面前放着的抉擇是嚴重的,但必須作出正确的選擇!他終于暗暗下定了決心。
童霜威本來想把自己這種決心告訴家霆,又一想:雖是親生兒子,還是不先告訴他。
告訴他,在敵人面前,他所流露出的焦灼也許就不那麼真實了。
适當的時候再告訴兒子吧,現在不但不能明明白白告訴他,連暗示都是無利的。
這個階段,思慮多了。
對家霆和歐陽素心的事煩了心,聽家霆談起在雨花台找到柳葦墓碑的事,又觸動了種種痛心的回想,加上被囚居的心情一直不好,童霜威的血壓、心髒又常有不舒适的感覺。
他決定裝出病情十分嚴重,裝得逼真。
現在,當從報上和收音機裡知道了方立荪的死訊後,他感到是一個好的借口,一個好的“病因”。
這天晚上,他對家霆說:“無論如何,方立荪的死,使我吃驚,也使我難受!這一個多月來,我老是感到心髒和血壓都不适,今天特别嚴重,你快扶我躺下。
” 家霆連忙扶他躺下,将藥給他吃了。
童霜威喘着氣說:“兒子,我很懊悔,一連走錯了幾步棋!如果聽你舅舅的勸告,當初不回上海就好了;回上海後,如果不顧一切,不顧經濟困難,設法走了或後來早點冒險離滬,也好了。
但猶豫、膽怯,結果造成今天的困境,我好悔啊!” 家霆勸解着說:“不!爸爸,那兩步棋是錯了,但您的路子沒錯!您到今天也沒有屈服!” 童霜威裝得異常衰弱地說:“兒子,我要對你說幾句話。
我的病好像很重!如果我萬一病況沉重,你不要急!” 家霆不禁流淚了,說:“爸爸,不會的!您不會的!”但瞬即又說:“我恨透他們了!如果您有三長兩短,我也不想活了,我要找他們報仇!我要想盡辦法暗殺汪精衛!” 童霜威沒料到兒子會有這種想法,馬上“噓”的一聲,叫他輕些。
童霜威從家霆的雙眼裡看到一種仇恨的光芒,意識到家霆的性格。
如果真有那一天,家霆是會這麼幹的!即使他沒有槍,用一把刺刀他也會那麼幹的!童霜威也說不上自己是震驚還是感歎了,心裡複雜得很,說:“别那麼想!那是白白送命!辦不到的!我隻是叮囑你,如果我萬一有什麼不好,比如病重了,你不要着急。
我總在想,我們一定要争取回到漢口路仁安裡去。
也許我病重了,倒會放我回上海的!” 家霆伏在床邊,說:“爸爸,您先别想那些!” 童霜威喘息着說:“拿紙筆來!你給我代筆寫封信給汪精衛,就說:童霜威病情嚴重了,要求回上海治療,并在家中住,便于家眷照顧。
信末注明是代筆,明天你外出寄發。
” 家霆說:“求他嗎?這個漢奸賣國賊!” 童霜威歎氣:“這不算求!我并不對他屈膝,也不跟他賣國,我隻是要争取自由。
” 家霆去拿紙筆,不禁猶豫地問:“稱呼他什麼呀?這信不好寫!” 童霜威思索了一會兒,變了主意,頹然地說:“本可以不寫他的姓名的。
但我想,你的話是對的!不寫這信了!我反正是病了,病重了,他們總會知道的。
看他們怎麼辦吧!” 從第二天起,童霜威開始躺着,中飯和晚飯都吃得很少,“冷面人”老董來看了兩次,顯得有些着急。
後來,家霆發現他在門房裡打電話。
當晚,有個穿西裝的陌生人陪着一個醫生來給童霜威看病。
童霜威閉眼躺着,胡須頭發長長的,臉色蒼白,皺着眉,左手撫着心髒部位,似乎痛苦不堪,人很衰弱。
查了血壓,血壓高一些;聽了心髒,那個穿西裝的胖胖的中年醫生說,心髒跳得快。
那醫生似乎覺得病人的病情确實不輕,說:“就這樣檢查,有些嚴重的心髒病是查不出的。
看樣子,病确實有,還不輕!要注意!”他留下了藥,叮囑要好好靜養,也要好好照顧。
童霜威的病情确實越來越嚴重了。
“冷面人”一連兩天都常來看望。
他見家霆十分焦灼,又見童霜威有時閉着眼似乎在昏迷,嘴裡常呻吟着叫喊:“回家!……回家!……”[1]書寓:高級妓院的代稱,又叫“長三堂子”。
[2]《馬鞍山》:這出京戲寫俞伯牙和鐘子期結為知音,一年後,伯牙再來會鐘子期,鐘已死。
伯牙遇到上墳的鐘子期之父鐘元甫,鐘元甫向俞述說了子期至死不忘俞的經過,俞摔琴以報知音。
[3]黃金榮(1867—1953):上海最大的青幫頭子。
後來,又看到報紙上的連續報道,說方立荪的屍體已在東亞殡儀館發現,據東亞殡儀館說:是頭一天晚上,由幾個男女冒充死者家屬用汽車将屍體送到殡儀館來的。
經過驗屍,屍體身上有遭鞭打的傷痕,大腿中過一槍,動脈打斷,流過大量的鮮血,肺部有淤血、嗆水情況…… 《中華日報》說是重慶分子幹的。
聽說方立荪被綁架并死亡,童霜威和家霆都很驚訝,卻并無悲傷。
家霆說:“我早想過,他遲早會出事。
這種昧良心發國難财與敵僞勾結販鴉片的奸商,不會有好結局的!” 童霜威感歎地說:“我不太相信報應,但天下事每每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又似乎很有因果關系了。
方立荪想在這場戰争裡撈一把,結果自己的命倒給撈走了!”他忽然問家霆:“報上說他是在要來南京時被綁架的,他來南京幹什麼?” 家霆思索着說:“還不是為了販鴉片,當然也許會順便看看你,再來勸你下水!” 自從歐陽素心不告而别,寫了信去未曾得到答複,家霆情緒很壞,内心說不出的痛苦,話少了,飯量小了,有時怅望着天空歎氣。
他想得很多,覺得信仰是無法強迫改變的。
爸爸不做漢奸,就是明證。
他恨日寇和漢奸,也是明證。
他想起學校生活:慕爾堂那扇碩大無朋的大門敞開着,台上牧師講經,大風琴咿咿呀呀鳴個不休,贊美詩歌聲盈耳,陽光從七彩玻璃長窗裡射進來,照耀着唱經台那一角。
學校裡規定學生必須在星期日做大禮拜,平時也要參加聖經班和唱詩班,可是越這樣,他越不想信仰基督教。
他不信神!更厭惡強迫!……他愛歐陽素心,可偏偏歐陽的父親落了水,母親又是日本人。
他明顯地感到自己不能違背信仰,所以在愛和恨中蘊含着矛盾。
怎麼來排除這種矛盾?怎麼來處理這種矛盾呢?他惶惑得很。
童霜威問明究竟,也看到兒子心情不好,體會到兒子心裡的想法,想:歐陽素心确實是個可愛的女孩子,又想想歐陽素心是歐陽筱月和日本女人生的,卻又覺得兒子就這麼同她散了也好。
但,白晝聽着歐陽素心帶來的收音機,晚間聽着放在枕下葫蘆裡喂養的蝈蝈叫,想起歐陽素心來後短短相聚的情景,又總是覺得擺脫不了對這女孩子的記憶。
這真是個會讨人歡喜的少女!家霆如果真有這樣一個女朋友,是一種幸福。
人生的際遇太難說了!如果家霆同她斷了,也許以後就永遠再也遇不到這麼理想、可愛的女孩子了,那不是會有終生遺憾嗎? 比如柳葦,當相聚時,曾有過龃龉,甚至分手各奔東西了。
但後來,直到現在,隻要想起她,或拿方麗清來同她比,就感到那分手是終身遺憾了。
這樣想時,童霜威又覺得不應當在家霆這麼傷心沮喪時再說什麼使家霆不愉快的話了。
另一方面,他想:我,難道就永遠這樣被囚禁着,過這種地獄般的灰暗、凄涼的生涯嗎?管仲輝教了我“錦囊妙計”,我為什麼不趕快試一試呢? 柳忠華在武漢時對他說過的那番話,他常常咀嚼玩味:“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事上都存在着一個選擇的問題。
關鍵是看你如何作出正确的選擇!”在投降與不屈之間,在冒險潛逃與苟且偷生之間……童霜威感到自己面前放着的抉擇是嚴重的,但必須作出正确的選擇!他終于暗暗下定了決心。
童霜威本來想把自己這種決心告訴家霆,又一想:雖是親生兒子,還是不先告訴他。
告訴他,在敵人面前,他所流露出的焦灼也許就不那麼真實了。
适當的時候再告訴兒子吧,現在不但不能明明白白告訴他,連暗示都是無利的。
這個階段,思慮多了。
對家霆和歐陽素心的事煩了心,聽家霆談起在雨花台找到柳葦墓碑的事,又觸動了種種痛心的回想,加上被囚居的心情一直不好,童霜威的血壓、心髒又常有不舒适的感覺。
他決定裝出病情十分嚴重,裝得逼真。
現在,當從報上和收音機裡知道了方立荪的死訊後,他感到是一個好的借口,一個好的“病因”。
這天晚上,他對家霆說:“無論如何,方立荪的死,使我吃驚,也使我難受!這一個多月來,我老是感到心髒和血壓都不适,今天特别嚴重,你快扶我躺下。
” 家霆連忙扶他躺下,将藥給他吃了。
童霜威喘着氣說:“兒子,我很懊悔,一連走錯了幾步棋!如果聽你舅舅的勸告,當初不回上海就好了;回上海後,如果不顧一切,不顧經濟困難,設法走了或後來早點冒險離滬,也好了。
但猶豫、膽怯,結果造成今天的困境,我好悔啊!” 家霆勸解着說:“不!爸爸,那兩步棋是錯了,但您的路子沒錯!您到今天也沒有屈服!” 童霜威裝得異常衰弱地說:“兒子,我要對你說幾句話。
我的病好像很重!如果我萬一病況沉重,你不要急!” 家霆不禁流淚了,說:“爸爸,不會的!您不會的!”但瞬即又說:“我恨透他們了!如果您有三長兩短,我也不想活了,我要找他們報仇!我要想盡辦法暗殺汪精衛!” 童霜威沒料到兒子會有這種想法,馬上“噓”的一聲,叫他輕些。
童霜威從家霆的雙眼裡看到一種仇恨的光芒,意識到家霆的性格。
如果真有那一天,家霆是會這麼幹的!即使他沒有槍,用一把刺刀他也會那麼幹的!童霜威也說不上自己是震驚還是感歎了,心裡複雜得很,說:“别那麼想!那是白白送命!辦不到的!我隻是叮囑你,如果我萬一有什麼不好,比如病重了,你不要着急。
我總在想,我們一定要争取回到漢口路仁安裡去。
也許我病重了,倒會放我回上海的!” 家霆伏在床邊,說:“爸爸,您先别想那些!” 童霜威喘息着說:“拿紙筆來!你給我代筆寫封信給汪精衛,就說:童霜威病情嚴重了,要求回上海治療,并在家中住,便于家眷照顧。
信末注明是代筆,明天你外出寄發。
” 家霆說:“求他嗎?這個漢奸賣國賊!” 童霜威歎氣:“這不算求!我并不對他屈膝,也不跟他賣國,我隻是要争取自由。
” 家霆去拿紙筆,不禁猶豫地問:“稱呼他什麼呀?這信不好寫!” 童霜威思索了一會兒,變了主意,頹然地說:“本可以不寫他的姓名的。
但我想,你的話是對的!不寫這信了!我反正是病了,病重了,他們總會知道的。
看他們怎麼辦吧!” 從第二天起,童霜威開始躺着,中飯和晚飯都吃得很少,“冷面人”老董來看了兩次,顯得有些着急。
後來,家霆發現他在門房裡打電話。
當晚,有個穿西裝的陌生人陪着一個醫生來給童霜威看病。
童霜威閉眼躺着,胡須頭發長長的,臉色蒼白,皺着眉,左手撫着心髒部位,似乎痛苦不堪,人很衰弱。
查了血壓,血壓高一些;聽了心髒,那個穿西裝的胖胖的中年醫生說,心髒跳得快。
那醫生似乎覺得病人的病情确實不輕,說:“就這樣檢查,有些嚴重的心髒病是查不出的。
看樣子,病确實有,還不輕!要注意!”他留下了藥,叮囑要好好靜養,也要好好照顧。
童霜威的病情确實越來越嚴重了。
“冷面人”一連兩天都常來看望。
他見家霆十分焦灼,又見童霜威有時閉着眼似乎在昏迷,嘴裡常呻吟着叫喊:“回家!……回家!……”
伯牙遇到上墳的鐘子期之父鐘元甫,鐘元甫向俞述說了子期至死不忘俞的經過,俞摔琴以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