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和平建國的新時代,必須團結統一,堅決避免内戰。

    除此方針之外,任何方針都是錯的。

    ” 他沒有具體回答談得怎樣,卻揭橥出了在談判的一種指導思想。

    大家聽了,都點頭說對。

    童霜威覺得他和周恩來說的話要言不煩,說得都中肯、誠懇。

     周恩來補充說:“我們是為和平、民主、團結在奮鬥,希望實現統一富強的新中國。

    毛主席來後,同蔣先生已經見面并直接談過三次了。

    我們是有誠意的。

    今天談判休會,整個下午,毛主席先同英、法大使談了話,又參加了加拿大大使歐德倫的招待茶會才來的。

    ” 童霜威琢磨着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話,心裡想:講話都很有分寸,但也都能耐人尋味。

    毛澤東說的:“除此方針之外,任何方針都是錯的。

    ”顯然指的是要發動内戰,用打的辦法解決的方針。

    周恩來說的:“我們是有誠意的。

    ”顯然指的是另一方并沒有誠意。

     毛澤東談笑風生,舉杯為馮玉祥祝酒,說:“同馮先生還是這次到重慶才第一次見面的,但就像是老朋友一樣親切。

    馮先生抗日上的貢獻很了不起。

    願馮先生繼續為國共兩黨的合作而努力!”說着時,他也同童霜威碰杯,那意思是:這話同樣是對童霜威說的。

     大家閑談起來。

    從中國的過去談到現在,從現在談到将來,氣氛歡快。

     馮玉祥舉杯對着張治中說:“文白,從前我沒請你喝過酒,今天請你開懷暢飲!希望你為和談好好盡力,給人民做件大好事。

    我敬你三杯!” 張治中笑着說:“煥公賜酒,我怎敢不喝!隻是,煥公你……” “我可以奉陪!”馮玉祥對副官招手,“不但敬你一杯,還要幹三杯!” 大家雖笑,都很吃驚。

    馮玉祥平日滴酒不飲,想不到他有如此海量。

    副官斟酒,他果然舉杯連飲三杯。

     張治中幹了三杯,臉和脖子都紅了,搖頭說:“煥公總說不會喝酒,其實用大鬥來喝你也不怕,我是甘拜下風了!” 大家都笑。

    童霜威也很吃驚,看看馮玉祥,面不改色,談笑自若,大将風度,又在給毛澤東和周恩來敬酒了。

     邊吃邊談,大家又談了些重慶的天氣和名勝等等閑話。

    後來,馮夫人李德全來上席陪同吃飯了。

     周恩來說:“今天把你忙壞了!” 毛澤東也含笑說:“菜的味道很好啊!” 一個副官盛了飯端來遞給毛澤東時,毛澤東側身接過來,平易地看看副官,問:“你好大了?”他這是找着話在說,不擺架子。

     副官回答完畢後,馮玉祥介紹說:“他叫鄭繼棟,是我早年的老友鄭金聲的兒子。

    鄭金聲北伐時在一九二七年十月九日,親率第八方面軍五萬餘人向魯軍進擊時,不幸被人出賣,軍閥張宗昌勸降不從,殺害了他,我就把他兒子留在了身邊。

    ” 毛澤東望望馮玉祥,點點頭,又望望在座的人,兩眼炯炯有神,伸出左手像數着指頭似的先屈起大拇指,又屈起食指,說:“清王朝殺了多少革命黨人,結果它垮台了;各路軍閥殺了多少革命志士,結果也一個個身敗名裂了!革命的火是撲不滅的!革命的人也是殺不絕的!”他右手一揮,做了一個有力的手勢,“窮兵黩武者要磨刀殺人,但革命者是不怕那一套的!” 他臉上又露出那種使人難忘的笑容來了,但話語的嚴肅,震動聽者的心。

    大家都懂得他說的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童霜威不禁想:一個人總該向前走,選擇正确的路向前走。

    即使走錯了路,趕快回過來再往正确的路上跑也不為遲。

    能這樣,就不會落伍;能這樣,才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拿馮玉祥來說,他走過曲折的路,就拿同共産黨的關系來說吧,北伐之前,西北軍中就有共産黨人,正因為有共産黨人,西北軍的精神面貌很好,打了不少勝仗。

    可是,後來,蔣馮合作,驅走了共産黨人,西北軍從此就一蹶不振。

    馮玉祥今天會不會想起這段經曆?不過,從共産黨人的态度看,他們還在創業,他們正在拼命團結更多的人,他們似乎是不應也不會記住前嫌的。

    馮煥章性格鮮明,是個怪傑。

    他愛國、愛百姓!他選擇了自己所走的道路。

    依我看,他選擇得是對的! 後來,席散了。

    毛澤東、周恩來與張治中一同先辭去了。

    童霜威讓他們先走,接着,最後也要走了。

    臨走,同馮玉祥握手時,說:“看你毫無酒意。

    今天,我也領教到你的酒量了!” 誰知,馮玉祥哈哈笑了,說:“你可别誤會了,我老實告訴你吧!我喝的跟他們的不一樣!我喝的是——白開水!” 晚上,從馮玉祥家裡回來,家霆告訴童霜威:“楊憶祖來過,等了一會兒,就走了,留下一張條子。

    去北平行營的事不成了!” 童霜威看楊憶祖的留條是: 霜老賜鑒: 前談之事,經報送當局,未獲核準,德公深感遺憾與歉疚,故特奉聞,諸請諒宥是幸。

    順頌 大安 憶祖敬留 即日 童霜威看完楊憶祖的留條,一笑置之,說:“看來,我已成了他們注目的人!這倒也好,我走自己的路的決心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