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懲罰,讓日本的好戰分子進行反省的時候了!中國不僅是開辟反法西斯戰場最早的國家,堅持到最後勝利的國家,又是在亞洲戰場獨當一面、蒙受戰争的災難最重、對這場戰争做出了最大貢獻的一個國家。
中國的持久抗戰,打敗了日寇北進侵蘇或與德軍在西伯利亞會師的迷夢。
同時也推遲了日寇南進發動太平洋戰争的計劃,給盟國戰略以有力的配合。
中國為此付出了傷亡兩三千萬人的代價。
作為侵略者的日本帝國主義者,現在将把深重災難的苦果帶給日本百姓去吞食了。
戰勝日本,使我高興。
但想到無辜的反戰的日本人,像上海開醫院的那位岡田博士,也同樣要受到苦難和屈辱,我不知該怎樣才能正确表達我的感情。
我不會說不要懲罰日本,但我願寬恕這些無辜的善良、正直的日本人。
号外上說:日本外相東鄉今日親自訪會蘇聯駐日大使馬立克,表示日本政府已準備接受無條件投降。
同時以照會一紙分緻瑞士及瑞典政府,請其轉緻蘇美中英四國,願接受波茨坦勸降公告,惟一要求為保留天皇。
與此同時,百萬蘇聯紅軍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四路攻入東北,關東軍正在崩潰中。
傍晚,有自發遊行的隊伍出現在山城街上,千千萬萬市民都湧到街頭。
連珠炮似的鞭炮,海濤似的歡呼,狂熱的鼓掌聲與歡呼聲,振奮了整個山城。
我同燕寅兒遇到幾個同學,大家也一同上街遊行,像發了瘋似的喊口号,像發了狂似的跳躍。
寅兒哭了,我也哭了。
我發現高興得哭了的人很多很多。
在勝利的同時卻又感到悲哀,是什麼原因呢?街上一吉普車一吉普車的美國軍人,跷起大拇指,用右手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V字[1],在市民的歡呼聲中,也發狂地歡呼。
有人跑上去,攔住車同他們擁抱。
這使我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個寒冷的一月裡,在上海南京路上我見到的被日軍用刺刀押着遊行的美俘。
共同的敵人打敗了,勝利終于來到了!那些不幸的美俘那裡去了?願他們平安無事能返回家園! 從七點半左右開始,街上更熱鬧了,人水洩不通。
每一處高大的房屋窗口都在燃放爆竹。
“日本鬼子投降了!”“日本鬼子也有今天啊!”一卡車一卡車的人,在歡呼聲中駛過街頭,街頭擁塞着人,卡車隻能緩緩挪動。
上清寺的十字路口,四面到處是人群。
許多美國兵和群衆一起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歌聲與人群的歡笑聲合成一片。
美國兵有的用照相機給人群拍照,有的拉着中國的青年手挽手地大笑着叫喊:“頂好!頂好!”幾個美國兵從一家酒店裡出來,其中一個跌倒了,爬起來舉着手裡的酒瓶揮舞着大笑,嘴裡叽裡咕噜不知說了些什麼,眼淚卻沿着臉腮流了下來。
美國兵一定也都想家了!他們該可以回去了! 不認識的人也互相擁抱,一起呼喊口号。
這八年,有多少傷心難過的事,又有多少人家因戰争而失去了親人!現在,一起從心裡爆發出來了!是狂喜,也是狂悲。
夜深了,我惦念着爸爸,将寅兒送到門口急着回去。
但到家裡,發現爸爸正獨自在燈下喝酒。
這樣的事,過去從來沒有過。
我了解他的心情,勸他别喝了,給他泡了清茶,把街上的情況告訴他。
他忽然眼眶裡湧滿了淚水,說:“杜甫的詩說:‘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寫得真好!沒有切身體會,是寫不出的!”後來,閑談時,談到堅持民族的獨立自由,談到應當組織聯合政府,談到法國大批審判法奸已快結束,中國的漢奸必須嚴懲!談到決不能讓内戰爆發,更談到許多往事和死去的人還有歐陽。
……睡前,他說:“你小叔軍威可以安息于九泉之下了!我們又可以回南京潇湘路了。
回南京後,我要去雨花台看看你媽媽的那塊墓碑!”他睡已是半夜,我在寫這日記,但他突然哼起來,我叫醒了他,問他怎麼了,他說:“我做了個夢,夢見了寒山寺,聽到了敲鐘的聲音。
”我能理解爸爸。
他這樣說,使我心酸。
抗戰八年,我長大了!爸爸老得多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思想并不老,愛國使他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前進,外形雖老,精神卻很年輕。
寫完這些,已過子夜,外面爆竹聲未斷。
上床後,因激動興奮前思後想,恐怕是難以入睡了。
八月十一日,星期六 想念歐陽。
每次追想,心就隐隐作痛。
不願多去回憶,可惜又不能忘盡前塵往事。
要是人世真有一條忘川[2],就好了!她曾送我那張紙條,寫着“天涯海角毋相忘”,我怎麼能忘得掉她?我相信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忘掉我!此刻,她在上海怎麼樣了?她會徜徉在霞飛路上?她會到“白拉拉卡”再去坐一坐聽聽音樂?她會到法國公園去看看那棵蒼翠美麗的雪松嗎?雪松該又長大得多了吧?啊!環龍路上她家那幢布滿爬山虎綠藤的房屋怎麼樣了?銀娣怎麼樣了?
由于勝利,信件一定很快直接暢通了。
我給銀娣寫了一封信,信仍寄環龍路原來歐陽家中。
歐陽的父親在日本投降的浪潮中,恐怕已逃跑躲藏起來了吧?願銀娣能收到這封信并且給我答複,告訴我一點歐陽的情況,也告訴我關于她自己的近況。
往事不堪回首。
歐陽曾說:“人為什麼不能用愛來代替恨?用和平來代替戰争?用寬恕來代替殺戮呢?”于是,我們争辯了,談論《戰争與和平》時也辯論了。
現在,抗戰勝利了,今夜此刻她在哪裡?她母親的祖國因侵略而失敗了,她父親背叛了的祖國抗戰勝利了!交夾在複雜處境中的她該是什麼樣的複雜感情。
她死去了的母親墳墓一定已毀于原子彈。
她那落了水的父親歐陽筱月面對日本戰敗會怎樣?從忠華舅舅的話裡感到:後來歐陽筱月似乎同忠華舅舅他們之間是有些特殊關系的,這是一種什麼關系?弄不清更想不清!抗戰勝利了!歐陽和我的愛情,現在卻無影無蹤。
雖然我的心曾承受過她給予我的最溫存最關切的歡樂,卻使我留下了更多的寂寞和痛楚。
一種淡然的逐漸遠去卻又變得更加濃烈的酸辛和愛情,這幾天始終折磨着我。
倘若在這勝利翩翩降臨的日子裡我能再見到她,倘若我能探測到她的“謎”,該多好!今夜,我是多麼想能立即有機會回到上海去,在人海中尋覓她的倩影。
啊!恐怕又要徹夜難眠了。
我常微喟地默誦起那樣幾句詩。
當年,我曾将這詩朗誦給歐陽聽的: 假如世上 所有歡樂都被帶走 而隻有愛情留下—— 那也值得你為此而活着 假如一切都那麼實實在在 而愛情猶如夢幻—— 那我甯願永遠永遠在睡夢中 而不被叫醒 今天上午,與爸爸同到歌樂山馮村舅舅墳前獻了一束鮮花,爸爸和我都在墳前傷感地流淚了。
墳上早已綠草萋萋,開着一種金黃色的雛菊。
抗戰勝利了,馮村舅舅什麼也不知道了。
更想不到的是回來後,樂錦濤的太太派人來,說樂老伯前晚得知勝利消息後十分高興,喝酒過于興奮,突然腦溢血,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昨上午去世。
爸爸忙着去吊喪,回來後感傷不已。
中國的持久抗戰,打敗了日寇北進侵蘇或與德軍在西伯利亞會師的迷夢。
同時也推遲了日寇南進發動太平洋戰争的計劃,給盟國戰略以有力的配合。
中國為此付出了傷亡兩三千萬人的代價。
作為侵略者的日本帝國主義者,現在将把深重災難的苦果帶給日本百姓去吞食了。
戰勝日本,使我高興。
但想到無辜的反戰的日本人,像上海開醫院的那位岡田博士,也同樣要受到苦難和屈辱,我不知該怎樣才能正确表達我的感情。
我不會說不要懲罰日本,但我願寬恕這些無辜的善良、正直的日本人。
号外上說:日本外相東鄉今日親自訪會蘇聯駐日大使馬立克,表示日本政府已準備接受無條件投降。
同時以照會一紙分緻瑞士及瑞典政府,請其轉緻蘇美中英四國,願接受波茨坦勸降公告,惟一要求為保留天皇。
與此同時,百萬蘇聯紅軍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四路攻入東北,關東軍正在崩潰中。
傍晚,有自發遊行的隊伍出現在山城街上,千千萬萬市民都湧到街頭。
連珠炮似的鞭炮,海濤似的歡呼,狂熱的鼓掌聲與歡呼聲,振奮了整個山城。
我同燕寅兒遇到幾個同學,大家也一同上街遊行,像發了瘋似的喊口号,像發了狂似的跳躍。
寅兒哭了,我也哭了。
我發現高興得哭了的人很多很多。
在勝利的同時卻又感到悲哀,是什麼原因呢?街上一吉普車一吉普車的美國軍人,跷起大拇指,用右手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V字
有人跑上去,攔住車同他們擁抱。
這使我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個寒冷的一月裡,在上海南京路上我見到的被日軍用刺刀押着遊行的美俘。
共同的敵人打敗了,勝利終于來到了!那些不幸的美俘那裡去了?願他們平安無事能返回家園! 從七點半左右開始,街上更熱鬧了,人水洩不通。
每一處高大的房屋窗口都在燃放爆竹。
“日本鬼子投降了!”“日本鬼子也有今天啊!”一卡車一卡車的人,在歡呼聲中駛過街頭,街頭擁塞着人,卡車隻能緩緩挪動。
上清寺的十字路口,四面到處是人群。
許多美國兵和群衆一起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歌聲與人群的歡笑聲合成一片。
美國兵有的用照相機給人群拍照,有的拉着中國的青年手挽手地大笑着叫喊:“頂好!頂好!”幾個美國兵從一家酒店裡出來,其中一個跌倒了,爬起來舉着手裡的酒瓶揮舞着大笑,嘴裡叽裡咕噜不知說了些什麼,眼淚卻沿着臉腮流了下來。
美國兵一定也都想家了!他們該可以回去了! 不認識的人也互相擁抱,一起呼喊口号。
這八年,有多少傷心難過的事,又有多少人家因戰争而失去了親人!現在,一起從心裡爆發出來了!是狂喜,也是狂悲。
夜深了,我惦念着爸爸,将寅兒送到門口急着回去。
但到家裡,發現爸爸正獨自在燈下喝酒。
這樣的事,過去從來沒有過。
我了解他的心情,勸他别喝了,給他泡了清茶,把街上的情況告訴他。
他忽然眼眶裡湧滿了淚水,說:“杜甫的詩說:‘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寫得真好!沒有切身體會,是寫不出的!”後來,閑談時,談到堅持民族的獨立自由,談到應當組織聯合政府,談到法國大批審判法奸已快結束,中國的漢奸必須嚴懲!談到決不能讓内戰爆發,更談到許多往事和死去的人還有歐陽。
……睡前,他說:“你小叔軍威可以安息于九泉之下了!我們又可以回南京潇湘路了。
回南京後,我要去雨花台看看你媽媽的那塊墓碑!”他睡已是半夜,我在寫這日記,但他突然哼起來,我叫醒了他,問他怎麼了,他說:“我做了個夢,夢見了寒山寺,聽到了敲鐘的聲音。
”我能理解爸爸。
他這樣說,使我心酸。
抗戰八年,我長大了!爸爸老得多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思想并不老,愛國使他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前進,外形雖老,精神卻很年輕。
寫完這些,已過子夜,外面爆竹聲未斷。
上床後,因激動興奮前思後想,恐怕是難以入睡了。
八月十一日,星期六 想念歐陽。
每次追想,心就隐隐作痛。
不願多去回憶,可惜又不能忘盡前塵往事。
要是人世真有一條忘川
我給銀娣寫了一封信,信仍寄環龍路原來歐陽家中。
歐陽的父親在日本投降的浪潮中,恐怕已逃跑躲藏起來了吧?願銀娣能收到這封信并且給我答複,告訴我一點歐陽的情況,也告訴我關于她自己的近況。
往事不堪回首。
歐陽曾說:“人為什麼不能用愛來代替恨?用和平來代替戰争?用寬恕來代替殺戮呢?”于是,我們争辯了,談論《戰争與和平》時也辯論了。
現在,抗戰勝利了,今夜此刻她在哪裡?她母親的祖國因侵略而失敗了,她父親背叛了的祖國抗戰勝利了!交夾在複雜處境中的她該是什麼樣的複雜感情。
她死去了的母親墳墓一定已毀于原子彈。
她那落了水的父親歐陽筱月面對日本戰敗會怎樣?從忠華舅舅的話裡感到:後來歐陽筱月似乎同忠華舅舅他們之間是有些特殊關系的,這是一種什麼關系?弄不清更想不清!抗戰勝利了!歐陽和我的愛情,現在卻無影無蹤。
雖然我的心曾承受過她給予我的最溫存最關切的歡樂,卻使我留下了更多的寂寞和痛楚。
一種淡然的逐漸遠去卻又變得更加濃烈的酸辛和愛情,這幾天始終折磨着我。
倘若在這勝利翩翩降臨的日子裡我能再見到她,倘若我能探測到她的“謎”,該多好!今夜,我是多麼想能立即有機會回到上海去,在人海中尋覓她的倩影。
啊!恐怕又要徹夜難眠了。
我常微喟地默誦起那樣幾句詩。
當年,我曾将這詩朗誦給歐陽聽的: 假如世上 所有歡樂都被帶走 而隻有愛情留下—— 那也值得你為此而活着 假如一切都那麼實實在在 而愛情猶如夢幻—— 那我甯願永遠永遠在睡夢中 而不被叫醒 今天上午,與爸爸同到歌樂山馮村舅舅墳前獻了一束鮮花,爸爸和我都在墳前傷感地流淚了。
墳上早已綠草萋萋,開着一種金黃色的雛菊。
抗戰勝利了,馮村舅舅什麼也不知道了。
更想不到的是回來後,樂錦濤的太太派人來,說樂老伯前晚得知勝利消息後十分高興,喝酒過于興奮,突然腦溢血,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昨上午去世。
爸爸忙着去吊喪,回來後感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