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三節

關燈
嚴府喪事過後,素初等回到家中,各自休息。

    晚飯時,慧書來到母親房中,見母親閉目斜靠在榻上。

     娘是累極了,慧書想,便靜靜地坐在一旁。

     “慧兒,”素初睜開眼睛,慈愛的目光撫着慧書,“我們的大事辦完了,我要和你說說我自己的事。

    ” “娘有什麼事?” 素初坐起,兩人坐到窗下小桌旁。

    這些天,她們都沒有到餐室用飯,隻在這裡用些點心。

    青環推門進來,端來兩碗粥、一盤乳扇和一些蔬菜放在桌上。

     “娘有什麼事?”慧書又問。

     素初坐得筆直,鄭重地說:“我想你也猜到了。

    ”慧書定定地望着母親。

    素初說:“我要出家。

    ” 慧書的眼淚直流下來,說:“娘,你還嫌我們不夠傷心嗎?” 素初拉着慧書的手,眼淚滴在纖巧的手背上,另一手輕輕擦着,喃喃道:“娘對不起慧兒。

    ” 慧書嗚咽道:“以後就是娘和我相依為命了。

    娘除了我,還有誰?我除了娘,還有誰?我已經沒有了父親,娘還叫我沒有母親嗎?” 素初拭淚道:“我怎麼舍得扔下你!可是,前思後想,你有你的前途。

    我知道,很多年來你都盼望着離開這個家,到外面去,我隻會拖累你。

    我有佛祖可靠,你也可以放心。

    ” 慧書哽咽着說不出話來,兩人哭了一陣。

     慧書道:“娘,你有佛祖可靠,我怎麼辦?” 素初說:“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你爹在時,已将你托付給三姨父、三姨媽,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慧書的眼淚滴滴答答落到粥裡,粥面上浮現出一片清水。

     素初又交代說:“二姨父、二姨媽也是親人,還有殷府也會照應的。

    家裡的東西一向都是荷姨掌管,哥哥是好人,不會缺你的費用。

    ”指着牆角小桌說:“那邊抽屜裡,有我從小到大留下的幾隻戒指、簪子、手镯,想來夠你留學的旅費。

    ”又說:“那镯子是一對,是你爹給我的聘禮,你留一隻,給穎書一隻。

    ”慧書點頭。

     青環來收拾碗碟,桌上食物一點沒有動。

     過了兩日,一天下午,素初到慧書房中坐了,邀穎書過來,她有事要談。

     “親娘。

    ”穎書進門招呼道,又向妹妹點頭,把手中的雕花木盒放在桌上。

    慧書房中錯落的帳幔發出花椒的氣味,讓他想到母親,想到慧書對母親的防禦。

    如今可以不用了。

     三人說了些這幾天的事。

    素初幾次欲言又止,慧書隻低着頭。

     穎書道:“親娘,有什麼話隻管吩咐。

    ” 素初看了女兒一眼,對着一幅錦幔,慢慢說話:“這些年你們爹辛苦勞累,那些硬仗豈是容易打的!千難萬難趕走了日本鬼子,本該全家人靜享太平。

    不想,他又為喚醒國人反對内戰,拼了一死。

    若有荷姨在,這個家還能支持,現在她也跟着去了。

    你們兩人各有自己的事業和學業,我呢,也要有我的歸宿。

    ” 慧書淚滢滢然,仍低着頭。

    穎書見嫡母把父親的死意說得這樣清楚,很是感動。

    他也猜到一些嫡母的心意,又喚了一聲“親娘”。

     素初微歎:“我的話很簡單,我要出家。

    ” 穎書聽了,望望慧書。

    慧書低頭不語。

     穎書道:“在家裡靜修也很好,照顧、伺候總方便些。

    ” 素初平靜地說:“出家和在家究竟不同,這意思我早就和三姨媽說過。

    那時有你爹在,有荷珠照應,你們有各自的生活,我在家中可以盡心佛事。

    現在他們兩人都去了,我在家中,對于你們是個牽挂,倒不如出家幹淨。

    去哪裡我也看好了,就在安甯曹溪寺附近一個小庵,叫落雨庵的。

    ” 曹溪寺是著名禅寺,昆明人大抵都知道。

    穎、慧二人常到安甯,自然熟悉。

    落雨庵規模小,且是尼庵,隐藏在山林之中,少為人知。

    慧書随母親去過多次。

    那裡佛像莊嚴,房舍依山建築,雖有些破敗,景緻卻好。

    穎書也去過,印象尚可。

     素初繼續說:“那裡的老師太上智下圓,講經時昆明的人都去聽呢。

    ” 穎書知嫡母在家誦經已有多年,現在家中遭此變故,自會看破紅塵,想是出家之意已決,躊躇着說:“親娘的意思我不能違背。

    我會照顧妹妹,隻是我不能久留昆明,妹妹也不能一個人住在這宅子裡。

    ” “慧兒總是要出去的。

    ”素初說,“大學要回北平去,可以跟着三姨媽到北平上學。

    ”素初愛撫地看着慧書,“還有二姨父、二姨媽,都會照應的。

    也可以安排留學。

    ”走得越遠越好,這是慧書的心意,素初是知道的。

     大家靜了片刻。

    “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