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張,見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很溫和,逐漸平靜。
三人随便說話,話語聲常被雨聲淹沒。
布、冷了解到,吉野應征前是大學生,已經四年級,随日軍從緬甸入侵滇西;炸惠通橋的那一刹那,他正要跑上橋去,眼見上橋的同伴葬身江中,他也聽見老戰聽見的震天的哭喊;以後駐紮在騰沖。
他很想家,這麼遠跑到别人的國土上來,就算強占了,離自己的家還是很遠。
說到家,布林頓摸摸上衣裡面口袋,慎重地取出兩張照片,遞給冷若安。
“看得見嗎?”他說,取出手電筒照着照片。
一張是他的妻女,是澹台玮見過也是冷若安見過的。
另一張是最近收到的彩色照片,照片中一樹繁花似雪,映着一角藍天。
“我家的山茱萸開花了。
”布林頓略顯得意。
山茱萸是美國常見的花,樹很高大,照片中,花朵成百上千地互相簇擁,呈現着成百上千的笑臉,顯示着生命和歡樂。
冷若安說:“這花太好看了,簡直不可思議。
”把照片遞還布林頓。
布林頓稍有猶豫,遞給吉野。
吉野受寵若驚,雙手捧着,仔細看了一會兒,連連說:“對不起對不起!” 冷若安說:“彌渡也是山區,沒有這裡的山高大,滿山遍野的花,大部分是杜鵑。
小時常采來吃。
” 吉野想起北海道的大雪,那才是他自己的家。
他不禁訴說道:“我從頭就懷疑這次戰争的意義,無論加上多少好的詞彙,都不能掩飾我們是侵略者。
占據了别人的土地,要在别人的家裡死守,沒有援助,隻有死守,守的不是自己的家——”吉野的話忽然中斷了,他沒有說出“所以我逃跑”。
布林頓和冷若安都對吉野生出一點同情。
日本人把自己變成野獸,這是一個不願變成野獸的日本人。
雨小一些了,天也完全黑了。
現在走路,随時可能落下懸崖。
布林頓和冷若安商量,如果雨停了,有月光,就可以走,不然,隻好等到天亮。
“我可以站起來嗎?”吉野問。
布林頓警惕地按住手槍,日本人苦笑道:“我太冷了,活動活動。
”他扭動着身子,懇切地說,“一個人在山裡是活不下去的,我情願遇見中國人,不願遇到我的同胞。
遇到他們一定得死。
” 冷若安說:“你怎麼能站起來?一出洞口就會淋得透濕。
你的位置最安全,淋不着雨。
” “是的是的。
”吉野說,把身子更縮小些。
不知過了多久,天已黑透,雨停了。
立刻有一輪冷月出現在山頂,照見山中小路,很是清楚,隻是山澗流水仍然很寬。
三人走出洞來,覺得寒氣逼人,他們決定等澗水稍淺就蹚水過去。
一隻小動物蹿過附近草叢,吉野說,這東西是可以吃的。
這些日子他就靠一些小動物和野果維持着生命。
月亮到了天空正中,路和榛莽顔色分明,澗水也小些了,三人用木棍試探着蹚水過溪。
布林頓說他身材高大,若落在水裡,溪水不能淹沒,便走在前面探路,由冷若安殿後。
澗石很滑,水寒刺骨,正走到溪水中間,吉野一跤滑進水裡。
冷若安敏捷地抓着他的衣領,拉住了他。
吉野抓住冷若安的另一隻手臂,兩腿用力,好不容易爬了上來,在石頭上站穩了,瑟瑟地抖着,不停地說“對不起”。
布林頓警告說,下一步水很深,要小心。
最後,三人都安全渡過。
山路很滑,他們在泥濘中一步步向前,生怕踏錯一步墜下懸崖,有時互相拉着木棍,走得很慢,直到下半夜才到師部。
趙參謀等正在擔心,已派一個班出去尋找。
看見多了一個吉野,知道是俘虜,笑說:“這是額外的收獲。
”遂命人将他關押起來,準備送往保山轉送昆明俘虜營。
吉野向布林頓和冷若安連連鞠躬,嘴裡英語、日語相雜,不知說些什麼。
吉野被帶走後,冷若安取出新标記的地圖交給趙參謀,然後和布林頓一起回營地去。
兩人在路上讨論對吉野的感覺,得出一緻的結論:仇恨是可以化解的,但那必須是在正義伸張之後。
他們還沒有走到帳篷,高師長的勤務兵老賴跑步追上,請布林頓回去,有事商量。
他們又回到師部,師長拿着幾張地圖在沉吟。
他問布林頓,在深澗上搭浮橋有沒有可能。
布林頓一面在圖上指點着一面說,這裡是天造地設,可以從兩座大石中間穿過去,隐蔽地施工。
“彭田立來過了,他也是這個意思。
”高師長說,“遊擊隊員身手敏捷,他們打前鋒。
天快亮了,今天夜裡進行。
” 白天,翟軍長和兩路友軍商議後,做了統一部署,将于次日進攻畹町外圍最後的主要據點。
次日,天剛蒙蒙亮,畹町外圍三面山頭響起了隆隆炮聲。
一陣炮火之後,緊接着是飛機沉重的馬達聲,它們飛得很低,投彈後又迅速拉起,發出刺耳的聲音。
敵人的據點變成一片火海。
忽然從深澗中升起一隊服裝雜亂的人影,他們在澗中的石塊上跳躍,如履平地,手拉藤蔓爬上懸崖,在懸崖的一個小坡處,迅速地搭好浮橋的一頭。
浮橋是連夜架起的,這
三人随便說話,話語聲常被雨聲淹沒。
布、冷了解到,吉野應征前是大學生,已經四年級,随日軍從緬甸入侵滇西;炸惠通橋的那一刹那,他正要跑上橋去,眼見上橋的同伴葬身江中,他也聽見老戰聽見的震天的哭喊;以後駐紮在騰沖。
他很想家,這麼遠跑到别人的國土上來,就算強占了,離自己的家還是很遠。
說到家,布林頓摸摸上衣裡面口袋,慎重地取出兩張照片,遞給冷若安。
“看得見嗎?”他說,取出手電筒照着照片。
一張是他的妻女,是澹台玮見過也是冷若安見過的。
另一張是最近收到的彩色照片,照片中一樹繁花似雪,映着一角藍天。
“我家的山茱萸開花了。
”布林頓略顯得意。
山茱萸是美國常見的花,樹很高大,照片中,花朵成百上千地互相簇擁,呈現着成百上千的笑臉,顯示着生命和歡樂。
冷若安說:“這花太好看了,簡直不可思議。
”把照片遞還布林頓。
布林頓稍有猶豫,遞給吉野。
吉野受寵若驚,雙手捧着,仔細看了一會兒,連連說:“對不起對不起!” 冷若安說:“彌渡也是山區,沒有這裡的山高大,滿山遍野的花,大部分是杜鵑。
小時常采來吃。
” 吉野想起北海道的大雪,那才是他自己的家。
他不禁訴說道:“我從頭就懷疑這次戰争的意義,無論加上多少好的詞彙,都不能掩飾我們是侵略者。
占據了别人的土地,要在别人的家裡死守,沒有援助,隻有死守,守的不是自己的家——”吉野的話忽然中斷了,他沒有說出“所以我逃跑”。
布林頓和冷若安都對吉野生出一點同情。
日本人把自己變成野獸,這是一個不願變成野獸的日本人。
雨小一些了,天也完全黑了。
現在走路,随時可能落下懸崖。
布林頓和冷若安商量,如果雨停了,有月光,就可以走,不然,隻好等到天亮。
“我可以站起來嗎?”吉野問。
布林頓警惕地按住手槍,日本人苦笑道:“我太冷了,活動活動。
”他扭動着身子,懇切地說,“一個人在山裡是活不下去的,我情願遇見中國人,不願遇到我的同胞。
遇到他們一定得死。
” 冷若安說:“你怎麼能站起來?一出洞口就會淋得透濕。
你的位置最安全,淋不着雨。
” “是的是的。
”吉野說,把身子更縮小些。
不知過了多久,天已黑透,雨停了。
立刻有一輪冷月出現在山頂,照見山中小路,很是清楚,隻是山澗流水仍然很寬。
三人走出洞來,覺得寒氣逼人,他們決定等澗水稍淺就蹚水過去。
一隻小動物蹿過附近草叢,吉野說,這東西是可以吃的。
這些日子他就靠一些小動物和野果維持着生命。
月亮到了天空正中,路和榛莽顔色分明,澗水也小些了,三人用木棍試探着蹚水過溪。
布林頓說他身材高大,若落在水裡,溪水不能淹沒,便走在前面探路,由冷若安殿後。
澗石很滑,水寒刺骨,正走到溪水中間,吉野一跤滑進水裡。
冷若安敏捷地抓着他的衣領,拉住了他。
吉野抓住冷若安的另一隻手臂,兩腿用力,好不容易爬了上來,在石頭上站穩了,瑟瑟地抖着,不停地說“對不起”。
布林頓警告說,下一步水很深,要小心。
最後,三人都安全渡過。
山路很滑,他們在泥濘中一步步向前,生怕踏錯一步墜下懸崖,有時互相拉着木棍,走得很慢,直到下半夜才到師部。
趙參謀等正在擔心,已派一個班出去尋找。
看見多了一個吉野,知道是俘虜,笑說:“這是額外的收獲。
”遂命人将他關押起來,準備送往保山轉送昆明俘虜營。
吉野向布林頓和冷若安連連鞠躬,嘴裡英語、日語相雜,不知說些什麼。
吉野被帶走後,冷若安取出新标記的地圖交給趙參謀,然後和布林頓一起回營地去。
兩人在路上讨論對吉野的感覺,得出一緻的結論:仇恨是可以化解的,但那必須是在正義伸張之後。
他們還沒有走到帳篷,高師長的勤務兵老賴跑步追上,請布林頓回去,有事商量。
他們又回到師部,師長拿着幾張地圖在沉吟。
他問布林頓,在深澗上搭浮橋有沒有可能。
布林頓一面在圖上指點着一面說,這裡是天造地設,可以從兩座大石中間穿過去,隐蔽地施工。
“彭田立來過了,他也是這個意思。
”高師長說,“遊擊隊員身手敏捷,他們打前鋒。
天快亮了,今天夜裡進行。
” 白天,翟軍長和兩路友軍商議後,做了統一部署,将于次日進攻畹町外圍最後的主要據點。
次日,天剛蒙蒙亮,畹町外圍三面山頭響起了隆隆炮聲。
一陣炮火之後,緊接着是飛機沉重的馬達聲,它們飛得很低,投彈後又迅速拉起,發出刺耳的聲音。
敵人的據點變成一片火海。
忽然從深澗中升起一隊服裝雜亂的人影,他們在澗中的石塊上跳躍,如履平地,手拉藤蔓爬上懸崖,在懸崖的一個小坡處,迅速地搭好浮橋的一頭。
浮橋是連夜架起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