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節

關燈
下绮羅醫院奉命調整,一部分人随軍前往也已血戰多日的龍陵,參加那裡的野戰醫院,一部分人回永平。

    已确定嚴穎書赴龍陵繼續管理醫院。

     穎書問之薇是否也願意去,之薇低聲說:“我願意和你在一起。

    ” 嵋的名字列在回永平的名單中,她沒有異議。

     她想到上绮羅去向玮告别,但是沒有交通工具,也沒有時間。

    她隻能在醫院旁邊的高坡上,遙望雲山遠處的墓地。

    幾個清晨她都來到高坡,隻見一層層綠樹,一道道山巒,然後是早晨明淨的天空,覆蓋着現在和過去的歲月。

     一個拂曉,嵋和夥伴們登上卡車,回到了永平醫院。

     自大部分人員調至騰沖建立野戰醫院,永平醫院人少多了,業務也少多了。

    野戰醫院需要轉院的傷員,大多送往保山或楚雄,或直接送往昆明。

    經上級研究,要把永平醫院建成一個榮軍院,留住榮譽軍人。

     上級派了一個小組先來清理這裡的事務,為首的是一位上尉,姓洪,很是精明能幹。

    他們來了不久就發現,這裡有一個嚴重的貪污案件,當事人便是院長陳大富。

     嵋等回到永平以後,鐵大姐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急忙回家去了。

    她的家在永平和大理之間,山路難行,不能通車。

    她去了幾天,嵋和前線回來的幾個護士正好休息。

    醫院裡很冷清,各種工作都是勉強運行,醫生、護士都懶洋洋的,照顧着幾個傷員。

    這些傷員大概是要長久住在這裡了。

     從去芳竹寨以後,嵋的凝固狀态已經慢慢化開,這麼多人都在接着玮玮哥活下去,她也自然地是其中一個。

    她用這空閑時間給父母寫了一封信。

     爹爹、娘: 騰沖收複了。

    寫這五個字時,我覺得手中的筆有千斤重。

    多少人超乎能力範圍的日夜辛勞,多少人的血肉換來這五個字!其中包括玮玮哥。

    二姨媽和玹子姐回去,想你們已經知道詳情。

     你們一定寫信來了,可我收不到。

    信素來遺失率較高,何況這一陣我換了幾個地方。

     為了動員芳竹寨土司參加一次戰鬥,上級派幾個人到芳竹寨去了一趟,其中有我,隻因為我是爹爹的女兒。

    土司有一位好朋友叫瓷裡,瓷裡的父親是瓦裡土司,前幾年瓦裡曾經想請爹爹到他寨子裡講學、休養,那時我們住在豬圈上,你們還記得嗎?瓷裡還引爹爹的話,說做人要盡倫盡職。

    爹爹一定會說這是中國文化的力量。

    他們說曆書上說“九月不得動刀兵”,我們去遊說,解釋說,曆書源于《周易》,《周易》用的是陰曆,這裡說的九月實際是十月,所以無妨。

    他們都信。

    其實,曆書上明寫着甲申年。

     當然,真正促使他們參加截擊日寇這一仗的,是愛國正義,别的都是小插曲。

     我已從前方平安地回到永平醫院,生活正常,爹爹和娘放心。

    我還沒有和姐姐聯系。

    小娃有什麼新興趣?我非常想念你們。

    什麼時候我們能再圍着火盆聚在一起?隻要能全家在一起,沒有火盆也沒有關系。

     嵋寫完了信,再讀一遍,自己暗笑,太簡單了。

    她好像有許多感想,埋在心底,理不出來。

     她又拿了一張紙,寫下“無因”兩個字。

    她想對他說許多話,可是又覺得他不會懂。

    無因也有不懂的事?很奇怪。

    她在信中對無因說,“我遇見了人和事,常會想:無因哥會怎樣想、會怎樣對待。

    可是竟想不出來,你覺得奇怪嗎?” 嵋把兩封信交給收發兵,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一個了。

    “正好有你一封信,不用向前方轉了。

    ”收發兵說。

     信封上是無因挺拔的字體,嵋趕快回到住室,迫不及待地拆開,用心讀着,仿佛聽見了他的聲音。

     嵋: 不知道你這時在哪裡,還在野戰醫院嗎?騰沖收複了,我們的澹台玮不見了,留下的是永遠的傷痛。

    我曾有一信給你,寫了我的悼念,你收到嗎?時間好像掀過一頁,逝去的永遠不能回來。

     你也許已回到永平了? 嵋沒有收到前一封信。

    她遺憾地想,信是看不到了,悼念是永恒的。

     秋天到了,在江西抗擊敵人的滇軍需要棉衣,他們的軍裝必定是單薄的。

    昆明開展了捐獻活動,整個學校的家屬都參加了,半個昆明城像個裁縫店。

    母親和孟伯母都是從早到晚工作。

    母親踩縫紉機,孟伯母用手,她縫得真快。

    記得你也會縫,給江先生縫長衫。

    如果你在昆明,大概也會坐在那裡縫。

     嵋微笑了,在心裡說,那麼你做什麼呢?無因回答——在信裡說: 為了籌款,又舉行了秋季義賣,我和幾個同學一起,拼湊了一間小機器房,有幾個機器玩具,無采在那裡張羅。

    不料收入很多,隻是遠不及上次義賣中澹台玹賣糖果。

    你如果來操持,可能更多。

    二十萬件棉衣即将送到前線,特此報告。

    想來你會高興的。

     嵋當然高興,卻又覺得這信不大像無因寫的,而又正是無因寫的。

    如果他對大環境毫不關心,就不是無因了。

     你知道,我很少做夢。

    這幾天,做了兩個重要的夢,先夢見弗蘭克林,他拉着風筝在大雷雨中奔跑,電閃雷鳴,一點也不怕。

    如果沒有他,電怎麼能供我們驅使!我想起他總是肅然起敬。

    他拉着風筝向我走來,後面是閃閃的電光。

    我想和他談一談電的問題,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