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這時,看見山坡上層疊的樹木,遠處的村莊炊煙袅袅升起,很是高興。
車子上了公路。
這是我們來的路,嵋想。
車行不到一小時,已經到了大理城門外。
大理城牆很厚,城門高大,暮鴉點點,看去很是蒼涼。
“這裡是做過國都的。
”嵋說,“能不能下去看看?” 之薇輕聲說:“你不要異想天開,我們又不是來遊逛的。
” 來做什麼,她們也不知道。
車并不進城,繞過城牆仍到山下,這大概就是點蒼山了。
車停在一溜平房前,這裡是一個簡易倉庫。
穎書向洪醫士點點頭,兩人跳下車,走進屋去和一個穿便服的人說話。
不多時兩人走出來,穎書招呼嵋、薇下車。
洪醫士坐進駕駛艙,繼續趕路。
嵋、薇很是詫異。
穎書仍不說話,領她們走到倉庫旁邊的木闆房,原來是一個小飯館,為過路車輛提供茶水和簡單的飯菜。
嵋忍不住說:“穎書哥,你是不是有公事?” “公私兼顧。
”穎書說,“你們先坐下,要吃什麼就說,不過這兒也沒有什麼可吃的。
”想了一下,說:“有豆花米線。
”便吩咐要四碗。
他們三人坐在方桌前,四碗米線端了上來。
穎書把多餘的那碗放在空着的那一面,像是在等什麼人。
天黑下來了。
店家點起電石燈,火焰一跳一跳,發出難聞的氣味。
嵋、薇睜大了眼睛看着穎書。
“不要着急,”穎書說,“你們先吃米線。
”自己走出去了。
店家問:“可是等人?” 嵋、薇不知怎麼回答,愣了片刻,各自埋頭吃米線。
忽然店門開了,走進一個人,穎書跟在後面。
嵋大叫一聲:“姐姐!”來人不是别人,正是峨。
峨、嵋抱在一起。
嵋連連地說:“姐姐,姐姐!你還是姐姐。
” 峨很快把嵋推開,仍舊一副平靜的樣子。
之薇走過來叫了一聲“孟姐姐”。
峨說:“你們都長大了。
”說着,把手搭在嵋肩上,馬上又拿開。
四人坐定,穎書解釋:“我昨天到雲南驿,商量接物資,遇見植物工作站的人,便約孟離己下山,今天又有去機場的車,便安排你們兩人來這裡。
我不知道孟離己是否真的能來,所以先不說。
” 之薇覺得穎書很了不起,好幾次向他微笑。
峨、嵋互相打量。
峨穿藍布工褲,罩一件蘭花蠟染夾外衣,嵋覺得姐姐很好看。
峨說:“我真想不出你穿軍裝什麼樣。
” 嵋說:“就是這個樣。
” 說着拉一拉身上草綠色的軍裝,軍裝寬大,像一個布筒,罩住嵋苗條的身體。
兩人都笑起來。
“還有一個節目呢!”穎書說,“回醫院的車很晚才能來,你們如果願意可以去洱海看看。
” 嵋高興得滿臉放光,說:“姐姐,你去過嗎?” “我當然去過。
”峨說,“其實洱海也沒有什麼,一個大湖罷了。
” 豆花米線好吃,穎書又要了一碗。
小店的木牆歪斜,到處是裂縫,嵋覺得很有趣。
隻有電石燈的氣味提醒他們是在戰時。
他們離開小店,沿着大理城牆走了很長一段路。
峨、嵋親密地說着家裡的情況。
嵋先說她得到的第一封家信,還說若是知道今天能見面就帶來了,又說起離開昆明前的事。
他們搬回臘梅林,爹爹每晚還是著書到深夜,娘的身體似乎好一些,能操持家務。
吃飯時,有時說起姐姐現在在做什麼,小娃說在看标本。
峨笑了,說:“我好像聞到臘梅的香氣——那裡不需要有我的房間了。
” “整個的家随時都等你回去。
”嵋說,遂又一歪頭,調皮地說:“也随時等我。
” 兩人隻顧說話,之薇隻好和穎書走在一起,腳步很是合拍。
穎書問:“怎麼樣,想家嗎?” 之薇說:“也想,也不想。
” 穎書側臉看她,意思是不明白這話。
之薇微歎道:“嚴主任不了解我家的情況。
” 穎書猛然想起仿佛曾聽荷珠說過,李太太信奉一種什麼教,想必行為有些古怪,因說:“我想起來了——你也不知道我家的情況。
” 之薇久聞荷珠大名和養毒蟲的習慣,說:“也算知道一點。
” “你知道我母親是養毒蟲出身?” 之薇道:“這也不算什麼特别的事,養毒蟲也需要人做的。
” 穎書又側臉看她。
兩人因各有一位特殊的母親,大有同病相憐之感。
洱海的月夜,水天一色,天空裡孤零零懸着一輪明月,照得人遍體清涼,心神甯靜,像是打了一針鎮靜劑。
峨、嵋停住腳步。
“要是能坐船多好。
”嵋轉身對穎書說。
“得隴望蜀。
”峨說。
“現在上哪點找船去。
”穎書皺着眉頭,“這是戰時,又這麼晚了。
” 月光很亮,她們看見穎書眉頭略皺,面容嚴肅。
嵋、薇同時想到今天穎書一直少說話,憂心忡忡的樣子。
嵋向左右看了看沒有人,便小心地問:“穎書哥,是不是有情況?” “是好情況。
”穎書仰頭向天,
車子上了公路。
這是我們來的路,嵋想。
車行不到一小時,已經到了大理城門外。
大理城牆很厚,城門高大,暮鴉點點,看去很是蒼涼。
“這裡是做過國都的。
”嵋說,“能不能下去看看?” 之薇輕聲說:“你不要異想天開,我們又不是來遊逛的。
” 來做什麼,她們也不知道。
車并不進城,繞過城牆仍到山下,這大概就是點蒼山了。
車停在一溜平房前,這裡是一個簡易倉庫。
穎書向洪醫士點點頭,兩人跳下車,走進屋去和一個穿便服的人說話。
不多時兩人走出來,穎書招呼嵋、薇下車。
洪醫士坐進駕駛艙,繼續趕路。
嵋、薇很是詫異。
穎書仍不說話,領她們走到倉庫旁邊的木闆房,原來是一個小飯館,為過路車輛提供茶水和簡單的飯菜。
嵋忍不住說:“穎書哥,你是不是有公事?” “公私兼顧。
”穎書說,“你們先坐下,要吃什麼就說,不過這兒也沒有什麼可吃的。
”想了一下,說:“有豆花米線。
”便吩咐要四碗。
他們三人坐在方桌前,四碗米線端了上來。
穎書把多餘的那碗放在空着的那一面,像是在等什麼人。
天黑下來了。
店家點起電石燈,火焰一跳一跳,發出難聞的氣味。
嵋、薇睜大了眼睛看着穎書。
“不要着急,”穎書說,“你們先吃米線。
”自己走出去了。
店家問:“可是等人?” 嵋、薇不知怎麼回答,愣了片刻,各自埋頭吃米線。
忽然店門開了,走進一個人,穎書跟在後面。
嵋大叫一聲:“姐姐!”來人不是别人,正是峨。
峨、嵋抱在一起。
嵋連連地說:“姐姐,姐姐!你還是姐姐。
” 峨很快把嵋推開,仍舊一副平靜的樣子。
之薇走過來叫了一聲“孟姐姐”。
峨說:“你們都長大了。
”說着,把手搭在嵋肩上,馬上又拿開。
四人坐定,穎書解釋:“我昨天到雲南驿,商量接物資,遇見植物工作站的人,便約孟離己下山,今天又有去機場的車,便安排你們兩人來這裡。
我不知道孟離己是否真的能來,所以先不說。
” 之薇覺得穎書很了不起,好幾次向他微笑。
峨、嵋互相打量。
峨穿藍布工褲,罩一件蘭花蠟染夾外衣,嵋覺得姐姐很好看。
峨說:“我真想不出你穿軍裝什麼樣。
” 嵋說:“就是這個樣。
” 說着拉一拉身上草綠色的軍裝,軍裝寬大,像一個布筒,罩住嵋苗條的身體。
兩人都笑起來。
“還有一個節目呢!”穎書說,“回醫院的車很晚才能來,你們如果願意可以去洱海看看。
” 嵋高興得滿臉放光,說:“姐姐,你去過嗎?” “我當然去過。
”峨說,“其實洱海也沒有什麼,一個大湖罷了。
” 豆花米線好吃,穎書又要了一碗。
小店的木牆歪斜,到處是裂縫,嵋覺得很有趣。
隻有電石燈的氣味提醒他們是在戰時。
他們離開小店,沿着大理城牆走了很長一段路。
峨、嵋親密地說着家裡的情況。
嵋先說她得到的第一封家信,還說若是知道今天能見面就帶來了,又說起離開昆明前的事。
他們搬回臘梅林,爹爹每晚還是著書到深夜,娘的身體似乎好一些,能操持家務。
吃飯時,有時說起姐姐現在在做什麼,小娃說在看标本。
峨笑了,說:“我好像聞到臘梅的香氣——那裡不需要有我的房間了。
” “整個的家随時都等你回去。
”嵋說,遂又一歪頭,調皮地說:“也随時等我。
” 兩人隻顧說話,之薇隻好和穎書走在一起,腳步很是合拍。
穎書問:“怎麼樣,想家嗎?” 之薇說:“也想,也不想。
” 穎書側臉看她,意思是不明白這話。
之薇微歎道:“嚴主任不了解我家的情況。
” 穎書猛然想起仿佛曾聽荷珠說過,李太太信奉一種什麼教,想必行為有些古怪,因說:“我想起來了——你也不知道我家的情況。
” 之薇久聞荷珠大名和養毒蟲的習慣,說:“也算知道一點。
” “你知道我母親是養毒蟲出身?” 之薇道:“這也不算什麼特别的事,養毒蟲也需要人做的。
” 穎書又側臉看她。
兩人因各有一位特殊的母親,大有同病相憐之感。
洱海的月夜,水天一色,天空裡孤零零懸着一輪明月,照得人遍體清涼,心神甯靜,像是打了一針鎮靜劑。
峨、嵋停住腳步。
“要是能坐船多好。
”嵋轉身對穎書說。
“得隴望蜀。
”峨說。
“現在上哪點找船去。
”穎書皺着眉頭,“這是戰時,又這麼晚了。
” 月光很亮,她們看見穎書眉頭略皺,面容嚴肅。
嵋、薇同時想到今天穎書一直少說話,憂心忡忡的樣子。
嵋向左右看了看沒有人,便小心地問:“穎書哥,是不是有情況?” “是好情況。
”穎書仰頭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