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蕭莫谛蒙冤

關燈
兩人這麼說着,門衛通報應州方面的第二撥探馬到了,完顔希尹立即宣他進來。

    探馬報告了進一步準确的消息:昨天夜裡,随着耶律餘睹前往金貝村的,還有他的心腹謀士趙瑜。

    突圍時,趙瑜按耶律餘睹的指示,趁着混亂向南逃逸,連夜馳向應州,于第二天上午見到了陳一峰,并向他傳達耶律餘睹的命令:即速集合部隊,向北繞過大同,進入蒙古高原…… 聽了這個情報,完顔希尹立即召來樸愣子等幾個尚在大同城中待命的将軍,布置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卻說完顔宗翰的西路軍,總兵力為二十萬人。

    其中,耶律餘睹部五萬人,完顔希尹七萬人,餘下八萬人直接歸完顔宗翰統轄。

    這二十萬兵馬的總調兵權在完顔宗翰手上,但耶律餘睹與完顔希尹對自己統禦的部隊有指揮調度權,但這指揮調度權僅限于自己的防區内,沒有完顔宗翰的命令——也就是調兵虎符——這兩人的軍隊決不可離開防區一步。

    但既然要搶占先機圍剿耶律餘睹,完顔希尹的部隊必須離開防區作戰——但這是違背軍令的。

    按大金軍法令,擅自越權調兵将會被處以死刑。

    這就是昨日的軍事會議上完顔希尹希望将軍們能夠支持他調兵遣将的原因。

     按宗翰元帥的安排,以大同為中心,耶律餘睹的部隊主要布防在南邊蔚州與應州一帶,以控禦大宋的甯化軍以及代州與曲陽軍事;完顔希尹的部隊駐紮在東邊懷安、陽高與弘州一帶,與駐紮在奉聖州、歸化州的東路軍完顔婁石部形成掎角之勢,保持對燕京的嵌制;宗翰元帥自己的部隊則守衛在西南與西北一線,分别在武州、朔州、東勝州、雲内州與天德軍等處設立了十二個防區,南控大宋的火山軍、保德軍、岢岚軍與甯化軍,西禦西夏的黑山威福軍司、白馬強鎮軍司以及右廂朝順軍司。

    大同城的北面是蒙古高原,應該說,那一片地廣人稀的廣袤區域,眼下已成為大金國的戰事敉甯的内地,故東路軍與西路軍均無主力部隊在此駐紮。

    耶律餘睹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舍近求遠,想讓陳一峰率部沿着完顔宗翰部隊防區的邊沿一路北上。

    完顔希尹在部将面前炫耀自己的先見之明,使得陳一峰部北上受挫,兩軍激戰于瓦窯堡…… 在這第二次軍事會議上,完顔希尹向部将們通報了他今天做出的幾樣決策:第一,他已經把耶律餘睹謀反的消息連同大宋皇帝寫給他的信劄的抄件派特使馳告金上京的太宗皇帝吳乞買,并在信中陳述自己違反大金軍法令擅自調兵的理由,軍情緊急,平叛刻不容緩,故乞求皇上能夠原諒他的先斬後奏。

    第二,他認為耶律餘睹部隊之所以不南下進入大宋,并非大宋不接納,而是軍情敗露之後,大宋官軍沒有做好接應的準備。

    耶律餘睹向北逃竄實在是迫不得已之舉。

    有鑒于此,他以宗翰元帥的名義給夏國皇帝修書一封,希望他不要得罪大金國收留耶律餘睹。

    第三,他以監軍府的公函告知宗翰元帥防區的各位将軍,一是通報耶律餘睹的叛變;二是希望他們能夠在叛匪路過時予以堵截。

    第四,他派出一支骠騎兵踏上前往金上京的道路,目的是迎接宗翰元帥的歸來,并在第一時間将耶律餘睹叛變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向他禀報。

     将軍們聽了完顔希尹的說明後,都不得不佩服他們主子的頭腦。

    沒想到在這疾風驟雨的一天裡,他還能夠如此缜密地處理這些既能控馭局勢又能保護自己的英明舉措。

    一位将軍感慨道:“上将軍,你啥都想好了,咱們也用不着瞎嘞嘞了,你就說,下一步咱們該怎麼做?” “待命。

    ” “待命?” “不待命還能做什麼呢?”完顔希尹故意誇大地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你們幾位的部隊,是用來增援的,我昨天已将大部分主力調集起來趕往南方,倘若那裡戰事吃緊,你們可以增援,但耶律餘睹去了北方,你們若趕去堵截,卻要穿過宗翰的防區,如果他的部下不理解,豈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再說,我已函告他們,希望他們能夠采取軍事行動,萬一耶律餘睹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溜走,那也不是我的過錯呀!” 會議之後,将軍們散去,但樸愣子留了下來,有一件事兒讓他心裡頭不踏實,因此想與完顔希尹單獨談談。

     此時已過亥時,完顔希尹讓烏爾達安排幾樣菜肴,留樸愣子吃一頓便飯。

    席間,他問樸愣子:“你要對我說什麼?” 樸愣子喝了一口酒,鼓起勇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