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戰之前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扯淡說些沒油鹽的話。
他們不會甜膩膩地談情,但會兇巴巴地喝酒。
喝得忘情了,他們會共同回憶某次戰役,某一位或幾位夥伴流幹了最後一滴血而在某一處不知名的山丘上被他們随便挖個坑草草地掩埋。
偶爾他們會為死去的戰友哭泣,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像發怒的獅子那樣想着為戰友複仇。
完顔希尹是他們的旗幟,也是他們的主心骨,他們之間若是發生了任何的愛恨情仇,自己無法擺平的時候,隻要完顔希尹出面,一切不愉快的東西都會煙消雲散。
他們都知道完顔希尹與耶律餘睹心性不對,也知道他們的主心骨總有些懷才不遇。
所以,當完顔希尹讀完那封信後,屋子裡立刻沸騰了起來,将軍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來: “狗日的,咱早就看出耶律餘睹不是個好東西。
” “咱大金國啥時候虧待過他?他還吃裡扒外,同南朝勾結。
” “契丹人是咱們女真人的世仇,野狗就是野狗,養不熟的。
” “端了他,老子的刀,三個多月沒見血了。
” “大夥兒靜一靜!聽上将軍怎麼說。
” 誰吼了這麼一句,屋子裡立刻安靜了下來。
部屬們的這種情緒,完顔希尹早就預料到了。
他要的就是這種情緒。
但他心裡頭清楚,情緒的宣洩若不加以引導,就會變成一股無法控馭的洪流,把不該淹沒的東西也給淹沒了。
一直處在亢奮中的完顔希尹,這時候反而冷靜了。
他一個人踞坐在長條桌的上端,逐個把屋子裡的将軍們審視了一遍,然後問:“你們說說,為啥扮成商人的漢使隻在馱車上放了迷魂酒,而不是一壇斃命的毒酒?” 屋子裡非常安靜,沒有人回答。
完顔希尹接着問:“大宋皇帝給耶律餘睹的信,這是第一封還是若幹信劄中的一封?” 仍然沒有人回答。
完顔希尹又接着問:“那個逃走的漢使,是返回到南朝漢地還是潛來大同,進了耶律餘睹的都監府?” 一連三問,都無人回答。
不是将軍們不想回答,而是他們知道完顔希尹的習慣,每逢會議,他在下達命令之前,都會提出幾個問題,他并不是要人回答,而是為了吸引在場人的注意力。
果然,提出問題後,他自己做出了回答: “漢使在馱車上放置迷魂酒,是以防萬一,他知道咱們女真人喜歡喝酒,萬一遇到咱們的巡邏隊,他就會拿出這些酒讓他們喝,一旦他們中計了,他就可以順利逃脫。
這位漢使逃脫之後,很可能潛來大同。
因為大宋皇帝的國書被咱們拿到了,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将這消息告訴耶律餘睹。
我敢斷定,南朝與耶律餘睹的密謀已經達成了協議。
按通常的規矩,凡有密議的事,先是下面的人私下接洽,有了眉目之後,雙方的高級使者再溝通,當所有的關鍵問題都取得一緻意見之後,再利用皇帝的親筆國書予以肯定。
因此,耶律餘睹與南朝的勾搭恐怕已經有好幾個回合了。
漢使這次來,肯定是商量起兵的時間。
眼下,咱們西路軍主帥宗翰回金上京述職未歸,應該是耶律餘睹起兵叛變的最佳時機。
如果漢使已潛到都監府,耶律餘睹得知國書已被咱們截獲的消息,他恐怕就會立刻行動。
” 完顔希尹的分析與判斷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得出的,聽了他的講話,将軍們的表态衆口一詞:希望上将軍立即動手包圍都監府,捉拿耶律餘睹。
完顔希尹眼看時機成熟,便說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你們都跟随了我這麼多年,都清楚我這個人的脾氣。
要依我,現在就會調動兵馬踏平都監府,但是不行啊!兄弟們,你們知道咱們大金國的規矩,調動兵馬的權力在三個人手上,一個是三軍主帥,一個是東路軍主帥宗望,一個是西路軍主帥宗翰。
宗翰回金上京述職,并沒有将調兵的虎符臨時移交給我,我若此時調動兵馬,就是違反最高軍令,這是犯了死罪啊!” 聽了這番話,屋子裡又陷入了沉默。
過了一會兒,坐在完顔希尹左下首的一位四十來歲的短髭将軍開口說話了。
“希尹上将軍,我樸愣子手下有五千兵馬,您不用什麼虎符,就可以調動我的部隊。
” 樸愣子開了一個頭,其餘的将軍紛紛表态: “上将軍,咱的部隊随時聽從您的調遣。
” “咱相信,您為這事兒調動兵馬,宗翰元帥不會責怪您的。
” “上将軍,咱們可不是一幫老娘兒們,跟着您唠閑嗑兒的,您下命令吧!” “對,上将軍,您下命令吧!” 就在這群情鼎沸之時,吉伯力突然推門進來,他示意完顔希尹,想和他單獨說話,完顔希尹知道他要說什麼,于是挑開話頭說:“吉伯力,沒有什麼好隐瞞的,把你打探的消息,當着大夥兒的面說出來。
” 吉伯力便把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往各處打探到的諜報一一述說:今兒個上午,有兩撥形迹可疑的人進了耶律餘睹的都監府。
天快黑的時候,耶律餘睹帶着他的兒子耶律忽喇以及衛隊離府出城,到了金貝村,那裡聚集了好幾千人。
吉伯力話音一落,完顔希尹就追問:
他們不會甜膩膩地談情,但會兇巴巴地喝酒。
喝得忘情了,他們會共同回憶某次戰役,某一位或幾位夥伴流幹了最後一滴血而在某一處不知名的山丘上被他們随便挖個坑草草地掩埋。
偶爾他們會為死去的戰友哭泣,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像發怒的獅子那樣想着為戰友複仇。
完顔希尹是他們的旗幟,也是他們的主心骨,他們之間若是發生了任何的愛恨情仇,自己無法擺平的時候,隻要完顔希尹出面,一切不愉快的東西都會煙消雲散。
他們都知道完顔希尹與耶律餘睹心性不對,也知道他們的主心骨總有些懷才不遇。
所以,當完顔希尹讀完那封信後,屋子裡立刻沸騰了起來,将軍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來: “狗日的,咱早就看出耶律餘睹不是個好東西。
” “咱大金國啥時候虧待過他?他還吃裡扒外,同南朝勾結。
” “契丹人是咱們女真人的世仇,野狗就是野狗,養不熟的。
” “端了他,老子的刀,三個多月沒見血了。
” “大夥兒靜一靜!聽上将軍怎麼說。
” 誰吼了這麼一句,屋子裡立刻安靜了下來。
部屬們的這種情緒,完顔希尹早就預料到了。
他要的就是這種情緒。
但他心裡頭清楚,情緒的宣洩若不加以引導,就會變成一股無法控馭的洪流,把不該淹沒的東西也給淹沒了。
一直處在亢奮中的完顔希尹,這時候反而冷靜了。
他一個人踞坐在長條桌的上端,逐個把屋子裡的将軍們審視了一遍,然後問:“你們說說,為啥扮成商人的漢使隻在馱車上放了迷魂酒,而不是一壇斃命的毒酒?” 屋子裡非常安靜,沒有人回答。
完顔希尹接着問:“大宋皇帝給耶律餘睹的信,這是第一封還是若幹信劄中的一封?” 仍然沒有人回答。
完顔希尹又接着問:“那個逃走的漢使,是返回到南朝漢地還是潛來大同,進了耶律餘睹的都監府?” 一連三問,都無人回答。
不是将軍們不想回答,而是他們知道完顔希尹的習慣,每逢會議,他在下達命令之前,都會提出幾個問題,他并不是要人回答,而是為了吸引在場人的注意力。
果然,提出問題後,他自己做出了回答: “漢使在馱車上放置迷魂酒,是以防萬一,他知道咱們女真人喜歡喝酒,萬一遇到咱們的巡邏隊,他就會拿出這些酒讓他們喝,一旦他們中計了,他就可以順利逃脫。
這位漢使逃脫之後,很可能潛來大同。
因為大宋皇帝的國書被咱們拿到了,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将這消息告訴耶律餘睹。
我敢斷定,南朝與耶律餘睹的密謀已經達成了協議。
按通常的規矩,凡有密議的事,先是下面的人私下接洽,有了眉目之後,雙方的高級使者再溝通,當所有的關鍵問題都取得一緻意見之後,再利用皇帝的親筆國書予以肯定。
因此,耶律餘睹與南朝的勾搭恐怕已經有好幾個回合了。
漢使這次來,肯定是商量起兵的時間。
眼下,咱們西路軍主帥宗翰回金上京述職未歸,應該是耶律餘睹起兵叛變的最佳時機。
如果漢使已潛到都監府,耶律餘睹得知國書已被咱們截獲的消息,他恐怕就會立刻行動。
” 完顔希尹的分析與判斷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得出的,聽了他的講話,将軍們的表态衆口一詞:希望上将軍立即動手包圍都監府,捉拿耶律餘睹。
完顔希尹眼看時機成熟,便說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你們都跟随了我這麼多年,都清楚我這個人的脾氣。
要依我,現在就會調動兵馬踏平都監府,但是不行啊!兄弟們,你們知道咱們大金國的規矩,調動兵馬的權力在三個人手上,一個是三軍主帥,一個是東路軍主帥宗望,一個是西路軍主帥宗翰。
宗翰回金上京述職,并沒有将調兵的虎符臨時移交給我,我若此時調動兵馬,就是違反最高軍令,這是犯了死罪啊!” 聽了這番話,屋子裡又陷入了沉默。
過了一會兒,坐在完顔希尹左下首的一位四十來歲的短髭将軍開口說話了。
“希尹上将軍,我樸愣子手下有五千兵馬,您不用什麼虎符,就可以調動我的部隊。
” 樸愣子開了一個頭,其餘的将軍紛紛表态: “上将軍,咱的部隊随時聽從您的調遣。
” “咱相信,您為這事兒調動兵馬,宗翰元帥不會責怪您的。
” “上将軍,咱們可不是一幫老娘兒們,跟着您唠閑嗑兒的,您下命令吧!” “對,上将軍,您下命令吧!” 就在這群情鼎沸之時,吉伯力突然推門進來,他示意完顔希尹,想和他單獨說話,完顔希尹知道他要說什麼,于是挑開話頭說:“吉伯力,沒有什麼好隐瞞的,把你打探的消息,當着大夥兒的面說出來。
” 吉伯力便把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往各處打探到的諜報一一述說:今兒個上午,有兩撥形迹可疑的人進了耶律餘睹的都監府。
天快黑的時候,耶律餘睹帶着他的兒子耶律忽喇以及衛隊離府出城,到了金貝村,那裡聚集了好幾千人。
吉伯力話音一落,完顔希尹就追問: